託特科學:打造領先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國STEM科學教育機構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STEM教育在全球被越來越重視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就開始了STEM教育的探索。各級機構相繼出臺了有關STEM教育的各類政策和指導方針,大力撥款並資助STEM教育。在2012年,美國政府又提出了新科技教育十年計劃。近日,川普籤署了一份備忘錄,將撥款2億美元加大對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STEM)專業教育的支持,尤其注重計算機科學和編程方面的學校教育。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全球擁有中小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作為一個在科技領域不斷發展突破的國家,中國在發展STEM教育方面也越來越重視,並且已經納入到了中小學的教學課程大綱中。

2019年,北京教委印發《北京促進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相繼出臺,展示了教育部發展STEM教育的決心。

此外,英國、芬蘭、韓國等各個國家也在不斷的出臺發展STEM教育的相關政策。

時至今日,STEM教育(或者說STEAM教育)作為一種強調跨學科教育學習的理念,已經得到了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和接受。

STEM教育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AI技術開始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是當下每一個國家、每一位教育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對於教育者和家長來說,現代教育的投資方向已經逐漸走向對孩子們的能力的培養,並且更注重在更好的場景中激發孩子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這是新時代教育的更優模式。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曾說:21世紀全球經濟背景下最有價值的技能是學習能力,不斷改善學校教育,讓學生的學習實踐適應未來工作和職業發展的需要。

託特科學知識圖譜

STEM教育就是這樣一種以實踐、系統化和跨學科為突出特點的教育。如果你仔細研究STEM教育,你會發現它是一種動態的教育,它是跟著時代的發展和孩子不同的需求而變化進行的教育。同時,STEM教育又注重實踐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充滿挑戰的未來,實踐和思維是必備的能力。

STEM教育在中國如何發展?

STEM教育已成為我國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選拔模式、提升學生科學與創新素養的重要抓手。新政策指明新方向,新研究提供新支撐,新探索開創新局面,STEM教育中國特色體系正在逐漸顯露。

但在發展中,大家也開始認識到,國外的STEM教育形式需要進行改善才能與中國國情相融合。

於是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都開始探索STEM教育中國特色體系,託特科學便是其中一員。眾所周知,STEM教育有三個主要的特點,主要是實踐性、系統化以及跨學科。

託特科學課程體系圖

STEM教育中國特色體系的關鍵便是這三點的實踐,我們可以通過託特教育的課程設計來理解這三個特點。

首先是實踐性。《自然》雜誌總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布魯斯·艾伯特曾說,對於K-12階段的學生而言,積極地參與科學實踐比起死記硬背科學定理更加重要,因此,新一代科學課程標準將焦點對準工程和技術等實踐領域,有意識地將學生置於問題解決的真實情境之中,引導他們通過持續的動手操作,增進對科學概念的深層理解,是把準了21世紀科學課堂的脈搏。

託特科學的基礎課程系統參照了美國NGSS標準(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符合美國ELOF(美國兒童早期學習框架)的要求。

美國NGSS標準(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

為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託特科學的基礎課程提供了超過1000種不重複的課程主題,還有超過3000個課堂實驗。

託特科學的TBOOK也將課堂知識實踐化,它將實驗過程和思考過程利用遊戲化的形式實現可視化操作,給學員創造了更多觀察、總結、分析、創新的機會。

託特科學線上自適應遊戲

其次是系統化,STEM教育並非某一個單一的課程、教材所能夠解決的,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一個需要體系化的課程體系。託特科學建立了包括幫助孩子建立科學探究技能的基礎課程、融入前沿科技教具於課堂的科技課程、衝破現有分科教育局限的產品驅動課程和給學員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全系統創意發揮的天才一小時課程的課程體系。

在產品驅動課程中託特科學使用了項目式學習法,讓學員在「以利用科技工具,完成真實設計」為驅動力的項目中、在開放性、探究性、包容性以及創新性的學習氛圍中,逐漸突破教育的局限性,漸漸培養出自己系統化的思考習慣。

託特科學教具-巡線機器人

於去年問世的託特科學卡牌 & 成就系統和即將面世的線上自適應遊戲更是利用最新技術、通過長期記錄學員課堂進步,針對學員特徵實現學員的系統化培養。

最後是跨學科,在託特科學的課程系統中,每一門課都並非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而和其他課程進行有機的結合,這種分布式的課程設計體現了STEM教育中的學科融合性思維。

例如,在科技課程中,課程看重的是孩子們對於科技型設備的體驗學習效果,目的是激發孩子們的動手操作。在這種動手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們理解機器人的行動與自己所設計的程序之間的關係,了解科技運行背後的基本原理,這也是託特科學科技課程的主要培養目標。

託特科學成就系統

託特科學的教研團隊談到關於中美教育的區別時,說:「東西方的教育各有各的優勢,比如說西方教育的框架、東方教育的思維都是值得我們去借鑑的,要想實現更好的教育,我們要關注各個國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態。」

了解託特科學之後,更是深切的認識到,這個時代的教育勢必將會發生巨大的變革。毋庸置疑的是,未來的10年是人工智慧、科技巨變的時代。

但未來20年,30年,100年之後呢?

人們無法預知未來發展的方向,但人們是可以不斷培養自己和下一代適應未來發展的思維和能力的。在這個發展迅猛的時代,每個人都與教育有關,讓我們放下對教育的狹義理解,把視野放寬、放遠,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相關焦點

  • 沃愛奇英語——以先進理念和國際視野,打造更適合中國幼少兒的高端...
    目前全國各地幼少兒英語教育培訓正從傳統應試教育為主向興趣能力培養方向轉變,具備全面高端定位與國際化導向的英語教育資源與機構尚處 於極度缺乏的階段,無法滿足中國中高端家庭教育消費群體的迫切需求。沃愛奇英語在眾多的英語輔導機構中脫穎而出,秉承以專業學術打造品牌、以社會責任引領教育的崇高理念,打造更適合中國少兒的、專業、高端英語教育品牌。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1、Stem教育在2016年前後開始正式進入教育文件2、已經形成了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stem教育機構3、Stem師資匱乏是制約學校開展stem教育的主要因素4、問題驅動是stem課堂採用最多的方法三、stem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1、中國的stem教育缺少國家戰略高度的頂層設計Stem教育對於實現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製造業
  • 託特科學體驗SHOW又回來了!
    心心念念的託特科學秀又回來了!
  • 噠噠英語加快國際化合作步伐 CEO到訪培生集團總部
    近日,「噠噠英語」創始人兼CEO郅慧女士,攜機構高層,對位於倫敦的培生教育集團總部進行了拜訪。一方是中國著名K12在線英語教育機構,一方是全球領先的教育出版集團,不同地緣位置但都致力於教育事業的企業因何結緣?此次拜訪又透露出何種訊號?高層英國之行,是否意味著噠噠英語的國際化戰略即將啟程?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打造國際理解教育樣本 培養國際公民
    在8日的活動現場,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吳樹超接受了杭報記者的專訪,對學校的國際理解教育作了權威解讀——校長專訪——記者:學校在2018年入選杭州市教育局首批「杭州市教育國際化示範校」,多年來,學校如何讓學生學會理解國際化教育?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在上海等地建立教師培訓基地,面向全國招聘教師,經過封閉式的嚴格的訓練,保證原汁原味的艾比島國際兒童教育的風格,合格後再派往全國各個學校,讓艾比島國際兒童教育在全國生根發芽,逐步成長為中國兒童全科培訓教育的知名品牌,同時也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搖籃。
  • 藝術機構的教育本質是什麼?
    對於藝術機構管理者而言,領導力更是使命、視野和價值觀的反映。這些要素直接作用於機構的定位、運營和藝術教育的成果。「在全球化視野下與跨文化思維的今天,我們不再需要附屬的藝術機構形式,我們真正需要有領導力的管理者來創造人類亟需的精神棲所。」
  • 國際化視野中的中國人文地理
    本次沙龍以「國際化視野中的中國人文地理學」為主題,旨在推動開放環境下的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俞立中教授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辭。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部主任宋長青研究員,河南財經學院校長李小建教授、清華大學顧朝林教授、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中國地理學會秘書長張國友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沈建法教授、香港大學趙曉斌教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魏也華教授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系曾剛教授、杜德斌教授、寧越敏教授、谷人旭教授等海內外知名人文地理學家紛紛在沙龍上發表精彩演講
  • 看看一家半官方的STEM教育機構是怎麼開展STEM教育的
    上海STEM雲中心是藉助上海市科協專業協會、學會、研究會的支持,依託華東師範大學及國內外高校、科技企業的資源,通過社會化合作和運行模式共同打造而成的STEM教育平臺。9月份教育部出臺的推進教育信息化文件中提到的源於美國的STEAM以及創客教育概念,也有他作為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貢獻的力量。除卻教改外,這家由他負責的連接三方的機構還為中國的創新教育做了許多事。也說校企合作 STEM雲中心能更好利用特有優勢「我們最主要的工作在教研上,當然,我們也會對接學校,將STEM教育引入學校。」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簡單來說,steam教育與stem教育都是一種教育理念,都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steam教育多了一個「藝術」教育,屬於「文理」綜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stem是「理科」,偏思維邏輯、知識應用及現實問題的解決!
  • 四方光電化身武漢抗疫使者,以國際化視野打造優質產品
    打開APP 四方光電化身武漢抗疫使者,以國際化視野打造優質產品 火花 發表於 2020-11-26 12:36:25 憑藉長期的技術積澱、良好的產品性能及國際化視野,四方光電已取得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認可。目前,四方光電的氣體傳感器已配套於美的、格力、海爾、海信、小米、飛利浦、大金、松下、一汽大眾、法雷奧、馬勒、德國博世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終端產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四方光電更是積極抗疫,所生產的氧氣傳感器已配套於國內外1.35萬臺呼吸機及3.95萬臺制氧機等疫情防控醫療物資。
  • 瑞思英語成為淘寶教育戰略合作夥伴 引爆雙11教育營銷新勢能
    強強聯合 打造專屬教育板塊9月初,瑞思教育作為唯一受邀的青少兒英語素質教育機構,入駐淘寶教育放心學板塊,其推出的爆款產品「中外教精品在線小班課」也成為了該頻道「學習無壓力」板塊的頭部推薦課程。「放心學」頻道從課程品質、物流服務、支付服務、售後服務四大維度提供多重保障,二者合作為消費者帶去更具確定性的綜合學習體驗。
  • 網際網路成為STEM科學教育的一種新形式
    肩負科教興國時代使命,打造地道STEM科學教育領導品牌  實際上,Dr.S 賽先生自我賦予的團隊使命,與中國科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核心訴求不謀而合,也與科學精神的價值和規律相一致。2015年9月,在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探索STEM教育」。而在2017年教育部《義務教學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特別把STEM教育列入新課程重要內容之中,明確表示將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而從市場角度來說,有權威機構數據預測稱,中國的(3—12歲)兒童科學教育市場,將從2017年的1600億上升至2022年的4160億。
  • TUV萊茵攜手北汽新能源打造建樁國際化品牌
    TUV萊茵攜手北汽新能源打造建樁國際化品牌 萊茵檢測認證服務(中國)有限TUV萊茵公司執行董事劉慧芳女士在會上表示:作為參與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唯一的第三方安裝檢測、安裝技術標準研發以及安裝人員資格認可的合作機構,TUV萊茵獲得了德國政府的支持,我們有實力、有信心提供全面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及人員發展解決方案,致力於規範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的安裝,防止潛在危險的發生,提升北汽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者的滿意度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 美世教育COO喬美華出席新浪2020中國教育盛典國際教育峰會
    喬美華表示,美世教育是國際教育行業第一家自主研發適合中國孩子的國際教育課程體系的機構,人文、英語、數理,科學、藝術、領導力是一個孩子在國際教育規劃成長過程中的六要素,我們開發了與其匹配的各階段能力素質提升課程,來助力每個學生的學習。
  • k12教育機構排名:中國的K12教育機構哪家強?
    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孕育了龐大的教育市場,也催生了眾多的教育機構。針對K12教育,國家減負政策出臺,在疫情影響下,教育行業面臨大洗牌:一方面部分在線教育企業存在倒閉風險,另一方面AI+教育賽道K12教育創業公司高速發展。依據大數據手段,監測網絡輿情,分析中國的K12教育機構哪家強?
  • 中海物業服務質量全國領先,科技物管打造智慧社區
    「2017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綜合實力TOP10 」、「2017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服務規模TOP10」、「2017中國物業服務百強服務質量領先企業」、「2017>中國物業服務百強滿意度領先企業」等多項殊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其中,酒店管理專業突出「酒店管理+旅遊管理」的知識結構,培養具有國際理念和視野、熟悉酒店行業國際運營規則,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際化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突出「旅遊管理+地理科學」的知識結構,引進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公園與休閒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側重旅遊規劃與社區可持續發展領域。
  • 中國教育向外走:巴川中學「全球教育聯盟」的世界地圖
    當前,中國教育正在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鑑、互容、互通,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巴川中學早在2017年就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墨爾本市開設美國巴川中學(FPA),在踐行中國教育向外走的大戰略上走在了民辦教育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