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力如何對抗病毒

2020-12-06 求是網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與疾病包括病毒鬥爭的歷史,遠的例如天花病毒,近的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我們人類都最終戰勝了這些極其可怕的病毒。在此過程中,人類的免疫系統也在不斷進化,變得越來越強大。

  在對付新冠病毒方面,除了科學的對症治療之外,人體免疫系統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1.相同病毒與多種抗體生成

  就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大多數個體接觸到病毒後,並無症狀或僅出現輕微症狀,有的出現發熱胸悶等症狀,經一段時間後自行好轉;但是對於免疫功能不強或者低下者,病毒感染卻是一場嚴峻考驗。

  截至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導致很多人出現感染性肺炎。無論是政府部門、科研團隊還是普通民眾,大家都在期盼抗體藥物的出現,而從SARS期間直接收集痊癒患者的血清治療重症患者的實踐,直接折射出抗體對於治療此類感染疾病的重要性。

  誠然,抗體是機體對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針對病毒的中和性抗體(英文名稱neutralizing antibody)一旦產生,不但量大而且持久,從而高度有效地阻斷病毒進入細胞內,而病毒不能進入細胞,就不能繁殖、擴增,細胞外的病毒就會逐漸自身分解,抗體神奇之處也就在於此。

  如果將滅活的病毒顆粒直接注射體內,引發機體產生針對病毒的抗體,這便是傳統的疫苗,產生預防接種的效果,當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也是遵循這一基本原理。

  然而,只要機體產生出抗體,就能控制住病毒,這種想法可能僅僅是一種錯覺,真實情況遠非如此,有些抗體甚至可以促進新冠肺炎發展。那麼,這是危言聳聽,還是具有科學道理?一個事實是,許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內先前抗體已產生,為什麼這些抗體不能控制住病毒?這是由於抗體的複雜性所導致。

  機體有20種胺基酸,化學共價鍵將一個一個的胺基酸連接在一起,形成長鏈,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蛋白質。抗體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呈現樹杈樣Y字結構,樹杈部分識別、結合抗原(通常是異己的蛋白質)。自然界存在各種各樣的異己蛋白質,抗體要識別它們,其樹杈部分也相應是各種各樣的(生物學上稱樹杈部分為抗體的可變區),乃至形成各種各樣的抗體,但這些不同的抗體的樹幹部分基本是相同的(生物學上稱之為抗體的恆定區)。

  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物質RNA位於核心,被核衣殼蛋白包裹,再外面是一層包膜,包膜上有spike蛋白(放大後形狀類似釘子)、envelope蛋白即包膜蛋白、membrane蛋白即膜蛋白。除了這些維持病毒結構的蛋白質外,病毒的核酸遺傳物質還可以指導不參與病毒結構的其他病毒蛋白的生成(這些病毒蛋白質存在於被感染的細胞中,不存在於病毒顆粒中)。所有這些病毒蛋白質都是異己的蛋白質,對於任何一種異己的蛋白質,機體都有可能產生專門針對它的抗體。因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群,個體體內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針對病毒的抗體。

  2.部分抗體缺乏抗病毒效應

  既然機體產生了針對病毒的多種抗體,那麼每種抗體是否都發揮抗病毒的保護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抗體要發揮抗病毒的作用,前提條件是抗體要識別並結合病毒顆粒。但是,非結構的病毒蛋白不存在於病毒顆粒中(存在於被感染的細胞內),因此,針對這一大類病毒蛋白質的抗體,其實是沒有抗病毒作用的。

  那麼,抗體針對存在病毒顆粒中的蛋白質(所謂針對,通俗講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這種抗體特異性地結合這種蛋白質),是否就有抗病毒作用?答案是,只有針對病毒表面蛋白質的抗體才可能產生抗病毒的效果。

  新型冠狀病毒表面是一層包膜,針對包膜裡面的病毒蛋白質,抗體無法接觸到,因此,這部分抗體也不具有抗病毒的效應。

  總之,病毒顆粒感染機體後,體內可產生針對病毒蛋白質的多種不同的抗體,但大多數抗體其實沒有抗病毒的作用,只有識別病毒顆粒表面蛋白質的抗體,才可能有抗病毒作用。

  3.有效抗體抗病毒的作用方式

  識別病毒顆粒表面蛋白質的抗體,能夠產生抗病毒作用,那麼這些抗體發揮作用的途徑又是如何?

  冠狀病毒顆粒致病是通過病毒顆粒表面spike蛋白(釘子蛋白)與肺部上皮細胞表面的一種稱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蛋白質結合,ACE2隨後發生形狀結構的變化,導致病毒進入細胞內,並利用細胞自身的胺基酸分子、核苷酸分子以及脂類分子,通過化學反應合成新的病毒顆粒,這些新的病毒顆粒釋放到細胞外,利用同樣的方式,感染周圍正常的細胞。針對spike蛋白的抗體,結合病毒顆粒表面的spike蛋白,阻斷spike蛋白與ACE2的結合,這也就阻斷了病毒進入細胞。這種針對spike蛋白的抗體,就是所謂的中和性抗體。中和性抗體通過阻止病毒入侵細胞,而發揮保護作用,是抗體發揮抗病毒效應的主要力量。冠狀病毒表面還有包膜蛋白以及膜蛋白,但是這兩種蛋白質可能並不介導病毒進入細胞,因此,抗體與包膜蛋白或者膜蛋白結合,可能不影響病毒進入細胞,但是如果這種結合影響到spike蛋白的構象(三維空間結構),使得spike蛋白與ACE2不能很好結合,則可以妨礙病毒進入細胞(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偏低)。針對包膜蛋白或者膜蛋白的抗體,其與病毒表面的相應蛋白結合後,即便不影響spike蛋白介導病毒進入肺上皮細胞,但是卻可以介導機體免疫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這是由於吞噬細胞表面有特定的蛋白質(稱為Fc受體),能夠識別抗體的樹幹部分,即恆定區。這樣抗體,通過其可變區與病毒結合,通過其恆定區與吞噬細胞結合,從而大大促進了吞噬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而被吞噬的病毒在吞噬細胞內被分解清除。

  綜上,抗體發揮作用的途徑分為兩類:中和性表面抗體與病毒結合阻止病毒進入細胞(禦敵於國門外);非中和性表面抗體與病毒結合,介導免疫細胞吞噬、清除病毒(殺敵於國門內)。

  4.抗體抗病毒不利的方面

  非中和性表面抗體與病毒結合,介導免疫細胞吞噬,這種免疫細胞主要就是巨噬細胞(人體內專職的吞噬細胞)。巨噬細胞將病毒吞入後,病毒顆粒被包裹在一種稱為內吞體的囊泡裡面,隨後內吞體離開細胞表面向細胞中心移動,在此過程中與一種稱為溶酶體的囊泡融合,而溶酶體內含有各種各樣的水解酶,能夠水解病毒,從而消滅了病毒。

  但在免疫系統進化出這樣一種抗病毒的機制的同時,病毒也在進化,在利用一切手段逃過吞噬殺傷。其中一種機制是,在內吞體與溶酶體融合之前,病毒就逃離內吞體。如何逃離呢?內吞體包裹病毒後,內吞體囊腔內液體逐漸酸化(pH值降低),病毒可以藉助酸化而脫去最外層的包膜,裸露出病毒核酸,並順勢將病毒核酸從內吞體中轉運至細胞漿中,在細胞漿中病毒核酸可以進行複製,形成新的病毒顆粒並被釋放至細胞外。這樣,病毒藉助表面抗體,將免疫細胞轉變為病毒的中間體,以逃逸免疫殺傷。

  病毒在巨噬細胞的胞內擴增可能還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壞的是,病毒有可能通過巨噬細胞,促進炎症風暴。

  新型冠狀病毒對肺部細胞的損傷,一般不會直接導致病人的死亡,導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非特異性的免疫細胞過度激活,釋放出大量促炎因子,典型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形成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學名為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CRS的病理損傷主要表現在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管壁是由單層血管內皮細胞排列而成,內皮細胞之間縫隙小的僅1-2納米,大的也只是5-8納米,這是由於內皮細胞與內皮細胞相接壤部分,其表面均有眾多的連接蛋白,彼此緊密連接,從而導致如此小的縫隙。但是上述的促炎因子作用於肺組織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使得內皮細胞表面不再表達或者大大降低連接蛋白的數量,這樣內皮細胞間的縫隙,一下子變得非常大,毛細血管內的血液就從增大的縫隙間流出,填充肺泡,這就是炎症風暴。

  那麼,引發炎症風暴的細胞因子究竟是由什麼樣的免疫細胞所釋放?巨噬細胞是罪魁禍首。巨噬細胞是機體重要的一線防禦細胞,數量眾多。病毒感染巨噬細胞,能夠迅速激活巨噬細胞,誘導巨噬細胞釋放促炎因子,但當病毒在巨噬細胞內大量繁殖時,巨噬細胞的激活就格外強烈,能夠釋放超量的促炎因子,引發細胞因子風暴。

  5.非中和性表面抗體的效果取決於時相

  既然病毒在巨噬細胞中繁殖,存在給機體帶來巨大危害的風險,那麼非中和表面抗體是不是完全不好呢?答案也不是,取決於時相。

  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巨噬細胞各方面功能完好,吞噬抗體介導的病毒,更多的是在溶酶體中將其水解,即便有部分病毒逃逸至胞漿,巨噬細胞啟動的幹擾素信號通路,也能夠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和擴增。在病毒感染的中後期,巨噬細胞不僅感受病毒的信號,而且感受各種細胞因子的信號,巨噬細胞的功能出現變化,病毒則利用可乘之機,一方面逃逸至胞漿;另一方面大量擴增,而大量擴增的病毒數量,反過來迫使巨噬細胞被強烈激活,進而釋放超量的促炎因子,造成對肺組織的損傷。

  因此,針對病毒表面蛋白,中和抗體總是通過阻止病毒進入肺上皮細胞,而發揮保護作用,但是非中和抗體主要是介導病毒進入巨噬細胞,在早期階段發揮抗病毒作用,但在中後期可能主要是導致肺部免疫損傷。

  6.機體清除病毒最終依靠T細胞

  中和抗體是御病毒於細胞之外,但對於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是無能為力的,同時,中和抗體也只能是大部分阻止病毒入侵細胞,仍會有小部分或者一部分病毒進入細胞內。對於躲藏在細胞內的病毒,其最終的殺滅依賴於人體內的T細胞。病毒在肺上皮細胞內,會將病毒蛋白的信息表達在被感染的細胞表面,而T細胞則能夠識別被感染細胞表面的病毒蛋白信息,從而對被感染的細胞發動攻擊,並將其殺滅,其結局是被感染的細胞死亡,躲藏在其內的病毒也遭受被降解的命運。因此,即便是中和抗體,其也不是萬能的,但它卻能很好地掃除障礙,讓T細胞發揮最後的臨門一腳。

  總之,對於新冠肺炎,太多希望寄託於抗體,但抗體並非一般理解的那樣簡單,即機體只要有了抗體就能夠將病毒清除。對於抗體的複雜性,甚至對疾病加重的一面,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認識。同時,這對於疫苗研發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接種疫苗目的是讓機體產生抗體,其實是要產生針對病毒顆粒表面蛋白的中和抗體。將疫苗接種機體,產生抗體很容易,但是要產生這種保護性中和抗體卻很不容易,這給疫苗研髮帶來巨大挑戰,我們應持謹慎的態度,開展深入細緻的工作。如果大家明白了機體免疫系統對人體的保護機制,明白了我們可以通過生活和飲食方式改善免疫,我們就可以減少新型病毒帶來的恐懼和無力感。我們堅信,人類的免疫系統將再次證明,它是消滅邪惡病毒。

  (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

相關焦點

  • 如何預防HPV?醫生提醒:提升自身「免疫力」才是對抗病毒的根本
    其實,在女性這一生中,有80%的機率都會感染該病毒,不過由於人體自身有完善的免疫系統,所以在感染後的8~20個月就可被免疫系統殺滅。之所以大家十分警惕HPV,就是因為女性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和持續高危感染HPV有關係,也就是:宮頸癌!
  • 瑪尼布:對抗各種病毒細菌,首先要提高免疫力!
    如今疫情發展態勢好轉,人們仍然忘不了就是那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帶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人們在為這些逝者哀悼,卻也在反思,為何會造成如今的局面。誠然,野味管理不嚴是其一,其二卻是人們自身免疫力不高,全民身體素質較低所致。查看新聞資訊發現,日前有接觸過新冠患者而沒被感染的案例。專家直言,人的身體素質過硬,抵抗力高是主要原因。新冠沒有特效藥,徐徐圖之的治療還是有不少患者症狀嚴重無法救治。
  • 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 如何提高免疫力?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隨著年齡增長,杯狀細胞或者平滑肌細胞對於病毒刺激的反應性可能會降低,從而降低了物理屏障的保護性。血液中的補體形成免疫力第二層次病毒必須進入細胞內才能體現其感染性和毒力。人體內的細胞並非像在陸地一樣,其四周其實都是液體,而這種液體來自於血管裡的血液。在血液中,有一套蛋白質形成的保護體系,被稱為補體系統,用於阻止細菌和病毒的入侵。
  • 增強免疫力,有助於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老人兒童要多補充維C,提高免疫力」……可以說,免疫力是健康的保護傘,只有免疫力提高了,身體才可以更好地抵禦外來病原體的侵害。那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增強免疫力有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
  • 專家解析: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
    黃波表示,不管免疫力有多麼抽象,當病毒入侵機體時,機體都能夠動員像海陸空三軍樣的防禦網(個體的免疫力如同一個國家的軍力),通過多層次、逐步遞進的防禦途徑將病毒清除,把這些途徑合併在一起,就形成了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的「三軍」防禦網又是怎樣清剿病毒的呢?黃波介紹,一般有五個層次來防禦和殺滅病毒,保護機體健康。
  • 專家科普免疫力:人體「三軍」五層次防禦病毒
    (抗擊新冠肺炎)專家科普免疫力:人體「三軍」五層次防禦病毒  中新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民眾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加強自身免疫力也非常關鍵。
  • 人體防禦病毒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新聞—科學網
    但免疫力這種說法,又極其抽象、模糊,不清楚其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因此,使用起來,又心存困惑與懷疑。那麼,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麼? 防禦病毒的免疫力概念 免疫力作為極其抽象的概念,其是否存在,又該如何理解?以一個理想狀態為例,說明之。在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均勻分布的房間裡,有20個人進入該房間,他們接觸病毒的時間相同。
  • 6習慣或「摧毀」免疫力,病毒更易入侵,別太晚知道!
    有這樣問題的朋友,你的免疫力可能是下降了。免疫力,是我們身體健康的小衛士,簡單地說,免疫力,是人體識別和清除微生物以及外來有害物質的保護反應。尤其在現在有流行疫情的時期,擁有好的免疫力,可以幫我們抵擋病毒的侵襲。如何提升免疫力,哪些行為會導致免疫力降低?一起來看看!
  • 王貴強:免疫力對病毒清除起決定性作用
    對於新冠病毒感染,目前為止還沒有特效藥,感染病毒以後是表現為輕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或者是無症狀,主要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機體的免疫力在傳染病發生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新華網:病毒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是如何起作用的?
  • 維C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病毒?維C的真實作用,還您一個事實真相
    說是吃點維生素C可以增強免疫力,對抗病毒,減少感染病毒的機率。再扒拉一下微信群裡的信息,果然有很多人在抓緊囤貨,為家人購買維生素C。維生素C,到底能不能增強免疫力,對抗病毒的侵襲?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在日常生活中是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維生素,甚至有萬能良藥之稱。維生素C究竟能不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需要先了解維生素C對於人體有哪些作用。
  • 公眾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一般而言,個人的免疫系統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抵抗疾病能力,在這樣一個全民對抗病毒的時期,增強個體抵抗力是更為直接且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那麼,免疫力究竟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有效提高免疫力呢?這一數據提示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人群患病風險不同,如果你是一名身體健康,免疫力好的年輕人,感染的風險會降低,感染後痊癒的機率也較大,因此在遠離傳染源的同時,增強免疫力也會起到很好保護作用。人體的免疫系統如何來抵抗細菌或病毒的侵染?
  • 地球磁場與人體免疫力
    鍾南山院士呼籲:由於疫情的發生,讓更多人開始注重自身的免疫力的提高和健康。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人體中細胞的活力均受到磁的影響。新生的細胞含磁量多,呈圓形,細胞若含磁量不足則衰亡。大量的血液因缺磁而活性減少。
  • 人體免疫系統如何和病毒戰鬥?東南大學教授線上生動講述
    人體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發的過強免疫反應為何能導致「免疫病理損傷」甚至引起「急性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如何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因此,諸多免疫細胞就像「戰士」一樣,從飛行員到邊防官兵,從特警隊員、派出所民警到保衛處幹事,在不同的崗位上協同作戰,共同守衛人體健康。保平安:「防範內部動亂」「人體的免疫力既不能過低,其實也不能過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既要「抵禦外敵入侵」——抗感染,也要「保障國泰民安」——保平安,更要防止自身免疫病/免疫病理損傷。
  • EZZ牌NMN獲澳洲TGA力薦 抵禦病毒增強人體免疫力
    冬春交替的季節,恰逢各種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高發期,許多案例均已表明,在這類疾病面前,免疫力較差的中老年人往往抵抗病毒的能力也較弱。增強免疫力,不僅可以提高人體自身的防禦能力,還能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病毒和細菌,避免感染。
  • 如何提高免疫力?戰「疫」名中醫有招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免疫力是不是越強越好?如何科學地提升免疫力讓身體少生病?醫生還發現,新冠病毒會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臨床上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淋巴細胞的異常下降,而淋巴細胞的數值越低,意味著患者的免疫功能越差,病情也越重,預後也越不好;淋巴細胞下降接近於「0」時患者幾無生還可能。從某種角度講,免疫功能低下者就是感染的高風險人群。所以說,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從多位專家的口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觀點:對抗新冠病毒尚無「特效藥」。其實回顧人類對抗病毒的歷史,我們同樣也可以發現,面對病毒的肆虐,至少在特效藥方面,人類鮮有勝績。知乎答主「壞土豆」認為,對抗病毒,目前人類沒有能有效殺死病毒的特效藥。因為對抗病毒,就是破壞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質,但是這樣做,往往會讓我們的身體受到同樣的傷害,病毒沒殺死,可能人就已經死了。
  • 原創動漫⑤ | 免疫力就是抗擊新冠病毒的「特效藥」
    人體的免疫分為兩類,一類是對病原體不加以區分,一律通殺的非特異性免疫(固有免疫),還有一類只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進行殺滅,也就是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它們都是通過釋放免疫物質,或者派遣免疫細胞一個個消滅病原體。每時每刻,我們的皮膚黏膜和各種免疫器官、細胞等都在勤勤懇懇地工作,鑄造一道對抗病原體的天然防線。但是要小心!
  • 吃什麼增加免疫力 免疫力增強有哪些方法
    免疫力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疾病的發生,若是免疫力變差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如何提高免疫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吃什麼增加免疫力、增加免疫力的方法有哪些以及免疫力差的表現是什麼。吃什麼增加免疫力1、蛋白質粉人體抗體的製造需要蛋白質,免疫蛋白具有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 人體免疫力下降,這幾種營養物質要及時補充
    免疫力低下意味著免疫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保護作用,在此情況下,極易招致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經常反覆感冒咳嗽、乏力、疲勞等症狀。造成免疫力低下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合理、運動少、睡眠不足,其次是生活環境問題,如空氣汙染、水汙染、食物中的殘餘農藥、激素等。
  • 人體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嗎? 不一定
    人體免疫力是越高越好嗎?普通的體檢報告中,就能看到體現人體免疫力的指標——血常規中的白細胞數量,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都是人體免疫力的一些量化指標。「這幾個數值在參考值範圍內,從一定程度反映了機體免疫力基本功能正常。」如果不用醫學指標來考量,用心自我感覺一下,也能感知到免疫力的存在。對免疫力的波動,最直觀可感的,就是扁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