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代皇帝的兒子一覽表

2021-01-09 私房大歷史

唐高祖李淵(618—626年在位)二十二子:

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武德元年封太子,武德九年死於玄武門之變。

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武德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貞觀二十三年駕崩。

衛王李玄霸,隋煬帝大業十年去世,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封衛王。

齊王李元吉,唐高祖武德九年死於玄武門之變。

楚王李智雲,隋煬帝大業十三年被陰世師殺害,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封楚王。

荊王李元景,唐高宗永徽四年坐房遺愛謀反,被殺。

漢王李元昌,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坐李承乾謀反,賜死。

酆王李元亨,唐太宗貞觀六年去世。

周王李元方,唐太宗貞觀三年去世。

徐王李元禮,唐高宗鹹亨二年去世。

韓王李元嘉,唐中宗垂拱四年坐越王李貞謀反,自殺。

彭王李元則,唐高宗永徽三年去世。

鄭王李元懿,唐高宗鹹亨四年去世。

霍王李元軌,唐中宗垂拱四年坐越王李貞謀反,謫黔州,死於道。

虢王李元鳳,唐高宗上元元年去世。

道王李元慶,唐高宗麟德元年去世。

鄧王李元裕,唐高宗麟德二年去世。

舒王李元名,武則天天授元年坐其子豫章王李亶謀反,謫利州,被殺。

魯王李靈夔,唐中宗垂拱四年坐越王李貞謀反,謫振州,自殺。

江王李元祥,唐高宗永隆元年去世。

密王李元曉,唐高宗儀鳳三年去世。

滕王李元嬰,唐中宗文明元年去世。

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十四子:

太子李承乾,唐高祖武德元年封太子。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謀反,被廢黜,謫黔州。貞觀十九年去世。

楚王李寬,唐高祖武德年間去世,唐太宗貞觀初年追封為王。

吳王李恪,唐高宗永徽四年坐房遺愛謀反,被殺。

濮王李泰,唐高祖永徽三年去世。

高宗李治,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封太子,貞觀二十三年繼位。弘道元年駕崩。

齊王李祐,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謀反,賜死。

蜀王李愔,唐高宗乾封二年去世。

蔣王李惲,唐高宗上元元年有罪,自殺。

越王李貞,唐中宗垂拱四年謀反,自殺。

紀王李慎,唐中宗垂拱四年坐越王李貞謀反,謫巴州,薨於道。

江王李囂,唐太宗貞觀六年去世。

代王李簡,唐太宗貞觀五年去世。

趙王李福,唐高宗鹹亨元年去世。

曹王李明,唐高宗永淳元年有罪,自殺。

唐太宗的影視劇形象

唐高宗李治(649—683年在位)八子:

燕王李忠,唐高宗永徽三年封太子,顯慶五年被廢黜,麟德元年被賜死。

原王李孝,唐高宗麟德元年去世。

澤王李上金,唐睿宗載初元年被賜死。

許王李素節,唐睿宗載初元年被賜死。

孝敬皇帝李弘,唐高宗顯慶元年封太子,上元二年去世,追諡孝敬皇帝。

章懷太子李賢,唐高宗上元二年封太子,永隆元年被廢黜。唐睿宗光宅元年被賜死。唐睿宗景雲元年追諡章懷太子。

中宗李顯,唐高宗永隆元年封太子,弘道元年繼位。嗣聖元年被武則天廢黜。武則天聖歷二年復為太子,長安五年復為皇帝。景龍四年駕崩。

睿宗李旦,唐中宗嗣聖元年被武則天立為皇帝,載初元年讓皇位給武則天。唐中宗景龍四年復為皇帝。延和元年退位。唐玄宗開元四年駕崩。

唐中宗李顯(683—684年在位,705—710年在位)四子:

懿德太子李重潤,武則天長安元年被杖殺,唐中宗景雲元年追諡懿德太子。

譙王李重福,唐睿宗景雲元年謀反,被殺。

節愍太子李重俊,唐中宗神龍二年封太子,景龍元年謀反,被殺。唐睿宗景雲元年追諡節愍太子。

殤皇帝李重茂,唐中宗景龍四年被韋皇后立為皇帝,同年被廢黜。唐玄宗開元二年去世,追諡殤皇帝。

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710—712年在位)六子:

讓皇帝李憲,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去世,追諡讓皇帝。

惠莊太子李捴,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去世,追諡惠莊太子。

玄宗李隆基,唐睿宗景龍元年封太子,延和元年繼位。天寶十五年退位。唐肅宗寶應元年駕崩。

惠文太子李範,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去世,追諡惠文太子。

惠宣太子李業,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去世,追諡惠宣太子。

隋王李隆悌,武則天長壽二年去世,唐睿宗景龍元年追封隋王。

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三十子:

奉天皇帝李琮,唐玄宗天寶十年去世,追諡靖德太子。天寶十五年追諡奉天皇帝。

李瑛,唐玄宗開元三年封太子,開元二十五年被殺害。

肅宗李亨,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封太子,天寶十五年繼位。寶應元年駕崩。

隸王李琰,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去世。

鄂王李瑤,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被殺害。

榮王李琬,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去世,追諡靖恭太子。

光王李琚,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被殺害。

夏王李一,唐玄宗開元五年去世,追封夏王。

儀王李璲,唐代宗永泰元年去世。

潁王李璬,唐德宗建中四年去世。

懷王李敏,唐玄宗開元八年去世。

永王李璘,唐肅宗至德二年謀反,被殺害。

壽王李瑁,唐代宗大曆十年去世。

延王李玢,唐德宗興元元年去世。

盛王李琦,唐代宗廣德元年去世。

濟王李環,去世時間失傳。

信王李瑝,唐代宗大曆九年去世。

義王李玼,去世時間失傳。

陳王李珪,去世時間失傳。

豐王李珙,唐代宗廣德元年賜死。

恆王李瑱,去世時間失傳。

涼王李璿,唐代宗大曆九年去世。

汴王李璥,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去世。

其餘七子皆早逝。

唐玄宗的影視劇形象

唐肅宗李亨(756—762年在位)十四子:

代宗李豫,唐肅宗乾元元年封太子,寶應元年繼位。大曆十四年駕崩。

越王李系,唐代宗寶應元年被被宦官李輔國殺。

承天皇帝李倓,唐肅宗至德元年被殺。唐肅宗大曆三年追諡承天皇帝。

衛王李泌,早逝,唐代宗寶應元年追封衛王。

彭王李僅,唐肅宗上元二年去世。

兗王李僩,唐代宗寶應元年去世。

涇王李侹,唐德宗興元元年去世。

鄆王李榮,早逝,追封鄆王。

襄王李僙,唐德宗貞元七年去世。

杞王李倕,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去世。

召王李偲,唐憲宗元和元年去世。

恭懿太子李佋,唐肅宗上元元年去世,追諡恭懿太子。

定王李侗,唐代宗寶應元年去世。

唐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二十子:

德宗李适,唐代宗廣德二年封太子,大曆十四年繼位。貞元二十一年駕崩。

昭靖太子李邈,唐代宗大曆八年去世,追諡昭靖太子。

均王李遐,早逝,唐德宗貞元八年追封均王。

睦王李述,唐德宗貞元七年去世。

丹王李逾,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去世。

恩王李連,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去世。

韓王李迥,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去世。

簡王李遘,唐憲宗元和四年去世。

益王李乃,去世時間失傳。

隋王李迅,唐德宗興元元年去世。

荊王李選,早逝,唐德宗建中二年追封荊王。

蜀王李溯,去世時間失傳。

忻王李造,唐憲宗元和六年去世。

韶王李暹,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去世。

嘉王李運,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去世。

端王李遇,唐德宗貞元七年去世。

循王李遹,去世時間失傳。

恭王李通,去世時間失傳。

原王李逵,唐文宗大和六年去世。

雅王李逸,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去世。

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在位)十一子:

順宗李誦,唐代宗大曆十四年封太子,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繼位,改元永貞,同年退位。唐憲宗元和元年駕崩。

舒王李誼,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去世。

通王李諶,去世時間失傳。

虔王李諒,去世時間失傳。

肅王李詳,唐德宗建中二年去世。

文敬太子李謜,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去世,追諡文敬太子。

資王李謙,去世時間失傳。

代王李諲,早逝,唐德宗建中二年追封代王。

昭王李誡,去世時間失傳。

欽王李諤,去世時間失傳。

珍王李諴,唐文宗太和六年去世。

唐德宗的影視劇形象

唐順宗李誦(805年在位)二十子:

憲宗李純,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封太子,同年繼位。元和十五年被宦官陳弘志殺害。

郯王李經,唐文宗太和八年去世。

均王李緯,唐文宗開成二年去世。

漵王李縱,唐文宗開成元年去世。

莒王李紓,唐文宗太和八年去世。

密王李綢,唐憲宗元和二年去世。

郇王李總,唐憲宗元和三年去世。

邵王李約,唐憲宗元和元年去世。

宋王李結,唐穆宗長慶二年去世。

集王李緗,唐穆宗長慶二年去世。

冀王李絿,唐文宗太和九年去世。

和王李綺,唐文宗太和七年去世。

衡王李絢,唐敬宗寶曆二年去世。

會王李纁,唐憲宗元和五年去世。

福王李綰,唐懿宗鹹通二年去世。

珍王李繕,去世時間失傳。

撫王李紘,唐僖宗乾符三年去世。

嶽王李緄,唐文宗太和二年去世。

袁王李紳,唐懿宗鹹通元年去世。

桂王李綸,唐憲宗元和九年去世。

翼王李綽,唐懿宗鹹通三年去世。

蘄王李緝,唐懿宗鹹通八年去世。

欽王李績,去世時間失傳。

唐憲宗李純(805—820年在位)二十子:

惠昭太子李寧,唐憲宗元和四年封太子,元和六年去世,追諡惠昭太子。

穆宗李恆,唐憲宗元和七年封太子,元和十五年繼位。長慶四年駕崩。

宣宗李忱,唐武宗會昌六年繼位。大中十三年駕崩。

澧王李惲,唐憲宗元和十五年被宦官陳弘志殺害。

深王李悰,去世時間失傳。

洋王李忻,唐文宗太和二年去世。

絳王李悟,唐敬宗寶曆二年被宦官王李守澄殺害。

建王李恪,唐穆宗長慶元年去世。

鄜王李憬,唐文宗開成四年去世。

瓊王李悅,去世時間失傳。

沔王李恂,去世時間失傳。

婺王李懌,去世時間失傳。

茂王李愔,去世時間失傳。

淄王李協,唐文宗開成元年去世。

衢王李詹,去世時間失傳。

澶王李忄充,去世時間失傳。

棣王李惴,唐懿宗鹹通三年去世。

彭王李惕,唐昭宗乾寧四年被鎮國軍節度使韓建殺害。

信王李憻,唐懿宗鹹通八年去世。

榮王李,去世時間失傳。

唐穆宗李恆(820—824年在位)五子:

敬宗李湛,唐穆宗長慶二年封太子,長慶四年繼位。寶曆二年被宦官劉克明殺害。

文宗李昂,唐敬宗寶曆二年繼位。開成五年駕崩。

武宗李炎,唐文宗開成五年繼位。會昌六年駕崩。

懷懿太子李湊,唐文宗太和八年去世,開成三年追贈懷懿太子。

安王李溶,唐文宗開成五年被宦官仇士良殺害。

唐敬宗李湛(824—826年在位)五子:

悼懷太子李普,唐文宗太和二年去世,追贈悼懷太子。

梁王李休復,去世時間失傳。

襄王李執中,去世時間失傳。

紀王李言揚,去世時間失傳。

陳王李成美,唐文宗開成五年被宦官仇士良殺害。

唐文宗李昂(826—840年在位)二子:

莊恪太子李永,太和六年封太子,開成三年去世。

蔣王李宗儉,開成二年始王。亡薨年。

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五子:

杞王李峻,去世時間失傳。

益王李峴,去世時間失傳。

兗王李岐,去世時間失傳。

德王李嶧,去世時間失傳。

昌王李嵯,去世時間失傳。

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十一子:

懿宗李漼,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繼位。鹹通十四年駕崩。

靖懷太子李渼,唐宣宗大中六年薨,追諡靖懷太子。

雅王李涇,去世時間失傳。

通王李滋,唐昭宗乾寧四年被鎮國軍節度使韓建殺害。

慶王李沂,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去世。

濮王李澤,去世時間失傳。

鄂王李潤,唐僖宗乾符三年去世。

懷王李洽,去世時間失傳。

昭王李汭,唐僖宗乾符三年去世。

康王李汶,唐僖宗乾符四年去世。

廣王李澭,唐僖宗乾符四年去世。

衛王李灌,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去世。

唐宣宗的影視劇形象

唐懿宗李漼(859—873年在位)八子:

僖宗李儇,唐懿宗鹹通十四年繼位。文德元年駕崩。

昭宗李曄,唐僖宗文德元年繼位。天祐元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魏王李佾,去世時間失傳。

涼王李侹,唐僖宗乾符六年去世。

蜀王李佶,去世時間失傳。

威王李偘,去世時間失傳。

吉王李保,去世時間失傳。

恭哀太子李倚,唐昭宗光化三年被宦官劉季述殺害,天復元年追贈恭哀太子。

唐僖宗李儇(873—888年在位)二子:

建王李震,去世時間失傳。

益王李升,去世時間失傳。

唐昭宗李曄(888—904年在位)十七子:

德王李裕,乾寧四年封太子,光化三年被宦官劉季述立為皇帝,天復元年降封德王李。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哀帝李柷,唐昭宗天祐元年繼位,天祐四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棣王李祤,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虔王李禊,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沂王李禋,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遂王李禕,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景王李秘,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祁王李祺,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雅王李禛,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瓊王李祥,唐哀帝天祐二年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殺害。

端王李禎,去世時間失傳。

豐王李祁,去世時間失傳。

和王李福,去世時間失傳。

登王李禧,去世時間失傳。

嘉王李祜,去世時間失傳。

潁王李禔,去世時間失傳。

蔡王李祐,去世時間失傳。

相關焦點

  •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時間:2016-08-27 15: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 偉大的朝代——唐朝歷代帝王簡述(一)
    1、唐高祖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李淵(566年出生於長安,635年逝世於長安)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其母是元貞太后獨孤氏,和隋朝獨孤皇后是姐妹。李淵的父親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七歲時他父親逝世,他世襲為唐國公。李淵是隋煬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親和隋煬帝的母親是鮮卑貴族獨孤氏的親姐妹,他曾深受隋煬帝的重用。
  • 我覺得我是唐朝第二厲害的皇帝,有誰不服?
    大家好,我是李治,我出生於公元628年,唐朝貞觀二年六月。我爹是唐太宗李世民,我媽是著名的長孫皇后。我媳婦是武則天,後來她做了皇帝。我還有八個兒子,其中三個後來也做了皇帝。如果要自我評價一下,我覺在唐朝歷代皇帝裡面,我是最厲害的(包括我爹李世民在內)。就算不如我爹,做第二厲害肯定是沒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唐朝歷代皇帝的女兒一覽表
  • 大唐國力強盛,皇帝卻命不好,21個皇帝13個不得好死
    大唐國力之強盛,為歷代封建王朝之冠。秦、隋不如唐朝國運綿長,兩漢不如大唐疆域廣大,宋朝乏其雄武,大明無其文治燦然,清朝又絕無唐的開放氣魄。然而弔詭的是,這個強盛帝國的歷代皇帝們,命運卻出奇的慘。大唐共有21位皇帝(包括武則天),但竟有13位皇帝死於非命,頗是令人嘆息。
  •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 你知道明朝的歷代皇帝他們的名字為什麼這麼起名嗎
    後來參加抗元大業而改名朱元璋,因為還未統一中原時,兒子們已經出生,所以朱元璋就從孫子輩開始制定了一個現在我們仍在通用的「輩分族譜」。 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而且注意觀察他們的名字,可以觀察到他的26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名字都是單字而且都是木字旁的,所以他就以此給每個兒子(除去夭折的)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兒子都領由一首五言律詩組成的輩分表
  • 看看皇帝的作息時間表原來自己真的好輕鬆
    古代皇帝對老百姓來說一般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都是只知其形不知其茂。只知道皇帝的日常享樂,不知道作為皇帝的苦,清朝皇帝的《起居註冊》是皇宮中最詳細的記錄,人們才驚奇地發現皇帝作息比起歷代皇帝規律多了。清朝前幾任皇帝吸取前朝教訓立下規矩,這也不怪呼清朝延續了268年。
  • 聞名於世的凌煙閣對於唐朝歷代帝王而言究竟有何價值?
    凌煙閣「表彰」建閣到完善的時間貫穿了初唐至晚唐的二百多年歷史,可以說它是一本活生生的唐朝歷史書,先後有:唐太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唐昭宗五位皇帝表彰功臣們。凌煙閣裡面有開國大將(李靖,李勣,秦瓊等)文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也有復興大唐的中興之臣(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等),也有亂唐的大太監(程元振,魚朝恩)。
  • 古代皇帝是如何選妃侍寢的?後宮妃嬪眾多,沒有這些絕活怎麼能行
    中國后妃的體制發始於周,形成於秦,自漢、唐、宋、元、明、清以降、歷代多有增損,但大體仍不離周制。王后地位雖位同天子,然而決不可言在天子之先,必以天子之命唯聽。充其量,後只能輔佐天子,所以其地位乃在天與之下是不言自明的。不僅如此,甚至后妃的生死大權也掌握在天子手裡。
  • 「仙丹」帝國:這個朝代的皇帝,為什麼沉迷長生不老藥?
    對此,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時的東臺侍郎郝處俊說,「昔貞觀末年,先帝(李世民)令婆羅門僧那邇娑婆寐依其本國舊方合長生不老藥……歷年而成。先帝服之,竟無異效,大漸之際,名醫莫知所為。」後來,唐憲宗時的朝臣李藩也說,「文皇帝(李世民)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 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揭秘朱溫是怎樣滅唐的
    唐朝末年的賣鹽的一個人叫黃巢開始造反了。朱溫聽到之後很高興,他認為他的機會來到了,可以去打仗造反得到功勳。於是,他前去投奔了黃巢。在黃巢的隊伍裡面做了一個士兵,然後憑著好勇不怕死的實力和闖勁,英勇善戰,最後被黃巢看上了,讓他做了一個將領。朱溫帶著軍隊和黃巢一起打到了唐朝的首都長安,黃巢還由此做了一個皇帝,但是黃巢當皇帝的日子並不長。
  • 五代十國的傳奇皇帝,護駕贏得唐昭宗信任,大權在握後自己做皇帝
    中國歷史被人所熟知一般都是有豐功偉績的皇帝,例如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平定三國的司馬家族等等,他們的貢獻都被民間百姓所傳頌。唐朝是中國歷史封建王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當時國強民富,百姓生活水平很高了,唐朝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富強的國家,因此西域各國都來朝拜唐朝。可是每個封建王朝都有最致命的弊端,這個弊端就是權力太集中在皇帝的手上,只要是皇帝一旦聽信讒言就會導致國家分裂。唐朝也沒有避免這樣的命運,在唐玄宗晚年就因聽信宦官讒言,最終導致唐朝國運逐漸衰退。
  • 土地與歷代王朝的興衰,有因果關係嗎?專家:結果是必然的
    土地與歷代王朝的興衰,有因果關係嗎?專家:結果是必然的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物質上的,王朝的循環表現為一種經濟過程。看下歷代王朝在其晚期經濟上所出現的症狀,不難發現,以下這幾點是共通的:稅收大量短缺。每個王朝在其建立之初,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安寧和繁榮,如漢朝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朝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朝有"康乾盛世",宋明兩代也曾有過休養生息、政治清明、國家財政充裕、人民生活安康的和諧局面。
  • 中國歷代藏書文化知識大全
    中國歷代帝王都很重視藏書文化,周朝的守藏室,漢朝的麟麟閣,清朝的文淵閣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介紹我國歷代經典的藏書文化知識,使您對歷代的藏書文化有著更為系統的了解和認識。隋煬帝時,抄書文化盛行,書籍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歷代皇室藏書,但是私人藏書卻沒有更好地發展與進步。唐初時接收的隋朝藏書已經接近了9萬卷。開元年間,也是唐朝藏書文化的鼎盛時期,皇室收集了許多唐人著作和佛、道經籍,而且私人藏書大力發展,出現了很多藏書大家,如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和宰相李泌等。
  • 千古預言奇書的出現,為何會讓宋朝皇帝如此忌憚?
    也許你並不知道,在公元960年,宋朝皇帝忽然下令要銷毀一本預言書,此書準確地記載了所有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這樣一本奇書若是落入了有心人的手上,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因此皇帝下令務必要剷除這本書籍,無奈天不從人願,即使皇帝動員了無數的人力,仍是無法剷除此書。
  • 唐玄宗有個親信是高句麗人,生個兒子被賜五品官,為何親信被賜死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也是爭議比較大的皇帝,因為唐朝的盛世頂峰就是在唐玄宗時期,他的前半生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數次政變,以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身份憑藉能力,最終成為皇太子以及皇帝,但到了後半生,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寵信奸人,愛好美色,最終葬送大唐盛世。
  • 怛邏斯戰役——唐朝如何退出中亞(上)
    波斯王子卑路斯去世後, 唐高宗於儀鳳三年(678)冊立其留在長安的兒子泥涅師為波斯王。 在阿拉伯帝國擴張的同時,唐朝也在向中亞延伸自己的勢力範圍。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唐大將蘇定方攻滅西突厥,唐高宗龍朔元年(661),西域吐火羅款塞來附。唐朝任命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在「自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的王都,分別設立都督府,下設州縣數百個。
  • 我國現存唯一的唐朝丹書鐵券,曾失蹤數十年,在黃巖被漁夫撈出
    鐵券上的銘文一共350字,上面記載錢鏐的官爵,功績,皇帝賞賜,皇帝誓詞以及免死次數等等。其中寫著「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唐朝時,鐵券開始往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向發展。鐵券上的文字開始規範化,形成一定格式,一般包括功臣姓名,日期,功績,特權內容及皇帝的誓言等。 相比於南北朝,唐朝的免死次數也不斷增加,例如錢鏐鐵券上的免九死,後代免三死就是證明。唐朝鐵券制度發展日益成熟,後代鐵券基本都參仿唐制。
  • 唐朝的稱呼可不隨便
    唐太宗李世民給自己的兒子李治的信中,自稱「耶耶」,也就是爺爺。沒錯,這些皇子公主平時見到皇帝,要喊人家爺爺。那見到母親呢?喊「阿娘」或者「娘娘」,這可不是平時電視劇裡那些什麼什么娘娘,這個娘娘就是喊自己母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