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朝代——唐朝歷代帝王簡述(一)

2021-01-09 寒冰讀史

1、唐高祖

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李淵(566年出生於長安,635年逝世於長安)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其母是元貞太后獨孤氏,和隋朝獨孤皇后是姐妹。李淵的父親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七歲時他父親逝世,他世襲為唐國公。李淵是隋煬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親和隋煬帝的母親是鮮卑貴族獨孤氏的親姐妹,他曾深受隋煬帝的重用。

615年李淵被調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營。在太原李淵成功地解決了北方突厥的威脅,同時他成功地戰敗了多支反隋軍隊,並通過受納敗軍而不斷地擴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淵正式開始起兵反隋。名義上他並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煬帝。他從太原出發進攻長安並很快(617年11月)就佔領了長安。他擁代王楊侑做皇帝,自封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煬帝被叛軍殺死後,李淵命令楊侑將帝位傳給他,建立唐朝。

在官僚制度上李淵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農業方面他頒布均田制,將田地平等地分配給農民。對絹稅他也做了調節,減輕了受田農民的負擔。在法律上他廢棄了隋煬帝的許多苛政,修訂了唐律。李淵對中國的管理和政策為李世民「貞觀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由於李淵對他的繼承人的問題一再反覆,這導致了他的兒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間的衝突。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受軟禁,被迫將皇帝位讓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李淵死後諡號神堯皇帝,葬在獻陵。

2、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還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皇后長孫皇后。唐太宗於開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公元615年娶妻長孫氏,(登基後稱長孫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隨父親、劉文靜起兵反隋,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此後,李世民經常出徵, 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破李軌,殺薛仁杲(薛舉之子),敗宋金剛、劉武周。在虎牢之戰中,一舉翦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進入長安時,受到部分軍民以皇帝的禮儀招待。被李淵封為「天策上將」。

此後,李世民與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間互相傾軋,分為兩派。宰相裴直、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將領薛萬徹等跟隨李建成、李元吉為一派,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隨李世民為一派。大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將領李靖、徐世績、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發動政變,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強迫高祖讓位,自己即位為帝,次年改年號為貞觀。在李世民統治其間,唐朝國力強盛,被稱為貞觀之治。晚年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

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積極推行科舉制。630年,擊敗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幹布。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5月病死於長安含風殿。葬於今陝西禮泉縣東北50多裡的山峰上的昭陵。諡號為「文武皇帝」。唐太宗善於聽從大臣的批評和見解,魏徵直諫200多次直陳他的過失。

3、唐高宗

李治(628~683年)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為善。貞觀五年(631年)封晉王。十七年立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貶房遺愛(房玄齡子)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荊王李元景及吳王李恪等謀反。事發,房遺愛被殺,李元景、李恪及高陽公主(太宗之女,房遺愛之妻)等均賜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鞏固。朝鮮半島高句麗和百濟攻新羅,應新羅之請,高宗曾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並派兵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破百濟。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自號沙缽羅可汗。

永徽六年,唐西擊沙缽羅可汗,從此連年用兵西域。顯慶二年(657年),唐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高宗即位後納武則天入宮為昭儀,不久欲廢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後。對此,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對。高宗在李義府等人的支持下,終於在永徽六年立武氏為皇后。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貶斥。顯慶末年,高宗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皇后武則天得以逐漸掌握朝政。從此武則天成為掌握實權的統治者,高宗處於大權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後,葬於乾陵。

4、武則天

(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取意「日月當空」(有另一種寫法,瞾,取其「雙日當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號為周,不是唐。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後入感業寺出家為尼姑。後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655年立為皇后。號「天后」,參與朝政,時與高宗並稱「二聖」。她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母親。高宗死後,她把持朝政。

69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洛陽為神都,國號為周,史稱南周或武周。武氏執政其間由於寵信酷吏,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供養男妃嬪,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她開創了科舉考試的殿試製度。武氏晚年希望兒子李顯改武姓可以繼位,但李顯的軟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後期武氏病重,朝臣推舉李顯繼位,並復闢唐朝,武周亡。705年去世時發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5、唐睿宗

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將武則天算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時間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為唐高宗李治,母為武則天,唐中宗是其兄長。

684年,武則天廢中宗帝位,立其為帝,改元文明。不過由於是武則天操縱朝政,睿宗毫無實權。690年,武則天自己登皇帝位,於是廢除睿宗。705年,武則天去世,唐中宗復位,710年,中宗被毒殺。於是睿宗再次即位。與其子李隆基(後任皇帝唐玄宗)一起剷除了殺害唐中宗的勢力。712年,讓位於唐玄宗,自稱太上皇,716年病逝,享年55歲。其並無特別的治國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

6、唐中宗

(656~710年) 中國唐代皇帝。即李顯 。 705~710年在位 。高宗第七子。永隆元年(680),章懷太子李賢被廢 ,立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即位,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次年,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 ,並先後遷於均州 、房州等 地 。聖歷二年(699)被則天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

神龍元年(705),宰相張柬之等起兵發動政變,殺死張易之、張昌宗等,擁中宗復位,廢周為唐。即位後,放宮女3000餘人出宮,仍舊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與韋後勾結,將反對武氏集團的張柬之等人排擠出朝 。朝政被皇后韋氏把持 。景龍元年(707)太子李重俊發兵誅武三思,事敗被殺。中宗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四年,韋後欲臨朝稱制,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

7、李重茂

(695年—?),唐中宗幼子,為韋後所生,前身為溫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後,韋後立時年僅16歲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後1個月,韋後被殺,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合廢掉了李重茂,並將李重茂趕出長安,恢復其溫王爵位。後事不詳。李重茂號「少帝」或者「殤帝」。

相關焦點

  •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時間:2016-08-27 15: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 中國歷代王朝更迭的背後 與這一變動密切相關
    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中國朝代更替非常頻繁。對於歐洲的王朝來說,他們的朝代很少更迭,可以千年不換,為何中國的王朝基本上都很難存在三百多年,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王朝頻繁更迭的背後,通常被總結為土地兼併、吏治崩壞、官逼民反、外敵入侵、帝王荒淫等原因,但現代科學家發現,歷代王朝更迭的背後,幾乎都存在一個共性,還真有一個「天命」的原因。01關於王朝更迭的原因,古人早已深度研究這一問題,最廣為人知的是「天命說」與「五德說」。
  • 一分鐘就掌握的中國歷史朝代順口溜,給孩子看看
    華夏歷史源遠流長,多年以來朝代更迭不斷,為了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特意把這些把這些朝代更換歷程整理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供大家參考。一、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順口溜之常用版本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 聞名於世的凌煙閣對於唐朝歷代帝王而言究竟有何價值?
    凌煙閣「表彰」建閣到完善的時間貫穿了初唐至晚唐的二百多年歷史,可以說它是一本活生生的唐朝歷史書,先後有:唐太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唐昭宗五位皇帝表彰功臣們。凌煙閣裡面有開國大將(李靖,李勣,秦瓊等)文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也有復興大唐的中興之臣(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等),也有亂唐的大太監(程元振,魚朝恩)。
  • 最成功的朝代,唐朝,一段讓你激動的歷史故事
    導讀:最成功的朝代,唐朝,一段讓你激動的歷史故事儘管中央和地方政府為了評估稅收而保留了大量有關土地財產的記錄,但在唐代,有文化和富裕的人創建自己的私人文件和籤訂合同已成為慣例。這個原型實際上存在於古代漢代以來,而契約語言在後來的朝代中變得更加普遍並融入中國文學文化中唐朝的政治中心是長安(現代西安)的首府,皇帝在那裡維持著他的大型宮殿宿舍,並通過音樂,體育,雜技特技,詩歌,繪畫和戲劇來娛樂政治使者。戲劇表演。首都還充滿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富和資源。
  • 唐朝的有哪些文化成就
    唐朝的哲學發展以韓愈、李翱為代表的唯心主義,他們宣揚天命論和性情說,提倡儒家道統和倫理綱常,另一派是以柳宗元、劉禹錫為代表的唯物主義、他們批判天命鬼神,宣揚無神論,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及在支配自然中的作用。
  • 中國24個朝代,你想穿越到哪個朝代?大多數人肯定選擇這個朝代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總共經歷過24個朝代,儘管朝代存在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是都為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作用。由於現在古裝穿越劇的盛行,其實小編有一個大膽的問題,如果你能夠穿越到古代,你會選擇哪個朝代呢?網絡圖估計有一部分人都會選擇唐朝,唐朝可謂是文化大繁榮的時期,唐朝詩歌盛行一時,最著名的兩位詩人就是李白、杜甫,
  • 中國歷史朝代的排序
    朝代是我國歷史的主要排序方式,因為中國人存在著強烈的朝代意識。而新的朝代都是建立在舊的朝代之後,要麼來自繼承,要麼來自推翻後的再建立。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秦朝之後,我國歷代君主開始具有大一統意識,凡有所作為的皇帝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所以我國的歷史雖然分分合合,但總體而言還是大一統。
  • 中國歷代藏書文化知識大全
    中國歷代帝王都很重視藏書文化,周朝的守藏室,漢朝的麟麟閣,清朝的文淵閣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介紹我國歷代經典的藏書文化知識,使您對歷代的藏書文化有著更為系統的了解和認識。一、先秦藏書文化我國古代藏書文化歷史悠久,最早的藏書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周代。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周守藏室之史」,這個「藏室」,就是周王朝皇室收藏圖書檔案的地方。春秋戰國時期,從孔子開始,圖書開始從官方傳入了民間,私人藏書便由此開始。
  • 歷史的故事,唯有唐朝使我嚮往!5本唐朝歷史小說,你讀懂了嗎?
    其實說起歷史上的各種朝代,唐朝可能是刀刀最喜歡的一個朝代。原因嗎?可能是唐朝的風土人情,歷史事件以及各種各樣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所以說在歷史類的小說中,唐朝的歷史小說在刀刀心目中佔據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簡述——南北朝時代
    南朝—劉宋(420-479)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 三大帝王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了,一個找不到!
    不過我們都知道,即使再輝煌的朝代也終有落幕的一天,那些皇帝死後會有大量的陪葬品,跟隨著他們葬一起,這也導致他們的陵墓,被很多人光顧,不過如今有三大帝王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了,還有一個找不到。
  • 「虞朝」可以被稱為朝代嗎?
    中古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每個人所熟知的朝代,就如我們從小爛熟於胸的朝代歌一樣,其大多以夏朝為起點,然而在各種史料,尤其是先秦古籍中,卻出現了一個少有人知的「虞朝」。那麼,「虞朝」真的存在嗎?它真的是一個朝代嗎?虞朝到底指哪個時期?
  • 土地與歷代王朝的興衰,有因果關係嗎?專家:結果是必然的
    土地與歷代王朝的興衰,有因果關係嗎?專家:結果是必然的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物質上的,王朝的循環表現為一種經濟過程。看下歷代王朝在其晚期經濟上所出現的症狀,不難發現,以下這幾點是共通的:稅收大量短缺。每個王朝在其建立之初,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安寧和繁榮,如漢朝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朝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朝有"康乾盛世",宋明兩代也曾有過休養生息、政治清明、國家財政充裕、人民生活安康的和諧局面。
  • 氣候冷暖變遷與歷史朝代興衰有關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過去兩千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係,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這一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共同資助,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我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雜誌上。
  • 《中國科學》:氣候冷暖變遷關乎歷史朝代興衰
    ,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 這一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共同資助,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我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雜誌上。 通過分析這條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科研人員發現,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垮塌幾乎都與曲線圖上的低溫區間相對應,秦朝、三國、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年代,都是處於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 例如,歷史文獻研究表明,公元1—6世紀(貫穿我國東漢、三國、魏和晉朝),我國氣候相對較冷。
  • 為什麼唐朝不叫李朝,為什麼不以姓氏為國號,有什麼依據嗎?
    唐朝稱李朝,宋朝稱趙朝,姓什麼稱什麼朝,我姓張,要在古代我也搞個張朝嗎?對不起,我丟不起這個人。我們至早從夏朝算起,我國第一個世襲制封建王朝的開端,到滿清滅亡,封建王朝結束,中間亂七八糟的朝代,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會傻到用姓氏來給國家命名,那太傻了。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朝代!
    少數民族朝代,顧名思義就是由少數民族人士建立做皇帝的朝代,說到少數民族朝代,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元朝、清朝,少數民族朝代的建立,促進了中華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現在的漢人,在這個過程中,古漢人與古少數民族交錯發展,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漢人,而古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鮮卑、匈奴等也在融合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