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我的未來在中國

2020-12-04 砍柴網

重組中國市場、上海工廠開啟設備調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速度讓人驚嘆,足以見得埃隆 · 馬斯克對這一市場的重視。

與此同時,在中國新能汽車市場,各傳統車企已在加速布局電動化產品,新造車勢力們也在不斷向這一市場衝擊,特斯拉的地位並不完全穩固。

本文來自汽車公社,原文作者為曹佳東,由億歐汽車編輯轉載,供業內人士參考。

當下,誰都不會否認," 汽車 + 科技 + 環保 " 的 " 三合一 " 模式,已是未來汽車行業內難以阻擋的趨勢。不過當趨勢成為現實之前,從黑暗中走向康莊間的這段距離,還需要這些冒然闖入這一領域、以特斯拉為首的新造車勢力們奮力一搏。

當然相較於後來者,特斯拉這個承載著新能源市場前行希望的爭議性科技公司,其人氣之高,放眼全球車市都已無出其右。更甚的是,從 2004 年埃隆 · 馬斯克(Elon · Musk)加入後的 16 年間,特斯拉早已開始向早期用戶之外的圈層滲透,從北美大陸擴散至全球,試圖觸達更廣泛的受眾。

而在這其中,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包容度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即使特斯拉因頻發的自燃事故、飽受詬病的車輛質量等問題,始終高居輿論風口,可其在中國的開拓步伐不僅未因此受牽制,反而愈發瘋狂。

近日,繼特斯拉在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動工還未及一年之時,又有外媒爆出猛料。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在通過拆分其亞太業務部,並組建一個覆蓋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和澳門的大中華區新部門,以便實現其亞洲業務板塊的重組。而這一部門的領導權則將賦予亞太地區運營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朱曉彤。

雖對此報導特斯拉方面尚未作出表態,但假設這一事件隨後能被坐實,那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大舉押注中國市場的計劃又將得到進一步提速。至於這位曾不可一世的 " 車界鋼鐵俠 ",緣何將未來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國?那特斯拉如今的現狀足以為其佐證。

中國,我來了!

無論如何,特斯拉此次 " 執著 " 的中國之行都不像是埃隆 · 馬斯克的 " 拍腦袋 " 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特斯拉之所以敢有此打算,或是已認清自身對盈利有多麼渴望以及中國究竟有多麼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 2018 年,特斯拉史無前例地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盈利情形。不僅如此,特斯拉在去年一年內,共覓得了 214.6 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 82%。其中,僅新車銷售收入就達 176.32 億美元,同比更是激增 106.59%。

即使特斯拉依舊在 2018 年虧損了 9.7 億美元,但相比 2017 年近 20 億美元的虧損程度,這一成績已讓特斯拉的未來重現生機。

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一大好勢頭隨後卻急轉直下。當然這與此前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項稅收改革法案有著極大的牽連。法案中規定:對汽車製造商出售的首批 20 萬輛電動汽車提供財政激勵措施,以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然後每六個月減少稅收抵免 50%,直到逐步取消。

這就意味著,由於特斯拉在美國正式交付的新車數量已超過 20 萬輛,其原先享有全額的美國聯邦稅收減免從 2019 年開始 " 腰斬 ",從 7500 美元降到 3750 美元。與此同時,鑑於在毛利方面的考慮,特斯拉在北美推出的 Model 3 車型的平均售價將高達 5.9 萬美元。

然而 Model 3 對於特斯拉來說,一度是其銷量得以保證的最大籌碼。整個 2018 年,特斯拉也正是憑藉在終端市場交付了 14.6 輛 Model 3 後,才取得 24.5 萬輛的銷量峰值。

不過,在多重變故下,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財務狀況卻出現了重大震蕩。整個第一季度,特斯拉在總營收為 45.41 億美元的前提下,淨虧損卻達 7.02 億美元,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季度之一。而隨著季度財報的公布,此後特斯拉股價便不斷下跌。而截至 6 月 20 日,特斯拉 388.54 億美元的總市值,已相比去年巔峰時期,縮水了近 40%。

這樣的情形,顯然對於原本看好 2019 年的特斯拉極度不利。不過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何特斯拉在 3 月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全球價格戰。

毫無疑問,在大規模降價的帶動下,特斯拉的銷量的確重回正常水平線。尤其是中國市場復甦的跡象異常明顯,一季度 10,743 輛的累計銷量中,僅 3 月份就貢獻了 9,273 輛。同時,該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汽車銷售收入為 7.79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5.08 億美元更是增長了 53.3%。

就是這種種跡象,再加上特斯拉持續一年的大規模裁員節流、關閉線下實體店等降本行為,都在表明,特斯拉完全有必要在美國以外尋找新的擴張之地。此時,得益於現階段的市場表現,中國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特斯拉未來 " 金主 " 的候選人。為此,特斯拉在華展開裁員潮,同樣成了時事所迫。

複雜的中國市場

縱觀如今的中國新能源市場,不管是否相信,其龐大的市場份額卻已讓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榮威、奇瑞四家中國車企登上了去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的前十銷量榜。更可怕的是,當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 200 萬輛之時,中國拿下了其中 62% 的份額,達到 125.6 萬輛。而且隨著全球新能源市場銷量在今年繼續穩步增長,中國的發展仍將勢不可擋。

那試問在如此之大的市場奶酪面前,作為常年居於新能源銷量榜首的特斯拉,怎能不覬覦,並加大籌碼?

2019 年 1 月,埃隆 · 馬斯克自然果斷加注,投資 500 億元的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開工建設。一期投資 160 億元,初期將先建成組裝產線,之後就推進特斯拉各車型的 " 國產化 " 進程。而如今伴隨 Model 3 的售價公布、工廠建設不斷加快,可以說,現在站在風口的特斯拉,其自我救贖之路似乎開始呈現出大好的前景。

事實上,早在特斯拉第一季度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埃隆 · 馬斯克就曾表示,上海工廠將會在 2019 年年內投產,瞄準的生產目標是每周 1000-2000 輛 Model 3 車型。根據目前工廠的進度,暫且不談這一言論的可信度有多少,但依稀可見埃隆 · 馬斯克搶食中國新能源市場餘糧的野心,已在無形中顯露無疑。

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傳統豪華車企開始加碼純電新能源市場,並陸續推出純電動車型,特斯拉的霸主地位定然會逐漸受到威脅。僅僅在中國市場,奧迪 e-tron 開啟預售、捷豹 I-Pace 的出現、奔馳 EQC 即將落戶北京奔馳等現實因素,就已對特斯拉造成極大的壓力。

而未來,當低價的 Model S 國產上市時,諸如廣汽新能源 Aion S、吉利幾何 A、比亞迪唐 EV 等 20 萬元左右,且實現 500 公裡的 NEDC 續航的自主新生力軍,以及以蔚來 ES6、理想 ONE 等為首同樣主打新消費理念的新勢力造車們,也很難說不會對特斯拉發起圍攻。

或許眾多業內人士總認為,這些車企相比特斯拉,有能力在豪華新能源市場逐鹿中原,還為時尚早。但不得不說,哪怕他們僅在邊路遊走伺機而動,對於此時草木皆兵的特斯拉而言,亦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儘管有太多太多的威脅存在,可必須要承認,特斯拉在華數年間練就的品牌基調,的確圈定一群有著異常特質的特斯拉潛在消費人群,而這一現象在短期內也很難被其他品牌打破。

具體而言就是,在中國市場,能夠有能力,又願意嘗試新事物,購買特斯拉的人群,一直以來都處於富裕階層。他們賦予特斯拉 " 富人玩具 " 的標籤,隨著在同一圈落內傳播,卻幻化成了特有的 " 特斯拉文化 "。換言之,太過於 " 前衛 " 的特斯拉,早已拉開了和普通消費者的距離。縱然有許多人不能理解昂貴的特斯拉優勢在哪,但完全不妨礙特斯拉的自我發揮。

更何況,在特斯拉構建的高端車光環下,當自帶 " 低價 " 屬性的 Model 3 開始大肆進入中國時,也已開始吸引住那些資金不足、卻又追求看似高品質生活的中產階級目光。而這一情況在一線城市甚為明顯。

至於未來國產 Model 3 能否打開低價豪化車的市場窗口,並致使特斯拉在銷量上比肩傳統豪華品牌,雖說還難以估量,但特斯拉舉重兵布局中國市場的做法,必然是不得已而為之。

總之,對 " 貪心 " 的特斯拉來說,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而中國就是能夠讓其野心落地的造夢廠。再者,精明的埃隆 · 馬斯克也不會不明白," 倘若能在時間上跑贏傳統豪華車企,那在中國加大賭注的行為,從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回報來看,收益定然要好過汽車產業成熟的國外市場 " 這一客觀走勢。總之,在利益面前,地域從不會是制肘特斯拉蠶食市場的問題。只要有可能,特斯拉也不得不認中國這個 " 金主 "。

來源:億歐網

相關焦點

  • 我是未來!——特斯拉就是汽車界「蘋果」
    特斯拉,一家2003年才成立,2008年發布第一款車的全新品牌,出生於一個沒有汽車文化底蘊的地方--矽谷,由一位從來沒有汽車行業經驗的創業者——Elon Musk帶領。無論從哪個因素考慮,特斯拉都不具備成長為高端品牌的先決條件,最後卻能夠在豪華品牌的陣營裡站穩腳跟,絕對是一個奇蹟。
  • 特斯拉給中國帶來了什麼?為什麼中國需要特斯拉?
    事實上,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讚美中國。去年7月份召開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也曾破天荒的表揚了中國團隊:  特斯拉上海工廠進展順利,我為特斯拉中國團隊感到無比自豪,他們做的很棒!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真的非常感謝特斯拉中國團隊。
  • 相對於特斯拉,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缺少的是什麼?
    說起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不得不說另一家汽車廠商:特斯拉,兩家車企的汽車研究方向大同小異: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與汽車的完美結合,而且兩家公司皆是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汽車生產商,特斯拉成立於2003年,於2013年逐步進入國內市場,由於特斯拉出色的營銷戰略,經過了剛進入國內市場前幾年的洗禮,憑藉著自身出色的電動續航能力,時尚前衛的外觀設計,高度智能化的車身管理系統和國內政府對環保方面的重視
  • 特斯拉在國外其實並不是很受歡迎,但中國為什麼還支持特斯拉?
    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放入一條鯰魚,促進產業升級。 如果特斯拉在中國扶持下,走蘋果模式像消滅諾基亞摩託羅拉一樣消滅以寶馬奔馳為代表的內燃機,那麼汽車行業的確要洗牌,中國也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分一杯羹。
  • 特斯拉CEO馬斯克說中國總能給我驚喜:很喜歡中國,充滿正能量
    7月9日,馬斯克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感謝特斯拉中國團隊的出色工作,非常期待儘快訪問上海超級工廠。他表示很喜歡到中國,中國總能給我驚喜,中國有很多聰明勤奮的人,中國充滿了正能量。他曾表示資產是一種負擔,將售出幾乎所有房產,「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我才會保留。北京時間5月8日消息,近日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參加了播客節目《喬·羅根秀》談到了許多爭議性話題。馬斯克認為,億萬富翁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巴菲特的工作其實很無聊。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中國,希望未來能死在火星上...
    來源:金融界網日前馬斯克參加了美國媒體的專訪,半個小時內談了很多話題,他預計特斯拉在2021年就能實現L5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未來銷量則可以達到2000萬臺——2020年的總產量是50萬臺左右。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很可能來自中國公司,不過他沒有提及是哪家公司,只表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大約有90%的公司都宣布會迅速實現電氣化。 馬斯克還表示,希望未來能死在火星上,他計劃兩三年後親自進入太空,生於地球葬於火星將會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大摩上調特斯拉目標價至810美元隔夜美股,特斯拉收漲0.73%,報735.11美元。
  • 電動車的現在與未來——聊聊特斯拉的故事
    但是,隨著科技日益發展,有一個人率先打破了汽車工業的百年傳統,他就是埃隆馬斯克,他首先提出並創立了一個未來般的車型,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車—特斯拉。特斯拉目前在售的主要車型有model X,model S和model 3。
  • Wedbush:預計2022年特斯拉(TSLA.US)40%銷售額將來自中國,未來繼續...
    Wedbush:預計2022年特斯拉(TSLA.US)40%銷售額將來自中國,未來繼續看好電動車市場
  • 中國迷弟馬斯克:中國就是未來!
    8月29日,在上海參加人工智慧大會時,馬斯克就公開表示特斯拉中國團隊非常棒,上海的超級工廠令人震撼,中國的創業企業發展速度就像「火箭」一般,並且還幽默地吹起了彩虹屁:「中國就是未來,未來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 馬斯克語出驚人 未來特斯拉CEO將是中國人?
    特斯拉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之一,而它的創始人馬斯克更是傳奇一般的人物,近日有外媒消息表示,馬斯克在與團隊溝通的時候曾表示,未來特斯拉的全球總部應該設立在中國,而且它的CEO應該是個中國人,並且CEO一定要是從工程師做起的。
  • 中國為什麼支持特斯拉獨立建廠
    完善國內的競爭環境,倒逼國內車企改革;學習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經驗,完成產業升級;增加國內就業和創造新的財政稅收外匯收入(未來全球的特斯拉車輛很大一部分產自中國);向世界宣傳中國開放的決心,營造更良好的經商環境,從而帶動更多的投資。以上都是支持特斯拉能帶來的好處,但國家下了這麼大的一盤棋,冒著國內車企被打得七零八落的風險,其實不會只看重一點點薄利。
  • 投資人:特斯拉未來10年還有10倍增長空間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億萬富翁投資人Ron Baron相信,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兩家企業特斯拉和SpaceX未來都還有大量的增長空間。(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Baron 在6月9日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他相信特斯拉「還有10倍的增長空間」。他還表示,SpaceX在未來10年中也會迎來20倍的增長。此前他對特斯拉也曾有過類似的預測。
  • 特斯拉Model 3銷量再創新高,新能源汽車未來趨勢向好!
    而據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3的3月份銷量為10160輛,這個銷量之高不僅刷新了特斯拉自己在中國的單月銷量,在國內同級別的純電動車品牌中也無人能匹及。這樣的銷量讓特斯拉國產Model 3可以妥妥地算"C位出道",也更加證實了特斯拉一旦國產,是真正的"狼來了"!
  • 十大未來特斯拉模型,這些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特斯拉模型
    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暗示,當他在2016年提出公司的第二部分雄心勃勃的計劃時。這不是未來特斯拉模型的官方發布,我們希望看到它們產生的東西所以請記住它是更有趣的是其他任何事情。馬斯克重申,市場需要城市高乘客密度的運輸和重型卡車等用於運營的電力。他甚至提到特斯拉已經在研究一些例子,並且2017年將會向公眾發布。
  • 特斯拉的太陽能屋頂在中國前景幾何?
    特斯拉規劃了一整套以家庭為單位的能源生產、存儲、使用方案,從利用太陽能屋頂發電,到使用儲能存儲富餘的電力,再到使用新能源汽車出行。馬斯克認為,將這套以家庭為單位的模式擴展到全世界,再輔以集中式的太陽能發電,可以解決整個能源及環境問題。 2006年,埃隆·馬斯克首次披露特斯拉的《秘密藍圖》,詳細描繪特斯拉未來遠景及採取的步驟。
  • 特斯拉想要太陽能車頂,松下說我給你
    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你可以不去擔心他的續航問題,但是充電問題可愁壞了一些入坑的車主,筆者不禁要問:你真的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嗎?方正我沒有。就像手機一開始普及不可拆卸電池時,用戶當中造成了極大的反彈,隨著五花八門的快充技術和系統級節電優化,大家便不再提了。如今,特斯拉為了改善續航也玩起了開源節流。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競爭者可能來自中國 想葬在火星因為很酷
    來源:澎湃新聞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母公司Axel Springer的執行長Mathias Dpfner訪談時表示,傳統車企在電動車競爭中還有機會,大眾在向電動化邁進,中國公司電動化轉型非常非常快。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對手可能誕生於中國,將來希望葬在火星
    2特斯拉不會發起惡意收購。特斯拉甚至計劃向其他車企開放超充網絡,包括 Autopilot 授權等。未來,特斯拉計劃每年銷售2000萬輛汽車。 3特斯拉最具競爭力的公司可能誕生於中國。 4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特斯拉預計2021年實現L5級自動駕駛。 5兩三年後馬斯克會進入太空,將來希望葬在火星。
  • Maxwell的中國往事和特斯拉前景
    在中國建廠之際,特斯拉將Maxwell收入麾下,繼續交通工具電動化的徵途。我們追尋一下Maxwell的中國往事,再看看新紅人特斯拉和這個過氣明星,能碰撞出怎樣的前景。而未來有望達到500Wh/kg。固態電池技術,被看作未來解決新能源汽車動力問題的核心技術之一。而利用乾電極技術,可以簡化未來特斯拉未來在固態電池開發環節。也許無鈷配方的固態電池,才是馬斯克的野心所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乾電極技術,並不等於固態電池技術。它只是電極與集流體之間的連接技術,並優化了對電極結構的控制。
  • 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
    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 摘要 【揭秘!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記者從獨家渠道獲悉,無鈷電池包括兩種化學體系和對應的路線,即量產配套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尚未成熟的基於三元(正極)材料的不含鈷元素電池,後者要產業化仍有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