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中國航發動控所原總設計師懷壽章:從松花嶺上到惠山腳下

2020-09-03 芬芬說事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喲,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中國航發動控所原總設計師懷壽章同志,於2020年4月27日因癌症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77歲。尊重他的遺願,他走後,沒有設靈堂,也沒有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劉大響院士在唁電中寫到:「懷壽章同志是我們的老戰友,他航空報國、奮鬥一生,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擇一事,癌症也澆不滅「火種」

1965年,北航畢業的懷壽章投身航空發動機事業,走進了四川的松花嶺,立志為祖國的航空發動機事業作出貢獻。「山青水秀屋頂漏,鳥語花香廁所臭。」當時的松花嶺還是一個偏僻的山溝溝。懷壽章和戰友們挑石子、修橋壩、建廠房,客觀上能投入科研的時間精力十分有限,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過。不管白天黑夜,他們一有想法就擠時間一起討論、想辦法動手驗證。正是他們的堅持,讓航空發動機數字控制的「火種」在這個山溝溝裡漸漸放出光明。

然而,在28歲的青春年華,癌症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向懷壽章襲來。在醫院裡,同期的「病友們」一個一個逝去,懷壽章卻以驚人的毅力和樂觀奇蹟般地取得了這場「生命之戰」的勝利。

儘管還要定期檢查、長期治療,懷壽章毅然迅速重新投入發動機控制專業的研究中,他與戰友們在國內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從無到有,自主研製出了當時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臺半物理模擬試驗器,成為了後來發動機數控系統發展的「火種」。

終一生,惠山腳下再出發

80年代,發達國家的發動機都已步入數字控制的行列,而國內的形勢不容樂觀。「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是發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於發動機但又有其自身特點,應獨立發展。」懷壽章與控制領域的部分專家一同給當時的航空航天部建議,集合當時各大研究所的航空發動機控制專業力量,成立一個專門研製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究所,他們的建議迅速被採納,研究所落定無錫614所。

91年,年近五十的懷壽章和數位控制領域的專家、年輕骨幹舉家搬遷到無錫。從此,惠山腳下的614所又開啟了一段嶄新的徵程,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又開啟了另一段艱辛的創業史。

「摸著石頭過河」異常艱難,懷壽章等人「老中青」三代前赴後繼,無數次跌倒後又爬起,最後在客戶、主機所、附件廠的信任、支持與幫助下,他們終於攻克了數控系統的難關。2003年,由614所及協同單位共同研製的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及其試飛演示驗證通過了驗收專家組的驗收,標誌著我國航空發動機數控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最好的「懷念」是「繼承」

八、九十年代,與外面優厚的物質待遇相比,研究所顯得清苦了許多,留住人才是個巨大的挑戰,但與懷壽章一起並肩作戰的那些年輕人卻堅持了下來。

已退休的房青豔依然記得,她和丈夫剛到無錫的時候,孩子因水土不服經常生病住院,所裡出差試車任務重、地方遠,丈夫有時一去就是兩三個月。「我要到醫院照顧孩子,很多時候顧不上做飯,家裡老人年紀大,那個時候交通也不方便,懷總和夫人一有空就給我們送(飯)。」有一次下著大雪,天特別冷,她正準備想辦法將就一下的時候,懷壽章的自行車依然準時地出現在醫院門口,他身上的雪蓋了厚厚一層,飯菜顯得格外「熱騰」。

隨著年輕人逐漸挑起大梁,懷壽章從總設計師的崗位上退了下來,把舞臺留給年輕人後,他依然活躍在航空發動機控制專業發展的一線。身邊的人回憶說,他出差總會帶個箱子,年輕人要過去幫著拿,都會被他爽朗地拒絕:「別別別,我自己來,這是我的健康檢測器,拎得動就說明我身體還行,什麼時候拎不動了,我也就幹不動了。」

去世前的兩三個月,從醫生口中得知自己病情惡化,趁著還能走動,他主動找到614所現任所長,就專業發展的思考和建議進行了一次數個小時的長談。彌留之際的話語更寄託了他對航空發動機事業深深的眷戀:「把我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撒到惠山上,我要看著614所,看著控制專業的發展。一份撒到松花嶺上,我在那裡戰鬥過,還有一份送回雲南老家,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從1965年到2020年,從松花嶺上到惠山腳下,懷壽章就像一道充滿赤誠與熱情的火焰,穿越了半個世紀,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控制事業燃燒了他的全部,照亮了一條奮勇前行的路,激勵了無數繼往開來的人。(動控所 陳韜/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航發,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陝西天成航材你真牛!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蒞臨指導工作
    30歲總經理車偉執掌的陝西天成航材真牛,連日來,一批批院士、專家走進天成航材聚焦他們的核心技術。今天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走進天成航材。哇!這家企業要「飛天」!厲害!點讚!10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一行蒞臨天成航材指導工作,公司董事長車相安、總經理車偉陪同接待。
  • 西安這所大學到底有多牛?殲20,殲10,總設計師皆出自該校!
    西安這所大學到底有多牛?殲20,殲10,總設計師皆出自該校! 2020-12-02 00:00 來源:巴西技術控
  •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孫澤洲:從探月到探測火星 掌舵重大航天任務
    從今年7月開始,孫澤洲的辦公重心就從辦公室轉移到了航天飛控中心。他的目光緊跟著大屏幕上的一個點移動,那個點就是他親手研製並送上徵途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7月23日,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這已經是孫澤洲作為總設計師放飛的第三個深空探測器。
  • 「風雲院士」:耕宇牧星探蒼穹 追憶風雲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孟執中院士
    在場所有人的眼光,「刷」地一下投向了負責研製風雲一號的上海衛星試驗隊,隊員們又將目光投向了總設計師孟執中。  風雲一號衛星工程總師任新民下令就地檢查。衛星的迴轉平臺被打開後,總設計師孟執中和姿控系統主任設計師徐福祥帶著試驗隊員,爬上了幾十米高的塔架,焦急地一探究竟。
  • 總設計師回應
    原標題:試航半月 「雪龍2」號高分通過「初考」 總設計師吳剛表示,「雪龍2」號對中國極地科考是一場「及時雨」,對建造重型破冰船將更有信心擔任「科學號」副總設計師,「向陽紅01」「向陽紅03」「東方紅3號」「雪龍2號」等多型國內頂尖科考船總設計師。2015年曾參加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
  • 優化營商環境惠山再加碼!打造「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江蘇無錫報導《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從優化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四大方面著手,全力打造惠山「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 吳偉仁:從放牛娃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獲世界航天領域最高獎
    如今,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飛天夢」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成為了現實。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航天遙測領域深耕,解決了諸多中國航天難題,讓世界為中國驚嘆。高中畢業後,作為「知識青年」的吳偉仁回到小山村當上了生產隊長,帶領鄉親們脫貧,放下書本的他幹起農活來依然賣力出色。在這期間,吳偉仁用自己的所學讓生產隊成為了全縣最富有的生產隊,他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也得到極大提升,可是,他始終渴望著到大學去,到知識的殿堂裡去遨遊一番。
  • 航空工業計算所讓中國飛行器裝上國產航電系統
    11月6日,記者從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依託「一體化預研」項目成果研發的綜合航電系統,在多款國產飛行器(包含飛機)上應用,使越來越多的中國飛行器裝上了國產航電系統,將逐步改變中國飛行器長期依賴進口航電系統的局面。5月27日,航空工業計算所根據國產民機發展需要,整合資源成立了民機事業部,進一步做強做大民機市場。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大校友吳偉仁院士
    中央電視臺記者在嫦娥四號著陸月面後第一時間對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進行了獨家專訪——「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是裡程碑事件」(央視記者 崔霞 吳傑 陶嘉樹)75級傑出校友(無線電系遙測遙控專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測控通信與航天系統總體設計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
  • 航亞使命,為中國做最好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專訪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奇
    航空發動機被喻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基礎工業和科技實力、彰顯強國地位的重要標誌。而葉片則被稱為航空發動機的「第一關鍵件」,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效能與壽命。提到葉片,業內總習慣將其和無錫聯繫在一起。
  • 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該有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原標題: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該有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 91歲北鬥總設計師是咱大連人
    他就是北鬥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2月出生,遼寧復縣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當選工程院院士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當選工程院院士 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2015-12-07 10:36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嫦娥二號超額完成任務
    嫦娥二號完成探月任務後,成功飛抵日地拉格朗日L2點,堪稱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大創舉。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嫦娥二號通過在月球背面實施降軌,奠定嫦娥三號「落月」的技術基礎;通過飛往150萬公裡外的太空,進一步驗證太空飛行器軌道設計、深空測控能力,成為中國未來深空探測的「先遣部隊」。笑容滿面的吳偉仁在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會議室接受記者的專訪。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將來更多人可到萬米海底開展海洋探索
    原標題:「奮鬥者」號總設計師:將來更多人可到萬米海底開展海洋探索   11月30日,「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
  • 無錫惠山的植物
    無錫惠山登頂過程中遇到的植物。
  • 從北大荒走出來的「嫦娥二號」總設計師
    人物簡索:黃江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二號總設計師。196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虎頭鎮,1963年隨父母一起來到北大荒。1977年在雲山農場擔任數學教師,197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工電子師資班,1982年畢業後在黑龍江農墾總局科學院農機鑑定中心工作一年,1983年重返母校攻讀微特電機及控制專業研究生。
  • 太空新添「吳偉仁星」: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的突出貢獻
    圖據人民日報客戶端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命名儀式9月8日在北京舉行。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落月成功 總設計師孫澤洲捂臉疑似擦淚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14日晚,嫦娥三號探測器落月成功後,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在北京航天測控中心內以手撫臉,疑似擦淚,隨後又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採訪時說,作為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今晚他最擔心的是月球的地形、地貌的不確定性。
  • 嫦娥二號總設計師摘得月桂獎
    南都訊 記者楊亮 第六屆航空航天月桂獎昨晚9時許揭曉,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二號總設計師黃江川奪得最具分量的技術先鋒獎。其餘獎項則分別被六名行業精英和二企業家捧走。  同時奪得技術先鋒獎的還有中航工業陝飛、運8系列飛機總設計師、副總經理歐陽紹修;攜手合作獎則被中航工業飛機公司和FA C C公司共同摘得;飛行精英獎得主是中國航空集團總經理邢彥修;英雄無畏獎獲得者是空裝駐沈飛試飛大隊大隊長李國恩和總參陸航部副部長,少將袁繼昌;領導卓越獎得主是中航工業黎明原總經理,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總經理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