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薄膜之導電薄膜

2021-01-09 北京中諾新材

光電子薄膜分為:導電薄膜(金屬導電膜、透明導電ITO薄膜);光電導薄膜(CdS與CdSe薄膜、α-Si:H薄膜);電致發光薄膜(ZnS:Mn薄膜、有機電致發光薄膜);電致變色薄膜(WO3薄膜);液晶薄膜.

今天我們針對導電薄膜做下介紹:

導電薄膜在光電子薄膜器件以及集成電路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它是主要的電極薄膜、導線薄膜.一般對電極薄膜的要求是:

1、導電性好,方電阻小;2、與基片或前層薄膜的附著力好;

2、與基片或前層薄膜的附著力好;

3、接觸電阻小;

4、容易進行微細加工;

5、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6、穩定性好.

金屬導電薄膜:

特點:良好的導電性能,反射率高.

材料:金、鋁、銀

金:最理想的導電特性,可見區吸收大,遠紅外高反射,基板的附著性較差;銀:可見區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導電性好,與基板的附著力較差:

鋁:可見區有較高的反射率,導電性良好,與基板的附著性較好.

透明導電薄膜(ITO):

透明導電薄膜因同時具有可見光譜範圍內透明和良好的導電性而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窗口的透明隔熱薄膜、透明電極等.

近年來各種氧化物半導體薄膜受到重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In2O3·SnO2薄膜,簡稱ITO薄膜(Indium tin oxide).

In2O3和SnO2屬於氧化物半導體,具有類似於半導體的性質.在In2O3中摻入少量的SnO2,可使電導性能得到改善.

ITO薄膜的特性:

1、ITO薄膜中的SnO2含量一般為8-9%;

2、ITO薄膜的電阻率隨膜厚增加而減小;

3、In2o3的禁帶為4eV,吸收邊在310m附近,摻雜後吸收邊長移,般但紫外區;4、透明區,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價電子子激發,雜質、載流子吸收和散射損耗;5、ITO薄膜的製備:濺射法、CVD法、反應蒸發法:

電子束:200℃-300℃、2-3nm/min、充氧1.3*10-Pa、100-200nm6、影響電阻率和透射率:基板溫度、蒸發速率、膜厚、老化.

相關焦點

  • 光電子薄膜之光電導薄膜
    光電子薄膜分為:導電薄膜(金屬導電膜、透明導電ITO薄膜);光電導薄膜(CdS與CdSe薄膜、α-Si:H薄膜);電致發光薄膜(ZnS:Mn薄膜、有機電致發光薄膜);電致變色薄膜(WO3薄膜);液晶薄膜.
  • 光電子薄膜之電致變色薄膜和液晶薄膜
    光電子薄膜分為:導電薄膜(金屬導電膜、透明導電ITO薄膜);光電導薄膜(CdS與CdSe薄膜、α-Si:H薄膜);電致發光薄膜(ZnS:Mn薄膜、有機電致發光薄膜);電致變色薄膜(WO3薄膜);液晶薄膜.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透明導電薄膜是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的重要組成部件。氧化銦錫(ITO)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但ITO不具有柔性且銦資源稀缺,難以滿足柔性電子器件等的發展需求。單壁碳納米管(SWCNT)相互搭接形成的二維網絡結構具有柔韌、透明、導電等特點,是構建柔性透明導電薄膜的理想材料。但已報導SWCNT薄膜的透明導電性能仍與ITO材料有較大差距。
  • 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近些年,隨著可穿戴設備和曲屏手機等柔性光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透明導電薄膜的機械柔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氧化銦錫(ITO)。ITO具備良好的可見光透過率和較低的電阻率,但其機械強度和柔韌性較差,不適用於柔性光電子器件。為解決該問題,科研人員探索了多種ITO-free的透明導電薄膜,包括金屬薄膜、金屬網格或納米線、二維材料、導電聚合物等。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生產的新一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將在觸摸傳感, 光熱調控, 柔性光伏與顯示等方面滿足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車載設備,教育醫療及智能家居產品的需要,是未來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
  • 透明導電薄膜 線上研討會
    為此,DT新材料 聯合 材視 於 2020年4月18日 舉辦 透明導電薄膜專題線上研討會,邀請行業內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分析行業全球發展現狀及最新進展、探討行業痛點問題,促進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報告內容:        透明導電薄膜概述        透明導電薄膜技術及產業發展趨勢        透明導電薄膜市場分析及政策        透明導電薄膜產業化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二、柔性透明金屬基複合電極及其應用
  • 進展 | 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透 明 導 電 薄 膜(TCF)作為 一 種 重 要 的 光 電 材 料,在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常用的 ITO製備工藝涉及高溫高真空的耗能且工藝複雜。
  • PET基ITO 導電薄膜的可靠性研究
    ITO導電薄膜是一種N型半導體材料,具有高的導電率、高可見光透光率、高機械強度、良好化學穩定性,是一種兼備高導電及可見光波段的高透明特性的基礎光電材料。作為 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類設備觸控面板的使用導電薄膜的關鍵電極材料,在電器產品平面顯示、可視化觸控螢幕、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ITO導電薄膜作為綜合性能最佳的透明率90%導電薄膜佔市場80%份額。
  • 中科院物理所: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透 明 導 電 薄 膜(TCF)作為 一 種 重 要 的 光 電 材 料,在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
  • 什麼是光學薄膜?
    隨著近代信息光學、光電子技術及光子技術的發展,對光學薄膜產品的長壽命、高可靠性及高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發展出一系列新型光學薄膜及其製備技術。這些技術用於光學薄膜的製備,不僅大大拓寬了光學薄膜可以利用的材料範圍,而且極大地改進了光學薄膜的性能和功能。
  • 天津工大研製新型碳納米管導電薄膜
    而這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觸控螢幕的奧秘,實際上都在這一張薄薄的導電膜上。傳統發光器件的導電薄膜多採用ITO薄膜,但其在沉積時要求真空度高,生產成本較高,柔性差,並且粘附性能不好,剛性易碎,限制了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廣泛應用。
  • 導電薄膜ITO的應用、缺陷和替代材料
    是透明導電氧化物TCOs的一種,由於最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的組合性能,成為最主要的透明導電材料,主要應用於液晶顯示器,觸控螢幕,太陽能薄膜電池,照明用有機EL元件等領域。摻錫,雖然會損失透光度,但可以提高導電能力。因此,透光度和導電性是兩個相互牽制的指標。  ITO原料,ITO粉,稱為ITO靶材。將ITO靶材沉積到PET基板上,就形成ITO導電薄膜;將ITO靶材沉積到玻璃基板上,就形成ITO導電玻璃。  現在發展最成熟,使用最多的ITO沉積工藝是磁控濺射法,即用高能粒子轟擊靶材,使靶材中的原子濺射出來,沉積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 光電子薄膜之電致發光薄膜:無機電致發光薄膜
    1、交流高壓發光,10V/cm(隧近效應);2、三步驟:電子的注入與產生、高場電子加速與熱電子的生成、熱電子激發電致發光中心而發光;3、發光薄膜:ZnS:Mn為基質材料;4、發冷光;5、結構:ITO/絕緣層/ZnS:Mn/絕緣層/Al電極
  • 一文了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ITO
    ITO在各種領域中的應用,均圍繞其透明和導電的優異特性。ITO薄膜的光學性質主要受兩方面的因素影響:光學禁帶寬度和等離子振蕩頻率。前者決定光譜吸收範圍,後者決定光譜反射範圍和強度。一般情況下,ITO在短波區吸收率較高,在長波長範圍反射率較高,可見光範圍透射率最高。以100nm ITO為例,400-900nm波長範圍平均透射率高達92.8%。
  • 專稿|一文了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ITO
    發展歷程: (1)1907 年Badeker等人第一次通過熱蒸發法製備了CdO透明導電薄膜,開始了對透明導電薄膜的研究和利用(2)十九世紀 50 年代分別開發出基於 SnO2和 In2O3的透明導電薄膜(3)隨後的 30 年裡又出現了ZnO基的薄膜 這個時期
  • 《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出版
    該書圍繞「碳納米管」「印刷」和「薄膜電晶體」三個中心展開,共有九章,包括印刷電子、印刷薄膜電晶體和碳納米管電晶體發展歷程;碳納米管和印刷薄膜電晶體基礎知識;印刷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導電墨水和介電墨水;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構建技術;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性能優化;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應用(如邏輯電路、可穿戴電子以及類神經元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其他類型碳納米管電晶體和應用以及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的發展趨勢等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超級電容器、導熱薄膜、海水淡化、環境汙染治理等領域(見圖1),被人們寄予了厚望。與此同時,許多世界級企業如美國IBM、德國BASF、韓國三星等紛紛投入巨資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以期在這一新材料開發領域佔據有利位置。三星公司更是宣布在不久的將來要將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商品化。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微晶成立於2013年,由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主要從事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等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導領銜成立,背靠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優勢及南洋科技薄膜量產規模。目前,合肥微晶納米銀線薄膜已被多家觸控螢幕公司採用試樣,合肥微晶在納米銀線領域屬於後來者。
  • 一種高導電性透明金屬有機骨架物薄膜
    然而,當應用於透明導電薄膜器件時,其導電性差且透光率低。因此提高MOF基材料的導電性和透光性成為最棘手的難題。近日,浙江大學彭新生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將高導電性PEDOT:PSS引入透明金屬有機骨架ZIF-8薄膜中並成功合成具有高導電性、高透光性的PEDOT:PSS@ZIF-8 (PPZ)金屬有機骨架複合薄膜的有效方法。
  • 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2007年年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 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2007年度學術委員會工作會議於日前在南開大學伯苓樓光電子所會議室召開。天津市科委、南開大學科技處、信息學院的有關領導,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成員和重點實驗室部分老師參加了會議。  首先學校科研處田建國處長代表學校歡迎遠道而來的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