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科會重要嘉賓洪明奇:二三十年後,癌症或能輕鬆治癒
「再過兩年,我也可以去跳廣場舞了。」妙語連珠,笑聲不斷,9月10日,作為本屆海科會的重要嘉賓之一,美國科學進步學會生物科學部院士洪明奇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這位短短一年內6次訪川的「老朋友」表達了對四川的喜愛。在談到未來癌症治療的趨勢時,洪明奇認為,二三十年後,公眾將不會談癌色變,癌症或許能像感冒一樣治癒。□鄧翔灃本報記者袁婧
國際化人才來川發展何樂而不為
記者:聽說你來過四川多次,是什麼吸引了你?
洪明奇:去年我才第一次來到四川,但這次已經是第6次了。四川的魅力首先在於,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其次,我和四川的不少醫學機構有許多學術上的交流。我認為,四川在臨床醫學上的發展非常迅猛,實力也很強。我長期在國外工作,一直希望能與國內的醫學機構在癌症醫療方面作更多交流探討,而四川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記者:您認為如果要吸引國際化人才,四川有哪些吸引力?
洪明奇:我認為地方文化和政府政策,這兩個因素非常重要。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非常宜居,又有人情味,同時引進人才的政策也很給力。此外,四川發展迅速,我接觸到許多醫院都在努力發展自身,並且已收穫了不少成果。那麼,國際化人才來四川發展,既能發揮自身價值,又能學到新東西,何樂而不為呢?
應為醫學人才提供優渥條件做臨床研究
記者:在醫學人才的培養上,您認為我們有哪些需要向國外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洪明奇:目前,國內的學術水平越來越高,但能做創新性臨床研究的醫生還不多,這也是整個亞洲國家共同需要加強和改善的地方。在許多歐洲國家,醫院提供了優渥條件支持醫生做臨床研究,包括資金支持、培訓支持等,幫助他們在臨床和科研中尋得一個平衡點。我認為,國內現在需要在這方面花多一點心思去思考,去把這種經驗引進來。
記者:您的研究領域聚焦癌症治療,您認為未來20年癌症的治療方式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洪明奇:我們的目標是二三十年後,癌症將變得不再可怕。從過去到現在,我們見證了許多癌症從「無藥可救」到存活率超過50%的轉變。現在我們有很多治療癌症的新方法、新藥物,通過對癌症的控制和治療,再加上醫院對癌症病患的照顧,對癌症治療的成功率比以前大多了。我相信,再等二三十年,癌症將和感冒一樣,能夠輕鬆治癒。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