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PB | 浙江大學鄭紹建課題組解析茉莉酸緩解擬南芥鎘毒害的分子機理
該研究探討了鎘脅迫對擬南芥根系內源茉莉酸合成的影響,並利用茉莉酸合成和信號通路的突變體探討了茉莉酸在擬南芥抵抗鎘毒害中的作用。 本研究發現鎘脅迫導致擬南芥根系內源茉莉酸含量增加,進一步實驗表明這是由於合成茉莉酸的相關基因的表達量上調導致的。
-
JIPB文章被F1000推薦
姜裡文團隊文章的中文簡介如下:姜裡文課題組揭示蛋白質轉運相關基因Sec62對植物發育和該論文通過對內質網(ER)質膜上Sec蛋白轉運複合體組分Sec62突變體和亞細胞定位的研究,揭示了Sec蛋白轉運複合體對植物發育和ER脅迫應激反應的重要調控作用。ER作為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摺疊的主要場所,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大量必需的蛋白質。
-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時間:2016-02-19 18:17:35來源:新華社作者:編輯: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楊維才領導的研究組,近日揭開了這一植物生殖的奧秘,首次發現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這也為雜交育種開闢了新天地。該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雜誌《自然》。 據介紹,被子植物的精子是通過花粉管來傳遞的,但花粉管是如何將精子傳遞到卵子的?這是植物生殖生物學幾十年來關注的主要問題,也是雜交育種的技術瓶頸之一。
-
膜聯蛋白8負調控擬南芥細胞死亡和抗病性
抗白粉病8.1(RPW8.1)是引發過敏反應(HR)以限制多重致病性感染的少數廣譜抗病基因之一。為了解決 RPW8.1信號是如何調控的問題,我們進行了一個基因篩選,並試圖確定突變增強 RPW8.1介導的 HR。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
該文章通過ChIP-chip技術, 對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組蛋白H3的賴氨酸9位點可以被乙醯化及單、二或三甲基化,這些組蛋白的修飾狀態對基因的表達以及染色質的組織結構有一定的影響。在擬南芥中,H3K9ac幾乎毫無例外地與轉錄激活相關,而H3K9me2則主要位於組成型異染色質區。
-
隱藏在擬南芥花粉管中的「佛祖的金字壓貼」
因此在開花植物中,受精過程需要通過花粉管和雌性生殖組織之間複雜的細胞間的通訊事件來完成,而這些事件的發生是由與花粉管表面受體相互作用的細胞外信號分子控制的。花粉管在花柱中的定向生長以及最終的爆裂對於其成功受精至關重要,這需要經常通過雌雄配子體之間的受體樣激酶(RLK)進行信號傳遞。之前的研究表明,在擬南芥中,CrRLK1L在感知花粉管與雌配子體接觸的時候發揮功能。FERONIA(FER)作為CrRLK1L的受體,在雌配子體中表達,對於雌配子體感知接收花粉管至關重要。
-
PNAS | 擬南芥氧氣感受蛋白PCOs的結構及功能
高等植物對外源性缺氧的分子響應是由ERF-VIIs(group VII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s)驅動的,這些轉錄因子會上調可以幫助植物適應低氧的基因表達,如厭氧代謝相關基因【1】。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擬南芥鈣依賴蛋白激酶調控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組織和免疫!
模式觸發免疫和效應蛋白觸發免疫的分子成分和連接節點尚未完全了解(New Phytologist | 破壞的肌動蛋白:植物病原菌攻擊感應的新參與者?)。圖1:CPK3磷酸化擬南芥肌動蛋白解聚因子ADF4圖2:Ser-105和Ser-106對於ADF4與肌動蛋白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
-
中國科大破譯植物組蛋白特有修飾位點調節擬南芥開花時間
,該位點系植物特有的位點,經磷酸化的95絲氨酸,能夠調節擬南芥的開花時間,以及組蛋白變化H2A.Z的富集。研究發現擬南芥的磷酸激酶MUT9P-LIKE-KINASE (MLK4)能夠磷酸化組蛋白H2A第95位絲氨酸,該絲氨酸位點僅存在於部分藻類以及陸生植物的苔蘚、蕨類、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而在酵母、果蠅或哺乳動物(人、小鼠)中沒有發現該位點,表明是植物中特異的組蛋白位點。
-
Plant Cell:獼猴桃的雌雄異株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雌雄異體在動物中是主要的,但是在植物中,雌雄異株是一種少見的現象,在高等植物中雌雄同株是常見現象,而雌雄異株的植物只有少數
-
發現合成組蛋白信使RNA必需蛋白質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科學家發現,FLASH蛋白在DNA複製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PNAS|李來庚揭示脫落酸通過磷酸化NST1調節擬南芥次生細胞壁的形成機制
2021年2月2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課題組在期刊PNAS上發表了名為「Abscisic acid regulates secondarycell-wall formation and lignin deposi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throughphosphorylation of NST1」的文章,發現了ABA信號傳導調節擬南芥中SCW增厚的機制
-
Developmental Cell: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該研究發現了葉綠體逆行信號可以調控擬南芥microRNA(miRNA)的生成,並揭示了該調控機制在擬南芥耐熱性獲得方面的重要作用。
-
在植物抗逆、表觀遺傳和基因編輯領域新進展
這些過程包括種子成熟、葉發生、幹細胞維持、氣孔運動、光合作用、碳轉運、芽休眠、開花、果實成熟、源庫轉運、衰老等。ABA與受體PYR/PYL/RCARs結合,抑制PP2Cs活性,從而釋放SnRK2s蛋白激酶。
-
「中國科學報」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
李培金給《中國科學報》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七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等問題,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因此,深入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李培金說。 研究人員介紹說,植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細胞壁重塑和囊泡運輸介導擬南芥根時鐘
細胞壁重塑和囊泡運輸介導擬南芥根時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45:21 美國杜克大學Philip N. Benfey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科學網—擬南芥為油菜育種開闢新路徑
日前,華南農業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鴻團隊在《植物生理學報》(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擬南芥纖維素酶基因CEL6和半纖維素酶基因MAN7通過影響果實開裂區細胞的分化以及參與離層區細胞壁的降解,促進果莢發育和開裂的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