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

2021-01-09 瀟湘晨報

植物開花時間各不相同,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授李培金課題組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

開花時間的多樣性

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這個期間開花,能實現穩產高產。但如果花期過於提前或者滯後,就會給產量帶來不良影響。

李培金給《中國科學報》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七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等問題,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因此,深入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李培金說。

研究人員介紹說,植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一類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區域,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在進化過程中遺傳基因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形成豐富的自然變異,即各種花期類型。這種現象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非常普遍,是遺傳多樣性的一個重要表現。

兩個關鍵基因

有研究發現,FRIGIDA(FRI)和FLOWERING LOCUS C(FLC)是抑制擬南芥開花的兩個關鍵基因。兩者在植物體內表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植物是否具有春化需求。

比如,冬小麥之所以需要過冬,主要是因為FRI和FLC的同源基因表達水平很高,抑制了冬小麥開花。經過秋冬兩季長時間的低溫,FLC表達水平就會慢慢下降。等到來年春天,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冬小麥才得以開花結果。同時,只有在FRI和FLC共存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抑制開花的功能,任何一個基因的缺失都會導致植物早花。

李培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長期跟蹤和研究的現象。在不同類型的擬南芥中,FLC的表達水平有很大差異。之前已有很多研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和數量性狀位點分析等技術,發現了大量的候選基因或基因組區域。然而,這些候選基因的調控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明晰。

南北方花期迥異的原因

李培金團隊對世界範圍內102種擬南芥不同生態型的FLC基因的表達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篩選到一個花期調控關鍵基因SSF。

論文第一作者、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王雲鶴介紹,進一步的研究發現,SSF蛋白具有兩個變異類型:SSF414D和SSF414N。這兩種蛋白能被植物體廣泛存在的蛋白泛素化修飾和降解系統識別,以調控SSF蛋白水平的高低,從而影響開花抑制基因FLC的表達水平,導致植物花期發生改變。

「SSF基因的兩種變異類型很神奇。」論文作者王傳宏說,414D主要存在於北方的植物中,可以使植物相對晚花,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而414N主要存在於南方的植物中,使植物相對早花,以適應南方較為溫和的生長環境。

在以往的研究中,SSF基因多次被發現,但這個基因如何發揮功能一直不清楚,分子調控機制更是未知,該研究成果首次解決了這個難題。

進一步實驗發現,SSF和FCA作為同源基因卻有著相反的功能。王傳宏說,一般情況下同源基因功能類似,但SSF和FCA卻恰恰相反,SSF可以調控植物晚花,FCA調控植物早花。另外,FCA同時存在於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中,而SSF只存在於雙子葉植物中。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也是植物進化研究的目標基因和良好素材。

這項研究成果深入揭示了基因自然變異調控植物生育期的新機制,為植物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基因資源和理論依據。

「花期變異是自然界自然發生的現象,弄清其調控機制,對作物育種至關重要,可以使用傳統或分子育種手段對農作物進行改良,加以利用。」李培金說。(記者 李晨 通訊員 曹雷)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666-0

《中國科學報》 (2020-12-08 第4版 綜合)

【來源:中國科學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日科技話題:高分十四號衛星、月球軌跡交會對接、花開基因、新冠病毒、3D列印、自由基
    ——《人民日報》3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篩選到一個花期調控關鍵基因SSF。論文第一作者、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王雲鶴向《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報》6自由基有益大腦健康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尋找賽鴿導航腦部DNA基因奧秘祖源
    《周禮註疏》卷四載:「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漢人鄭玄註:「六禽:雁、鶉、鴳、雉、鳩、鴿。」說明中國在西周時期,王侯之家已飼養包括鴿子在內的「六禽」作為美味佳餚享用。戰國時期的《越絕書》載:「蜀有花鴿,狀如春花。」首次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鴿子的形象。
  • 微基因探索「基因+保險」服務場景,跨界合作實現三方共贏
    最近,微基因在「基因+保險」領域邁出了跨時代的第一步,希望通過「基因+」場景化為用戶提供更多基因數據的利用方向。眾所周知,保險行業準入門檻高、產品信息繁複。很多人在沒清楚了解自己需求的情況下,易衝動購買大量不合適的保險產品,包括當前備受關注的重疾險。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目前,「23魔方」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可以對九大類遺傳指標進行檢測,採集手段主要是通過使用「23魔方」提供的專業唾液採集樣盒,將用戶的唾液樣本回寄到「23魔方」檢測中心,待檢測結果出爐後,用戶只需要登錄「23魔方」的APP就可以拿到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了。
  • 艾倫研究所艾倫·瓊斯將卸任,曾領導繪製最完整「人腦基因圖譜」
    領導繪製迄今最完整的「人腦基因圖譜」Allan博士擁有杜克大學生物學學士,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遺傳學與發育生物學博士。他在在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發育學方面有廣泛的科學經驗。加入艾倫研究所之前,Allan博士曾經在默沙東和後來被默沙東收購的Rosetta Inpharmatics 擔任管理職位。
  • 「基因的奧秘」學術交流分享會召開
    因此,除了不斷努力改善環境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基因科學。在省科協主導的第十八屆學術活動月期間,在深圳國際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和深圳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的指導下,深圳市新興戰略產業博士專家聯誼會、深圳創客智聯股權投資公司科學技術協會、深圳灣論壇運營管理機構、深圳市生命科學行業協會等機構於10月30日下午聯合舉辦了一場【基因的奧秘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人類醫療實踐新突破基因剪輯給「泡泡男孩」換皮(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給小男孩移植正常的新皮膚 圖|連線)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 (簡稱 SCID) 是一種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由於患此病的多為年幼的男孩,而且他們身上往往會長滿會腐爛的水泡,因此患者又被稱為「泡泡男孩」。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微基因打造「基因+健康管理」生態作為新時代的生物黑科技,基因檢測已經入選 MIT 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讓普通人也可以了解自身的疾病風險、遺傳病攜帶、營養需求等方面特質。從一開始的 Affymetrix 全定製晶片,到用自有算法重新設計 GSA 晶片骨架的 illumina 進口晶片,再到最近上新的 WeGene 3.0——針對中國人群自主研發的 CGA 科研級基因晶片。
  • 科學家揭開「瘧蚊」婚飛和求偶奧秘
    該成果揭示了按蚊集群婚飛的分子機制和雌雄求偶的化學通信奧秘。蚊子中,雌蚊為了產卵及繁殖後代需要血液補充營養維生,而雄蚊則以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花蜜為生。常見的蚊子主要有按蚊、伊蚊和庫蚊三大類。其中,按蚊又稱瘧蚊,主要在夜間活動,是瘧疾的傳播媒介。夏季黃昏時,雄性按蚊集結成群在空中飛舞,吸引雌蚊飛入後進行求偶交配,這種現象稱為婚飛。
  • 【中國科學報】東北地理所揭秘大豆光周期
    而在大豆中,因未能克隆出控制光周期反應及生育期的功能基因,相關研究進展緩慢。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已經完成大豆幾個主要生育期基因E1、E2、E3、E4的克隆,將有望揭開大豆光周期的奧秘。  大豆光周期研究的重大突破  光周期現象是生物對晝夜光暗循環格局的反應。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 愛...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新聞讓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按照會議安排,事件的主角賀建奎將於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
    拉索生物通過「Genebox基因寶」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全數位化體驗的個人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此外,公司還和萬孚生物(股票代碼:300482)全資子公司萬德康聯合研發並提供寵物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公司在廣州擁有1200平米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在蘇州擁有2000平米的基因晶片研發生產GMP車間。A+輪融資主要用於公司在蘇州基因晶片GMP車間的工業化量產,以及其他產品的研發。
  • ...第三座「希格斯工廠」要來了,誰將率先揭開「上帝粒子」奧秘?
    近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加速器負責人高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這樣回答。當地時間 2020 年 6 月 19 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理事會公布「2020 歐洲粒子物理戰略」,確定了首先建設一臺正負電子希格斯(Higgs)工廠、再建一臺高能質子對撞機的路線圖。
  • 瞄準千億美元級抗體藥市場,「仁源欣生」開發基因組人源化小鼠平臺
    36氪近日接觸的「仁源欣生」就專注於開發基因組人源化小鼠平臺,是一家基於全新分子細胞生物學技術平臺的高科技公司。與競品相比,該公司的核心優勢是專注於大片段基因編輯技術的底層開發,這項技術能夠顯著減少基因組人源化動物模型產生的時間和成本,從而建立具有極高醫藥研發價值的動物模型平臺。
  • 帶孩子解讀基因奧秘,打開看未來的眼睛:華大基因探秘生命密碼,讓...
    在小說裡,作者大膽設想了未來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通過改變基因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的兒童告別飢餓。 人類對於基因奧秘的探索永無止境。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而未來「中國天眼」將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望遠鏡。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中國天眼」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
  • 「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嗎?一個無聊科學家意外開啟的實驗旅程
    「為什麼李文汀如此教人敬畏的遺傳學者,會如此堅定地否認行為可以遺傳?」哈默疑惑,「他不能在實驗室否定行為的遺傳,因此寫了政治文章論戰攻擊?也許這其中有空間,可做真正的科學研究。」哈默打算對性遺傳學做一番速成的了解。他回到實驗室裡探索,但無法由過去學到什麼。哈默搜尋了自1966 年以來所有科學文獻的資料庫,尋找關於「同性戀」和「基因」的文章,找到十四篇,但搜尋「金屬硫蛋白基因」,卻有六百五十四篇。
  • 「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北京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寶)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
  • 【中國科學報】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中國科學報】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2020-11-18 中國科學報 【字體  研究人員表示,無參的全基因組比對數據集為全面解析鳥類遺傳多樣性特徵的演化歷程和分子遺傳機制提供了全新的切入點。該研究團隊藉助這一算法的優勢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同源基因集合,並開發了一套鑑定任意演化分支特異獲得和丟失序列的方法,從而完整描繪出鳥類物種譜系基因組動態演化圖譜。研究發現,這些動態變化的基因組區域往往存在一些分支特異基因或調控元件,可能與物種特異性狀的起源和演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