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電影是一面鏡子 折射人們內心的恐懼

2020-11-28 SZNEWS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孟迷

「與你年輕的時候相比,我更喜歡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出自法國女作家杜拉斯經典作品《情人》中的這句話,也適合讚美法國殿堂級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Isabelle Huppert)。

6月12日晚,於佩爾在廣州大劇院以朗讀的方式演繹了杜拉斯的經典之作《情人》,演出前她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此前她已於上海演出一場,並與賈樟柯進行對談;此後她將前往北京,完成在華巡演的最後一站。

●「這個女人能讓人上癮」

身材嬌小苗條、蹬著紅色高跟鞋、留著法式劉海的於佩爾,實在很難看出64歲的實際年齡,但她充滿距離感的眼神、不苟言笑的表情和氣場全開的架勢,又處處體現著她豐富的人生歷練與歲月沉澱下來的優雅。

自1971年起,於佩爾演出超過100部電影,對於各種角色都拿捏到位。在《圓舞曲女郎》裡她是豐滿放蕩的迷惘少女;在《維奧萊特·諾奇埃爾》裡她是清秀可人的壞女孩;在《天堂之門》裡她是拓荒時代的美國妓女;在《女人韻事》裡她是偷情的皮條客;在《包法利夫人》裡她是水性楊花的自我迷失者;在《八美圖》裡她是刻薄的老處女……

尤其是在《鋼琴教師》《她》等影片中的大尺度演出,於佩爾將女性的欲望與暴戾、內心的掙扎與不妥協,泰然自若地呈現在銀幕上,不僅樹立了強大的個人表演風格,也為自己鋪就了走向影后的紅毯。

於佩爾是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以及美國金球獎「四料影后」,只差一座小金人,就能成為繼朱利安·摩爾後包攬世界五大電影獎項的大滿貫影后。法國導演克萊爾·丹尼斯曾稱讚她「這個女人能讓人上癮」;就連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也曾稱其為偉大的女演員。

●「蒼白是她的魅力所在」

在上海站賈樟柯這樣向她提問:「一個影評人開玩笑說,於佩爾演過70多個角色,其中35個是裸體出演,35個是有精神問題;表演這個工作,要怎麼用自己的身體、想像力去突破自我?打破自我約束?是否要經歷內心解放的過程?」

對此於佩爾回應說,自己從來沒搞明白過,為什麼人們願意用「變態」、「不恥」、「亂倫」或「魔鬼」這些形容詞去定義一個人。「人們使用這些形容詞時,就像手裡被塞了一面鏡子,他們無法直面這個鏡子裡的自己,因為它暴露了他們內心的恐懼,所以才忙不迭地用這些詞去取代這種恐懼。」

「他們感到被冒犯,但最後又享受這種冒犯。」於佩爾說,當年的《鋼琴教師》和最近的《她》都很受歡迎,完全就是一個明證,人們喜歡這些電影,因為產生了共鳴,觸動內心世界。

於佩爾的表演總是驚世駭俗的,但她的表情是永遠的冷靜。法國男演員帕斯卡·格裡高利曾在電影《加布裡埃爾》中用一句臺詞形容她:「蒼白是她的魅力所在」。這一張典型的法國女人面孔,消瘦銳利、稜角分明、冷若冰霜,從表面看不到任何表情與神態,卻能從中感受到她暗流湧動的複雜情緒。

在於佩爾身上,人們看到了一個個真切的女性,如何的貪婪、殺戮、陰謀叢生,又如何的堅強、淡定自若。「我有一個方式,在理解角色的時候,去混合脆弱和強大,善良和邪惡,罪惡和無辜,讓角色因為立體而顯得更像一個人。」於佩爾說。

有人曾問於佩爾,演過這麼多複雜多變的角色,會不會對自己生活產生影響。而她回答:「不會,最讓我難以承受的,是困在一個蹩腳導演的爛片裡。」

●「演電影和戲劇沒有任何區別」

在電影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於佩爾同樣活躍於法國和國際戲劇舞臺。她和鮑勃·威爾遜、克裡斯多夫·瓦裡科夫斯基、呂克·邦迪等戲劇導演都有過合作。

很多人覺得電影演員面對的是自己,而戲劇演員更多面對的是觀眾,但於佩爾希望自己能夠打破這個邊界。「我自己無論是在戲劇舞臺還是電影中,在如何接近和演繹角色這個層面,沒有任何區別。」

本次以獨角戲朗讀的方式呈現《情人》,於佩爾說,自己只使用到最簡單的舞臺布置,以及取材自杜拉斯編導的電影《印度之歌》的配樂,來營造一個感性的氛圍,幫助觀眾進入情境。

「《情人》是杜拉斯老年時代的作品,是她在遇見那個『情人』40年後才鼓起勇氣寫出的故事,其中有很多充沛的情感和內涵。」曾飾演過杜拉斯的母親的於佩爾說,「這部作品其實不適合口頭朗讀,但我委託法國的專業編劇進行了一些改編和調整,主要聚焦於愛情的部分,將杜拉斯與親人的內容進行刪減。」

《情人》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也意義特殊,由梁家輝出演的電影版也深入人心。於佩爾說,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對於《情人》的解讀,而自己每一場演出也根據現場觀眾的反饋而有所不同。

來到中國,於佩爾也格外關注中國導演,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創作。「中國有很多好的導演,比如李安、張藝謀、陳凱歌、賈樟柯、畢贛、婁燁等,我通過觀看他們的電影,來了解當下中國人在做什麼。」

相關焦點

  • 二重身的出現,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真實的樣子」
    2014年同名電影登上銀屏,立刻引起了觀眾的廣泛關注。極具爭議的雙結局在豆瓣電影也引發了萬人討論的熱潮。01.二重身的出現,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本體「真實的樣子」「二重身」一詞來自於德語「Doppelganger」,意思是「雙重步行者」。據說芥川龍之介曾見過這種現象。他說看到了一個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甚至穿著打扮也一樣的人。但在法條遙的這部小說中,「二重身」表達的則是「另一個自己」,也可以理解為自己的「分身」。
  • 每個「問題孩子」,都是折射國人內心層面滯後的鏡子
    每一個「問題孩子」,都是一面折射國人內心層面滯後的鏡子  執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吳曉東  視頻編導:孫亞男  H5製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編輯:蔣韡薇  「我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乎人的內心構建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裡?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作品始終。」通過《鏡子》,盧釗凱試圖找到一條解決中國人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  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盧釗凱,伴隨著改革開放長大成人。
  • 被鏡子支配的恐懼,你體會過嗎?
    在紅樓夢中,一面叫「風月寶鑑」的鏡子嚇死了賈瑞,美貌的嫂子王熙鳳變成了森森白骨。賈寶玉也曾在這面鏡子裡照出過他的真魂——甄寶玉。一個關於鏡子的恐怖傳說:在沒有鏡子以前,人都是對著湖水來觀察自己的影象,觀察完後,總是用手劃一下水來釋放影象。如果觀察動物的行為,你會發現,大部分靈長類動物還保持著這種行為。自從有了鏡子後,人類逐漸忘記了這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行為。於是影象就留在鏡子裡,在你離去後,她只能絕望地敲打著玻璃。
  • 《甄嬛傳》:鏡子折射出的不是容顏,而是甄嬛一生的歡欣
    很多電視劇其實很喜歡用鏡子來拍攝場景,因為鏡子其實不僅能夠拓展畫面的物理空間,更是能十分容易表達人內心情感。它可以向觀眾展示人物最真實的那一面,只對自己表露的那一面。電視劇《甄嬛傳》中,便一直用鏡子來表現甄嬛從年少欣喜到割捨感情的過程。
  • 微信就像一面鏡子,折射了一個人的人品
    微信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一個人的人品,在微信的一些細節當中就折射了出來。微信裡充斥著一些亂七八糟、負能量東西的人,現實中人品肯定不行。相反,微信裡充滿生活氣息、正能量東西的人,現實中肯定很好相處。俗話說:細節見人品。一個人,無論多麼善於偽裝,在一些細節當中,不經意間就會暴露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從微信上的這四個細節,就可以看得出來。
  • 走過五年的王者榮耀,也成了折射人生百態的一面鏡子
    如同傳統的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王者榮耀也成了折射人生百態的一面鏡子。 在王者榮耀公測五周年之際,小新找來了幾位王者榮耀的玩家,他們講述了自己和這個遊戲的故事。 舉報 陸宇在王者榮耀推出後不久,就成為玩家,但這幾年的遊戲體驗起伏比較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玩這麼久了,沒有一次『五殺』,只有兩個賽季打上王者。」
  • 鏡子的妙用,衰衰用鏡子折射陽光坑同學,同學們萬眾一心以牙還牙
    同學們大家好,鏡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並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隨著時代發展鏡子的種類也有了眾多變化,比如平面鏡平常就是人們使用整理儀容儀表時使用,還有凸面、凹面、曲面等鏡面,用於各種科學領域,但是衰衰就拿著鏡子開始玩了起來,搞得同學們怨聲載道,最終衰衰引起了眾怒
  • 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幫我們照見內心的秘密
    每個到你面前的人都是一面鏡子 你在看到鏡子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鏡中的你自己 與你相遇的每個人都是你的啟示
  • 電視劇《走西口》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杜淳與富大龍的錯位人生
    電視劇《走西口》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杜淳與富大龍的錯位人生十年前的電視劇《走西口》應該很多人還有印象,在當年這部作品也是創造了一撥收視的高潮,算得上是一部製作精良的作品。杜淳相對來說名氣更大一些,可是大家的評價似乎不高,特別是他主導的「插刀教」事件,確實有些不太光彩,至今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所以這就說明了一點,看電視裡面的好人壞人不要把他代入到生活中,人物不能代表本人的真正品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您的關注。
  • 《紫陽花日記》:如何在婚姻的鏡子裡折射出真實的自己
    在這個故事中,渡邊淳一利用「婚外情」虛構了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很多人深陷其中,卻未曾看破的心事。獨特的日記體,折射人性的「鏡子」《紫陽花日記》的開篇,從丈夫省吾無意中發現妻子志麻子寫的日記開始,因這無意的舉動,丈夫知曉妻子已經懷疑自己有了外遇。
  • 電影解析︱《小丑回魂》:真正的恐懼,源自於內心
    電影的英文名是《IT》,直譯成中文就是《它》,而電影裡的「它」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先簡要的回顧一下電影情節。電影一開始,一個小男孩正在雨中奔跑,他穿著一件黃色的雨衣,與身後看起來陰森恐怖的小鎮格格不入,男孩跑到路邊,興奮的將哥哥做給自己的紙船放進路旁的排水溝裡,畫面一轉,紙船順著排水溝,一路漂進了下水道。
  • 了解4種人格特質,直面內心的恐懼
    那是因為我們內心在恐懼,害怕現在的選擇,會導致在未來出現自己無法承擔的後果。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恐懼,有些事情我們認為理所應當的別人卻會猶豫不決;有些事情我們感覺無比畏懼,別人卻認為這輕而易舉。德國著名心理學家弗裡茨.李曼的這本《直面內心的恐懼》,為我們分析了四種不同人格的人各自擁有的恐懼,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從中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影子。
  • 父母愛情:農村人的角色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什麼才是好演員
    首當其衝的是王秀娥了,王秀娥是老丁的第一任妻子,給他生了四個兒子,後來生四樣的時候難產死了,挺可憐的一個女人,丈夫和自己沒有共同語言,她的一生都在為這個家奔波勞碌,就是這樣的一個悲情角色,卻被演繹的喜感十足,一口河南話說出來的話總是懟的人啞口無言,孫媽和老丁都是直接受害者,扮演者劉天池,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教師,看見沒,怪不得人家演的這麼好,人家本身就是教表演的,每個角色在她手裡
  • 你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善惡都會折射到你的孩子身上
    每個人的行為都是一面鏡子。你的行為最終都會折射到你的孩子身上。是福是禍就看你怎麼去做了。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才想起你該做什麼。懂得尊重,懂得孝道,才是最大的善良。
  • 鏡子照多了,真的會有靈異事件嗎?
    在電影中,鏡子的作用有很多種,它可以單純的出現在生活場景中,也可以飽含寓意的暗示什麼,在鏡頭語言的映襯下,鏡子更能使電影畫面層次豐滿,在不同類型的電影中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4窺視鏡子的折射原理能讓它成為一件窺視的工具,雙向鏡也是如此。
  • 高考是一面鏡子,照片折射時代的變遷(組圖)
    高考是一面鏡子,折射時代的變遷!  從前,車馬郵件都慢,沒有相機、手機,迎接考生的只有家長殷切的目光。
  • 眼睛是折射內心的鏡子
    透過這扇窗戶,我們內心的世界都在向周圍的人傳遞著。如果你走在路上,或者穿梭在人群當中,但是眼睛只看著前面,毫不理睬周圍的人,那麼就說明你是一個高傲的人,自以為了不起;相反,如果你兩眼不住地看著周圍,目光游離不定,那麼就說明你有心事,或者要做其他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眼神透露出的秘密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的眼睛,都可以表達出隱藏在內心的感受,人的內心的思想、欲望和情緒等都可以通過眼睛向外傳遞,這是難以全部隱藏的。
  • 【光線轉移】用一面鏡子反射給你陽光滿屋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玩過用鏡子反光,一頭對著太陽,一頭把陽光折射到牆上,屋裡,小夥伴的臉上……設計癖今天要介紹的產品,就是利用了陽光反射的原理,設計師用鏡子反光,實實在在的製造了一盞燈。它的基本構造是一面鏡子包裹在玻璃球中,能夠將室外的陽光反射到室內。其實最初發明 lucy 燈,是為了治療季節變換憂慮症,北歐國家因為光照弱,每年秋冬都會有許多人受到這種疾病的困擾,於是設計者就想通過鏡子反射為大家補充點陽光。下面是 lucy 燈的一個原理介紹圖。
  • 水面上很平靜,感覺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給人們帶來特別的驚喜
    水面上很平靜,感覺靜的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再看那連綿不絕的景色,是多麼的讓人喜歡啊,我喜歡這激情的景色,它給人以生機,以活力,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每個人對於這個景色的理解也不同,景色到處都有,就看你心中有沒有景色,會不會用心去欣賞。
  • 住在裝滿鏡子的房間裡有多恐怖?小夥親自測試,結果出人意料!
    住在裝滿鏡子的房間裡有多恐怖?小夥親自測試,結果出人意料!鏡子是一款實用的生活工具,它的出現讓人們可以隨時的整理妝容,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而現在大部分也會作為一種時髦品用來裝飾,人們單單看一面鏡子,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要住在裝滿鏡子的房間裡,那又會發生什麼樣事呢?一名外國小夥親自測試,結果他有些崩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