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不用毛筆,用臉畫畫,專家:江湖雜耍,網友:真功夫

2020-12-05 不二齋孫賓旭

大爺不用毛筆,用臉畫畫,專家:江湖雜耍,網友:真功夫!

書畫界是一個大江湖,江湖之大無奇不有,有人邊吼叫邊創作書法作品,有人用醫用注射器創作書法作品,也有人在人體上寫字繪畫,最近又有一位大爺火了,不用毛筆,用臉、胳膊和手畫畫。

經常上網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到這個視頻了,一位白鬍子白頭髮的大爺,看似表情痛苦地用臉在宣紙蹭,剛開始還以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仔細觀察才知道他是在畫畫。

這位大爺叫薛曉平,今年58歲,是河北承德市的一位畫家,據說薛曉平出生在書香世家,從小喜歡書法、繪畫,還贈專門去八大美院之一的魯迅美術學院進修國畫,學習繪畫已經有40多年。

不同的是,大部分畫家都是用毛筆進行創作,但是他卻另闢蹊徑,放棄了毛筆,充分發揮自身器官的作用,用胳膊、手指、腳甚至用臉來畫畫。

對於這種創作方式,大部分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無非又是在博人眼球、譁眾取寵,典型的江湖套路而已,事實上很多專家也這麼認為,認為他的這種繪畫方式是江湖雜耍,上不了大雅之堂。

但是和其他江湖人士不同的是,薛曉平雖然繪畫方式比較「江湖」、粗獷,但是他的繪畫水平並不低,其方式很江湖,畫卻不江湖,很難想像這些畫作是他用臉、胳膊和手指頭畫出來的,這難道是有開闢了一種新的繪畫方式?

有網友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創新,使用中突破,他用臉和手畫出了別人用精緻的毛筆畫不出來的東西,要知道用臉畫畫可比用毛筆要難多了,認為他的這種繪畫方式才是真功夫,不應該如此批評。

薛曉平的這種繪畫方式確實有「江湖雜耍」的嫌疑,如此粗暴的方式確實少了一點畫家的文雅,但誰讓人家畫得好呢?這還真的沒辦法。

你對於薛曉平的這種繪畫方式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最特別肖像畫,老大爺拿著毛筆在地上畫畫,開始以為太皮結果驚人
    最特別肖像畫,老大爺拿著毛筆在地上畫畫,開始以為太皮結果驚人很多老年人退休了以後都會給自己找一個興趣愛好,有些人是去釣魚,有些人是去下棋,給自己找點事情可以幹,也能打發無聊的時間,今天在路邊就看到了一位畫技高超的老大爺,竟然拿著毛筆在地上畫畫
  • 繪畫藝術的奇葩,不用毛筆畫畫用手指?三頭沒臉牛,卻賣2875萬?
    繪畫藝術的奇葩,不用毛筆畫畫用手指?三頭沒臉牛,卻賣2875萬?在繪畫界,總是有很多畫家都會開闢新的天地,為大家開始一個不一樣的色彩世界。而他後來也被人成為是藝術上的奇葩大師,主要就是他在畫畫的時候,不用毛筆畫,而是用手指畫,創作了自己的指墨畫,其實就是指頭畫。上圖 潘天壽的花鳥畫 在一開始的時候,潘天壽他當然也是用毛筆畫的,但是後來就用毛筆和手指並用,然後創作。
  • 兩歲就拿毛筆的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畫了50年仍被罵「不會畫畫」
    有畫說|藝外話題本期導讀:國家畫院楊曉陽稱:「我從兩歲就拿毛筆,一直寫到現在。」「凡是有成就的畫家,他一定是一個藝術叛徒」。楊曉陽國畫仕女一個兩歲就拿毛筆寫寫畫畫,一直畫到現在,畫了五十多年,走到哪裡畫到哪裡,歷經動蕩的七十年代
  • 用毛筆畫畫 「桑神」最差勁 與大熊貓親密接觸
    畫熊貓 「桑神」的作品最「差」  不過,看熊貓並不是大師們此行的唯一活動,走出大熊貓繁育園,網球選手們還拿起了毛筆在國畫老師的指導下畫起了熊貓。對於拿慣了網球拍的網球選手來說,拿起毛筆畫熊貓可不像打網球那樣得心應手,好在紙上已經畫出了熊貓的模型,網球手們只需要用毛筆在上面添上顏色即可。即便如此,畫熊貓還是讓大師們很頭疼,國畫老師不得不一個個地分別指導。
  • 魔術師揭王林雜耍真相:空盆取蛇全靠視頻剪接
    資料圖片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稱王林氣功是假的 魔術比賽冠軍翁達智揭江湖雜耍真相  「氣功大師」王林連日來遭到社會各界「打假」。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王林的「隔空取蛇」只不過是魔術。「只要王林敢公開站出來發功,保證揭穿他。」而知名魔術師翁達智昨天也稱王林的江湖雜耍訣竅在於找人做「託兒」。
  • 手機毛筆字體練習
    手機毛筆字體練習 生活工具 大小: 2.67M
  • 針管噴墨是書法還是雜耍?大師們的花樣字帖很像我家小寶的字
    看到視頻時,我和舉著紙的小姐姐一樣,一臉茫然……大師在眾人喧囂的叫好聲中表演得不亦樂乎,眼睛都不用看紙,一頓亂呲之後,禮儀小姐們更加茫然地抬起頭:寫完了?對此網友們評論道:阿憶: 裝神弄鬼,煞有介事。祺祺謙謙:這是中國書法家邪會的嗎?
  • 成龍是有真功夫的,他能夠打贏小型的花豹嗎?換成鬣狗呢?
    成龍大家都說沒有真功夫,他的屬於雜耍。其實成龍大哥是有真功夫的,他的電影那些高難度動作都是他親自完成的,如果沒有功夫,可能嗎?而且成龍從小在戲班練習,其中的辛酸刻苦又哪是普通人能夠體會得到的?一個從小練到大的人說他沒功夫,我是不信的。要說成龍能不能打贏花豹,我認為還是比較懸。
  • 這個操作太硬核,他用臉就可以測風速!
    不是查看樹木,也不是隨手揚沙,就是用臉,網友得知後一通狂贊。節目中,李振波和氣象兵同時被考驗不藉助工具測風速。氣象兵表示「用手就可以感知風速的大小」,李振波笑著說,「我不用手,用臉就能感覺出來。」最終兩人得出了相同的答案,是「1米風」。
  • 大爺自製假人拉車在街頭行走|卡馬拉...
    視頻中女孩為了踩點上班,一路狂奔衝到公司樓下,讓不少網友直呼「不進國家隊可惜了」。據李女士自己介紹,因為家住得離公司比較近,再加上平時早上起床比較困難,所以每次上班都是踩著點到公司,在路上基本上都是一路奔跑。老闆和同事就把她每天跑步上班的畫面拍了下來,讓她成了公司的「網紅」。甚至為了拍她上班奔跑的視頻,同事和老闆還專門提前上班在窗臺上等待。
  • 印度網友: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我們還在玩雜耍
    但也有清醒的印度網友指出: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印度卻還在玩雜耍。印度火箭發射,目前印度發射成功率還是偏低印度此次發射的是PSLV運載火箭,將31顆衛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3顆印度衛星和28顆外國衛星,初看之下花團錦簇,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背後沒多大意義。
  • 大爺帶霸王龜鑑寶,專家:大爺還不上交!大爺:上交不可能!
    以前都是一些有錢人才能玩的起收藏,現在因為鑑寶專家的出現,讓更多的普通來百姓可以參與其中。其實這種現象還是十分好的,因為這樣可以像大家普及我國的歷史文化知識,有助於歷史文化傳承。今天小編繼續來為大家帶來鑑寶,而且今天的鑑寶十分的有趣,因為鑑寶人帶來了一個十分罕見的寶貝。
  • 李振波:用臉就能感知風速的人
    幾天來,「用臉就可以測風速」的話題登上了網絡熱搜榜。熱搜中的「男主角」就是來自我市魏縣德政鎮的李振波,現為空降兵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李振波站在原地,不藉助任何工具,用臉就能感知風速的技能,收穫了網友無數點讚!
  • 園丁大爺生吃竹象鼻蟲 稱又脆又香甜(圖)
    8月20日,一個園丁大爺生吃蟲子的視頻在化龍巷上極為火爆,引起眾多網友圍觀,不少網友直呼大爺是「奇人」,但也有網友表示不太能接受。昨天下午,記者見到大爺本人,他叫龐長平,今年58歲,四川人。他表示,其實在老家,吃這種竹象鼻蟲並不稀奇,他小時候就經常吃,不過自從19歲離開家鄉後,就不再吃了,直到今年7月在紅梅公園竹子上發現此蟲。
  • 西安88歲老人為秦嶺賦詩作畫成集 握不住毛筆換成彩色鉛筆
    已經88歲高齡,趙老先生雖然已不便用毛筆作畫,但他仍堅持用彩色鉛筆作畫,而且經常用微微顫抖的雙手翻看著自己創作的秦嶺詩詞書畫集。「好多畫都是我們一起去秦嶺裡,但是因為年紀大了,都記不清去過哪些地方了」年近九旬仍堅持畫畫 握不住毛筆換成彩色鉛筆在趙家驊老先生家的客廳牆上掛著一幅六尺的山水畫,李玉琨介紹,這幅畫是她鼓勵老伴創作的。
  • 手繪《荷花》,簡單又好看,超適合自學畫畫的你
    圖文原創:淡心無香 在家無聊沒事做,不如來學習畫畫吧,既打發時間充實生活,還修心養性,讓浮躁的心情得以放鬆。然後用溼潤的毛筆筆鋒蘸取醬紫色,輕輕地畫出右側花苞的邊緣線,再把毛筆蘸取適量的清水塗抹邊緣線位置,讓色彩暈染在線周圍。靜等色彩自然風乾。再然後用毛筆蘸淺綠塗抹花苞底部的苞片,注意色彩不宜過濃。(如下畫面所示)分別用玫紅色和深紅塗抹花苞,注意花瓣與花瓣相重疊的位置,顏色略深一些。
  • 毛筆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不同朝代的毛筆又有什麼不一樣?
    前言常言道「字如其人」,從古至今中國人對一手好字的追求從來沒有間斷過,中國特有的工具——毛筆,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古人發明出來的。雖然現在的毛筆已經不再實用,但是作為書畫最重要的文具載體,還是有很多人對毛筆這種書寫工具青睞有加。白居易曾經有詩云「宣城之人採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說的就是紫毫筆繁瑣的製作工藝,足可見在古代人們對毛筆有多重視了。
  • 孩子學個畫畫怎麼每天都在買買買?哪些該買哪些不用買,看過來
    (畢竟不常用嘛)5,HB或者2B鉛筆若干,油性勾線筆一兩支,家裡有空餘的桌子可以不用買畫板,可以備用一個*開的小畫板,外出寫生時可以帶上(約10元左右)6,彩鉛可以購買26色左右的馬可或者中華(約30元左右),素描本可以有,建議買16開的160克以上的,紙張很重要,低於160克太薄了,沒法畫,一定要素描紙的哦。
  • 大爺老宅拆遷翻出銅罐,不知價值幾何,找專家鑑定後,大爺驚呆了
    大爺老宅拆遷翻出銅罐,不知價值幾何,找專家鑑定後,大爺驚呆了。在一些老宅子裡總是能翻出些老物件來,其中就不乏一些老古董。這不最近的一期鑑寶節目上,一位大爺老宅拆遷,他翻出了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這是怎麼回事了?
  • 為什麼水獺肚子餓的時候會拋石頭,玩雜耍?科學家也摸不著頭腦
    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飢餓可能是水獺玩石頭雜耍的主要驅動力。這種手腳靈巧的哺乳動物常常仰臥在地上,用爪子將石頭拋向空中,然後等石頭落下的時候抓住它,有時候它們也會讓石頭在自己的胸前或脖子上來回滾動。之前有動物行為學專家認為,這種行為可能有助於這些動物練習從貽貝和蛤蜊等複雜獵物身上提取食物所需的覓食技能。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和年老的水獺,比處在繁殖旺盛期的成年水獺更喜歡玩這樣的「雜耍」動作。成年的水獺才最需要覓食,最需要練習覓食技能,但它們卻很少去做往空中拋石頭的動作,反而最不需要覓食的水獺最喜歡玩,這表明水獺喜歡拋石頭的做法並不是用來磨鍊覓食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