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就拿毛筆的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畫了50年仍被罵「不會畫畫」

2020-12-06 有畫說藝術

有畫說|藝外話題

本期導讀:國家畫院楊曉陽稱:「我從兩歲就拿毛筆,一直寫到現在。」「凡是有成就的畫家,他一定是一個藝術叛徒」。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之職,除了給楊曉陽先生帶來現實意義的榮耀光環和價值之外,還同時被藝術界及輿論狠批「不會畫畫」「是一個書畫界的混世魔王」「國家畫院在宏觀上根本沒有國家的文化戰略,既無力建構當代中國書畫的話語體系,更無力為中國文化代言。」

楊曉陽國畫仕女

一個兩歲就拿毛筆寫寫畫畫,一直畫到現在,畫了五十多年,走到哪裡畫到哪裡,歷經動蕩的七十年代,一路摸爬滾打,終於出人頭地登上國家畫院院長寶座。如果僅僅就此歷程作一番故事性的陳述,恐怕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這是一部關於藝術苦旅的勵志傳奇。但如果告訴你故事的主人公是楊曉陽,恐怕又會被眾多聲音鄙夷。是的,現任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就是這樣一個既身居廟堂之高,又受高處不勝寒之苦的爭議性人物,人們給他的標籤很多:藝術家、政客、不會畫畫的人......

楊曉陽國畫人物

在一次媒體訪談中,楊曉陽侃侃而談:「(我的老師)劉文西老師的老師是黃賓虹、潘天壽,難道他畫的跟黃賓虹、潘天壽一樣嗎?而當我跟老師畫的拉開距離之後,很多人就都不接受。可是你看看世界美術史,凡是有成就的畫家,他一定是一個藝術叛徒。」這可能就是楊曉陽對藝術和繪畫的理解,也可能是楊曉陽面對社會眾多質疑批評之聲的自我開解之詞。言外之意可能是,藝術的叛徒,有可能成為有成就的畫家,我就是你們口中背叛藝術之人,只是你們尚不能理解和接受。

楊曉陽 春江花月

正如楊曉陽本人所說,他早年如創作黃河艄公系列作品時,還帶有老師劉文西的痕跡,也帶著濃厚的「黃圖畫派」風格,尚算中規中矩,但後期他開始嘗試走不同的路線,特別是多胞胎式的人物創作,被廣泛批評,不但格調不高而且筆墨欠缺,直至隨著楊曉陽出任國家畫院院長一職,其作品市場價格也飈至頂峰受到市場大肆炒作,對其藝術能力的爭議和批評也隨之更為頻繁和嚴厲。

楊曉陽 書法

在中國的藝術市場,楊曉陽和他的作品可以說代表了一種普遍現象,那就是藝術品被人為的劃分檔次並以此衡量出價值價格,其依據和標準並非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作畫之人的身份地位,越是官居要職權力加身的人,其作品越是水漲船高,形成了以畫畫或書寫的技術與權力合謀,與純粹的藝術背道而馳,這可能就是現實版本的「藝術的叛徒」。但這種現象,往往並不是某一個人可以實現的,更多的是有一隻無形的市場推手、一群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而罔故藝術精神的個人或團體的集體合謀,不惜以傷害踐踏藝術來獲一己私利。

楊曉陽 溫故而知新

楊曉陽也一定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對藝術有自己追求的人。從兩歲拿起畫筆開始,從兢兢業業從師學藝,到走出黃土地,到往高處努力攀爬的過程中,直至受到讚美與批評的今天,我們無從得知他期間受到的磨練與挫折,但是人們更多的想看到的是,他能給國家帶來正確的藝術引導和榜樣。楊曉陽多次表示,要將國家畫院做大做強,要成為美術類型的國家隊,要打造美術國家形象......這些,也許是他的職責所在,也許也正是他正潛心所努力在做的,也許是作為國家畫院代言人而講的。人生總有付出和收穫,普通的畫家如此,楊曉陽亦如此,只是那些努力,努力在哪兒,結果也就一定在哪兒,朝哪個方向努力,為了得到什麼結果,人們也一定會看的清楚,不管你說不說得明白。

一個兩歲就開始拿起毛筆的畫家,一個登上國家藝術最高殿堂的畫家,一個被批不會畫畫的畫家,最終,會將中國國家畫院和國畫藝術,帶往何方呢?拭目以待不一定看得到結果,但歷史最終一定是會公平公正的給出答案。

(文:路過)

特別聲明:本文僅對楊曉陽備受爭議的事實作一些客觀分析探討,供大家交流討論,並不作任何主觀傾向性定論,歡迎留言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有畫說|不止有畫還有藝術想說話......

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全委,國家三五人才一級,四個一批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教育部高教名師。文字創作:有畫說 路過 原創(註:文字內容不代表畫家個人觀點)作品來源:網絡公開信息或藏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有畫說致力於推薦優秀藝術家及其作品,每期推送優秀國畫書法作品並配原創文字內容,歡迎書畫藝術愛好者交流,歡迎來稿。如對「有畫說」欄目推介的藝術作品感興趣的藏家,可關注溝通。

相關焦點

  • 林墉:拿著毛筆很輕,但拿出一幅畫就很重
    77歲的林墉披著薄外套,在約50米長的緩緩斜坡上走了一轉,閒坐一小賣部前,擺起工夫茶具,施施然品著年中最晴爽的天氣。 十多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來往的山友喊著「林老師」,林墉也不一定對答得上名字,就是隔空拉幾句家常,或是一起吃幾杯茶,聊聊柴米油鹽。
  • 大爺不用毛筆,用臉畫畫,專家:江湖雜耍,網友:真功夫
    大爺不用毛筆,用臉畫畫,專家:江湖雜耍,網友:真功夫!書畫界是一個大江湖,江湖之大無奇不有,有人邊吼叫邊創作書法作品,有人用醫用注射器創作書法作品,也有人在人體上寫字繪畫,最近又有一位大爺火了,不用毛筆,用臉、胳膊和手畫畫。
  • 最特別肖像畫,老大爺拿著毛筆在地上畫畫,開始以為太皮結果驚人
    最特別肖像畫,老大爺拿著毛筆在地上畫畫,開始以為太皮結果驚人很多老年人退休了以後都會給自己找一個興趣愛好,有些人是去釣魚,有些人是去下棋,給自己找點事情可以幹,也能打發無聊的時間,今天在路邊就看到了一位畫技高超的老大爺,竟然拿著毛筆在地上畫畫
  • 繪畫藝術的奇葩,不用毛筆畫畫用手指?三頭沒臉牛,卻賣2875萬?
    繪畫藝術的奇葩,不用毛筆畫畫用手指?三頭沒臉牛,卻賣2875萬?在繪畫界,總是有很多畫家都會開闢新的天地,為大家開始一個不一樣的色彩世界。而他後來也被人成為是藝術上的奇葩大師,主要就是他在畫畫的時候,不用毛筆畫,而是用手指畫,創作了自己的指墨畫,其實就是指頭畫。上圖 潘天壽的花鳥畫 在一開始的時候,潘天壽他當然也是用毛筆畫的,但是後來就用毛筆和手指並用,然後創作。
  • 用毛筆畫畫 「桑神」最差勁 與大熊貓親密接觸
    此外,7位大師還在國畫老師的指導下畫起了熊貓,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看熊貓 大師們都hold不住了  昨日,在熊貓基地一看見大熊貓,見慣了大場面的大師們都不淡定了。薩芬立馬掏出手機,對著正在園內吃竹子的兩隻熊貓一陣狂拍,其他選手也相繼效仿,埃爾阿諾伊還靠在護欄上翻轉手機自拍與大熊貓的合影。
  • 6歲前,千萬不要輕易教孩子畫畫
    一歲的孩子畫出來的一歲孩子的所思所想,兩歲孩子的畫帶有兩歲孩子的視角,表達的是兩歲孩子獨特的看法和觀點……每個「小畫家」不是在畫他看到的世界,而是在用畫呈現他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因此,繪畫應該成為父母了解孩子、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一個通道,而不應只關注於是否畫出一個東西、學到了哪種技法等。
  • 齊白石畫了只鳥留身邊40年,網友笑:兒童畫,專家:這根本不是畫
    齊白石在27歲才正式拜師學畫,在40歲之前,他的畫很多是工筆畫。他曾經畫過一幅人的畫像(見圖四),畫得非常細緻,連腳下的地毯都是一筆一筆勾畫出來的,就像畫照片一樣。57歲到北京做北漂,到六七十歲才開始在北京慢慢立住腳,成名成家。
  • 九旬老人拿玻璃作「畫」80年 初學時手常被劃傷
    張輔是衡水人,因為對畫畫的熱愛和當年玻璃畫在華北地區的流行,他16歲來到天津,在老鄉的作坊裡學玻璃畫,後來拜天津玻璃畫第二代傳人布金堂為師,順利出師後創辦了自己的商號元興號,靠著自己的手藝謀生、養家。  「畫畫的人都有種痴迷,畫起來能不吃、不喝、不睡覺,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畫畫好。」採訪那天,96歲高齡的張輔老人這樣對記者說。
  • 走進喬木的「百鳥園」,上海中國畫院紀念其誕辰百年
    「百年喬木——喬木作品回顧展」分布於畫院的一、二層展廳,匯集100多件(套)喬木作品,時間從上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內容形式涵蓋花鳥、山水、書法、紫砂等。9月28日起,二層展廳將用山水畫替換目前的部分花鳥畫作。此次展覽之作絕大多數是首次公開,既有喬木年輕時的代表作,也有罕見的大幅畫作。
  • 西安88歲老人為秦嶺賦詩作畫成集 握不住毛筆換成彩色鉛筆
    已經88歲高齡,趙老先生雖然已不便用毛筆作畫,但他仍堅持用彩色鉛筆作畫,而且經常用微微顫抖的雙手翻看著自己創作的秦嶺詩詞書畫集。「好多畫都是我們一起去秦嶺裡,但是因為年紀大了,都記不清去過哪些地方了」年近九旬仍堅持畫畫 握不住毛筆換成彩色鉛筆在趙家驊老先生家的客廳牆上掛著一幅六尺的山水畫,李玉琨介紹,這幅畫是她鼓勵老伴創作的。
  • 扭曲的藝術,大象畫畫的背後滿是淚水!
    用鼻子捲起畫筆畫畫的樣子看上去的確是萌萌噠,而且畫的還不錯。泰國著名的馬沙大象基地,坐落於清邁城郊。創辦於1976年。而且就是這家大象營首創了大象畫畫的主意。這個大象基地是泰國旅遊的熱點,他們目前擁有78頭大象在營地「供職」。
  • ...水墨畫大展」載譽回歸 五百水墨佳作明年5月匯萃香港 現正展開...
    香港藝育菁英基金會自2017年起首次舉辦「全球水墨畫大展」,展出全球15個國家共500名水墨名家的優秀作品,吸引逾10萬人次到場參觀。承接過去佳績,「全球水墨畫大展」即將載譽歸來,再度向全球徵集水墨作品,熱烈邀請內地藝術界、水墨畫家及藝術愛好者積極參與。評委將從中精選500張優秀佳作,於2020年5月17日至6月15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全館展出,屆時公眾可免費入場參觀。
  • 畫為心聲 看看畫裡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畫由心生,貴在傳神。無論是印象派名畫還是國畫佳作,都表達著畫家的感受與追求。本期,就讓我們透過一幅幅充滿生命力的畫作,看看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吧。紙上奏鳴曲文匯中學初三(1)班 呂品儀自從兩歲多的某個夏日,我揮舞著肉乎乎的小拳頭、興高採烈地拿起水彩筆的那一刻,我就和畫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繪畫成為伴我成長的好友。
  • 手繪《荷花》,簡單又好看,超適合自學畫畫的你
    圖文原創:淡心無香 在家無聊沒事做,不如來學習畫畫吧,既打發時間充實生活,還修心養性,讓浮躁的心情得以放鬆。注意下筆的時候力度儘量輕柔一些,以免畫錯更改時會留下深深的筆痕跡,從而影響了整體的視覺享受效果。
  • 9歲前各年齡的孩子畫畫的特點
    兩歲 兩歲以後的孩子隨著眼手諧調功能的發展,開始能夠畫出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同時孩子開始能夠預測和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和長短以及方向
  • 手機毛筆字體練習
    手機毛筆字體練習 生活工具 大小: 2.67M
  • 創意水彩畫小作品之《錦鯉圖》
    在家無聊沒事做,不如來畫畫吧,不光能豐富思維,還能轉移注意力,讓煩悶的心情得意釋放。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小創新作品吧,讓頭腦充分地發揮想像力,讓心變得平靜。快拿起筆來一起來畫畫吧。無香作品效果圖繪畫工具:水彩顏料、畫紙、毛筆、鉛筆、橡皮擦、清水、油性筆第一步:打底稿圖用鉛筆在畫紙上輕輕地勾畫出錦鯉的大致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