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工資不算低,他的收入都到哪去了?為啥買藥都捨不得

2021-01-07 笑談古和今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病逝,終年42歲。

焦裕祿年齡不大,但卻是「老革命」,他1946年在山東淄博老家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跟隨解放大軍輾轉來到河南尉氏縣,從副區長幹起,再轉到共青團系統,後來到洛陽參加工業建設,1962年12月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

焦裕祿穿過的棉褲

他雖身患肝癌晚期,仍帶病堅持工作,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帶領群眾治理內澇、風沙、鹽鹼三大災害,取得明顯成效;他嚴於律己,制定了後來廣為人知的「幹部十不準」,深受當地百姓愛戴。焦裕祿去世之後,被樹立為縣委書記的榜樣,成為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楷模。

也就是說,他30歲左右就是副縣級幹部,在解放前後雖然不算有多稀奇,但的確也是資格夠「老」的。

焦裕祿用過的褥子

焦裕祿是眾人緬懷的人民公僕、幹部旗幟,同時也是有家有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作為6個孩子的父親,上面還有兩位老人,一家10口人,他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夠養活一家老小嗎?他是怎樣精打細算,維持家庭開支的?

焦裕祿和所有男人一樣承擔著養家餬口的責任。而他所生活的年代,工資幾乎是家庭的全部收入來源。

無論在工廠還是當縣委書記,焦裕祿都算得上「高收入階層」,他的妻子徐俊雅也有工作,但焦家卻經常吃不飽飯。「計劃經濟時代要憑票購物,糧票是按照職務、工種配給的,當時工人分糧多,幹部糧食少。」焦裕祿任洛陽礦山機械廠一金工車間主任時的鄰居張泉生回憶,「我一個月有59斤糧食,焦主任只有22斤,他家人口多,就那麼點糧食怎麼吃得飽啊!」他想給焦家點糧票,焦裕祿從來沒要過。

焦裕祿用過的被子

有錢買不到,餓肚子也就罷了,蹊蹺的是,如此高的工資,焦家卻沒有積蓄。焦裕祿回山東老家時,因為手頭拮据,竟沒能按家鄉風俗給初次見面的侄媳婦包個紅包。他去世後,沒留下任何遺產。他的工資哪去了?

當年的蘭考縣葡萄架村大隊會計孫世忠回憶,焦裕祿曾連續3個月在此調研,每天都交一斤二兩的糧票和四毛錢作為夥食費。「好的時候能吃到饃,有時候就吃蘿蔔纓子、木薯幹。」跟隨焦裕祿下鄉的時任蘭考縣委宣傳幹事劉俊生說,「他交的夥食費只多不少,碰到農民家裡條件差的還會另給錢。」

焦裕祿穿過的衣物

原洛陽礦山機械廠工人吳永富第5個孩子出生時家境困難,焦裕祿送去了10元錢;工人劉輔臣妻子生小孩後想喝點小米稀飯,焦裕祿把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家。類似的故事聽許多人講起,焦裕祿工資高卻一窮二白,這種怪帳只有老百姓算得清楚。

1963年12月13日晚上,北風颳得呼呼叫,小雨下個不停。焦裕祿身披雨衣,提著羊肉、紅糖、大紅棗、黃豆,到土山寨村農民郭大爺家,看望他生病的老伴。焦裕祿敲了敲門說:「大娘,我來看您來了!」郭大爺開了門,一看是焦裕祿,感激地說:「老焦,天這麼晚你怎麼又來了!」焦裕祿坐在大娘床頭說:「大娘的病好點了吧?我今天去紅廟,聽醫生說,羊肉、紅棗、紅糖、黃豆放在一起熬湯喝,可以治浮腫病,我特意給您帶來點試試。」

焦裕祿穿過的鞋子

堌陽公社牛場村農民孔令換夫婦生孩子,月子裡妻子想喝點紅糖水。孔令換家中僅有兩毛錢,到了供銷社卻買不起。焦裕祿知道情況後,當即買了2斤紅糖5尺布,送到孔令換家裡。

紅廟公社葡萄架大隊前楊莊村張傳德夫婦的孩子得了重病,無錢醫治,奄奄一息。焦裕祿下鄉時遇到了,當即讓張傳德把孩子送到縣城,並打電話給縣醫院院長,讓他們全力搶救,孩子終於轉危為安。25天孩子出院,焦裕祿趕到醫院,幫張傳德付清孩子的住院費。

1964年春天,焦裕祿病情惡化,地委負責同志勸他住院治療,他強調工作忙離不開不去住院。醫生開了藥方,他卻嫌藥貴不肯買。

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了群眾不猶豫,毫不吝嗇自己的所有,而為了自己,卻連藥錢都捨不得。他的心裡只有老百姓,唯獨沒有他自己。

他身上僅有的一件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塊舊手錶,那是他在大連工作時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去世前他將它送給了自己的大女兒。

焦裕祿戴過的手錶

焦裕祿艱苦樸素那是出了名的。焦家也因此有了儉樸的家風傳統。焦家的孩子,衣服是大孩子穿過小孩子接著穿。焦守雲去北京受到接見時,穿的也是一件補過的衣服。

焦守雲穿著一件補過的衣服

我是笑談古和今,看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關注或點讚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源源不斷推送給你!(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有2套房子,可我仍然捨不得吃一碗蕎麥麵
    我的坐標:三線城市,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來這座城市10年,也靠著父母,買了2套房子,價值不到500萬,存款一丟丟,工資2w。其實,我應該過著還不錯的生活,剛有小娃一枚,工資不算高,但也絕對不算低,工作性價比很高,溫水煮青蛙吧。配偶適應不了國企,剛辭職,重新創業,收入0。
  • 焦裕祿家風中最閃光的遺產:「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處於貧瘠的發展期,國共內戰引發的後果就是國家極度缺乏金錢去發展科技,而我國的物資糧食也僅供人民微微填飽肚子。在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依然有很多英雄站出來,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造福人民。我們的國家也正是有這麼多捨己為人的英雄才變得越來越強大。河南省蘭考縣的書記焦裕祿正是這樣偉大的英雄。焦裕祿留下的家風中最閃光的遺產:「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
  • 這4個職業真的讓人心疼,不光比誰都辛苦,而且收入低得嚇人
    我想說真的不多,身為護士,你以為你月入過萬很多,但是你所付出的勞累遠遠不止這個收入,如果你看到其他行業,同樣的收入,你可能輕鬆的不止一點半點,再加上護士這個行業發展空間真的很小,第一沒時間做兼職,第二,上升空間小,人家可能現在工資一萬,以後月收入三五萬,甚至更多,你可能最多也就這樣了吧,你的上限比別人要低很多。
  • 作為工程師都有哪些灰色收入?
    Ansednc@mingmingAnsednc嗯,有時候會去天貓買打樣用的少量IC,回來報銷。積分歸我,到現在累計好幾塊錢了。 國企事業單位的工資收入一般較低(這裡就不便透露了),所以一般在這樣的單位工作的要不是家裡比較有錢,要麼就是混混日子,亦或者有第二職業的。當時,剛入職場的我,就萌生了一種想法:可以利用單位的資源(研發階段的元器件選型及PCB制板是由研發人員自己採購,然後去財務報銷),外接一些私活項目賺一些外快。
  • 公務員"被公開"工資不能與收入混淆
    (2月11日《南方都市報》)  公務員「被公開」的2001-4000元工資,你信嗎?反正我不信,正如網友的質疑:這工資「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也正如網友所言,「好低哦,靠這工資買房,要到下輩子吧。」確實,公務員「被公開」的工資只是其收入的冰山一角,「被公開」的工資不能與收入混淆。  無論公務員還是很多企事業單位,收入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卡上發的工資、績效工資和獎金。
  • 月收入多少才算高 過萬工資算是高薪嗎?
    文/股城網現在許多地方的工資都不一樣,例如在一線城市工作都比較有高工資,然而在小縣城工作的工資就比較低了。有人說月收入一萬才基本夠維持生活,那麼人們就想知道,現在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呢?有沒有統一的標準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 真假虛實:焦裕祿大通訊四十年論戰始末
    老百姓為他豎了40多塊碑焦裕祿來到蘭考,正是蘭考三害最嚴重的時候,他就把這個重擔交到張欽禮手上。張欽禮這個副書記主抓除三害,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這個工作中去了。他們兩個配合得非常好。張欽禮這個副書記主抓除三害,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這個工作中去了。他們兩個配合得非常好。如果配合不好,蘭考多年存在三害,為啥焦裕祿來一年多時間,治理成效這麼高呢?」任彥芳用以證明張欽禮和焦裕祿不睦的,還有一個重要論據:張欽禮是蘭考縣委常委裡唯一沒有參加焦裕祿追悼會的。
  • 印度買藥,去還是不去?-虎嗅網
    後來,陸勇直接聯繫去印度買藥,並陸續介紹病友,隨著購買的患者逐漸增多,藥品價格逐漸降低,直至每盒人民幣200餘元。因為國際購買牽涉到換匯等問題,陸勇又通過網購的信用卡為很多病友代購了這種藥物。2014年7月22日,他被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
  • 6月盤點:收入破3萬,兼職收入16000元,遠超工資!
    一、收入方面1、職業收入:共計13627.28元A、工資收入:11027.28元。工資方面的話,這個月明顯比之前少了一些,小胖也專門諮詢了財務部的同事,原因是工資收入跳槽了,所以上稅會多一些。當然了,只是少個300塊錢左右,自己還是可以接受的。B、公積金:2600元。公積金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公司和個人各交10%,一共2600塊。
  • 解析低收入女性7大特質
    高收入女性認為,報酬必須與工作時間相當。但「低」收入女性卻很少想過(也不感興趣)自己的收入也能高上去。高收入女性通常會選擇收入更豐厚的職業,希望自己的工資水漲船高。「低」收入女性卻連想也不敢這麼想,不相信自己也可以掙上一大筆。從未想過自己可以掙得更多「我也可以掙得更多?這個問題從來沒想過。」
  • 為什麼過來人都不推薦報考機械專業?苦逼,工資低,沒尊嚴
    為什麼過來人都不推薦報考機械專業?下面小編談下自己的體會。一,苦逼。這裡說的苦逼,一方面是工作環境差,一般機械畢業的都要去工廠「搬磚」,工廠一般是遠離市區,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生活極度不方便;其次就是工作內容單調還有危險性,操作各種工具機和設備,難免會出現安全事故,所以這個也是機械的最重大的缺點了。二,工資低。
  • 吳樹玲:時代呼喚更多 「焦裕祿式」的好幹部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祿同志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四十二歲。」《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寫道。這篇1966年刊登在《人民日報》的長篇通訊令無數人撒下熱淚。至今,焦裕祿逝世51年了,他的故事仍在傳頌,他的精神仍在指引黨員幹部前行。
  • 人均收入每年不斷增加,多數人感覺收入低,中等收入的標準是多少
    近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我們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看見別人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去了解身邊人的經濟情況,我們總是在網上可以看見某某明星一首歌高達百萬,某某主播一場直播高達千萬,就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聽見身邊人總是說誰誰誰的工資又漲了,誰的工資又一個月幾萬了,這些無形的壓力都不得不給了我們壓力
  • 女人別太自立,你捨不得麻煩你的男人,就會有別的女人去麻煩他
    大多數就是太自強太自立了,生活中根本就不需要男人,比如說她有工作,有收入,甚至在經濟上不輸男人,這本來是個好事兒吧,可是問題來了,既然經濟上我不用你的錢,我為什麼要在生活中去伺候你呢?我憑什麼要委曲求全去找一個男人,去伺候你、包容你,甚至還得幫著你去養你和別的女人生的孩子。很多女人,特別是女強人,鬧不清楚為什麼非要找一個男人了,於是索性單著,甚至用錢去買一種情感。
  • 當前許多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是讀書真的沒有用了嗎?
    去年師妹研究生畢業了,去了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工資5000塊錢,而在剛剛入職的試用期,每個月的工資不過3000多塊錢,那陣子師妹說真心熬不下去了,我也幫忙給他聯繫了其他幾個招聘的單位,不過最終也都沒有成功。研究生畢業工資每月5000塊錢,說起來也還算不錯了,對比起不少大學生來說,可能這樣的工資也拿不到。然而5000元每月的月薪高嗎?
  • 魯迅說他每月工資300大洋,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
    很多人看了魯迅的作品後,可能都覺得魯迅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窮。其實,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魯迅非但不窮,反而可能是民國時期的那些文人中最有錢的一個。據魯迅在他的日記裡坦言,除了一開始工資不夠用之外,到1926年時他的工資已經達到了300多塊大洋,不但足夠他個人開銷,還有富餘補貼家用。
  • 護士熬夜挨罵工資低,轉行後待遇輕鬆翻兩番,你猜我為啥還不走?
    幸運點,能去上個本科,不幸的話就得按照爸媽的意思回家復讀,再考一年。為了逃脫苦悶的高中,我任性地將所有志願都寫上了「可服從調劑」。就這樣,我最終進入一所二本學校讀護理專業。所有人都覺得這個錄取結果太可惜。
  • 澳大利亞工資收入增長緩慢
    經濟日報坎培拉電 (記者翁東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澳大利亞實際工資收入增長將非常緩慢,扣除通脹之後,從目前至2024年,澳收入平均增長率僅為0.3%,可支配收入增長則低於0.2%,遠遠低於1.8%的長期平均增長率。報告稱,澳大利亞只有實行重大經濟改革才能扭轉實際收入增長緩慢局面。
  • 餓了麼外賣單王一月收入16000多,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
    現在的外賣業務是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不管是上班還是在火車站等車,那都是可以訂外賣的。而外賣業務的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外賣員,像美團跟餓了麼的外賣員都有非常多,這些人都靠送外賣掙錢,還掙錢得並不少。餓了麼外賣員單王一月收入一萬六,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
  • 都說事業單位工資低,18萬人擠破頭的目的是什麼?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帖:2000塊的事業編擠破頭都要進,目的是什麼?事業編到底好在哪裡?以福建地區來說,很多人說自己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相比於其他工作好像沒有什麼優勢,工資平平,也就剛剛達到平均工資,有些甚至還達不到,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在2019年吸引18多萬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