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有點喪,來講講心裡話。
我的坐標:三線城市,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來這座城市10年,也靠著父母,買了2套房子,價值不到500萬,存款一丟丟,工資2w。
其實,我應該過著還不錯的生活,剛有小娃一枚,工資不算高,但也絕對不算低,工作性價比很高,溫水煮青蛙吧。配偶適應不了國企,剛辭職,重新創業,收入0。
其實,也不算月光,但每個月花錢的地方真挺多的。以前看上淘寶的衣服,anna家、戎美家,統統拿下,現在卻躊躇很久,還得給自己設定個減到100斤再買的目標來打消自己的購物慾。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好像是一種節約節約,就不捨得花錢的習慣。就像是我出生在五線城市,第一次去一線城市上大學,看到食堂裡飯菜的價格,總捨不得點2個菜一樣。
上周六,我、我配偶、我媽及小娃一起外出吃飯。到了韓國街,想吃的那家店排隊老長,我媽就提議隨便吃碗麵。我對面的心理價位就是20-30,於是乎隨便進了一家蕎麥麵店,坐定後看了看菜單,一碗麵50-70,其實也並不是吃不起,讓我媽吃頓好的更是應該,可是,你們懂嗎?就是我在喪我的心態,我居然一直在算,心裡嘟囔覺得太貴了,升出一幅「我不應該吃這麼貴的面,我媽應該,可是我有點捨不得」的心態。
崩了。
以上是真心話,我想了好幾天,為何我連一碗50的面都捨不得了。雖然最後肯定還是吃了。而且為了表明我沒有不捨得,還加了個菜。
可能生活真的開始對我有壓力了。不,真相是,我發現我焦慮了。
有娃。配偶創業無收入。想換學區房。
哪一項不是當代人類的欲望之鄉,大家趨之若鶩,統統被內卷。
解決辦法呢?讓自己更強大,無論心裡還是物質。也學會釋放自己的一些欲望,買不起頂級的學區房就給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吧。
吃完蕎麥麵回家。不就200塊錢嘛,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