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率先發布生態系統名錄 權威反映全省生態系統多樣性基本信息
雲南網訊(記者 楊之輝)5月22日,雲南省環保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全國率先發布《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以下簡稱《名錄》)。研究表明,雲南是全國生態系統類型最豐富的省份。
-
雲南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簡稱《名錄》),這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也是目前雲南省最準確、最系統、最權威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公布 33種動植物被列為「惡性...
結合5月下旬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專題宣傳活動,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其中顯示,有33種動植物被列為Ⅰ級惡性入侵類。 說起外來入侵物種,我們並不陌生。
-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2018版》發布!
個。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在北京動物園舉行的「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大會」上,張亞平副院長代表中國科學院和生態環境部雙方共同發布2018年度《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我們知道,生物物種名錄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或行政單元的生物區系本底性的基礎資料。及時更新生物物種名錄對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與利用實踐都是十分重要的。
-
2018版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發布!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在北京動物園舉行的「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大會」上,張亞平副院長代表中國科學院和生態環境部雙方共同發布2018年度《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我們知道,生物物種名錄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或行政單元的生物區系本底性的基礎資料。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雲南省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裡,僅佔全國的4.1%,但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一半。根據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聯合發布的《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雲南現記錄有大型真菌、地衣、高等植物、脊椎動物25434種。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學習《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2018年9月21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八號)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已由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18年9月21日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2020-05-23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發布 人類活動成物種滅絕首因
由於自然資源過度利用、嚴重環境汙染、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等原因,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威脅。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環境部在京舉辦「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專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環境部和中科院共同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
-
雲南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紅色物種名錄:劃分11等級,分類管理
近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林業局漕澗林場技術人員在野外巡護過程中,發現珍稀瀕危植物「威氏綠絨蒿」。這是大理州境內發現的又一個珍稀瀕危植物。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如何做到心中有數分類管理?雲南省的經驗是給物種「上戶口」、建健康檔案。繼去年發布省域物種名錄後,今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日,雲南省環保廳又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紅色物種名錄。目前雲南物種生存狀況怎樣?
-
雲南發首個省級物種紅色名錄 2625種生存受威脅(組圖)
央視網消息: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22日)上午,雲南省環保廳聯合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與植物所,共同對外發布了《雲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這也是我國發布的首個省級生物物種紅色名錄。
-
全球及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08版光碟發布
4月1日上午,「物種2000」組織及其中國節點在北京發布了「全球及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08版)」光碟,這是該組織第八次發布全球生物物種年度名錄,也是中國作為該組織地區節點第一次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年度名錄。到目前為止,全球生物物種名錄共收集了世界上110萬個經過科學家確認的生物物種的綜合信息。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正式啟程
新華網發(供圖) 3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啟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舉行。當天,採訪團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實地採訪,接下來還將深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採訪。
-
大銀魚西番蓮仙人掌入列 雲南發布最全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央廣網昆明5月21消息(記者李健飛)聯合國發布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1970年以來每個國家入侵的外來物種數量增加了約70%,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過去50年對全球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的因素之一。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發布,將入侵物種分為5大類,Ⅰ級惡性入侵類包括微甘菊、水葫蘆等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形勢嚴峻。
-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發布 冬蟲夏草和猴頭菇已屬...
來源:北京晚報今天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紀念《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生態環境部在京舉行主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顯示,我國已有1種大型子囊菌疑似滅絕,冬蟲夏草、猴頭菇等我們熟悉的菌種也已經屬於「易危」級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在上午的宣傳活動現場表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我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各部門各地區的有關規劃計劃之中並有效實施。
-
「吃」不能解決問題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形勢嚴峻。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0年被譽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今年10月將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迎接COP15召開,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讓廣大中小學生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雲課堂」應運而生。
-
2018年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結果公布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2018年,為了掌握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變化情況,分析動態變化規律,在結合雲南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繼續啟動了第二期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重新確定於明年5月17日至30日在昆明...
「生物多樣性」不再只是一個環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與文化多層面的生命共同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地,涵括了基於生物多樣性原址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多重角度判斷,具有突出的和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生物多樣性是描述自然界多樣性程度的一個內容廣泛的概念,包含景觀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多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