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聽見黑洞的響聲!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2020-08-28 科學之美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

當兩個黑洞相撞時,合併成一個更大的黑洞,並像敲響的鐘聲一樣響起,在時空中發出稱為引力波的漣漪,嵌入在這些引力波中的是特定的頻率或音調,它們類似於音樂和弦中的單個音符。現在,研究人員首次在一個新形成黑洞的「環流」中檢測到兩個這樣的音調。以前,人們假設只能測量一個音調,並且附加的音調,稱為泛音,將太微弱而無法用今天的技術檢測到。加州理工大學研究生馬修·吉斯勒(Matthew Giesler)說:以前,就好像你只用一根弦就能匹配吉他的和弦聲音。

Giesler是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這項新研究的第二作者,Giesler是提交給《物理評論X》一篇相關論文的主要作者,該研究論文介紹了用於尋找黑洞產生泛音的技術。這些結果是基於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捕獲的數據進行重新分析得出,這一結果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了一種新的檢驗。

因為合併黑洞經歷了破碎的引力,對這些事件的研究,能讓研究人員在極端條件下檢驗廣義相對論。在這個特殊案例中,科學家們測試了廣義相對論的一個具體預測:黑洞可以通過質量和自旋速率來完全描述,愛因斯坦的理論又一次通過了測試。加州理工學院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羅賓遜教授、吉斯勒的顧問索爾·蒂科爾斯基(Saul Teukolsky,博士,73年)說:

這種測試早在第一次探測到之前就已經提出了,但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探測器需要等很多年才能達到足夠的靈敏度。這一結果表明,我們可以開始使用今天的探測器開始進行測試,包括泛音,這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令人興奮的結果。LIGO在2015年創造了歷史性的發現和證明,在愛因斯坦首次預測引力波100年後,它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從那時起,LIGO和它的歐洲夥伴天文臺,室女座,已經探測到了近30個引力波事件,這些事件正在進一步分析中。這些引力波中的許多都是在兩個黑洞相撞時產生,在太空中發出抖動。

一個新的黑洞形成於劇烈的天體物理過程,因此處於動蕩狀態,然而,它很快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這些多餘的能量。作為吉斯勒研究生工作的一部分,他開始研究除了主信號或音調之外,是否還能在當前的引力波數據中檢測到泛音。儘管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些泛音太微弱了,專門研究了LIGO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的模擬,該模擬來自一次名為GW150914的黑洞合併事件。在合併的最後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振鈴」階段,新合併黑洞仍然在顫動。

研究發現,響亮但持續時間較短的泛音出現在比之前意識到的更早振鈴階段。康奈爾大學物理學教授的Teukolsky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結果,傳統的看法是,當殘留的黑洞安頓下來,任何音調都可以被探測到時,這些音調幾乎已經完全衰減了。相反,事實證明,在主音變得可見之前,泛音是可以檢測到的。新發現的泛音幫助研究人員測試黑洞「無毛」定理,除了質量或自旋之外,沒有其他特徵或「毛」。新結果證實了黑洞無毛,但科學家懷疑,未來對該理論的測試可能會顯示出不同情況。

在該理論中,更詳細的觀測結果被用來探測黑洞合併。如果存在量子效應,愛因斯坦的理論可能會崩潰。牛頓引力理論通過了許多引力弱的測試,但在描述引力最極端時,比如試圖描述合併黑洞時,完全失敗了。同樣,當我們最終以越來越高的精度探測來自黑洞的信號時,有可能有一天,即使是廣義相對論也有可能在測試中失效。在接下來的幾年裡,LIGO和室女座的升級計劃將使天文臺對引力波更加敏感,揭示出更多隱藏的色調。

加州理工大學物理學教授、LIGO實驗室成員艾倫·溫斯坦(Alan Weinstein)說:一個事件越大,聲音越大,LIGO就越有可能發現這些暗示。隨著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我們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現在,通過搜索被稱為高階模式的泛音,甚至更微弱的信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對該理論的更深層次測試,甚至是該理論崩潰的潛在證據。漸漸地,黑洞將揭開它們的奧秘,徹底改變我們對引力、空間和時間的理解。

博科園|研究/來自:加州理工學院

參考期刊《arXiv》《物理評論快報》

Cite: arXiv:1903.08284

Cite: arXiv:1905.00869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相關焦點

  • 首次聽見黑洞的響聲!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這些結果是基於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捕獲的數據進行重新分析得出,這一結果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了一種新的檢驗。因為合併黑洞經歷了破碎的引力,對這些事件的研究,能讓研究人員在極端條件下檢驗廣義相對論。
  • 額滴個神啊:黑洞發出的引力波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正確!
    據外媒報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理論認為,在兩個黑洞碰撞並合併之後,新創造的黑洞應該像敲鐘時一樣發出「響聲」,在時空中發出引力波漣漪
  • 黑洞周圍「玫瑰舞」 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
    黑洞周圍「玫瑰舞」 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葉傾城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
  • 愛因斯坦的1919,廣義相對論是如何一步步被證明的
    從1919年的日全食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第一個觀測證據,到2019年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散到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廣義相對論經受住了所有最嚴峻的考驗。 「科學革命:牛頓的思想被推翻了!」 「宇宙的新理論!」
  • 愛因斯坦的巨大失誤,廣義相對論是錯誤的嗎?
    有的人說,愛因斯坦的最大成就就是廣義相對論,這真的是科學界很有意思的事情,真的帶有強烈的戲劇化。 然而,對於我們晚輩的科學迷和科學家們,在評論偉大的前輩時,往往會落於人身攻擊,網上也有很多憤青和噴子在詆毀愛因斯坦,這稍微有點欠妥,我們只是站在科學主義的角度上來評價科學,而不是去評價人,我們為了學術交流而能互相進步,不是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人格評判。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中基於相對性原理利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該理論由愛因斯坦自1907年開始發展,最終在1915年基本完成。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狹義相對論加以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曲率屬性,而時空的曲率則通過愛因斯坦場方程和處於其中的物質及輻射的能量與動量聯繫在一起。
  • 事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對的!
    近日,偉大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迄今為止最嚴峻的考驗。狹義相對論已經成功預言了牛頓經典物理學所沒有的一些新效應,已經成為現代物理理論的基礎之一!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核心方程式是洛倫茲變換,而該理論的出發點是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
  • 事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銀河系中心確實是一個黑洞!
    恆星圍繞銀河系巨型黑洞的運動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完美通過了極端黑洞的測試。一份新的研究報告表明,一顆恆星環繞人馬座A*(Sagittarius A*,銀河系中心的特大質量黑洞)的公轉軌跡精確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 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正確性,天體物理學家觀測到恆星拖曳時空
    天體物理學家說,該事件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是正確行。圖註:該插圖是位於澳大利亞的帕克電波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觀測到的脈衝星白矮星雙星系統。物理學家們花了大量時間試圖反駁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觀點,但每一次新的嘗試都在不斷地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這一最新發現,即「參考系拖拽」的證據,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 白話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個即證明又推翻廣義相對論的獎項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獲得科學界廣泛認可的一種宇宙法則,但未經證實,相對論的核心思想就是大質量的物質可以引起「引力場」中時間和空間的彎曲,從而形成牛頓所描述的「萬有引力」。所以,黑洞的存在,也就是間接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為我們未來用這套理論探索宇宙奠定了基礎。(備註:牛頓的萬有引力並非錯誤,只是適用範圍有限,廣義相對論是從廣義上擴展了萬有引力的適用範圍以及用引力場代替了引力,更準確,所以大家不要因此推翻牛頓的學說,他對經典物理學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黑洞衝擊!愛因斯坦相對論面臨考驗,理論可能處在「崩潰邊緣」
    一組科學家聲稱,一項關於黑洞碰撞的研究有可能「吞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朽的廣義相對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領域的突破,這個理論塑造了我們對黑洞、引力以及重物體如何扭曲其周圍空間和時間結構的理解。
  • 時間扭曲,愛因斯坦的理論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當然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科學家看到一個星系團將周圍時空扭曲時,總是想起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一次又一次驗證了這個理論。為什麼我們要繼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呢?因為宇宙一直處於膨脹,並且膨脹加速,這是由某種未被解釋的神秘力量「暗能量」所導致的。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成現實?黑洞照片的出現,直接證明黑洞的存在
    去年四月份的時候,全球六地同時發布黑洞照片,在消息發出的時候,可謂是驚動了整個天文界。當天照片發出之時,全球各地的人們都在蹲點,都在等待照片發出的時候;果然,當天黑洞照片發出之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直到現在,只要一提起當時的盛況,大家都表示還歷歷在目。
  • 英國超算模擬星系顯示:這一理論可媲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是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20世紀初提出來的,用於解釋太空中大型天體的引力效應,例如解釋水星在太陽系中運行的軌道。它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但也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例如智慧型手機中常見的GPS定位功能。
  • 愛因斯坦的「黑洞方程」的證明
    愛因斯坦解釋說,我們並不是居住在一個絕對的幾何空間和時間中,實際上,我們棲息在一個被命名為「時空」的四維現實裡,它隨著物質能量的變化而發生著波動。 愛因斯坦將他的神奇創見展示在幾個構成他廣義相對論理論核心的方程中,即愛因斯坦場方程。自二十世紀以來,這個理論已被多個實驗所證實。
  • 引力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在銀河系中心巨大黑洞附近的預測
    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的偉大!昨天7月25日科學家宣布在火星發現液態水湖,引起廣大網友們紛紛熱議,可謂各種美好的想像都有浮現,今天「博科園」要跟大家分享的最新證明是百年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你有耳聞吧?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VLT)首次觀測到愛因斯坦所預言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即當一顆恆星經過人馬座a *(銀河系中心一個巨大黑洞)的強引力場時的運動。
  • 100年前的一次日全食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該實驗在100年前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愛因斯坦名揚天下。根據牛頓的物理概念,光沒有質量,因此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所以它應該總是保持直線運動。雖然愛因斯坦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並沒有直接與牛頓相悖,但愛因斯坦將引力視為時空扭曲。他假設太陽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太陽附近的星星視位置會變化。愛丁頓開始通過在日食期間觀測恆星來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
  • 首張黑洞動態照片發布,再次驗證廣義相對論
    首張黑洞動態照片發布,再次驗證廣義相對論《自然》雜誌在今天發表文章,題為:」黑洞的第一個圖像現在是電影「(The first-ever image of a black hole is nowEHT 利用全球天文臺網絡,進一步挖掘 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M87* 在 2009 年至 2017 年的觀察結果,同時與圖像的數學模型結合,合成了黑洞動態圖片,顯示一個不均勻的光團圍繞著 M87* 旋轉。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