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周圍「玫瑰舞」 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

2020-12-05 環京津網

黑洞周圍「玫瑰舞」 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

葉傾城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空間、時間和引力存在相互作用,並且像黑洞這樣的大質量天體能夠扭曲其周圍的空間,影響周圍恆星的運行軌跡。

艾薩克·牛頓的引力理論認為恆星運行軌道應當像一個橢圓,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玫瑰花結的恆星軌道支持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德國地外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澤爾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某天體圍繞另一個天體的束縛軌道不是封閉的,不像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那樣。 【編輯:田博群】

相關焦點

  • 黑洞周圍「玫瑰舞」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
  • 廣義相對論再次被驗證!黑洞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來源:新浪科技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空間、時間和引力存在相互作用,並且像黑洞這樣大質量天體能夠扭曲其周圍的空間,影響周圍恆星的運行軌跡。
  • 超大質量黑洞與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來源:經濟日報據美國太空網16日報導,歐洲科學家歷經近30年研究,首次發現圍繞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旋轉恆星的行進軌跡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精準吻合,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研究合作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學研究所所長雷因哈德·根澤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廣義相對論預測,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旋轉的束縛軌道不會像牛頓力學預測的那樣呈橢圓形,而是像玫瑰花結。科學家首次在水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觀察到這一效應——這也是首個支持廣義相對論的證據。」
  • 恆星在黑洞周圍上演「星空舞」 再次印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據悉,牛頓的引力理論認為,恆星運行軌道應當像一個橢圓,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玫瑰花結的恆星軌道再次印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空間、時間和引力存在相互作用,並且像黑洞這樣大質量天體能夠扭曲其周圍的空間,影響周圍恆星的運行軌跡。 資料顯示,人馬座A*(或簡稱為Sgr A *)是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首張黑洞動態照片發布,再次驗證廣義相對論
    首張黑洞動態照片發布,再次驗證廣義相對論《自然》雜誌在今天發表文章,題為:」黑洞的第一個圖像現在是電影「(The first-ever image of a black hole is nowEHT 利用全球天文臺網絡,進一步挖掘 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M87* 在 2009 年至 2017 年的觀察結果,同時與圖像的數學模型結合,合成了黑洞動態圖片,顯示一個不均勻的光團圍繞著 M87* 旋轉。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第一張黑洞圖像以一種新的方式幫助檢驗廣義相對論
    ●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M87黑洞快照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如圖所示,模擬光和物質在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運動的方式幫助物理學家確定了黑洞投射在周圍物質上陰影的大小但是這項新的研究很有趣,因為「這是第一次嘗試通過對黑洞的觀察來限制(二階)效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物理學家Emanuele Berti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工作。一般來說,物理學家認為廣義相對論是對艾薩克·牛頓引力理論的修正或附加。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這些附加項應該是什麼。
  • 愛因斯坦的1919,廣義相對論是如何一步步被證明的
    從1919年的日全食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第一個觀測證據,到2019年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散到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廣義相對論經受住了所有最嚴峻的考驗。 「科學革命:牛頓的思想被推翻了!」 「宇宙的新理論!」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
  • 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用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
  • 距離銀心黑洞最近的恆星,正跳「玫瑰花結舞」
    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單一天體,就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了,它是銀河系統唯一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雖然黑洞不會發光,但是天文學家們通過各種觀測設備已經發現了它存在的痕跡,並且測量出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431萬倍,體積的直徑大約為4400萬公裡,它被認為是銀河系形成的力量源泉,左右著銀河系的發展狀態。
  • 首次聽見黑洞的響聲!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當兩個黑洞相撞時,合併成一個更大的黑洞,並像敲響的鐘聲一樣響起,在時空中發出稱為引力波的漣漪,嵌入在這些引力波中的是特定的頻率或音調,它們類似於音樂和弦中的單個音符。現在,研究人員首次在一個新形成黑洞的「環流」中檢測到兩個這樣的音調。以前,人們假設只能測量一個音調,並且附加的音調,稱為泛音,將太微弱而無法用今天的技術檢測到。
  • 首次聽見黑洞的響聲!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當兩個黑洞相撞時,合併成一個更大的黑洞,並像敲響的鐘聲一樣響起,在時空中發出稱為引力波的漣漪,嵌入在這些引力波中的是特定的頻率或音調,它們類似於音樂和弦中的單個音符。現在,研究人員首次在一個新形成黑洞的「環流」中檢測到兩個這樣的音調。以前,人們假設只能測量一個音調,並且附加的音調,稱為泛音,將太微弱而無法用今天的技術檢測到。
  • 100年前的日食照片證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
    近100年前拍攝的一張標誌性日食照片首次證實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1919年5月29日,阿瑟·愛丁頓拍攝了這張標誌性的日食照片。1916年發表的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仍然是20世紀科學的一項偉大成就。這位德國物理學家的理論解釋了我們所認為的重力實際上來自於時空的曲率。
  • NASA新發現:舞於黑洞周圍的空間物質
    為了慶祝黑洞的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又發布了這張極具吸引力的動圖。捕捉到的圖像顯示這種宇宙物質像是在圍著黑洞繞圈。由於被黑洞引力所困,這種物質的運動軌跡似乎在速度和角度方面與光都有所不同。
  • 牛頓理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廣義相對論是如何把他們「迎刃而解」的
    一些大膽的實驗將使用全新的探測設備和探測手段來研究引力在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天體周圍是如何起作用的。那裡將是廣義相對論真正要接受考驗的地方。目前,檢驗相對論的實驗幾乎都是在太陽系中進行的,但新的望遠鏡和探測器將幫助天文學家探測遠遠超出我們生活範圍的區域,探測在脈衝星周圍高度彎曲的時空中引力是如何作用的。
  • 愛因斯坦的巨大失誤,廣義相對論是錯誤的嗎?
    引力波的發現就能證明廣義相對論的正確嗎?這真是一個科學界的一個偽命題,下面科學幫從幾個方面來闡述一下: 廣義相對論主張時空扭曲產生了引力,這簡直是最荒唐的邏輯。引力的產生怎麼可能是這個原因,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主張引力是從質量產生的,這個主張也比愛因斯坦高明多了。引力雖然不是從質量產生的,但是也離不開質量這個必備的條件。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一項最新實驗推翻了該觀點,而是使用已計算好質量的天體來檢驗廣義相對論預測結果是否成立。雖然廣義相對論對物理學家帶來了麻煩,但他們希望通過該理論揭曉宇宙某些謎團。質量可以扭曲空間結構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基本部分,科學家通過分析宇宙星系團如何扭曲途經周圍的光線,進行了多次觀察驗證。
  • 額滴個神啊:黑洞發出的引力波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正確!
    據外媒報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理論認為,在兩個黑洞碰撞並合併之後,新創造的黑洞應該像敲鐘時一樣發出「響聲」,在時空中發出引力波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