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Bello(倍羅)將原本需要兩周完成的招聘前期工作壓縮至一兩個小時。
小王是一位HR招聘專員,簡略來講,每天上班之後,他需要上網更新招聘信息,並發布新的招聘崗位。另外,他還需要每天查閱並篩選主投簡歷,繼而電話或郵件邀約候選人面試……這是小王每天的工作,十分忙碌,尤其是在金三銀四這幾個月。
不過,一個月之後,因為一個新夥伴的加入,小王變得清閒許多。而這個新夥伴,就是現在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AI」。
圖 | Bello創始人兼CEO李松毅
招聘的前期工作相對單一,AI可以幫忙
發布/更新招聘消息——審查篩選主投簡歷——搜查簡歷庫匹配崗位——電話邀約、確認面試時間。在一個完整的招聘過程中,這些步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傳統招聘模式中,這期間將會有大量的時間被浪費。
以篩選簡歷為例,一般來講,一家公司不會只有一個招聘渠道,除了查看官方郵箱之外,HR還需要在獵聘網、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第三方平臺查看主投簡歷。接收簡歷之後,他們需要對那些簡歷進行審查、篩選,有的時候,為了進一步確認一些信息,他們還需要在線上與應聘者進行交流,最終做出綜合評判,並從中篩選出候選人,以打電話確認意向和面試時間。
這只是完整招聘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過程,但時間上卻要花費不少。更甚者,HR有時候一天之內得審閱數百份簡歷,最終能夠留下的就只有幾份。這個工作是單一的,也是相對「重複的」,因為企業在招人方面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標準。
這方面,AI可以幫忙。
「招聘工作的前期比較麻煩,涵蓋看簡歷、篩選簡歷、確認意向等,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AI把這部分工作全部做完,HR只需負責面試。」Bello(倍羅)創始人兼CEO李松毅(Larry)表示。
2016年的一場晚宴上,軟體工業出身、並在獵頭行業待過10年的他與李開復老師談了自己的關於「AI+招聘」的想法。在獲得後者的認可和幫助下,李松毅於那年年底成立了現在的Bello,立志用AI改革招聘行業。
自動搜尋人才、簡歷篩選……AI全包了
基於AI,當出現招聘信息的時候,Bello的AI招聘系統將利用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對其進行理解,繼而在各個平臺抓取合適的人選,將其簡歷和職位描述進行比對,並按照匹配度進行排序,將最終篩選之後的結果告知HR,由後者選擇面試候選人。這之後,系統則會自動幫助HR去聯絡候選者,敲定面試時間地點。
屆時,HR所要做的只有三件事情——編寫招聘信息、選擇面試候選者、通知並安排面試。剩下的事情,則由AI一手包攬。其中,Bello已經自行建立了一個知識圖譜,基於自然理解等技術,裡面對每一個行業的具體需求都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總結。也因此,針對一個崗位,Bello的AI招聘系統已經能夠大致get到其職責需求和篩選指標。此時,HR所編寫的招聘信息充當一個補充材料。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的系統將面試準確率提高了一倍。速度方面,原本需要兩個禮拜來完成的工作也被壓縮至一兩個小時。」
另外,或許也有人疑惑, 在不斷更新的簡歷資料庫中,系統會如何確保它最終抓取的那些人的的確確處於求職期? 「我們的系統有設置一個『更新時間』的限制,作為在平臺抓取簡歷的一個判定指標。」李松毅表示。如果一個人的簡歷許久沒有更新,只能說明他不是一個活躍的人,也就意味著他在近期或許沒有求職需求,自然會被系統自動篩選出去。
目前,針對系統要求非常高的大企業,Bello提供底層技術模塊,前者可以基於該技術對現有模塊進行升級。至於資料庫建立不完整、系統尚需搭建或完善的小企業,Bello則是提供一套完整的SaaS解決方案。 眼下,Bello的算法模型主要著力於幾個垂直行業,分別是網際網路金融、地產、醫療等。
在2017年,Bello就已經獲得了一批種子客戶,包括平安、華潤集團等20多家企業。
最後
去年,Bello入選騰訊AI加速器,並與騰訊深度合作定製技術崗位的專家型招聘機器人,聯合發布「騰訊賢集智慧招聘解決方案」。 「這是騰訊第一款跟外部合作的To B的HR產品。」李松毅說道。目前,這一解決方案已經在騰訊AI開放平臺正式上線。
當前,Bello的AI招聘系統主要解決的問題依舊集中在招聘前期,但在未來,他們還想著往後繼續深入。「 我們的願景是希望每個企業都能有一款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招聘工具。 跟市場上的公司比起來,我們可能不是做的最多的,但卻是做的最深的。」
目前,Bello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分別是由昊翔資本領投的天使輪,以及由雲天使基金投資的天使+輪。而據李松毅透露,A輪融資也已經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