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人類的貪婪:世界上最後一隻旅鴿在美國去世

2021-01-16 藝海聞聲

1914年9月1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臺都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瑪莎於當日下午1時,在辛辛那提動物園去世。瑪莎是地球上最後一隻旅鴿。誰又能相信,旅鴿,曾經是地球上數目最多的鳥兒呢。僅僅100年,漫長,卻又如此短暫。

北美旅鴿(學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俗稱旅鴿,為鴿形目旅鴿屬下的一種陸禽。是一種特別喜歡旅行的鴿子,為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美國拓荒者在荒野裡趕著馬車行走時遇到的旅鴿群遮住了太陽達幾個小時,"旅鴿"的名字由此而來,其英文名中的"passenger"意為"從身邊經過的人"。

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北美有多達50億隻旅鴿,它們結群飛行時最大的鳥群覆蓋面積寬達1.6公裡,長達500公裡,需要花上數天的時間才能穿過一個地區。由於被不斷獵殺,旅鴿數量逐步減少,直至1914年9月1日徹底滅絕。

(1)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北美有多達50億隻旅鴿。

(2)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旅鴿因為肉味鮮美,成為這些開拓者的食物,旅鴿的噩夢開始。

(3)1800年到1870年間,旅鴿的數量以比較緩慢的速度下降,但當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後,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

(4)1805年的紐約,一對旅鴿賣兩美分,旅鴿肉由火車從美國西部運來。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窮人往往除了旅鴿見不到其他的肉食。

(5)19世紀40年代,美國的鳥類觀察組織發現旅鴿的數量下降的速度太快,他們決定想辦法保護旅鴿。

(6)1850年之後,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旅鴿的數量在減少,但是美國內戰之後鐵路和電報的發展讓勞動人口大量增加,更推動了旅鴿的需求。

(7)1857年,一些學者向俄亥俄州立法會議提出了一項議案,要求保護旅鴿。但是立法會的專項委員會以"旅鴿數量龐大,棲息地四處都是,覓食地寬敞開闊"為由,拒絕立法保護旅鴿。

(8)1870年到1890年之間,旅鴿的數量直線下降。

(9)19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戰爭結束後,鳥類學者已經很難發現大片的旅鴿群,各地發現野生旅鴿的記錄也越來越少。

(10)1878年,在密西根州的派託斯基,每天有5萬隻旅鴿被殺死,這種情況持續了5個月。

(11)19世紀80年代,芝加哥大學的查爾斯•惠特曼教授從野外搶救回來幾隻旅鴿,嘗試人工飼養和繁殖,但是經過幾代後,鴿子的數量越來越少。

(12)1896年,大約25萬隻的一群旅鴿被獵殺,這是人們所知的最後一個大旅鴿群。

(13)1897年,密西根州終於立法,在10年的時間裡禁獵旅鴿。

(14)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之後,旅鴿的野外記錄幾乎沒有。

(15)1898年,芝加哥大學的惠特曼教授將僅有的幾隻旅鴿贈給辛辛那提動物園,希望能通過動物園專業人員的飼養,保留下這個珍貴的物種。

(16)19世紀末,動物保護主義者開始呼籲保護旅鴿,在密西根州通過立法,在旅鴿築巢地兩英裡範圍內不許使用捕鳥網,但這項法律沒有被嚴格執行。

(17)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縣的郊外林地裡,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用自己的氣槍打下了一隻野生旅鴿,這是至今為止最後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18)最後剩下的一對旅鴿在留下一個幼雛和幾個未孵化出來的蛋後,離開了這個世界。人們給它們的幼雛起了一個名字叫"瑪莎",名字來自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的妻子瑪莎•華盛頓。

(19)1910年,所有人工飼養的旅鴿陸續死去,只剩下"瑪莎"獨自活在世上。

(20)1914年9月1日中午,管理員來到瑪莎的鴿舍進行檢查,看到瑪莎蹲在屋頂,一動不動地看著外面的天空。管理員清理完鴿舍後離開,過了大約1個小時,管理員再次來到瑪莎的鴿舍時,發現瑪莎已經倒在了籠子裡,永遠地停止了呼吸。瑪莎的屍體被送給擁有140家博物館的史密森學會,被製作成一具剝製標本保留,但不做公開展示。

(21)1947年5月11日,美國在威斯康星州立懷厄盧辛公園為旅鴿立起紀念碑,上書

相關焦點

  • 旅鴿丨只有沙丘認識它們
    1914年9月1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臺都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瑪莎於當日下午1時,在辛辛那提動物園去世。瑪莎是地球上最後一隻旅鴿。當旅鴿滅絕之後,人們常常會懷著怨恨之情提起俄亥俄州派克鎮的那個小男孩,是他在1900年3月24日這一天,射下了天空中最後那隻野生的旅鴿。終於醒悟的人們,試圖將倖存在動物園裡的旅鴿進行培育。
  • 旅鴿的悲慘命運,你知道的有多少?
    但也有些鳥類是由於人類的捕殺等原因在近代才滅絕的,旅鶴就是一個著名的代表。旅鶴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候鳥,體長一般為3541釐米,重250340克。它們原分布於北美洲的東北部,秋季向美國佛羅裡達、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東南方遷徙。從表面上看,旅鶴和普通的鵠子非常相似,不過,它的後背是灰色的,而胸前的顏色又是鮮紅色的。
  • 盤點世界上已經滅絕的4種生物,最後一個有50億隻卻還滅絕了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有新的生物出現,也有數不清的生物滅絕。今天就看看世界上已經滅絕的四個物種,最後一種原本竟有50億隻。第一,斯特拉大海牛(自1768年滅絕)。斯特拉大海牛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短短的26年時間,在人們沒有更多的了解它們的時候,那些貪婪的皮毛商人就使斯特拉大海牛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第二,開普獅。開普獅是近代滅絕的獅子亞種,又稱為好望角獅,在19世紀野生開普獅滅絕,但一些動物園依然有其後裔(含混血)。第三,渡渡鳥(自1681年滅絕)。
  • 強烈推薦——50億北美旅鴿被人類吃到徹底滅絕
    的確如此,如果這裡不是記錄下世界上最後一次野生旅鴿出現的記錄,它就真的默默無聞了。讓我們把歷史的篇章翻回到17世紀,那個時候歐洲人剛剛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大多數歐洲冒險家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再陌生的世界,總會迎來無畏的探索者。對第一批北美冒險者來說,這個世界是冷酷而無情的。
  • 旅鴿,曾多達五十億隻卻被吃到滅絕
    但在兩百多年前的地球上有一種鳥類卻沒有這麼幸運,它們死於人類無休止的欲望。它們體型與常見的鴿子不同,尾羽較長,佔身體的近二分之一,每年都要不斷的遷徙,因此被稱為旅鴿,也叫漂泊鴿。旅鴿就像是高山上的冰川一樣,即便在夏天會融化一些,但在冬天也能夠補充回來。旅鴿肉質可口,很快就成了歐洲移民者的饕餮盛宴,還隨著鐵路運輸成了美國人餐桌上的常客。面對人類,旅鴿這種笨拙策略完全不適用。動物捕食旅鴿是有限度的,當自己的需求滿足了之後就不會再捕殺,而人類不一樣,人類的欲望是無休止的。即使旅鴿的數量龐大,數以億計,但還是滿足不了人類的欲望。
  • 曾經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卻被人類拉入了滅絕的深淵
    根據這種鳥四處遊走遷徙的特性,今天我們在中文裡稱它為漂泊鳩,或者旅鴿。雌性的旅鴿。圖片:Hayashi and Toda/Orthogenetic Evolution in the Pigeons被稱為美國鳥類學之父的亞歷山大·威爾遜,對旅鴿有更加直觀的印象。
  • 數量驚人的旅鴿為何滅絕:人類捕殺與低遺傳多樣性
    人類捕殺加上低遺傳多樣性  在19世紀的北美大陸,旅鴿(學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的數量如此驚人,以至於獵人們會開展比賽,看誰射落的旅鴿最多。大約一百多年前,最後一隻旅鴿在動物園中死去。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 數量驚人的旅鴿滅絕:人類捕殺、低遺傳多樣性
    2014年,發表在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指出,人類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時的旅鴿種群已經十分脆弱,已經在走向衰亡。研究人員指出,儘管旅鴿數量龐大,但早已深陷危機。和旅鼠類似,旅鴿的數量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動,只不過是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
  • 如果費米悖論有漏洞,人類會是宇宙中最後一隻「旅鴿」嗎?
    如果地球能誕生人類,那麼宇宙中理應也存在其它的外星文明,可問題就在於——它們在哪裡呢?雖然人類至今都沒有找到與外星文明相關的直接證據,但科學家由此延伸的所有猜測都是在「外星文明也許存在」、以及「它們的文明程度大概在人類之上」。人類是唯一(第一個)文明嗎?
  • 旅鴿
    旅鴿是一種喜歡旅行的候鳥,夏季生活在美洲東部地區,冬季則遷徙至美國南部。每年遷徙季節,上億隻旅鴿飛過天空時會遮住陽光,大地一片黑暗,鴿群寬達幾公裡,長數百公裡,需要花上幾天時間才能穿越一個地區。1813年的一天,一位著名鳥類學家抬頭望著旅鴿從頭頂飛過的壯觀景象時,曾極為樂觀地預言:「旅鴿,是絕不會被人類消滅的!」
  • 世界上「人為導致」滅絕的七大物種,最後一種原本竟有50億隻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有新的生物出現,也有數不清的生物滅絕,其中更有許多是因為人類導致其滅絕的,今天就看看世界上「人為導致」滅絕的七大物種,最後一種原本竟有
  • 1900年3月22日,一個美國男孩打下了一隻鳥,宣告一個物種的滅絕
    1900年3月22日,一個美國男孩打下了一隻鳥,宣告一個物種的滅絕 關於瀕危物種的保護是現今一個非常熱點的話題,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每天都有1000多種生物滅絕,這就意味著基本上每1秒鐘都有1~2種動物徹底地從地球上消失,這是一個令人驚心的數字。
  • 旅鴿的消失之謎是怎麼解開的呢?
    然而當時的美國政府並沒有在意這樣的警告,過了30年,在1870年的前後,鳥類學家們發現野外已經沒有那麼大群的旅鴿了,又過了二十年,連單只的旅鴿都很難被找到了。1900年的時候,有個叫派克的人在野外打死了一隻旅鴿,後來人們才意識到這是最後一例野外發現旅鴿的記錄,到1910年生活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旅鴿也只剩下一隻了。
  • 旅鴿是人類殺光的沒錯,但2萬年前,禍根就埋在基因裡了
    原標題:旅鴿是人類殺光的沒錯,但2萬年前,禍根就埋在基因裡了作者:盧平編輯:明天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Science)封面上的照片就是瑪莎,最後一隻旅鴿。1901年,最後一隻可確證的野生旅鴿被射殺於美國伊利諾州;1914年9月1日,雌鴿瑪莎終老於辛辛那提動物園,旅鴿這個物種從此滅絕了。
  • 人類走向孤獨的腳步
    1914年9月1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臺都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瑪莎於當日下午一時,在辛辛那提動物園去世。瑪莎是地球上最後一隻旅鴿。   當旅鴿滅絕之後,人們常常會懷著怨恨之情提起俄亥俄州派克鎮的那個小男孩,是他在1900年3月24日這一天,射下了天空中最後那隻野生的旅鴿。終於醒悟的人們,試圖將倖存在動物園裡的旅鴿進行培育。可是,失去了藍天的旅鴿,已經失去了一切。
  • 世界上最後一隻夏威夷蝸牛去世了,為什麼會滅絕?
    夏威夷蝸牛根據美聯社報導,最近,世界上最後一隻夏威夷蝸牛,在夏威夷去世了。彩色殼的夏威夷蝸牛除了人類的抓捕,人類帶到夏威夷的一些外來物種,也是夏威夷蝸牛滅絕的重要原因。現在你知道「喬治」這隻夏威夷蝸牛的去世,意味著什麼了吧?這標誌著夏威夷蝸牛這個物種,在世界上滅絕了。造成這個悲劇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抓捕,還有兩個外來物種的威脅。不過,在喬治去世之前,科學家已經從它身上收集了一些細胞,冰凍保存了起來。
  • 因為肉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旅鴿,曾有60億隻如今一隻不剩
    筆者-小文人類花費了數百萬年的時間爬上了食物鏈頂端的位置,無論是智力還是武器,人類組織以秒殺地球上任意一種生物,稱為地球的主人也當之無愧。,甚至還有過明確的歷史依據的。北美旅鴿是美洲大陸上獨有的鳥類,它們棲息在落基山脈東部的森林地帶,和候鳥的性質一樣,每到冬季,北美旅鴿就會南飛到溫暖的地方。
  • 【果殼網專訪】斯圖爾特·布蘭德:讓滅絕的旅鴿重回藍天
    待到日落前奧杜邦到達目的地時,頭頂上還有旅鴿掠過。這場遷徙整整持續了4天。奧杜邦可能想像不到,再過幾十年,到19世紀末,這種多到足以令日月無光的鳥會瀕臨滅絕。棲息地的減少和人類的獵殺使旅鴿的數量在短短數十年間從大約50億跌倒了零點。1900年,已知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BB槍打死。
  • 是誰殺死了30億旅鴿 基因研究揭開旅鴿滅絕世紀之謎
    事實上,在19世紀早期,旅鴿可能也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鳥類。根據推測,當時至少有30億隻旅鴿,這約是今天北美所有鳥類數量的1/3。然而,到了20世紀,沒有一隻旅鴿能在野外倖存下來。1914年9月1日,最後一隻被稱為Martha的旅鴿死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動物園的鳥籠裡。僅僅一個人類壽命周期,旅鴿便經歷了從異常繁盛到最終滅絕的過程。
  • 大航海時代,世界上被人類滅絕的八種著名動物
    不單單是人類,包括這些地區的野生動物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左手持著經,宣揚永恆的愛與溫柔,右手持著利劍屠戮不順從的反抗,劫掠當地的自然資源。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滅絕於虛,偽的殖民者手中的八種著名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