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起法院,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最難?十年前,有人會說勝訴難!五年前,有人會說立案難!今天,有人會說執行難!而送達成功是審判、執行工作能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如今,城市化進程加速、人為逃避訴訟的情況使得基層法院送達工作顯得難上加難。阿榮旗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送達小組不僅肩負著成功將材料送到當事人手中的使命,還要擁有與逃避訴訟當事人「鬥智鬥勇」的智慧。
NO
1
為破解「送達難」,實現保障當事人訴權。近日,送達小組展開了為期11天的下鄉集中送達活動。集中送達小組由立案庭分管院領導尹昌吉帶隊,兩名專職送達人員和抽調的兩名立案庭成員組成,在11天中,送達小組「披星戴月」、「跋山涉水」,不論是30分鐘車程的附近鄉村,還是3小時路程的偏遠林區;不論是山路蜿蜒的急彎陡坡,還是泥濘不堪的羊腸小道;過河、翻山、繞路,導航不便就詢問村委會、派出所、附近村民,無法行車便雙腳前行。有的當事人搬家多年,早已人去樓空,有的人工作地點一換再換······送達小組始終不放棄任何尋找當事人的機會,頂著風冒著雨,乘風破浪,11天中成功送達了133件民事案件法律文書,其中大部分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由於涉及當事人人數眾多,平均每個案件的當事人為七到八人,送達成功往往要送三次以上。
2020—11.25
聽一聽他們送達路上的新鮮事兒吧
WINTER
「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去當事人家裡送達,當時當事人不在家,家門口一隻小狗在狗窩裡瑟瑟發抖偷偷的抬頭瞅我們,我們就去下一家送達,當折返回來送達的時候,狗主人也在家了,這條狗的氣勢也上來了,從門口攆到位咬我們。」劉磊哭笑不得的說。(圖為 幹警劉磊 為當事人送達)
WINTER
「送達的前幾天,天氣一直不好,一會陰天一會雨雪。去當事人家送達的時候,感覺院裡比山路還要泥濘,車直接在當時人家院子裡悟住了,當事人家裡也無處下腳」劉之冰說著。
圖為:尹昌吉副院長 冒雨在當事人家中送達
尹昌吉副院長為當事人答疑解惑 告知權利和義務
WINTER
「當事人白天要去地裡或者外面幹活,工作時間室是找不到當事人的,只有在休息時間才能找到,尤其是在晚上吃飯的時間,這時候當事人一般是在家的」王瀟,孫世強說道。(圖為 王瀟 孫世強 送達現場)
幹警劉之冰 入戶送達
送達小組的11天集中送達,有效實現高效送達、快速審結案件、節約了當事人訴訟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為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案件的滿意度,做好審判前的保障工作,送達工作就既要種好提高審判質效的「試驗田」,更要當好保障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排頭兵」,為承辦法官的肩上壓力減負,跑出公平正義的進程加速度。
本期作者:周美茹
WINTER
原標題:《【法院動態】披星戴月 風雨兼程—法院送達小組日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