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想要兼做零售不能只擺個貨架 悅衡食集怎麼做的

2020-11-26 贏商網

  擺上貨架、劃分出零售區域,這是很多餐廳都自然而然會做的事情。上面或出現供應鏈的優質食材,或出現店鋪自製的醬料配料甚至成菜,甚至玩一些生活方式的衍生品(比如餐具、服裝、家飾),都是已經相當普及的現象。但這類空間經常成為餐廳的一項點綴,因為缺乏人手或空間,它們並不能為餐廳提供大量的收入。

  國外已有不少類似的經營模式,最普及也最經典的應該算是農場店,它們通常由某個綜合性農場開設,餐廳的食材通常由自家農場直供,而農場出產的新鮮食材及其加工產品自然也在店中銷售,如果餐廳選址於農場,更可以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餐飲體驗。

  

  悅衡食集(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的烘焙區

  但是當需要發生在城市中的時候,物流、空間、商圈等都成了需要綜合考量的因素,它們對於兼營零售的餐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在一定的空間限制內提供更科學合理的布局,並且高效精準地傳達品牌價值,這裡對設計有著極大的要求。

  上海的悅衡食集在今年年初開出了第二家店——而且是旗艦店。從法租界的路邊小館,到全新商場地下一層的大鋪位,面積翻了一倍有餘,曾經全部貼牆或入牆的零售貨架現在可以在六七百平方米的空間中大展拳腳。

  

  悅衡食集平面圖

  在五百平米左右的空間裡,零售空間佔了50%左右,比例是老店的一倍。這個空間基本上是一個長方形,分成了若干個細分區域:蔬果區,堅果區,冷榨果汁區(被設計成了實驗室的模樣),開放的備餐區點菜區,咖啡區(還有一部分準備做成熟食外賣區),進口食品區,烘焙產品區,肉類區,客座主廚產品區,酒水區,兩個方向、四架收銀機的收銀臺和旁邊的花藝、雜項區。地面上都標記動線,根據動線消費者會從蔬果區進入,然後一路曲折迴環繞過所有區域後抵達收銀臺。

  悅衡食集的中心思想是「真實好食」,蔬果區以及一部分菜品所用食材都來自於店鋪自營的位於山東煙臺和上海崇明的兩個農場。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蔬果區會被設定為了整條動線的起點。無公害、無汙染的放心食材直送餐桌的理念,通過分散在各處的電子屏幕和彩色圖版,在顧客的整個體驗中被不斷強調。

  

  悅衡食集零售產品區

  下了電梯之後,直接映入眼帘的是用餐區,比較尷尬的是,真正的入口——蔬果區,反而設計的不夠直接顯眼。以寬敞明亮的用餐區域作為「櫥窗」,也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中,用人流和食物來直接吸引眼球。

  但這家店最聰明的地方,不在於平面,而在於海拔。在前排標準餐桌高度的用餐區背後,使用了高桌高凳,坐在這個全店正中區域的顧客,可以輕易地「望穿」到所有的零售、廚房區域。零售區域的貨架比一般超商都要低矮,雖然犧牲了很多存放空間,但留出了開闊的視野。即使是在商場中逛街路過的客人,也能一眼看透整個店鋪幾乎所有的角落,讓眾多分區瞬間被解讀完畢。

  

  就餐區、收銀臺和雜項區

  悅衡食集可以被定義為快休閒餐廳,它沒有完整的餐桌服務,消費者需要點餐後自己取餐、買單才入座,這很大程度上節約了餐廳人手,在需要多種經營的情況下,僱員隊伍不至於過分龐大。而且新店雖然面積擴大了一倍,貨品量(SKU)也多了一倍(老店已經多達近300個),但服務人員數量卻沒有相應翻番。店員雖然有零售和用餐的簡單劃分,但很多時候都可以身兼導購和餐桌服務等多重身份,這也是同一物業下多業態經營時的加分項。

  

  悅衡食集的食物

  再過幾個月,悅衡食集的第三家店會在上海開張,他們又將從商場回到熟悉的街頭。作為旗艦店的二店更多的時候是完成了一個全面的實驗,這裡每一個分區模塊都可以根據新店的區位以及客群特質,進行新的排列組合。

   

本文轉載來自:掌柜攻略,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悅衡食集:以餐廳+零售模式賣食品 成為新中產心頭好
    於是,他們創立了悅衡食集,其英文名為Hunter & Gatherer(獵人與採集者),意思很明確,代表著食物的原始、新鮮、本味,從而傳達出一種健康的理念。   當然,悅衡食集的定位也並不是「吃」那麼簡單,而是一家以自供食材為特色的餐廳,兼具賣場式雜貨店的零售功能。
  •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這家綠色餐廳來長寧了~
    2014年首店開業至今,好吃、健康、純天然、農場至廚房的新鮮配送,已成為悅衡食集的代名詞。餐廳秉持從田間種子到餐桌美食的初衷,結合亞洲與美式的菜系靈感,將「真實好食」的美食體驗注入餐廳的每一個細節。一側則是專注有機食材的「一米市集」商品零售區。 開放式廚房,展示了新鮮食物從製作到端上餐桌的完整過程。 為確保農產品不含農藥,悅衡食集分別在煙臺和崇明建立了自己的農場,依靠完全天然的方法防控蟲害,天然無公害,種植的果蔬基本滿足了店內的需求。
  • 無人貨架大浪淘沙:豐e足食如何做到單月1個億?
    在這一效應下,豐e足食在早期就組建了專業的BD團隊,初期點位開發成本僅為同行的四分之一。反觀2018年時的無人貨架的同業,他們的點位與客戶關係維護大多受制於BD團隊。在行業的瘋狂競爭下,點位的價格被BD越炒越高,但同時,用戶體驗卻越來越差。顯然,綜合來看,豐e足食當之無愧已成為無人貨架行業的龍頭公司。
  • 衡悅「餃子也瘋狂」親子活動開始報名啦!
    大眾網煙臺1月9日訊 (記者 李相澎 實習記者 彭歡)衡悅童話城裡要舉辦新年大  本次活動由開發區衡悅童話城及煙臺大眾網聯合主辦,瑞思學科英語協辦,並得到了京師幼學領航園的大力支持。1月13日,趕緊帶著你的孩子來衡悅童話城,我們一起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嘍!
  • 外婆家疫情後最新力作:「老鴨集」,這隻鴨子能飛起來嗎?
    因為每個部位、每個年份、每隻大小不同的火腿,它產生的鹹味和鮮味都是不一樣的。開業之後的老鴨集,已經成為了西溪龍湖天街裡的傳奇。並未搞什麼驚天動地的打折促銷,但每天清晨燉的一大鍋鴨子,到了中午就被一搶而空。下午接著燉上一大鍋,四點半門口就開始大擺長龍,晚上遲來一步就吃不上了。如今這老鴨集,每天穩穩的賣出200隻老鴨煲。
  • 超級物種、投食店……解析「零售+餐飲」的幾種打法
    未來餐飲消費場景只分為兩種,一種是到店消費,用戶需要更好的環境、菜品呈現以及服務,並樂意為此多花錢;另一種就是叫外賣,用戶希望商家以最快的速度把性價比最高的飯菜安全地送到手。   所以,餐飲業商家想要活得好,要麼專心做好外賣,要麼專心做好堂食,分工和服務勢必要專業。   近年來,「零售+餐飲」成為新的發展方向之一,二者的融合方式日漸趨於多樣化。
  • 零售頭條: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 無印良品入駐京東
    零售頭條: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 無印良品入駐京東來源:聯商網2018-06-01 17:39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零售行業發生了如下要聞: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進入百萬小店,沃爾瑪正嘗試引導有錢人用簡訊來購物,Today便利店完成3億B+輪融資,西貝開了家「三角肉夾饃+咖啡」的餐廳……1、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進入百萬小店
  • 這一年亞馬遜和全食過得如何?又為何讓谷歌下決心牽手京東
    全食超市的Prime會員折扣活動在其中可謂功不可沒。 全食超市從區域到全美,實現中心化管理商品供應計劃。全食超市曾面臨的最大挑戰,成就了它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可以用經濟有效的方式在美國流程化管理大量當地時鮮產品。 很多小品牌選擇全食超市作為推出他們的新產品的第一個地方。然而對於全食超市來說,將貨架空間提供給不能帶來人流的小品牌,並不總是一個好的選擇。
  • 一個無人貨架倒下,千萬個智能貨櫃站起來,2018智能貨櫃出路在哪
    無人貨架的散場帶出來智能貨櫃的登場。  據有關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11月月底,自動販賣機存量將達40萬左右,整體市場規模約180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50億。  從2017年的無人貨櫃到2018的自動售貨櫃,新零售的機會一直存在。在分析了貨櫃龍頭企業小豆網絡科技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現狀之後更是堅信這一點。
  • 零售體驗中使用人工智慧的20個最佳實例
    多年來,客戶的零售體驗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客戶通常進入一家商店,尋找合適的商品並進行購買。人工智慧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的零售體驗,並通過個性化、自動化和提高效率將體驗提升到新的水平。而且它已經實施。以下是20個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改善零售體驗的最佳實例。
  • 新零售是什麼意思,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新零售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是馬雲在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的,要想完整地理解新零售的意思,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來介紹。首先,新零售是什麼?新零售是什麼意思呢?新零售是對線下超市商業業態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通過數據驅動,完成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技術完全融合。這是一種趨勢也是傳統商家實現轉型突破的方式。其次,為什麼要做新零售?除了了解新零售是什麼意思之外,再和大家分享下為什麼要做新零售?
  • 2018新零售潛力TOP100排行榜
    唯品會、國美、三隻松鼠、百安居、名創優品等各行各業紛紛推出自家的新零售策略,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中小項目更是遍布全國各地。2017年,新零售代表了無限的可能性。2018——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夢想十分美好,終需面對現實。僅僅半年,2017年上半年還在紅的發紫的無人貨架就在2018年初迎來了大敗退。
  • 新零售是海水還是火焰 它將給阿里、京東帶來什麼?
    服裝業態方面,百麗去年6-8月在內地關閉276家門店,曾經在2011年日開2家店的百麗,如今平均每天關店3家;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達芙妮身上,在21個月裡(截至2016年9月底),淨關店1562家,其中去年三季度,一季就關閉了307家店鋪。
  • 悅花越有變更為悅天使真正原因是不斷升級
    悅天使2018年5月,悅花越有正式更名為悅天使,並成立悅天使集團,旗下電商平臺也變更為悅平臺。悅天使集團實行集團化運作,集團以打造全球頂級網際網路大數據公司為戰略核心,發揮數據產業引領先導作用,構建以電商平臺、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生命科學等一系列產業板塊為支撐的數字經濟產業體系,不斷創新商業生態供給側匹配模式,重新定義消費渠道矩陣,形成數字經濟需求驅動產業集群配套。悅天使是悅花越有的產業升級,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大眾消費,同時提升企業服務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老廠區向遊客開放——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老字號,是該好好考慮換個活法!  經過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註冊商標總數達1.2萬個。  據企查查近日發布的「中華老字號」大數據報告,在全國省份排名中,上海有老字號180個,北京有117個,江蘇有96個。從整體分布看,江浙滬共有367個老字號,佔比近1/3。  從行業細分看,老字號中「酒」「藥」「飯」三類佔比最多。
  • 海深科技CEO戴劍彬博士:詳解商品識別在零售行業的應用
    比如商品擺到貨架上,需要知道佔了多大的排面,是不是整齊擺放,以前是派員工巡店,後來是通過拍照的方式。現在出現了很多眾包公司,專門幫助品牌方拍攝門店的照片。照片收到後如何處理是一個問題,如果以人力來處理這些照片效率很低,無法及時反饋,所以在這樣的場景下,商品識別技術有很大的應用需求。
  • 南京外擺市集最新「出攤」名單請收好 雙休日就在家門口「趕個集」
    揚子晚報記者先後聯繫了南京12個區的城管部門,梳理了這份最新的《南京外擺市集「出攤名單」》,方便您茶餘飯後,就在家門口「趕個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張可姜婧儀●現場探訪白天商場賣衣服,晚上丹鳳街夜市裡接著幹最近每天夜幕降臨時,玄武區丹鳳街就會熱鬧起來。
  • 一家10平方米小店的零售數位化改造之路
    經過打聽,他得知附近有個高橋批發市場,附近的零售店鋪都去那裡進貨。到了現場他被玲琅滿目的商品震撼了,商場裡有6000多個商鋪,幾萬種商品,沒個幾天幾夜根本沒法把商場走完,挑花眼的他只好先隨便進點貨。批發市場不能一件件進貨,老闆要求一箱箱買,王斯異進了兩箱王老吉,還有幾箱香乾,回來錄入倉庫時才發現,王老吉快要過期了,他根本不敢放上貨架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