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物種、投食店……解析「零售+餐飲」的幾種打法

2021-01-11 贏商網

  網際網路的興起,導致了去中間化速度加快;跨界現象已經在各種業態之間越來越司空見慣,零售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馬雲曾說,這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實際上,對於利薄如紙的零售商超而言,最終還是要選擇餐飲業態作為提升業績的法寶。

  未來餐飲消費場景只分為兩種,一種是到店消費,用戶需要更好的環境、菜品呈現以及服務,並樂意為此多花錢;另一種就是叫外賣,用戶希望商家以最快的速度把性價比最高的飯菜安全地送到手。

  所以,餐飲業商家想要活得好,要麼專心做好外賣,要麼專心做好堂食,分工和服務勢必要專業。

  近年來,「零售+餐飲」成為新的發展方向之一,二者的融合方式日漸趨於多樣化。

  零售跨界餐飲,餐飲O2O君總結分兩大流派: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且看其具體打法。

  線上派:阿里巴巴

  盒馬鮮生:生鮮+餐廳+外賣O2O集市

  雙12第一天,盒馬鮮生(外賣+超市)位於上海浦東的金橋店單日銷售額將近200萬元。盒馬以一間幾百平米"工廠外賣+生鮮超市"的履約中心,完成當天訂單10000單以上。

  盒馬鮮生一出世就在商業圈兒出了名,阿里巴巴投資1.5億美金。創始人為原京東物流總監侯毅,屬於生鮮+餐廳+外賣的O2O集市模式。

  盒馬外賣CEO張皓明認為,餐飲業與零售業一樣,到最後拼的還是人效和平效,再好的傳統餐飲業中午接500單必然會癱瘓,但盒馬外賣輕鬆1500單,且可做到30分鐘送達。只需要一個廚房,35個廚房工作人員,以及幾百個快遞即可。

  秘訣就在於,盒馬外賣建在CBD服務白領,不做到店消費,廚房完全可以按照工廠流水線的方式設計和投產。

  原材料主要分為兩種,蔬菜都是淨菜工廠加工過的,而葷菜材料在外面初步加工後速凍運至廚房,再經過廚師用盒馬外賣的研發方法製作出來,工作人員裝盒後放在流水線上自動就到塑封包裝環節,最後滑至窗口貼上列印好的快遞單就派給快遞員。

  2016年在上海開10家廚房,北京1家。按照盒馬外賣現有的業務數據來算,中午一個廚房賣1500單,日均8~10萬銷售額,一個廚房一年大約有3000萬銷售額,且不包括其他時段的銷售。

  而盒馬鮮生線下店售賣的商品來自103個國家,超過3000種商品,其中80%是食品,20%是生鮮產品,後者未來可能發展到30%。

  與其他生鮮商超不同的是,盒馬鮮生不接受現金付款,只接受支付寶付款。通過支付寶可以快速吸粉,並掌控線下端消費數據,完成O2O閉環。

  盒馬鮮生與傳統商超還有區別就是把「餐廳」體驗業態納入實體店。這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逛店理由,也讓店內生鮮產品有了更多銷售出口。

  據了解,盒馬鮮生的牛排、海鮮,及熟食餐廳區佔地200平米左右,裡面設置了五張四方桌子,消費者可堂食也可外帶。

  此外,用戶在店內選購了海鮮等食材之後還可以現場製作,門店會提供廚房給消費者使用。

  線上派:三隻松鼠(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

  投食店:零食+輕食+水吧集合模式

  三隻松鼠,作為一個剛剛成立4年多的網際網路公司,靠賣堅果成長為行業獨角獸,令人驚嘆。

  9月30日,三隻松鼠在蕪湖開了第一家線下店,取名三隻松鼠投食店。開業一個月銷售額240萬,客單價80元,引起業內熱議。

  詳細閱讀:網際網路食品三隻松鼠開線下實體店,月售240萬,比隔壁無印良品和星巴克還要火!

  除線上線下同價的零食產品售賣空間外,「水+輕食」的飲食休閒區域也是融合跨界的一種嘗試,更能契合歇腳地的概念。

  從奶茶、咖啡,到蛋糕、甜品,每一款都經過無數次試吃和篩選,名字也非常有趣,比如「甲乙餅丁」、「貴妃好酥」、「戰鬥民族麵包」。

  買一杯奶茶可以任意選擇價值3塊錢的小投食包試吃,同樣的價格也許沒有多少利潤,卻通過奶茶這個媒介讓消費者坐下來,連接了產品的同時,還連接了品牌。

  在章燎原看來,開這家投食店並不是為了增加銷售,而是增強消費者跟品牌之間的互動與聯繫,是一次錦上添花。

  在實體零售業寒冬的大背景下,章燎原還是斷言:「投食店的開業對網上銷售一定會起到增加的作用,而不是稀釋。」

  在選址上,自帶流量的三隻松鼠並沒有選擇人氣旺鋪。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認為,未來的規劃是每個城市只開一家店,並且更加偏向網購併不特別發達的三四線城市。

  未來的三隻松鼠要走IP化路線,好好運用松鼠的這一IP。目前已開業四家店,2017年的開店目標100家。

  線下派:永輝

  會員體驗店:超市+餐飲的超級物種

  1月1日,永輝對標盒馬鮮生的一個新業態在福州開業,面積只有500平方,作為多重餐廳的結合模式,提供新鮮、安全、高性價比的全球優質食材。

  融合了永輝目前孵化的8個創新項目: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詠悅匯、生活廚房、健康生活有機館、靜候花開花藝館。

  這是永輝繼紅標店(傳統的紅色門頭永輝超市(需求面積:5000-10000平方米))、綠標店(定位中高端的永輝Bravo超市)、精標店(定位高端的永輝Bravo精緻超市)、會員店之後的第五個業態。永輝方面管這個新業態叫做「會員電商超級物種體驗店」。

  為什麼取名為「超級物種」?永輝給出的解釋是:超級物種就是未來超市+餐飲,讓消費者更能尋味未來生活。

  「超級物種」這種業態,餐廳能夠增加顧客到超市消費的頻次和滯留時間。餐飲業的高毛利則可直接提升營業額,甚至改善線下店的盈利結構。

  永輝擁有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能夠獲得規模優勢,無論是在精品超市或「超級物種」裡經營餐廳的利潤會相當可觀。

  與鮭魚工坊類似,盒牛工坊依託於永輝的全球供應鏈資源經營進口牛肉。詳細閱讀:10個月賣出5000頭三文魚,「零售+餐飲化」的跨界新玩法。

  因採購量巨大,並省去中間環節,使得盒牛工坊能夠將一塊進口安格斯牛排零售價控制在30-50元之間。與一塊牛排動輒上百元的餐廳相比,這一價格非常具有優勢。

  「工坊」系列與永輝超市共享供應鏈,藉助其門店網絡進行擴張。但從其設置「內部合伙人」,與永輝超市保持相對獨立的運營機制來看,永輝對於零售融合餐飲的嘗試早已不限於互相帶動客流這一目的,而是希望孵化出獨立的餐飲品牌,成為永輝超市未來一大贏利點。

  今日資本以4.6億增資永輝雲創,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模式的認可,2017年開店目標50家。

  線下派:居然之家

  怡食家超市:吃+玩+賣的健康生活新體驗

  居然之家集團對超市新業態寄望深重。已在全國擁有162家連鎖家居賣場的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在年會上拋出「向600億銷售進軍」的2017目標。

  其底氣就是以超市、餐飲、電影院線、兒童培訓、體育健身等新業態為支撐的「家居建材零售」向「家庭大消費生態圈」的轉型升級。

  1月14日,京城首家多業態、多渠道經營、倡導健康飲食的EATOWN 怡食家超市,在北京居然之家十裡河店開幕。

  怡食家不僅僅是一家購物超市,它還是健康新生活餐飲服務的一站式體驗店。門店總面積8000平米、賣場4800多平米的怡食家超市,拿出了25-30%的面積做了餐飲及休息區,做出了類似義大利Eataly「食材+餐廳」的體驗超市型態。

  為消費者帶來嶄新生活體驗的都市農場、室內花園、名家烹飪教程,青花瓷初體驗、進口健康美食、精選食材、中西美食餐飲、傳統小吃, 精釀啤酒紅酒體驗。

  體驗的核心落腳在「慢食」。何為慢食體驗?主張吃當地應季的食品,食品的生產符合自然生長規律;在都市快節奏中他們放慢腳步,試著以味蕾和嗅覺探索生活。

  為了保持親民的低廉價格,在怡食家超市,合作商不需要繳納場地租金。削減掉的商業地產租金轉化成低廉價格的商品回饋給消費者。

  2017年,怡食家超市至少要開五到六家超市。在北京至少會開三四家,然後會走出北京到外埠開店。

  而紅星美凱龍集團董事長車建新認為,實體店是製造消費場景、消費感受的場所。其北京多家店面在此方面有所嘗試,引入了咖啡廳、兒童主題樂園、美食城、購物等多種業態。

  如何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那麼,無論是超級物種還是盒馬鮮生,投食店還是怡食家超市,他們如何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首先是消費空間的時尚精品化。門店選址基本都在購物中心,保證到店客流和目標客群的定位,同時定義自己的形象和檔次。讓用戶認知到這是一個提供安全、可靠、時尚、商品精選且能夠獲得超值消費體驗的地方。

  其次是從一個消費場景打造跨品類的體驗。從購買生鮮到購買熟食再到直接就餐體驗食材等商品服務,組合出一整套關於「吃」的場景消費體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供應鏈和配送,餐飲業的效率競爭在供應鏈,並在配送效率上追求體驗升級,好吃不貴有面子正是其考驗。

  無可否認,零售挾商品組合和服務創新優勢跨界餐飲,給了餐飲更多玩法和想像空間,但誰會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轉載來自:餐飲O2O 羅華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超級物種關店,新零售有多少坑?
    生鮮電商新零售領域再度傳來壞消息。近日,永輝超市旗下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宣布關店,這是該品牌在上海開設的首家門店。超級物種運營方永輝雲創(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方面稱,此次關店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的正常營運調整。
  • 超級物種關店 新零售填坑?
    來源:北京商報繼盒馬鮮生、小象生鮮後,實體零售巨頭永輝超市孵化的新物種也未能避免遭遇陣痛。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已經關店,該門店開業至今不到兩年,這也是超級物種首次關店。不過,進入2019年以來,關店的新零售不止超級物種一家。
  • 「超市+餐飲」新零售上半年開關店盤點: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開店...
    在去年迎來全面爆發期後,「超市+餐飲」新零售業態今年似乎進入了「疲軟期」。   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1-6月,14家「超市+餐飲」的新零售品牌共開店76家,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需求面積:300-800平方米)開店數量繼續領跑,分別新開36、11家門店,7FRESH、盒小馬、鮮食演義繼續穩步擴張。
  • 新零售行業集體陷入焦慮,超級物種如何破局?
    而在6月,界面新聞報導稱,超級物種北京的幾家門店面積縮減,原有的花坊、果坊等工坊也部分撤離。新零售行業分析師王利陽曾表示,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等新零售項目,當初都是相關方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捧」出來的明星項目,多少都有點網紅的體質。商業模型存瓶頸?有業內人士認為,超級物種的接連閉店可能與永輝內部的「兄弟鬩牆」有關。
  • 超級物種門店再調整,永輝新零售現拐點
    在傳統商超穩步上升的情況下,超級物種卻接二連三傳出關店消息。雖然超級物種回復稱關店為「主動調整」,但仍有分析認為,永輝的強項在於其傳統超市業態,對比來看,目前旗下超級物種、永輝到家等新零售業務則表現並不突出。
  • 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關閉,新零售開始「擠泡沫」?
    兩年前,永輝雲創旗下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在上海五角場萬達開出了首店,開業前幾天,這家門店一度被「擠爆」。然而,這一象徵著超級物種挺進上海的門店已和大家說「再見」。近日,永輝雲創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上海區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已關閉,並稱這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考慮的正常營運調整。因為對標盒馬,此前,永輝雲創旗下這一新零售業態備受關注。
  • 超級物種遭遇轉折期:三年虧十億,還能「搶救」嗎?|新零售案例
    一、超級物種的市場定位超級物種是永輝雲創著力攻佔新零售市場的排頭兵,也是永輝超市在傳統商超及零售轉型上的重要探索。永輝雲創獨立之後,超級物種的定位及經營模式正在進行迭代和進化,門店正在逐漸弱化餐飲功能而突出加強零售區的建設,比如部分門店內開始縮減餐飲面積,同時拓寬零售區的主體面積、豐富日常生鮮的品類,以此來實現以「大餐飲」客流為主向「全品類」客流轉變,推動超級物種向「品質生鮮食材體驗店」方向的發展。
  •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如何顛覆自己?|新零售核心公司觀察④
    場景、物流、支付為觀察新零售平臺價值最重要的三條主線,而場景又細分出前置倉模式、新零售超市+餐飲模式、平臺模式和傳統商超模式。 後疫情時代,站在中場的新零售行業如何解決上半場的問題?如何打開下半場的空間? 我們將以產業和資本為主線,對其進行中場復盤。 本篇將從新零售的「前線戰場」——場景開始,盤點生鮮電商「超市+餐飲」模式的典型代表——盒馬鮮生、超級物種。
  • 超市+大餐+外送 新零售樣本「超級物種」首次進津
    你聽說過「超級物種」嗎?在超市裡也可以吃大餐,你體驗過嗎?據去年招商發布會上發布的消息,在新零售領域名聲響徹全國的「超級物種」即將進駐仁恆置地廣場四期,天津人即將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新潮購物體驗。作為「超市+餐飲」的有機結合體,超級物種已在全國11個城市開出了36家門店。
  • 永輝超級物種-傳統線下超市的新零售逆襲
    二、永輝超級物種除了在業績方面的強勁增長,作為一家線下崛起的實體超市,永輝在新零售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也是讓人刮目相看。永輝超級物種誕生於2017年1月1日,在福州開了第一家店,到2017年年底,在全國已有26家門店。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類似,主打生鮮,是餐飲+食品超市的O2O模式。
  • 超級物種:虧損10億後接連關店!騰訊阿里新零售戰役怎麼樣了?
    永輝的生鮮新零售之路遇到了生存拐點,現行運營的超級物種何去何從? 來源丨海西商界(ID:haixishangjie)原創作者丨大瓜又一家超級物種關門了。9月20日,有記者發現北京中駿世界城的永輝超級物種關店了。據了解,超級物種聚焦「高端超市+餐飲+O2O」,是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永輝超市的轉型之作。
  • 永輝超級物種,走到了十字路口?
    超級物種:新業態的外殼,技術的內核外界給超級物種的定義是,它是依託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針對城市中高端消費人群所打造的智慧零售新物種。換句話說,超級物種其實就是以技術作為內核,披著新業態外殼的新零售業態。先說其業態。
  • 首次嘗試大店模式 永輝旗下新零售超級物種逆行
    在盒馬鮮生積極嘗試小業態時,永輝超級物種則一反常態地落地了一家大店。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永輝旗下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在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的新店與過去相比面積大幅擴大,SKU數量增多,同時首次融合了到家配送的「衛星倉」模式。大店的落地透露出超級物種正開展新一輪的摸索和調改,而新零售模式也遠未定型。
  • 新零售兩大典範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如今發展得怎樣?
    說起新零售概念的落地,不得不提起今年被媒體反覆對比的兩大「生鮮驕子」:永輝的超級物種(需求面積:300-800平方米)和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需求面積:2500-5000平方米)。   2017年7月14日,馬雲攜阿里巴巴眾人抵達北京十裡堡盒馬鮮生品嘗海鮮,讓這個「生鮮巨獸」被推到了聚光燈之下,隨後也引發了消費者們的嘗鮮狂潮。
  • 新零售關於盈利模式的賽跑 :超級物種、盒馬誰贏?
    反映到市場上也非常明顯,沃爾瑪等大商超忙著轉型、便利店整合加速、原先快速增長的新零售迎來調整期。今年7月已經在上海關過一店的超級物種,又在北京迎來了一家門店的關閉。   霸業未成接連受挫   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有一個非常新穎、霸氣的名字,光從名字上就能感受到它的野心,就是要做新零售產業的明星和王者。
  • 超級物種兩周年,業態體驗持續創新
    自2017年1月1日誕生,智慧零售創新業態超級物種也將迎來兩周年。超級物種是永輝針對中高收入的白領人群推出的又一新業態,主打「高端超市+生鮮餐飲」,其憑藉全新的經營方式,成為「新零售的標杆」之一。。借鑑永輝超市生鮮供應鏈源頭直採和標準化的經驗,超級物種這一年來在「去中間商化」、做垂直供應鏈上投入了頗多精力。比如在國內三文魚爆出「青海虹鱒魚」信任危機之前,超級物種直採團隊早早已是遠赴挪威產區一線,考察從魚苗養殖、捕撈、加工、裝箱到物流運輸到國內大倉的各個環節,與挪威海產公司萊瑞(Leroy)籤署合作協議,全部海外直採挪威海產局認證的三文魚。
  • 虧損達10億,永輝超市捨棄「超級物種」
    作為一名福建人我們從小都是在永輝超市裡買東西吃的但這幾天永輝又出大新聞了虧損達10億永輝超市捨棄「超級物種」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被「拋棄」的超級物種據了解,永輝雲創成立於2015年6月,由張軒寧一手打造,主要負責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的業務運營,包括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等。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零售旗下一員,超級物種曾被業界寄予厚望,認為它將成為盒馬鮮生的強勁對手。超級物種是什麼?
  • 超級物種開進機場 接連布局福州、深圳
    目前國內大部分機場餐飲業態較為單調,基本上以快餐為主、選擇較少、品質也參差不齊。超級物種機場店的出現,一方面能夠對機場餐飲生態做有力的補充,另一方面也是其圍繞"新中產"生活工作圈挖掘出的又一體驗式消費場景。
  • 超級物種能幫永輝實現超級飛躍嗎?
    近年來,隨著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的崛起,一批傳統零售超市也跟著走上了模式變革之路,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筆者去年曾走訪過福建、浙江等地的多家永輝超級物種店,在此談點個人的粗淺體會:第一,永輝的超級物種確實體現了超市+餐飲+三公裡宅配的新零售基本套路,跟它主流的永輝超市業態相比有著明顯的市場定位差別。第二,超級物種面積不大,果蔬、水產的品類並不豐富,價格也不便宜,使其沒有海量品類、超大面積的賣場超市場景感帶來的普羅大眾淘便宜、買買買的購物感。
  • 一手調研數據解讀新零售超級物種盒馬鮮生
    2、阿里孵化的生鮮超市新物種:盒馬鮮生  最近盒馬鮮生大家非常關注,普遍反饋體驗很好,線下客流很旺,但是也無說清楚其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如何通過新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深入了解阿里孵化的這個全渠道生鮮超市新物種,我們草根調研了盒馬鮮生金橋店(首店,於2016年1月開業),搜集了門店經營的多維度數據,在此基礎上對其經營模式和盈利情況進行分析(也是本篇報告的亮點)。  公司採用「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的經營模式,這一模式即我們常說的O2O全渠道,門店承載的功能較傳統零售進一步增加,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