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的論文投稿後遲遲無回應?投稿六忌需注意!

2020-11-23 騰訊網

論文等待發表時間的長短即發表時滯不僅與論文的質量有關,還與投稿技巧有關。要縮短論文的發表時滯,提高論文的錄用率,除要了解所要投向的期刊及其對稿件的要求外,還應遵守法律法規,提供有效的聯繫方式等。本文雖以高校教師為對象,但觀點對於廣大科研工作者同樣較為適用,特此轉載。

一、忌門不當、戶不對

這裡包含了兩層意思:

(一)忌論文水平與期刊檔次不相符

目前國內主流的分檔方式是以影響因子為首要參考標準的,但很多高校教師對影響因子不是很了解,因此不掌握這種分類方式。另一種大體的分類是分成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兩大類。核心期刊一般會在封面醒目的地方打有核心期刊的字樣,且很多網上都有它們的名錄,一般很容易區分。

此外,全國各高等院校辦的學報還可分重點高校的學報,普通本科院校的學報,普通專科學校的學報,在這些學報上發表文章的難易度一般來說是依次降低的。

這是由於各高校能為自家學報提供的平臺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擁有核心期刊的編輯部、重點院校的學報編輯部能收到的稿件相對來講要比其它兩類院校的多且優,所以同樣一篇稿件在不同的高校學報的發表時滯很可能是不同的。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衡量自己的論文水平,以及能夠接受的發表時滯等各方面的因素,將稿件投向水平相當的學報。

筆者建議,在不影響個人前途的情況下,為求以最快的速度發表,增強寫作信心,不妨低選,特別是第一次投稿的高校教師,更宜如此。比如原來想投重點院校的學報可改投普通本科院校的學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基金項目支持的論文。很多學報,包括核心期刊,在徵稿簡則中都明確指出:有基金資助項目的稿件優先刊用。當然並不是所有有基金項目支持的論文都是好文章,但由這些簡則中的說明我們可以看到是否有基金項目的支持,文章得到的待遇還是有區別的。

因此,作者在投稿時就要注意自己的文章是否有基金項目的支持,是校級的還是省級的或是國家級的基金項目,如有基金項目支持就應在投稿時註明,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受關注。當然,還應注意所投的學報近年來發表的論文情況。

如,同為核心期刊的《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近年來發表的帶基金項目的論文約佔20%(包括校級的基金項目),而《廣西師範大學》(自然科學版)近年來發表的帶基金項目的論文約佔98%,並且這些基金項目全部為省級以上的基金項目,一篇不帶基金項目或只帶校級基金項目的論文在這兩種期刊上發表機率的大小是顯而易見的。

(二)忌專業不對口

投稿除了關注論文質量與期刊檔次相符的情況外,作者還應考慮所投期刊刊登文章的範圍涵蓋了哪些學科,文章論述的重點內容能否歸入該期刊開辦的欄目中,使所投的稿件具有針對性。作者尤其應當注意所投期刊的特色欄目。

如《河池學院學報》於2004年開辦的「科學與人文研究」、「粵西文人與文獻研究」等。因為每一種學刊要辦出自己的特色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欄目,而這種欄目往往是準備長期開辦下去的,是作為拳頭產品來抓的,編輯者自然希望能收到大量優質的稿件來使欄目得到延續,得以唱響。

特別是那些新開辦的特色欄目,由於開辦時間短,影響尚未建立,時常會出現「用稿荒」。故此,作者所投論文若能歸入該刊的特色欄目,尤其是新開辦的特色欄目,則更是「門當戶對」、「如魚得水」。

反之,若投稿前不事先考查期刊刊登文章的範圍,則會使文章發表時滯延長。如本刊曾收到一篇題為《論高速公路綠化帶的美化》的文章,由於本刊目前沒有適合於它的欄目,後建議改投它刊。又如《廣西工學院學報》偏重於理工科的論文,若投去一些研究文學的文章,就是專業不對口了。

很多學報編輯部由於種種原因,往往未能將稿件處理信息及時通知作者,那麼文章得以發表的時間就會拖得更長。

二、忌一稿多投

每個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論文能夠儘快的發表出來,而那些等待拿文憑、評職稱高校教師期盼論文儘快發表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為趕時間發論文,一些高校教師採取了不恰當的做法———一稿多投

例如,近期,我刊編輯部收到兩篇非常明顯的一稿多投的論文,一是《笛卡爾的科學方法論探究》,它同時發給6家學術編輯部。另一篇是《我國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建構》,它同時發給21家編輯部。

這些作者或許認為全面撒網總會捕到一條魚的,殊不知,欲速而不達,反而使文章的發表無望。因為這樣做違反了我國的著作權法。

我國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著作權人向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稿件另投他刊,但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這說明作者在獲知論文將被刊登於某一學報後或在等待學報編輯部通知的法定或約定期限內,不可一稿多投。

同時一稿多投會耗費編輯部寶貴的人力、物力資源,若造成一稿多發,就會浪費更多的出版資源,多數高校學報的編輯部由於人力不足,會在徵稿簡則等類型的文字中,對稿件的處理時間有所約定,一般都會比法定的時間要長一些,大多數高校學報約定的時間為三個月。

如《河池學院學報》徵稿簡則的第8條:本刊的稿件處理時間時限為3個月,投稿3個月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者可自行處理。在規定的時間內請勿一稿多投。又如《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徵稿簡則中提到:稿件請勿一稿兩投,如三個月內接不到錄用通知,即請作者自行處理稿件。因此,像這樣一稿多投的論文,是不會被高校學報的編輯部接納的。

那麼作者投出論文後是不是除了焦急的等待就無計可施了呢?其實也不盡然,作者在縮短等待論文發表的時滯上還是有事可做的。比如在論文投出的一周或兩周後,可電話或E-mail諮詢學報編輯部,一來可知道自己的論文是否已被收到,二來也可引起編輯對自己論文的關注,有時甚至能直接得到是否錄用的通知或什麼時候能得到是否錄用的通知。這樣作者就能對自己論文投稿後的情況有所了解,不至於繼續盲目等待,也好安排下一步該怎麼辦。

三、忌選題陳舊、論據不足、論證錯誤、泛泛而談、毫無新意

編輯每天都要面對很多的來稿,還要處理日常事務,在對稿件進行初次篩選時,一般是先看文章的題目、摘要、文中的各論點,以判斷文章的選題是否有新意,文中的論點是否有創新。

如一篇題為《幾種常見的垃圾收集算法》文章,文章的各層標題如下:1垃圾收集的意義;2垃圾收集的算法;2.1引用計數算法;2.2標記-清除算法;2.3複製算法;2.4標記-整理算法;2.5增量收集算法;2.6分代收集算法;2.7適應算法;3垃圾收集算法評價標準;3.1垃圾收集導致程序暫停;3.2垃圾收集對系統資源的消耗;3.3垃圾收集對虛擬內存交互的影響;3.4垃圾收集對編譯器和運行時影響。從文章的標題中,我們看到作者羅列了幾種常見的垃圾收集算法,看其內容只是對幾種算法的泛泛而談,缺少深入的研究或對算法有所優化,沒有創新點。

此外,論點沒有充足的論據支持,論述過程不符合基本的邏輯規律,也是寫文章的大忌。如一篇題為《一種宇宙基本結構的新學說———氣體宇宙學說》的文章,開篇即指出宇宙大爆炸學說違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物質無限性的觀點,然後作者根據哲學中的「物質無限性」和「不存在永遠絕對靜止的物質系統」推導出氣體宇宙學說,文中不僅沒有任何的觀測事實支持作者的觀點而且作者在論述過程中混淆了哲學範疇的宇宙概念和物理學範疇的宇宙概念,犯了明顯的邏輯錯誤。這種文章也是不能發表的。

還有一類比較常見的來稿,這類文章多是高校教師從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提煉出選題對象,並由此寫作開來。這類選題對實踐很有指導意義,是有價值的,在來稿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少這方面的好作品,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來稿停留在工作總結、心得體會的層面上,缺少理論的提煉,沒有達到學術論文的要求。

四、忌欺騙編輯

欺騙編輯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抄襲。高校學報編輯部的人手一般較少,很多時候一個編輯負責幾個學科的稿件,很難掌握所負責學科的全部研究動態。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有些高校教師整篇抄襲別人已發表的論文,僅將論文的題目、摘要、關鍵詞等略作改動,就直接投稿,還有些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整段抄襲別人的文章而不標明,想利用編輯部審稿的漏洞鑽空子,渾水摸魚。

殊不知編輯從文章中提煉出另外的一些關鍵詞,到網上一查就抓到了「狐狸的尾巴」。況且目前多數學報實行的是三審制,一般都會由相關專業的專家對稿件進行一次審查,所以即使個別抄襲的論文僥倖躲過編輯的審查,最終還是很難逃過專家的「火眼金睛」的。

二是騙取審稿意見。有部分高校教師在得到修改意見後,先向編輯承諾多少天后將改好的文章發來,結果卻將修改後的文章發給另外一家編輯部,編輯打電話催問,他才回答說已被他刊採用。還有的作者將論文轉投他刊而未被採用,然後再轉回原來那家編輯部。這些做法都是不妥當的。況且學報編輯之間是經常聯繫的,有時兩家學報在某些專業上的審稿專家都是相同的,所以部分作者的上述行為還是會露出馬腳的。

以上的做法一旦被發現就會給編輯留下不好的印象,為以後的投稿埋下隱患,第一種類型的做法更是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違反了著作權法,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五、忌投稿不合格式要求

絕大部分的高校學報都要求來稿用word或wps排版,具有中英文題名、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有些還要求提供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甚至文章排版用單欄還是雙欄,每行多少字都有明確的要求。如我刊時不時會收到一些無法打開的稿件,主要是因為高校教師用來寫文章的辦公軟體不是word或wps,也有因為作者使用的版本太高造成不兼容而不能打開的。

還有些高校教師投來的稿件沒有摘要、關鍵詞或參考文獻等這些學報編輯部要求的論文必備的要素而失去被採用的機會。因此,高校教師在投稿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目標學報編輯部的徵稿簡則、投稿須知等,檢查一下自己的論文是否已符合要求,各要素是否已齊備,從而提高論文的錄用機會。

六、忌投「無頭稿件」

在審稿過程中,編輯經常會遇上些不夠細心的作者,他們在投稿時或是忘記留下聯繫方式,或是留下一些無效的聯繫方式。如本刊曾收到一篇從連雲港郵寄來的論文,編輯看後覺得文章新穎,準備和作者聯繫,結果找遍信封的裡裡外外,文章的前前後後,卻只見作者的姓名,只好作罷。

還有些高校教師留下了電話號碼但編輯打過去發現是空號,留下了E-mail,但是作者一兩個月才登陸一次。由於編輯和作者沒能及時聯繫上而使文章發表的時滯延長的事時有發生的,因此作者在投稿時留下便捷有效的聯繫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論文的順利發表,除了要有過硬的質量外,還應講究一些投稿技巧和策略。

相關焦點

  • 科普貼:論文投稿後發生了什麼
    阿旺閒來沒事總喜歡逛小木蟲和丁香園,在論文投稿版塊看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對投稿後論文處理流程的疑惑或者焦慮。作為科研「老司機」,阿旺自然非常明白這些「後浪們」的心情,畢竟阿旺多年前也是跟這些大朋友、小朋友們一樣的心態。只是現在阿旺經歷了太多失敗,歷經各種血淚史,自然心態也就淡然了。
  • 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
    以下是我們總結醫學研究生SCI論文投稿的幾點體會。一、周密的研究設計和創新性是一篇好論文必須具備的兩個前提。一方面,論文的好壞,首先體現在研究題材的創新性上,創新是論文的靈魂,具備較好的創新性的論文,更能吸引期刊編輯的注意,從而能從成千上萬的論文中脫穎而出,最終被自已心怡的期刊接收。
  •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
    小編都是提議各位挑選後面一種的,自身投稿有挺大的片面性,根據技術專業組織投稿,可以為您解讀投稿前的常見問題。例如投稿sci期刊論文,還必須留意投稿信的編寫,投稿信的目的是讓雜誌期刊的小編對投稿的論文有大致的了解,各位能夠創作自身投稿意向,及其投稿的具體內容,關鍵發覺和實際意義,一些期刊還規定註明基金使用和是不是有利益輸送,出示審稿人名字、企業和郵箱地址。
  • 醫學論文發表條件及投稿技巧
    5, 費用因素 進入市場經濟,多數醫學刊社向作者收取論文發表費,以補充辦刊經費的不足,因此,作者對經濟支付能力問題不容忽視。2.4投稿時應注意的具體問題1 ,保證論文內容質量 突出醫學論文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2, 注意論文寫作質1,題名:切題、新穎、精練,是言簡意賅地反映論文內容的邏輯組合。
  • 科技論文投稿全過程-易智編譯
    在論文撰寫完成之後,科研工作者接著就需要去投稿,這是論文成功發表的重要一步,對於廣大論文寫作者來說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所以易智編譯就分三個部分跟大家介紹科技論文投稿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在確認以上各項沒有問題後,再起草一封投稿信,簡要說明擬投稿的欄目、稿件的重要性、並聲明未曾發表過。在收到作者的投稿後,期刊編輯部 (或在線稿件處理系統) 會對稿件進行編號,作者今後與編輯部有關稿件情況的通信都要使用此編號。
  • 投稿小貼士:如何正確查詢SCI論文投稿狀態,是否應該催稿?
    通常情況下,作者投稿成功後的常態就是焦急地觀察和等待投稿狀態的變化,而根據期刊處理稿件效率的不同,快的期刊可能1,2個月會返回外審結果,而慢的可能長達半年甚至一年都杳無音訊。所以,如果遇到投稿狀態卡住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寫信給編輯?詢問出版社?還是再等幾個星期?
  • 期刊編輯給首次投稿就被拒的女生回信: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收到你的投稿論文已有兩周時間,我和其他2位編輯反覆閱讀,經過仔細研討,最終給出了3條審稿意見(請原諒我們說話有點直接):意見一:論文的漏洞比我爺爺的網眼背心上的窟窿還要多! 意見二:這篇稿件的寫作風格太糟糕了,審得我都不想活了。意見三:就算回到本科生時期,我都會這種水平的投稿。所以,不好意思,你的論文被拒稿了。
  • 論文投稿的84個規則,了解一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投稿前的選刊1.明確文章適合發表在哪些雜誌?專業期刊還是綜合期刊?2.明確文章的類型?3.下載最新版的投稿須知(Instruction for authors),嚴格地按照要求逐一審查。4.預投稿雜誌是否需要版面費?如果論文被接收,能否支付發表該雜誌的全部費用?5.為投稿和以後的交流準備了一個國際通用郵箱,建議gmail,yahoo,hotmai等,或使用所在單位的郵箱。
  • SCI 論文寫作全攻略(三)- 選刊與投稿
    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決定投稿方向。  3.利用學科帶頭人的影響或國際學術交流的條件,物色最了解中國學術研究、信任中國學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SCI選用的期刊中約 1 / 3為美國期刊,因而要注意選美國期刊。  二、如何準備投稿?
  • 醫學論文投稿難? 常笑醫學網全面助力醫學工作者提升投稿成功率
    對於醫學工作者而言,醫學論文投稿的成功率關乎著學術影響力的提升和職稱評定,提高醫學論文投稿成功率無疑成為職業生涯的頭等大事。而醫學論文投稿難在業內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 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分享
    為此,醫刊匯分享一篇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從發表SCI論文投稿前的準備、投稿的具體步聚,以及修回後的處理等幾個方面,探討高效地發表SCI論文。一、周密的研究設計和創新性是一篇高質量論文必須具備的兩個前提。
  • SCI論文投稿都經歷了哪些狀態?
    如果在這一步被拒,編輯一般措辭都很委婉,並且會推薦適合投稿的期刊給你。有時候編輯還會指出問題建議修改後重投,這樣的情況一般還是有希望的。 【3.Reviewer(s) Invited】 說明編輯認為文章還可以,正在邀請審稿人。審稿人有可能是你投稿時推薦的,也有可能不是,一般是匿名審稿。
  • 超詳細的SCI論文在線投稿流程
    由於SCI論文數字出版與傳播的快速發展,期刊的投稿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國際一流SCI雜誌基本都已採用了在線投稿方式。所以對於想發表SCI論文的科研者來說,很有必要了解SCI期刊的在線投稿流程和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
  • 避免論文發表失敗,SCI投稿全過程,你必須了解(收藏)
    通俗的說,第一次投稿可以「碰碰運氣,」就算失敗,損失的不過是一個審稿周期的時間(比如兩個星期到一個月)。而如果文章真入了審稿專家和編輯的法眼,能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發表,對作者可謂益處多多。當然,也要注意不同的期刊對文章的格式和字數方面的要求會有所差異。一篇文章被一個期刊拒稿後原稿件不經過修改是不能直接投到另一個期刊的。
  • SCI論文投稿實戰總結:充分了解目標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
    導語11月26日,投必得邀請PCM 期刊編輯部主任熊婉老師為大家進行了主題為充分了解目標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的直播講座。本次直播,熊老師結合圖文實例,主要從選擇目標期刊、如何與編輯進行交流以及PCM 期刊介紹等方面為大家進行了講解。熊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妙語連珠,且實戰性高,對科研工作者論文的投稿具有指導意義。
  • 研究生論文投稿,一定要講點策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目前,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仍是絕大部分高校對研究生畢業的要求之一。很多研究生都戲言,「自己的論文不是被拒稿,就是在被拒稿的路上」,感覺發表論文「很難」。
  • 淺談醫學SCI論文的投稿體會
    為了高效地發表SCI論文,賽恩斯編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探討。一、周密的研究設計和創新性是一篇「好」論文必須具備的兩個前提。一方面,論文的好壞,首先體現在研究題材的創新性上,創新是論文的靈魂,具備較好的創新性的論文,更能吸引編輯的注意,從而能從成千上萬的論文中脫穎而出,最終被自已心怡的雜誌接收。
  • 除了影響因子外,SCI論文投稿前,還要考慮什麼?
    獎金要評,職稱也要升,針對自己的論文研究的主題領域,權衡上述的一些因素,投稿適合自己論文的期刊才是明智的選擇。SCI醫學論文翻譯,都有哪些技巧?高分值的SCI期刊,一般喜歡哪些論文?SCI論文被拒稿後,該如何修改論文?想要SCI論文順利見刊?
  • 中文論文投稿查重率要低於多少?
    作者:新風學術網 成功投稿發表類期刊論文,對於需要職稱評定的朋友來說非常重要,而雜誌社、學報等為了打擊學術造假行為,都會對投稿論文進行查重,檢測合格者才有機會發表論文,那麼中文論文投稿查重率要低於多少才算合格呢?降低中文投稿論文查重率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 英語論文寫作與投稿經驗分享
    :準備階段、寫作階段和投稿階段。下面我將分享一點自己的論文寫作與發表心得。  一、準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需要向組內師兄師姐多多請教,這點非常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為他們能帶你迅速進入到本領域的核心中去。然後就是閱讀大量的專業文獻,通過文獻深入了解本專業的前沿內容,然後從中選擇一個可能有所創新的切入點進行研究。在能做出一些創新性內容的時候,就可以構思論文的主體框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