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DA: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統計學指導原則

2021-01-21 騰訊網

回復「臨床試驗」可獲取更多資料

附件1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統計學指導原則

概述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較受試製劑(T)與參比製劑(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異是否在可接受範圍內的研究,可用於化學藥物仿製藥的上市申請,也可用於已上市藥物的變更(如新增規格、新增劑型、新的給藥途徑)申請。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薦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較藥代動力學參數的平均水平,未考慮個體內變異及個體與製劑的交互作用引起的變異。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其他分析方法。例如氣霧劑的體外BE研究可採用群體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評價製劑間藥代動力學參數的平均水平及個體內變異是否等效。

本指導原則旨在為以藥代動力學參數為終點評價指標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設計、數據分析和結果報告提供技術指導,是對生物等效性研究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一般原則。在開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時,除參考本指導原則的內容外,尚應綜合參考《以藥動學參數為終點評價指標的化學藥物仿製藥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和《藥物臨床試驗的生物統計學指導原則》等相關指導原則。

研究設計

(一)總體設計考慮

生物等效性研究可採用交叉設計或者平行組設計。

1.交叉設計

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議採用交叉設計的方法。交叉設計的優勢包括:可以有效減少個體間變異給試驗評價帶來的偏倚;在樣本量相等的情況下,使用交叉設計比平行組設計具有更高的檢驗效能。

兩製劑、兩周期、兩序列交叉設計是一種常見的交叉設計,見表1。

表1兩製劑、兩周期、兩序列交叉設計

如果需要準確估計某一製劑的個體內變異,可採用重複交叉設計。重複交叉設計包括部分重複(如兩製劑、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複(如兩製劑、四周期、兩序列),見表2和表3。

表2兩製劑、三周期、三序列重複交叉設計

表3兩製劑、四周期、兩序列重複交叉設計

2.平行組設計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例如半衰期較長的藥物),也可以使用平行組設計。平行組設計因個體間變異給試驗帶來的影響較交叉設計大,應有更嚴格的受試者入選條件,如年齡、性別、體重、疾病史等,且需使用合理的隨機化方案確保組間的基線水平均衡以得到更好的組間可比性。

3.其他設計

如果採用適應性設計等其他設計方法,可參考《藥物臨床試驗的生物統計學指導原則》,且應事先與監管機構溝通。

(二)樣本量

試驗前需充分估計所需的樣本量,以保證足夠的檢驗效能,並在試驗方案中詳細說明樣本量估計方法和結果。使用ABE方法進行生物等效性分析時,應基於明確的公式合理估計樣本量。不同的設計,對應的樣本量估計公式不同。

交叉設計的樣本量需考慮的因素包括:(1)檢驗水準α,通常為雙側0.1(雙單側0.05);(2)檢驗效能1-β,通常至少為80%;(3)個體內變異係數(Within-subjec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w%),可基於文獻報導或預試驗結果進行估計;(4)幾何均值比(Geometric mean ratio, GMR);(5)等效性界值。平行組設計的樣本量估計可參考一般連續型變量的樣本量計算公式。

如果使用的分析方法沒有明確的樣本量計算公式,也可以採用計算機模擬的方法估計樣本量。

(三)受試者脫落

為了避免研究過程中因受試者的脫落導致樣本量不足,申請人在進行樣本量估計時應考慮適當增加樣本量。

一般情況下,試驗開始後不應再追加受試者。已分配隨機號的受試者通常不可以被替代。

(四)殘留效應

使用交叉設計進行BE研究通過每個受試者自身對照來增加比較的精度,其基本假設是所比較的製劑在下一周期試驗時均不存在殘留效應,或殘留效應相近。如果交叉設計中存在不相等的殘留效應,那麼對於GMR的估計可能有偏。

研究設計時應避免發生殘留效應。如果發現存在殘留效應,申請人應當分析產生的可能原因,提供相應的判斷依據,評估其對最終結論的影響。

數據處理和分析

(一)數據集

數據集事先需要在方案中明確定義,包括具體的受試者剔除標準。一般情況下,BE研究的數據集應至少包括藥代動力學參數集(PharmacokineticsParameter Set,PKPS)、生物等效性集(Bioequivalence Set,BES)。用於不同藥代動力學參數分析的受試者數量可能不同。

藥代動力學參數集(PKPS):包括接受過至少一次研究藥物的受試者中獲得的藥代動力學參數數據集。本數據集的作用在於描述性統計受試者的藥代動力學參數數據。

生物等效性集(BES):通常包括至少一個周期且具有至少一個可評價藥代動力學參數的統計分析集。本數據集是推斷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是否生物等效的主要數據集。

(二)數據轉換

建議對藥代動力學參數(如AUC和Cmax)使用自然對數進行數據轉換。選擇的對數轉換方式應在試驗過程中保持一致,且需在方案中指明。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由於樣本量較少,難以確定數據的分布。因此,不建議以對數轉換後數據不服從正態分布,或原始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為由,而使用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統計假設與推斷

平均生物等效要求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的差異在一定可接受範圍內,通過以下假設檢驗來進行統計推斷。

其中μT為受試製劑對數變換後藥代參數總體均數,μR為參比製劑對數變換後藥代參數總體均數,θ為生物等效性界值。在設定的檢驗水準下,若拒絕原假設H,則表明生物等效。通常設定θ=ln(1.25),-θ=ln(0.8),即生物等效性要求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的GMR落在80.00%—125.00%範圍內。

生物等效性標準應同時適用於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包括Cmax、AUC0-t和AUC0-∞。

通常情況下,如果研究藥物包含多個組分,則每個組分均應符合生物等效性標準。

當Tmax與藥物的臨床療效密切相關時,通常採用配對非參數方法對Tmax進行差異性檢驗。

(四)數據分析

1.概述

對於上文提到的生物等效性標準,通常是構建的雙側90%置信區間,若此置信區間落在區間內,則可推斷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滿足生物等效。此方法等價於在0.05的檢驗水準下進行雙單側假設檢驗。應根據不同的試驗設計選擇恰當的置信區間計算方法。計算出的雙側90%置信區間後,可通過逆對數變換(指數變換)得到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原始數據的GMR的雙側90%置信區間。

2.交叉設計

對於交叉設計,建議使用線性混合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計算。

3.平行組設計

建議採用基於正態分布均數差值的置信區間構建方法。

(五)離群數據處理

通常不建議剔除離群值。必要時需要針對離群值進行敏感性分析,即評價剔除和不剔除離群值對生物等效性結果的影響。如果結論不一致,需解釋說明並分析原因。

(六)其他問題

如果一個交叉設計是在兩個及以上的中心進行,統計模型中應該考慮中心效應。所用模型應該能估計不同中心的效應,反映不同中心的實際情況,並說明來自不同中心的試驗數據是否可以合併進行分析。

如果存在多種受試製劑和/或多種參比製劑,通常會有多個生物等效的假設檢驗。若多個假設檢驗需同時滿足,則無需進行I類錯誤的調整;若不要求同時滿足,則需對I類錯誤進行調整,調整的方法有Bonferroni法、Hochberg法等。

結果報告

結果報告中應對以下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一)隨機化

應具體說明試驗用的隨機化系統和隨機化方案,包括隨機化控制的因素、區組、種子數等,並附有隨機化數字表。

隨機化的結果應用表格描述,其中包含受試者編號、每一周期的用藥情況,以及隨機化控制的因素等。隨機化結果可在附錄中展現。

(二)統計學方法

應說明所採用的統計學方法,包括藥代動力學參數的計算方法、分析模型和等效性檢驗方法、對數轉換等內容。還需說明使用軟體的名稱與版本號。

(三)統計分析結果

應提供每個受試者給藥後的檢測成分濃度檢測結果。在附錄中應同時給出算術坐標以及對數坐標下每個受試者給藥後的藥時曲線、不同藥物製劑的平均藥時曲線。

應提供每個受試者的藥代動力學參數結果,包括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的算術均值、幾何均值、標準差和變異係數。

應提供包含序列內嵌套受試者、序列、周期和製劑因素的混合效應模型結果。若存在其他還需考慮的因素,也應包含在模型中。

應提供藥代動力學參數幾何均值比及其置信區間估計結果。

數據管理

以註冊上市為目的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數據管理可參考臨床試驗數據管理相關技術要求。

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生物樣本分析等數據為外部數據,在樣本分析及相關數據傳輸過程中應保持盲態,並按照提前制定的傳輸協議進行數據傳輸。試驗涉及到的生物樣本分析、數據傳輸和統計分析相關的計算機化系統應經過驗證並保持驗證狀態。

參考文獻

CFDA:以藥動學參數為終點評價指標的化學藥物仿製藥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2016年3月.

CFDA:藥物臨床試驗的生物統計學指導原則. 2016年6月.

FDA:Guidance for Industry: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EstablishingBioequivalence. Jan 2001.

EMA:Guideline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Bioequivalence. Aug 2010.

EMA:Questions & Answers: Positions on Specific Questions Addressedto the Pharmacokinetics Working Party. Nov 2015.

術語表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預防用疫苗臨床可比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本指導原則所述非創新性疫苗是指已有同類疫苗在中國境內上市,其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上市同類疫苗具有可比性的疫苗。本指導原則適用於採用免疫原性替代終點進行有效性評價的非創新性疫苗。對涉及處方和生產工藝等變更的疫苗,如需要通過臨床可比性研究進一步評價其變更可行性的,也可參考本指導原則。
  • CFDA發布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附全文)
    (試行)》(以下簡稱《指導原則》),對生物類似藥的申報程序、註冊類別和申報資料等相關註冊要求進行了規範。《指導原則》明確了生物類似藥的定義,提出了生物類似藥研發和評價的基本原則,對生物類似藥的藥學、非臨床和臨床研究和評價等內容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指導原則》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對生物類似藥的評價管理工作有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則,為進一步規範此類藥物的研發,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控制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礎。
  • 生物等效性評價會議最新日程
    生物等效性用於評價兩個藥物對某疾病患者的效應例如仿製藥與標準藥,天然藥與化學藥,口服藥與針劑,長效藥與短效藥,某藥低劑量與高劑量的比較需要用生物等效性方法來評價。FDA 規定, 若仿製藥品與註冊藥品間具有生物等效性,申報過程可按縮略申報程序ANDA進行,而不需要按新藥申報程序NDA進行,避免了耗時、昂貴的Ⅰ、Ⅲ期臨床試驗。所以,生物等效性檢驗在新藥臨床試驗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鼓勵仿製藥,FDA公布31個生物等效性指南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星期四宣布最新一批仿製藥行業指南草案,包括了31個產品的仿製藥生物等效性(BE)建議和13項產品生物等效性修訂建議。這31個最新公布的等效性指南的產品包括:治療罕見病的尼替西農,治療愛滋病感染的Truvada, 呼吸器官重磅藥布地奈德,消化用藥埃索美拉唑,兩年前剛剛獲批的治療帕金森症候群的哌馬色林。
  • 聖兆藥物將開展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王小偉記者從業內獲悉,新三板創新層企業聖兆藥物(832586.OC)在研的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已通過相關審批,日前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 藥物臨床試驗多重性問題等相關指導原則實施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發布《藥物臨床試驗多重性問題指導原則(試行)》《藥物臨床試驗協變量校正指導原則》《藥物臨床試驗亞組分析指導原則(試行)》和《藥物臨床試驗富集策略與設計指導原則(試行)》多個和藥物臨床試驗有關的指導原則,為藥物臨床試驗中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指導意見
  • 國家藥監局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2018年第52號)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廳字〔2017〕42號),加強對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工作的指導和規範
  • 口服速釋製劑根據BCS分類系統的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豁免(草案)
    forImmediate-Release Solid Oral Dosage Forms Based on a 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 System Guidance for Industry2015年5月  本指南為IND、NDA、ANDA、口服固體速釋製劑的補充申請以及申請體內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申請人提供建議
  •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聯合治療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本指導原則將依據不同的聯合治療臨床試驗階段,闡述抗腫瘤藥聯合開發的試驗設計原則和獲益評價,以期為抗腫瘤藥聯合開發提供參考,科學有序研發。 本指導原則僅代表藥品監管部門當前的觀點和認知。隨著科學試驗的進展,本指導原則中的相關內容將不斷完善與更新。
  • CFDA:《已上市中藥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本指導原則中列舉的工藝變更情形主要適用於普通中藥製劑,對於處方涉及毒性藥材、生物活性強或安全窗較窄的中藥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研究。對於本指導原則中劃分為Ⅱ類或Ⅲ類變更的,如果有充分的研究數據顯示變更對藥物的物質基礎以及吸收利用不會產生影響,則可按照Ⅰ類變更要求進行研究。
  • 對從事科學研究而言,統計學是一門特別重要的技能
    作為一名化學本科生,我繼續使用相同的基礎統計學原則分析某些分子是否能夠作為癌症的潛在生物標誌物,或者為何患有餵食障礙(feeding disorder)的兒童要比沒有這種障礙的兒童給家庭帶來更大的壓力。
  • 嶽陽市首次承接生物等效性預試驗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羅先宇)近日,市二人民醫院藥物臨床試驗I期臨床研究中心首次承接了生物等效性預試驗。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第一周期的樣本採集,填補了我市I期臨床研究的空白。I期臨床試驗也稱臨床藥理和毒性作用試驗,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
  •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新進展:總局豁免40餘品種生物等效性試驗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新進展:總局豁免40餘品種生物等效性試驗 澎湃新聞記者 劉楚 2017-11-14 19:31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家藥監局發布指導原則 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是否接受有規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0日訊 7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指導原則》對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適用範圍、基本原則、完整性要求、數據提交的技術要求以及接受程度均給予明確。
  • 重統計學但不唯統計學,PARAGON-HF研究再解讀
    在研究樣本量預估方面,借鑑了CHARM-Preserved研究的事件發生率,通過計算機模擬來獲得樣本量和檢驗效力的估計值。陳峰教授線上分享為了保持較高的研究質量,PARAGON-HF研究還設置了試驗指導委員會、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獨立終點判定委員會和血管性水腫審判委員會等,以便按計劃對臨床試驗的進程、安全性數據、主要療效指標進行評價。
  • CDE發布化學藥工藝變更指導原則,將變更分為了哪三類
    (簡稱「CDE」)發布了關於《已上市化學藥品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指導原則」),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導原則》指出,該原則主要用於指導藥品生產企業開展已上市化學藥品的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涵蓋的變更及變更研究主要包括化學原料藥生產工藝變更和化學藥品製劑生產工藝變更。
  • 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進口藥審批有望提速
    來源:北京晚報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發布進口藥審批有望提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日前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對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適用範圍、基本原則、完整性要求、數據提交的技術要求以及接受程度都做了明確規定。
  • CFDA發布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
    為指導生物製品的穩定性研究工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了《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附件: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5年4月15日附件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一、前言
  • 【BE審評】從法規解讀到研究設計,CDE專家幫你劃重點!
    即通過藥學一致、生物等效,可以推出治療等效、具有臨床可替代性。  由此將BE定義為:在相似的試驗條件下單次或多次服用相同劑量的試驗藥物後,受試製劑中藥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與參比製劑的差異在可接受範圍(±20%)內即為生物等效。  BE的研究和審評都要遵循特定的法規和指導原則。
  • 食藥監發布細胞治療研究與評價指導原則,進一步規範產品研發
    12月22日下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以下簡稱「指導原則」),以對這一此前因「魏則西事件」而備受爭議的治療研究領域進行規範。此外,指導原則還要求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者應建立產品可追溯的管理體系,以確保產品從供者到受者全過程的可追溯性,需列出供者—產品—受者鏈,或自體產品—受者鏈,需規範和監控生產操作過程,嚴格防控不同供者樣品(或不同批次樣品)的混淆。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權益保護在「指導原則」中也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