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SF通過共價相互作用使尿素酶失活的建議一致,純化的幽門螺桿菌尿素酶與SF的孵育導致260-320 nm區域紫外線吸收的時間依賴性增加(圖1)。吸收增加的變化幅度取決於SF的濃度。
圖1B顯示了SF濃度為7.4至740μM的60分鐘後在280 nm處觀察到的吸收差異。觀察到的吸收變化與SF的異硫氰酸酯(-N = C = S)基團與尿素酶的一個或多個半胱氨酸硫醇基團與在該波長區域吸收更強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相互作用相一致。
- N = C = S + HS - R → - NH - C(SR) = S
圖1
(A)用740μM蘿蔔硫素處理12、30、76和120分鐘的部分純化的幽門螺桿菌尿素酶(9μg/ mL)的差異光譜隨時間變化情況。對照比色杯中含有同等濃度的蘿蔔硫素。
(B)當將蘿蔔硫素(7.4 – 740μM)加入部分純化的幽門螺桿菌尿素酶(30μg/ mL)中時,在60分鐘內在280 nm處的吸收變化情況。
尿素酶和尿素酶-SF複合物之間的差異光譜具有兩個吸收最大值(在280 nm和320 nm附近)。後者與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形成一致。差異光譜中的兩個等吸收點(在250和330 nm附近)表明,這些光譜變化的反應涉及到相對特定的化學反應(如圖1A所示)。
參考資料:
[1] Y. Zhang, Role of glutathione in the accumulation of anticarcinogenic
isothiocyanates and their glutathione conjugates by murine hepatoma cells, Carcinogenesis 21 (2000) 1175–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