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讓成立22年的建龍微納,漸漸嶄露頭角。
科創板上市企業建龍微納(688357.SH)近日表示,公司正在研發一種新材料,可以塗於口罩、紙巾上能起到抑菌和消毒作用。而其核心分子篩產品,此前早已作為重要耗材,廣泛應用於醫用制氧機和家用制氧機中,幫助肺部機能受損的病人呼吸。
隱藏在口罩、制氧機這些急民生之所需的產品背後,建龍微納這家吸附類分子篩龍頭企業曾爭議頗多,但近日卻因此有回春之勢。現在外界更關注,科創板所募資金,如何才能讓建龍微納在全球分子篩梯隊裡再上一層樓?其分子篩製備技術的應用布局,又能否成為業績增長突破口?
不到1微米的工業巨人
提到分子篩,大部分人都會感到陌生。但這些直徑還不到1微米的小小產品,卻被稱作「工業血脈」。
這是一種單價不高但用量較大的工業耗材,主要分為三大類:吸附、催化和離子交換。其中,吸附類分子篩可以通過物理吸附來「篩」去空氣中二氧化碳、氮氣等成分,因此被廣泛用於石油加工、煤化工、建築材料、空氣分離、環保節能等需要提純的目標氣體領域。
例如將粘稠的石油變為清亮的汽油、淨化汽車尾氣中有害物質、將空氣分離製取氧氣,都離不開這種吸附類分子篩材料。但就是這樣一顆在化工領域起著關鍵作用的「螺絲釘」,我國曾長期依賴進口,國內大部分市場長期被國外巨頭所佔領。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全球分子篩吸附劑產能、產量分別為43.78萬噸和33.52萬噸,產量巨大。但在全球分子篩兩極分化格局下,全球僅有9家產能在萬噸以上的生產商。
建龍微納在百餘家生產商中突出重圍,集分子篩原粉、分子篩活化粉和成型分子篩研發、生產、營銷、技術服務於一身,涵蓋分子篩全產業鏈。其2018年成型分子篩與活化粉合計產能、產量佔全球比例分別為3.77%和4.85%,排名全球第六,全國第一。
在質量方面,建龍微納表現優異。Li-LSX變壓吸附制氧分子篩與JLOX-300系列深冷空分制氧分子篩,均在國內26套大型裝置中實現了對國際大型分子篩企業產品進口替代。例如JLOX-300系列分子篩,在替代進口產品後,分子篩裝填量由42噸降至36噸,切換周期由4小時延長至6小時,達到了節能降本目標。
硬實力突出,讓建龍微納順利成為美國霍尼韋爾UOP、德國CWK、瑞士Zeochem、中石油、神華寧煤等國內外名企業背後的「小巨人」。此外,建龍微納還成功收攏了競爭對手,不但向法國阿科瑪、江蘇潔歐康等客戶銷售分子篩原粉,還和美國普萊克斯開展成型分子篩業務合作。這種OEM銷售模式,間接證明了建龍微納產品質量受到主流高端市場認可。
逆風前行
輝煌已經成為過去,上市之後,建龍微納處於極具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只能逆風前行。
作為一家生產型企業,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然會消耗大量能源。建龍微納產品主要原材料是鋰鹽、氫氧化鈉、固體純鹼矽酸鈉和氫氧化鋁。根據招股書,分子篩產品對原材料依賴度非常之高,這四種原材料佔公司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分別為45.61%、51.64%、52.46%、51.94%,佔直接材料比例分別為85.37%、80.55%、82.74%和75.06%。
倘若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增長,而建龍微納產品售價不能同步提高,便會影響業績。2017 年,固體純鹼矽酸鈉、氫氧化鈉採購單價相比2016年增張54.89%、31.75%,價格上漲幅度之大讓人捏把汗。
分子篩主要用於制氧、制氫、塗料膠黏劑等領域,是鋼鐵、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上遊行業化工生產商,因此建龍微納經營情況自然與這些下遊行業息息相關。儘管鋼鐵、煤化工雖是重要基礎能源產業,但近幾年市場供過於求。
例如鋼鐵,根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鋼鐵社會庫存總量812萬噸,環比增加130萬噸,上升19.0%,而2019年鋼材出口量合計為6429萬噸,較2018年減少505萬噸,中國鋼材出口繼續呈現低迷態勢,行業整體供大於需趨勢明顯,鋼材價格也呈現波動下降。這些終端用戶經營狀況不佳時,通常就會在採購價格和付款周期等方面向上遊轉嫁部分壓力。
同時,公司外部環境也不樂觀。引以為傲的外銷業務,隨著貿易摩擦、出口政策變化,開始讓人焦頭爛額。2016-2019年6月,建龍微納外銷收入佔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3.49%、23.35%、25.85%和19.67%,可見公司外銷收入所佔營業額比重較高。
以2019年1-6月為例,假設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分擔 10.00%、12.50%、25.00%稅率對應的關稅,利潤總額減少金額分別對應為: 163.41萬元、199.72萬元、359.50萬元。即在最悲觀情況下,利潤總額減少約10%。
補齊技術短板,對建龍微納更是迫在眉睫。制氧、能源化工和環境治理等下遊領域,技術快速頻繁革新,也對所需產品提出了更多要求。儘管在發明專利成果這一方面,建龍微納遠超國內同行,但截至2019年6月,建龍微納僅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1項,而國際同行可比企業UOP發明專利數量卻高達3000餘項。
上下遊交困、內憂外患,讓科創板分子篩第一股前行之路困難重重。
八面開火
華泰證券指出,國內分子篩行業規模約30億元,市場處於高度分散狀態。產業主要集群於環渤海圈與長三角地區。與國外分子篩廠商對比中,國內分子篩企業產品結構高度相同,研發投入力度不足,偏向中低端化。
若想在分子篩賽道橫掃六合,不只要補短板,也要做長板。根據招股書,建龍微納募集資金後將投入6大項目。
可以看出,公司首要任務便是通過「吸附材料產業園項目(三期)、年產富氧分子篩4500噸項目和5000噸活性氧化鋁生產線建設項目」這三個項目,對分子篩相關產品進行產能擴張。
2018年度,建龍微納分子篩原粉、分子篩活化粉和成型分子篩的實際產能利用率達到104.42%、129.55%和 96.44%,產品幾乎供不應求,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極限,這也制約了建龍微納擴張速度。
這次用超募資金投資新建年產5000噸制氫分子篩生產裝置、年產4000噸制氧分子篩生產裝置大約提升產能一倍有餘,能夠滿足目前在手訂單需求。若對同一供應商原材料需求數量上漲,或能讓建龍微納議價能力更高。
而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項目,則為建龍微納帶來了更多想像空間。單項冠軍只能打局部戰爭,很難贏得全局勝利,顯然四處播種的建龍微納野心不小。
相比以往業務,這次募投加大研發投入,主動向氫氣提純、煤制乙醇、煤制丙烯等能源化工領域,鋼廠等煙道燒結尾氣脫硝、汙染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柴油車尾氣脫硝等環境治理領域,核廢水處理、鹽鹼地土壤改良等生態環境修復領域等多個新領域拓展,為自己建立更多業務支撐點。
例如氫氣提純,相比其他能源,氫能綠色清潔,熱值顯著高於化石能源,隨著我國氫能商業化條件逐步成熟,氫能有望成為下一代基礎能源,其應用會更加廣泛,對制氫分子篩需求將越來越大;再如尾氣脫硝,隨著我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脫硝分子篩主要應用的柴油車將是氮氧化物汙染主力,更換需求量較大,脫硝分子篩應用空間廣闊。
頭頂「科創板分子篩第一股」和「河南首家科創板企業」兩大光環,建龍微納在分子篩領域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功。建龍微納已經在技術研發基礎上擴張產能,憑藉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市場廣度和深度,攜規模優勢打入全球更多利基市場,有望進入全球分子篩價值鏈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