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菟絲子裡面看到細小黑明的種子,極難清除!有的人說是「青葙子」,也有的說是「莧菜子」,也有或許說是「雞冠花子」,到底是何物,主要看菟絲子的生長環境,即雜草類別。菟絲子是寄生性植物,常常纏繞攀附在其它植物上,因此,在採收時,往往會附帶大小類似的種子。一般來講,野莧菜子居多,其次是青葙子。由於雞冠花較大,摻入機率不大,但也會偶有。當然,還會附帶一些草籽。具體是哪一種種子,請看下面淺述。
青葙
青葙子來源為莧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曬乾,收集種子,除去雜質。
《中國藥典》收載:
【性狀】本品呈扁圓形,少數呈圓腎形,直徑1~1.5mm。表面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氣微,味淡。
下圖:青葙(子)
【性味與歸經】 苦,微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用於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
雞冠花
雞冠花子為莧科植物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乾燥種子。國家和地方標準均未收載,而是附著在雞冠花中。雞冠花於秋季花盛開時採收,曬乾。
下圖:雞冠花(子)
雞冠花子性狀,根據《中國藥典》雞冠花中對種子的描述:種子扁圓腎形,黑色,有光澤。
對雞冠花子的性能,因沒有標準收載,但雞冠花中含雞冠花子,故其作用也近似於雞冠花。
雞冠花《中國藥典》收載:
【性味與歸經】甘、澀,涼。歸肝、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收斂止血,止帶,止痢。用於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久痛不止。
下圖:青葙子-雞冠花子
莧菜
莧菜子為莧科植物凹頭莧的全草及種子。夏、秋採收全草或根,鮮用或曬乾;秋季果熟時採收種子。
下圖:野莧菜(子)
根據《中藥大辭典》收載:
【性味】甘;性微寒
【歸經】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痢疾,目赤,乳癰,痔瘡。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主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中華本草》
青葙子、雞冠花子、莧菜子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青葙子和野莧菜子偏圓,但莧菜子較小,青葙子直徑約1.5mm,而野莧菜子直徑在1mm以下;青葙子和雞冠花子大小相近,但雞冠花子不圓整,顯稜角;雞冠花子與野莧菜子,大小和圓整度都不同。
最終菟絲子裡的是什么子,可參考比較。據筆者觀察,菟絲子中大都為野莧菜子。
無論是青葙子、雞冠花子還是野莧菜子,都屬於雜質,在採收的時候,應儘量避免,如果超出一定的比例,將會被判為劣質品的!
各位同仁還有什麼見解,歡迎留言。
公眾號"國藥探真"致力於對中藥材傳統的經驗知識的探究,中藥飲片炮製知識的承揚,以及對標準、時弊的討論。如果您是中藥人,如果您有興趣,敬請關注!
如有失誤,還請各同仁海涵並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