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關中世紀的所有的電影都顯得暗淡無光呢?

2021-01-08 觀史鑑

這是因為在大眾文化中有一個刻板的概念,很多人認為中世紀時期是每個人都生活在絕對貧困中的時代,穿著看起來像是由6歲的孩子縫在一起的衣服,並且一生中幾乎不洗澡,身上散發著臭味。所以為了渲染於中世紀時期的困苦,深色濾過的電影象徵性地反映出每個人的生活多麼暗淡。

在歷史上,歐洲中世紀被稱為「黑暗時代」。

破爛的灰色衣服和深色的過濾處理

實際上,中世紀人們的打扮:

貴族們穿著繡花的衣服。農民穿的是簡化的衣服。

另外,中世紀建築也經常被裝飾或豐富多彩,尤其是教堂。

好萊塢電影的教堂:陰冷,死灰,無生氣

但在10世紀,前往希臘的俄羅斯人描述了他們所看到的教堂,如下所示:

「然後我們去了希臘,希臘人帶領我們來到了敬拜上帝的大廈,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在天堂還是在地上。因為在俗世上沒有如此輝煌、美麗的建築,我們不知如何描述它。

之後建造的俄羅斯教堂將希臘元素納入其外部,尤其是室內設計。從外部看,這就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的樣子。

外部

這就是大多數東正教教堂的內部外觀。這是一種藝術風格,在一千年來沒有太大變化,甚至在整個東歐大部分地區都保持不變。

內部

讓我們再來看一些中世紀的中世紀教堂。

這是聖約翰教堂,建於4世紀初。從時間上講,它建於中世紀之前,但是在整個中世紀期間,教堂的風格相同。

聖約翰教堂

這是聖索菲亞大教堂,完成於537年,黑暗時代中期。不幸的是,穆斯林摧毀了基督教東正教壁畫(請參見上面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伊斯蘭教不允許繪畫眾生,因此基督教藝術品被認為是褻瀆神靈的。該牆壁和天花板於15世紀得到修飾。

聖索菲亞大教堂
這是亞琛大教堂

電影中的中世紀顯得毫無生機,死氣沉沉,人民的生活單調乏味。但在實際的歷史上,中世紀並非如此。甚至中世紀取得的一些發展,是文藝複習的萌芽所在。(通過阿拉伯學者的大翻譯運動,希臘、羅馬時期的文化作品重新被歐洲人所拾起,這才有了後面的文藝複習運動)

相關焦點

  • 看歷史學英文——歐洲中世紀基本三元素(不是風、火、水)
    說起歐洲中世紀(the medieval age),在我們心中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到底歐洲中世紀是什麼時候呢?我這有一張自己總結的時間軸。為什麼說Graco-Roman Learning是the medieval age的一個基本組成元素呢?我們得首先提到the medieval age的第二個基本元素,基督教。
  • 父母愛情:安傑五個孩子中,她是最有出息的,可是長大後卻暗淡無光!
    父母愛情:安傑五個孩子中,她是最有出息的,可是長大後卻暗淡無光!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父母愛情》是一部經典的年代劇,在劇中江德福有5個孩子,她是5個孩子中最有出息的,長大後卻暗淡無光的呢?就成就來說,除了三子江衛民之外,其他四子算是還有出息的,那麼最有出息的是誰呢?
  • 暗淡無光的歲月,五胡亂華,為什麼人們對這段歷史知之甚少?
    這段光陰被稱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暗淡無光的時期。一百多年的時間,很是漫長,在史書上反而沒有留下多少故事,導致這段歷史的史料一直處於缺失狀態,而且,歷朝歷代對這段歷史的態度也很曖昧,幾乎沒有人提,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五胡亂華的直接內在原因就是因為西晉的八王之亂。
  • 沒有一部有關外星人的電影,像《寂靜之地》這麼特別,為什麼呢?
    沒有一部有關外星人的電影,像《寂靜之地》這麼特別,為什麼呢?特別之一:巧妙的想像。影片一開始所呈現的景象,空無一人的街道,滿地的枯枝敗葉,布滿了灰塵的商店以及胡亂停放且鏽跡斑斑的車輛。我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這部影片要叫這個名字,為什麼影片從一開始就靜悄悄地,沒有聲音,以至於我一度認為是電視的音響出了問題。因為,人類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必須做到——寂靜無聲,大氣都不能出一口!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想像,誰會想到外星生物沒有眼睛,要靠聽覺來展開殺戮呢?特別之二:極少的臺詞。
  • 是懷舊還是玩梗:為什麼2020年的年輕人迷戀上了中世紀風音樂?
    Cornelius開創了中世紀風,Hildegard進一步用演唱完善了這種風格,這兩位「鼻祖級」中世紀風博主目前分別擁有18萬和71萬粉絲,視頻點擊量達百萬級,並且吸引了許多模仿者。「好奇妙,(這首曲子)好讓人放鬆啊!」在一個中世紀風音樂視頻下,一位網友這樣評論。中世紀——大體是指5世紀到15世紀的歐洲——其實一直都存在於當代人的認知和想像中。
  • 為什麼當衣服變溼時,它的顏色也會隨之變化,顯得更深呢?
    有時候這種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會讓人在特殊場合下顯得尷尬,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當織物材料被弄溼的時候會顯得更暗呢?我們如何感知顏色在我們深入了解織物材料在水分影響下的顏色變化情況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們的眼睛是如何感知顏色的。當來自太陽的光線進入我們的大氣層,照射在草地上時,我們認為草地是綠色的,這是因為太陽光只被部分吸收,而一部分被反射出來。
  • 亞瑟王怎麼可能是妹子 細數中世紀題材的精彩電影
    一提到中世紀,大家就會想到手持《聖經》布道的黑袍牧師,身穿哥德式鎧甲的罩面騎士,以及那些居住在幽暗古堡裡的貴族領主們。許多導演都試圖利用鏡頭與膠片再度讓中世紀回到我們身邊,讓觀眾們在電影中重溫人類這一夢幻般的時代。
  • 值得推薦的5部超好看中世紀電影
    影片情節上很緊湊,面面俱到,人物形象上堪稱完美,題材很棒,讓我感覺到勇敢的心的氣息,這已經超越了一般科幻動作電影的意義,導演的執著和藝術價值觀我很欣賞,希望這類導演和編劇能出更多的好作。三:重返中世紀很喜歡中世紀題材的影片,但是更喜歡歷史片,對於這部科幻片,還是挺喜歡歷史那部分,現代那部分感覺多餘,最興奮的一段是看到夜裡攻城,夜晚弓箭確實很壯觀,最喜歡片裡那個克萊爾夫人的哥哥,法國軍隊的領袖阿諾德,扮相氣質都很有中世紀貴族的味道。
  • 為什麼宇宙不讓所有有質量的物體,以光速移動呢?
    光有奇怪的一個性質.光的速度增加與向量不同,但其他所有物體的速度增加與向量相似.這個光的奇怪性質告訴我們在測量方面的事實.速度公式是距離除以時間.這個公式包含了兩個測量量,一個是距離,一個是時間.這兩個測量量需要觀測者機油測量距離的工具(尺子),也有測量時間的工具(鍾).
  • 為什麼中世紀的軍隊,沒有採用羅馬帝國時代的戰術和紀律?
    中世紀,尤其是中世紀晚期,科技會摧毀羅馬人的戰術。我們傾向於認為中世紀是技術落後的時代,但這是一個謊言,主要是在18世紀由痴迷於古希臘羅馬的人傳播的。記住,對於生活在17世紀的人來說,中世紀晚期是近代史。他們可以像我們回顧班傑明·富蘭克林一樣回顧都鐸王朝早期。他們認為中世紀是最近的、可怕的、過去的,它最大的罪惡在於它是他們和古羅馬之間的一條鴻溝,他們把它過度理想化了。
  • 中世紀時期分為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
    中世紀時期分為三個時期: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雖然在某些語言中,中世紀是用單數標記的,但很難將時代視為年齡複數以外的任何時代。這部分是因為這段很長一段時間內所包含的眾多主題,部分原因在於時代內的時間順序。
  • 周之桓評《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歷史與傳說之間的中世紀
    1985年,勒高夫便出版了著名的《中世紀的想像》(L』imaginaire médiéval, Paris, Gallimard, 1985, 1991)。這項研究也極大地推動了圖像以及色彩的研究。現在我們要談論的,便是最近出版的勒高夫的另一本有關想像研究的力作:《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
  • 中世紀歐洲人如何起名字
    姓名的基督教化和中世紀西歐社會全面基督教化是同步的。今天歐洲人中最常見的彼得、約翰、雅克、瑪麗等名字都來源於基督教。法國王室為什麼會從基輔羅斯「進口」希臘名字呢?這是因為安娜公主的外祖母據說是拜佔庭帝國羅曼努斯二世的女兒。按照後人考證,安娜的外祖母其實另有其人,而且即使這個譜系成立,無論是安娜王后還是腓力王子和拜佔庭皇室的血脈聯繫也是微乎其微。
  • 為什麼所有的星球都漂浮在宇宙中?可能和黑洞有關!
    肯定會有人問這些星球為什麼能漂浮在宇宙中而不掉下去呢?因為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這些暗物質就像河水一樣有浮力,我們所有的星系就像裡面的魚一樣能夠飄浮在裡面而不會掉下去!有人有會問了,那這麼多的暗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我猜想是從黑洞裡面來的。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引力最大的星體,連三維空間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不出他的魔爪,在它的視界範圍內,時間與空間都被極度的扭曲。
  • 為什麼我國電影都是穿越回過去,而外國的電影都是穿越到未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我們在看各種各樣的科幻電影的時候,大多數我國拍攝的都是穿越回到過去某某朝代,而國外的大多數的電影都是穿遇到未來某某時期。為什麼別人要往未來穿,而我國的人要往過去穿呢。
  • 北京日報:拉倒吧,不是所有印度電影都是神作
    原標題:拉倒吧,不是所有印度電影都是神作   自從去年5月《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大火、斬獲12.9億元票房以後,印度電影對國內觀眾來說似乎成為了「爆款」代名詞,引進一部火爆一部。創造了2016年印度票房神話的《蘇丹》,上周末在國內上映前,很多人都挺看好。
  • 科學網—穿越到中世紀
    藉助這種採用了量子技術的先進手段,考古小組的頭兒約翰斯頓教授獨自「進入」到中世紀。不過,由於他違反了機器使用的有關規定,被「卡」在了那個時代。為了營救教授,他的三個弟子馬雷克、克裡斯、凱特緊急進發,並按預定方案適時到達了目的地。但是很不幸,他們剛一露面就遭到了一夥騎士的襲擊,兩個嚮導死於非命,三個同伴也走散了。
  • 為什麼所有的星都東升西落?
    如果長時間觀測星空,你可能會有一個感覺是什麼,所有的星都東升西落,但是為什麼叫東升西落呢?就是實際上所有的星,它都圍繞著一個星在轉圈。哪個星呢?就是北極星。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並不是星空在轉,是因為地球在轉。
  • 為什麼人類與所有的生物之間,都存在生殖隔離?原來跟基因有關
    在大自然原生態物種庫裡,可沒有騾子這種生物,那麼它是如何來的呢?其實就是通過馬和驢交配生下的,在這個技術裡面就有人的幹預。雖然人類通過幹預誕生了騾子這種物種,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無法繁育後代,因此,騾子就是生殖隔離規則之下的產物。除了騾子,在人類的幹預下還誕生了不少其它的生殖隔離下的物種,比如獅虎獸、虎獅獸等等。
  • 為什麼哥白尼並沒有成為明星,而達·文西就可以呢?
    此前的畫作中,人物普遍一字排開,站在純金色的背景前,顯得十分生硬。這些在多納泰羅和馬薩喬的作品中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生動自然的人物姿態。在描繪戰爭的圖畫中,手持長矛利劍的戰士或是衝鋒在前,或是暫時退後,搏鬥場面遠近構圖,全幅如此。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就需要藉助透視法,才能展現三維效果。遠處的人物向後依次縮小,這就是基於視覺上的實際效果,近大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