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號稱將達近一米的暴風雪最後以20多釐米草草收尾。在紐約、康州等六州州政府全副武裝,進入緊急戒備狀態之後,這場大雪最後卻成了一場玩笑。這到底是老天開了個玩笑,還是天氣預報的模型出了問題?
這場爭論的焦點最後歸集到美國版的天氣預報模型還是歐洲版的預報模型。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氣象服務部公布的預報是建立在歐洲版的模型基礎上。這個廣泛獲得認可的模型曾經先於美國模型,正確預測了幾年前暴風雪桑迪的形成。然而這次它卻錯了。它雖然預測到這次暴風雪會變得非常強大,並重擊紐約長島,康乃狄克州,羅得島州,麻薩諸塞州和緬因州的部分地區,風速超過每小時80公裡,並且在部分地區造成75釐米厚的積雪。但是,它卻預報錯了範圍,真正的暴風雪強化地帶為預報範圍以東80到160公裡的海面。
「兩個模型都同意東北的部分地區將遭遇瘋狂風暴的預測,」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的氣象學家託德-麥納(Todd Miner)告訴《紐約時報》,「但一如既往,細節決定成敗」。
麥納說,暴風雪會向西延升多遠,這總是個問題,在這件事上,許多氣象學家認為暴風雪會覆蓋紐約地區,但事實上,紐約市在暴風雪圈外。
美國氣象局局長、國家首席預報員路易斯-由薩利尼(Louis Uccellini)承認他機構的預測有問題,但表示這並非是不尋常現象。
「這個預測的有些方面是很好,」他在周二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丹)這個預測有些方面不是很好。問題的關鍵是,任何系統都會有這種問題。」
而真正引起美國人民族情結的是他們的美國版天氣預報模型。這個模型並不是美國氣象局的「首選模型」,雖然他們也一直在使用這個模型。美國版的模型在幾星期前剛進行了系統升級。這次它準確預測了暴風雪的位置。
「基於一個單一模式的過分信任,並沒有足夠重視不確定性,」 商業天氣預報服務公司--地下天氣(Weather Underground)的首席氣象學家傑夫-馬斯特(Jeff Masters)告訴《華爾街日報》: 「歐洲模式差了大約160公裡。對於暴風雪情況來說,這是一個大問題。」
據了解,由於天氣預報強力暴風雪,紐約地區及附近的鐵路、公路,甚至紐約地鐵在周一晚間開始關閉。紐約市內的部分公司也關閉辦公室,要求員工在家工作。交通設施在周二逐步恢復正常。
國家氣象局紐約分部周二上午發表聲明:「預測風暴的科學雖然在不斷提高,但仍會出現錯誤,特別是如果我們在強降雪區域的邊緣。包括研究在內的努力都已經在進行當中,從而更方便溝通預測的不確定性。」
"無論如何,我只想出門買杯咖啡,幸好暴風雪沒有那麼強,天氣預報稍微出點錯,這實在不算什麼。"一位住在曼哈頓上的女士告訴一財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