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能力是指一個學生對身邊事物或文章內容所具有的歸納、簡要複述和表述能力。一直是考核的重點,但是考核的要求是什麼呢?
考核點一:是否能用簡潔的語言,簡明扼要地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事物的特徵。
考核點二:是否能根據題目要求,簡潔完整地對文章整體或局部內容進行概括性複述。
考核點三:是否能用準確而又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或人物的行為情感。
這三個要求是所有學生做閱讀題時錯誤比較集中的地方。
錯誤現象一:語言不夠簡潔,概括語言過於具體。
錯誤現象二:內容不完整,丟失主要內容。
錯誤現象三:語言不夠準確。
簡潔、明確、完整,是概括文章內容、故事情節、段落大意時的共同要求。那麼該怎麼概括文章內容呢?星閱讀的薛金星主編在《怎樣概括課文內容》一書中總結成三大方法,並按照不同的情況細化為16種簡單的小方法。他還把每一種方法都固化成簡單易操作的步驟,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
在有些文章中能直接找到有關主要內容的關鍵詞句,把它們摘錄下來再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這就是原句摘錄法的摘中心句法。除了中心句,文章中的總起句、過渡句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就是原句摘錄法中的摘錄詞句法,我們還可以根據文章中的關鍵詞語,串聯成詩句也可以用來概括文章內容,這就是原句摘錄法中的摘詞成詩法。原句摘錄法的概括步驟:
第一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第二步理解中心句包含的內容
第三步把上面的內容串聯起來。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經常會到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用連接詞語把這些信息串聯起來,這就是內容連接法。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方法也會不同,內容連接法又包含段意串聯法、事物要點綜合法、列提綱法、思維導圖法、時間順序法、空間順序法、事物線索法、要素串聯法。最常用的就是段意串聯法,把每段的段意歸納串聯起來。狀物類的文章可以把事物特點串聯起來,寫景的文章可以按照時間、空間順序進行概括,記事文章可以把六要素串聯起來,經過概括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了。
段意串聯法的概括步驟:
第一步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二步明確連接主要內容的過渡詞語;
第三步把段意連接起來。
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時,大多需要我們分析課文的內容,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形成一段通順的話這就是語言概括法。語言概括法又包含題目拓展法、題目質疑法、小標題法、取主舍次法、對聯概括法。最常用的是題目拓展法,通過課文的題目加上主要元素進行提問擴展,從而在回答中得到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寫人、記事、說明的文章,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
題目拓展法的步驟:
第一步根據題目添加元素(時間、地點、人物、幹什麼)
第二步回答添加的元素;
第三步把內容串聯起來概括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