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和前蘇聯展開了「太空競賽」,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球的軌道上,便開始陸續迎來了各種人造天體。
截止到目前,全球執行了近5000次的發射任務,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也將近5000噸,其中超過1億個太空垃圾碎片,對於地球、太空環境等來說,都是不小的威脅。
太空垃圾的來源有哪些?
研究者表示,太空垃圾的來源,主要是以太空飛行器的殘骸為主。一些太空飛行器在報廢后,它們就會成為了圍繞地球軌道飛行的太空垃圾。
此外,在太空中,也經常有太空事故發生,比方說一些人造天體發射後突然在太空中爆炸,或者是與其它人造天體相撞,這些都會產生太空垃圾。
同時,在人類的太空人可以進入太空之後,特別是國際空間站建立完畢後,也製造了不少太空垃圾。
比方說在1982年,一名前蘇聯太空人在太空行走的時候,意外將一些小物件弄到了太空之中,還有一些太空人還會丟棄一些生活物品在太空之中,最終導致太空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多,當然現在,對於太空人也有一定的約束,是不允許他們亂丟太空垃圾的。
太空垃圾該如何清除?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地球上每年都有很多太空垃圾墜入大氣層,幸運的是,這些太空垃圾都是小塊的,它們並未抵達地面,而是通過和大氣層的摩擦,直接消失在高空之中了,但是,一旦未來有大塊的太空垃圾墜下,還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或許可以通過拖拽的手段,將一些太空垃圾帶回地球,同時,通過雷射武器的方式,直接在太空中,將太空垃圾給消滅掉。
不過雖然看起來似乎科學家們已經有了治理的辦法,但是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正式進行過太空垃圾的清除工作,前段時間,西方媒體報導,2025年底,歐洲航天局將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太空清潔器。
參加這項研究項目的科學家表示,這臺暫時被命名為「清潔太空-1號」的太空飛行器,在2025年年底發射後,將會收集一塊重量大約在200斤左右的廢棄火箭殘片,通過拖拽的辦法,將它帶回地球,並且利用大氣層的摩擦燃燒,來消滅掉這塊太空垃圾。
這塊火箭殘片,也是歐洲航天局的報廢火箭殘留下來的,研究者表示,整個清理的過程也與此前科學家們研究的清理辦法類似,如果可以成功,那麼勢必會幫助人類清理更多的太空垃圾,減少太空垃圾對於地球的威脅。
說起來,人類發展航天事業,就和人類開啟工業革命一樣,人類科學技術因此而飛速發展,環境也因此受到了改變。人們都說科技是把雙刃劍,那麼,在這把雙刃劍傷害到自己之前,人類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先找到避免危險的辦法。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8日文章《西媒:歐洲航天局欲成太空垃圾清理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