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冷卻液=防凍液防凍液=冷卻液統稱防凍冷卻液不論燃油動力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這種油液均為車輛必不可少的耗材。其功能顧名思義,是在高溫環境中不斷吸收發動機或電池包產生的高熱能,吸熱後通過管路循環至散熱水箱進行降溫冷卻;之後則是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周而復始的循環流動,完成將發動機或電池包恆溫在某一標準。關於散熱不再贅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通過以下連結進入另一篇,其內容為降解內燃機冷卻液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創作開運禮」科普篇: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運行原理與結構特點
防凍冷卻液-防凍原理與主要成分
防凍的概念指防止車輛的機油和冷卻液結凍,其中冷卻液實現防凍的方式是混合化學原料;白話的解釋是通過某一種化學物質與水進行融合,水的冰點眾所周知為零攝氏度,混合之後可達到低於零度的冰點溫度,在不同的環境中以不同比例調和則能夠實現永不結凍。
用以製造冷卻液的化學原料有三種,分別如下。
乙二醇(EG)丙二醇(PG)丙三醇(甘油)上述三種原料均為油狀液體,這是針對水的特性進行的區分定義,說白了就是流動性會比水差一些。不過並不用擔心,因為三種物質混合的冷卻液都能保證正常的流動,冷卻系統中使冷卻液循環的動力源為水泵,其動力有發動機以皮帶輪帶動運轉也有電機帶動運轉,簡單了解一下看似動力會弱一些的電子水泵吧。
電機是一種恆扭矩發力的發動機,指通電後的啟動瞬間可爆發最大扭矩,之後利用轉速調整輸出功率可以帶來充沛的動力;水泵電機自然是可以為各類型(等級粘度)冷卻液提供充沛動力的發動機,即使用粘度在20℃是超1000的甘油也不會有障礙,所以四季通用冷卻液並不用擔心夏季的流動性。
重點:三種可用以製造防凍冷卻液的化學原料並不以甘油和丙二醇為主,因為甘油的低溫性能偏差且成本偏高,丙二醇的成本也要高於乙二醇。EG乙二醇在20攝氏度的粘度僅為22,超大倍數級的流動性差異決定了EG基防凍液冷卻液可以適應任何季節,且EG的低溫性能理論上要比甘油還要好一些。
以6:4的比例將EG與水混合,其極限冰點低溫可以達到-48.3攝氏度,其他比例大致如下。
1:9約為-4.8℃2:8約為-10.5℃3:7約為-18.5℃4:6約為-28.0℃5:5約為-42.0℃EG的比例不會超過60%(6:4),因為超過這一標準後因為水的減少反而會導致冰點升高,也就是-48.3℃逐漸降至40/30/20直到-12.9℃,這是EG自身的冰點溫度。大部分地區的環境溫度不會低於零下20℃,所以冷卻液中的油狀乙二醇比例並不高,水溶液的流動性是非常理想的狀態。這就是冷卻液可以四季通用的基礎,這種油液並不需要頻繁地更換;普通冷卻液建議3年整體更換一次,長效冷卻液六年更換一組即可,期間只需要定期檢查補充。
補充可以選擇蒸餾水或EG基的同類型冷卻液,顏色並不重要;水一定要選蒸餾水,因為這種水已經去過雜質,在高溫管路中不會析出水垢。而普通的生水/礦泉水/淨化水都含有大量的碳酸鎂與碳酸鈣,這兩種物質在高溫環境中會析出水垢(俗稱水鹼),水垢會堵塞冷卻系統管路造成發動機故障。EG並不容易揮發,冷卻液減少的部分主要是水;所以用水補充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選擇對的水。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