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凌晨1時,王女士家中突然停電。王女士家住望城區乾源國際廣場二期,由於該小區用的是臨時電,沒有接入國家電網,這一年半來,該小區一千多戶業主都遭受著頻繁停電的困擾。熬過年初的寒冬,迎來如今的酷暑,小區業主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停電中焦灼等待:「交房都一年半了,什麼時候小區才可以告別臨時用電?」
業主苦不堪言,曾經一天停過6次電
8月1日凌晨1時多,王女士家中突然停電。雖是深夜,家中仍然酷熱難當,王女士一家被熱醒了。在一片漆黑中,王女士聯繫物業,物業告訴她電錶欠費了,要繳電費。如果是在其他小區,停電後只需拿起手機補繳電費,然後馬上就可以恢復供電。但王女士所在的小區卻不行,因為該小區用的不是接入國家電網的電,而是臨時電,業主只能在物業處購電,然後由物業人工幫助業主恢復用電。當王女士表示要去繳費時,物業工作人員卻表示現在沒有人,繳不了費。就這樣,王女士一家度過一個蒸桑拿般的夜晚。
「交房都一年半了,這小區的臨時用電何時是盡頭?」8月1日白天,王女士向物業表達其不滿。受停電之苦的遠非王女士一人,乾源國際廣場二期包括4、5、6、10、11棟,1000多戶居民在頻繁停電的生活中度過了寒冬,又迎來如今的酷暑。
2017年12月,乾源國際廣場二期開始陸續交房,一些業主興高採烈地在新居中過年。入住後業主們卻發現,小區經常停電。「剛搬進去時正是冬天,下雪時,很多業主家裡突然停電,最多的一次一天停了6次。」一位姓呂的男性業主告訴記者,「因為太冷,當時一些業主只好搬到親戚家住,或者去外面開房。」
呂先生告訴記者,業主們後來才知道,小區之所以頻繁停電,是因為小區用的是臨時電,沒有接入國家電網,「臨時電非常不穩定,高峰期時經常跳閘,很多業主都聞到過小區負二樓配電間燒焦的氣味。」
業主們告訴記者,他們就小區用電問題多次向社區及相關部門反映過。當時社區承諾,會在今年4月底,讓小區居民用上「國電」。社區的承諾落空了,隨著夏季用電高峰來臨,頻繁的停電又如期而至。「7月31日這一天又停了3次,這個小區停電有幾個特點,一是頻率高,二是突發性,時間不確定,說停就停。」一些業主苦笑著調侃說。
電力公司回應:8月一定讓業主告別「臨時電」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該小區沒有接入國家電網,只能用臨時電呢?一些業主透露,是因為該小區沒有通過電力部門驗收。該小區物業負責人易女士告訴記者,具體原因物業也不清楚,「好像是2018年的政策變了,導致之前建的設備沒有通過驗收。」
說起該小區頻繁停電的情況,易女士滿腹委屈,她認為物業公司也是受害者。易女士告訴記者,物業最近接到很多投訴,每次停電,業主就怪物業,而實際上物業對此也無能為力。易女士說,物業曾經和社區以及電力部門多次協調,相關部門也承諾會及時解決。「現在承諾一次次落空,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跟業主解釋了,我們解釋他們也不相信。」易女士無奈地說。為了儘量減少停電給業主帶來的影響,物業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員24小時都安排了人員值班,「一旦停電,我們的工作人員馬上就會處理,但有些情況沒有電力公司人員在場,我們是解決不了的。」
該小區何時才能接入國家電網?如今,物業也不敢輕易承諾了,易女士表示這得問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但我聽說快了,相關工作已經到最後一個環節了。」
負責該片區的電力公司一位叫李達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8月份小區居民一定可以用上『國電』。」李達表示,相關工作正在快速推進,目前正在對該小區每家每戶的線路進行核實。「一共1600多戶,已經核實完1100多戶了。等所有住戶的線路核實完後就可以換電錶,裝完電錶就可以用上『國電』了。」李達說,為了早日用上「國電」,他希望業主能夠配合工作人員核實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