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李由 袁晗 陳杰)受強寒潮影響,渤海遼東灣正面臨近5年來最嚴重冰情,最低氣溫已達到-24℃,我國海上地理位置最北的油氣生產中心,錦州9-3油田群就位於這裡。正處於「冰川時代」的渤海油田開採作業面臨哪些挑戰?1月8日,新華網獨家連線中海油錦州9-3油田總監楊俊傑,了解最新情況。
「鋼鐵孤島」的「冰川時代」
7日凌晨,油田守護船在一夜風浪後船體被厚厚冰層覆蓋,一線工人在緊急除冰,為渤海油田持續穩健生產保駕護航。
1月6日至8日,渤海海冰冰情日趨嚴峻,這裡的海上採油平臺被渤海灣浮冰環抱著底座,大風與海水凍成的冰柱,成了這些海上「鋼鐵孤島」的標配。
楊俊傑告訴記者,目前海冰已覆蓋錦州9-3油田的八成海域,海冰厚達18釐米,平臺樁腿及導管架周圍的岸冰、重疊冰厚達30-40釐米,錦州9-3油田群,就像進入了「冰川時代」。現在油田員工都抓緊時間在平臺的沉箱和帶纜通道,進行冰情檢查和除冰工作。
「海冰衝擊平臺產生的瞬間振動有時候感覺跟地震似的,那種眩暈比暈船還可怕,有時候這樣的晃動會持續幾個小時。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海冰無論在冰厚、冰量上都更為嚴重,給海上平臺的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挑戰和考驗。」楊俊傑說。
「冰臨城下」破壞力極強 好比拔蘿蔔
楊俊傑介紹,嚴重的海冰將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如不及時破除海冰,導管架上海冰疊加堆積,加上漲潮時的推力效應,對於平臺而言好比拔蘿蔔,產生極強的破壞力。此外生產設備和系統結冰、凍堵後不利於正常運轉,甚至會導致油田的關停。
一場降溫後,平臺帶纜通道積聚起厚厚的冰甲,巡檢至此的楊俊傑利用衝冰設備對積冰進行清理,確保人員巡檢安全。
「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克服這些影響的基礎上,還必須要保證油田員工的安全、保持油田平穩生產,保證原油安全外輸。」楊俊傑說。
據了解,在這樣極端的天氣裡,工作、生活在採油平臺上的這群漢子,年復一年扛起鐵鍬、榔頭、十字鎬,或利用融冰設備,用人力與自然對抗,艱難對抗來犯的海冰,護衛原油生產和外輸的安全。
冬季保供的「破冰行動」
據權威部門預測,渤海遼東灣冰情將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達到高峰,最大冰厚或可達30-50釐米。未來兩周,海冰發展或將更為嚴峻。
楊俊傑介紹,隨著寒潮和海冰的加劇,包括錦州9-3油田在內,遼東灣59座海上平臺都將被海冰包圍。一場冬季保供的「破冰行動」迫在眉睫。
「遼東灣各油田日產原油超2.6萬噸,天然氣向葫蘆島、營口等地日保供240餘萬方,其中保供民生用氣可滿足近260萬人的用氣需求,這是我們每年冬季克服困難也要保障的。」楊俊傑說。
多年來,楊俊傑歷經過一場場「破冰硬仗」,他堅定地告訴記者,平臺上的兄弟們有能力、有把握克服重重考驗,啃下抗冰保產這塊硬骨頭,保證油氣的安全穩定生產和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