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臺積電2019出貨:1010萬片12寸當量晶圓!

2020-12-03 正商參閱

臺積資本支出、研發費用及人數變化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去年持續擴大研發規模,全年研發費用為29.59億美元(約折合新臺幣88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前一年成長約4%,約佔總營收8.5%,並且是臺灣科技業界年度研發支出最高紀錄。

臺積電去年達成的主要成就:臺積電晶圓出貨量達1,010萬片12寸約當量晶圓,16納米及以下更先進位程的銷售金額佔整體晶圓銷售金額的50%,高於前年的41%。臺積電去年提供272種不同的製程技術,為499個客戶生產10,761種不同產品。

此外,臺積電研發組織人數去年總計6,534人,較前一年成長約5%,此一研發投資規模不僅與世界級一流科技公司相當,甚至超越許多公司規模。

臺積電在最新發布的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指出,為延續摩爾定律,協助客戶成功且快速地推出產品,臺積電不斷投入研發資源,持續提供領先的製程技術及設計解決方案。臺積電去年7納米強效版技術量產及5納米技術成功試產,臺積電研發組織以不斷的技術創新維持業界領導地位,在開發3納米第六代三維電晶體技術平臺的同時,亦開始進行領先半導體業界的2納米技術,並針對2納米以下的技術同步進行探索性研究。

除了發展CMOS半導體邏輯技術,臺積電亦廣泛研發其他半導體技術,提供客戶行動系統單晶片(SoC)產品及其他應用所需的晶片功能,例如智慧型手機、高效能運算(HPC)、物聯網(IoT)、車用電子等應用。臺積電去年亦與全球頂尖的研究機構如美國半導體技術研發中心SRC、比利時IMEC等持續保持強而有力的合作關係,藉由擴大讚助納米技術研究,厚積創新動能,實現半導體技術演進與未來人才培育的二大目標。

臺積電先進封裝的布局同樣有所突破,包括開發創新的晶圓級封裝技術,完成系統整合晶片(TSMC-SoIC)製程認證,大量生產第四代整合型扇出層疊封裝技術(InFO-PoP)以支援行動應用處理器封裝,並成功驗證第五代InFO-PoP先進封裝技術以支援行動應用,及第二代整合型扇出暨基板封裝(InFO_oS)以支援HPC應用。

此外,臺積電的CMOS影像感測器技術,已開發出最新一代次微米像素感測器以支援行動應用,內嵌式三維的金屬/介電質/金屬(MiM)高密度電容,支援全域快門與高動態範圍感測器應用。

相關焦點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全球矽晶圓出貨創紀錄,12寸晶圓2017年吃緊   矽晶圓製造產能跟不上新一輪代工廠擴張步伐,是2017年供給吃緊的主要原因。   2017年,全球半導體大廠展開12寸晶圓產能競賽,臺積電、三星、英特爾對於12寸矽晶圓需求快速上揚,包括括先進位程、3DNANDFlash及中國大陸半導體廠商對於12寸晶圓代工產能需求大增,導致矽晶圓供應缺口持續擴大。   未來幾年全球半導體矽晶圓產能的年成長率卻僅有2%。
  • 中芯對比臺積電:中芯8寸晶圓產能全球最高,臺積電12寸最高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廠,目前拿下了全球55%+的晶片代工訂單,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的掌握的製造技術是5nm。而中芯國際則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雖然只有5%左右的份額,但也排名全球第5名,目前掌握的製造技術是14nm。
  • 12寸晶圓產能報告及不同尺寸矽片發展預測
    年全球晶圓產能報告,顯示全球營運中的12寸(300mm)晶圓廠數量持續成長,預期在2016年可達到100座。   · 到2020年底,預期全球將有再22座的12寸晶圓廠營運,讓全球應用於IC生產的12寸晶圓廠總數達到117座。而如果18寸(450mm)晶圓邁入量 產,12寸晶圓廠的高峰數量可達達到125座左右;而營運中8寸(200mm)量產晶圓廠的最高數量則是210座(在2015年12月為148座)。
  • 硬核科普:一塊晶圓可以生產多少晶片?
    晶圓跟晶片關係2019年荷蘭阿斯麥公司一共才賣了26臺EUV光刻機,有一半是賣給了臺積電。作為阿斯麥最大的客戶,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獨佔半壁江山,在先進工藝製程研發上也是業界領先。根據臺積電官網公布的數據,2019年臺積電公司年產能超過1200萬片12寸晶圓產量。換算成每個月的話,月產量是100萬片左右。這裡要注意下它是說多少萬片晶圓的產能,並沒有說多少顆晶片。那能不能自己估算,算出個大概呢?
  • 成熟的8寸晶圓供應緊張,先進的12寸晶片,卻又沒那麼緊張?
    最近到處都是8寸晶圓缺貨的消息,臺媒甚至報導稱為了賣個好價格,某老牌晶圓廠,甚至把8寸晶圓按片賣,漲價幅度最高達50%,還很多IC廠搶著下單。 事實上我們知道28nm以下的晶片製造都是採用12寸的晶圓了,只有成熟工藝的晶片,比如28nm以上的晶片,才使用8寸晶圓。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12英寸晶圓的出貨面積佔全部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的65左右。8英寸的佔20%左右,其它的主要是更小尺寸的晶圓片了。另外從實際來看,14nm以下的晶片,像7nm、5nm的晶片全是用12英寸的晶圓製作的,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三大晶圓代工報價10%起漲 8寸產能供不應求
    美滿電子早早就看準8寸需求只增不減,2019年初宣布買下GlobalFoundries位於新加坡Tampines的8寸晶圓廠,2020年1月新加坡廠正式加入生產,且新加坡廠將擴大產能,目前月產能3萬片。
  • 山東籌劃6座12寸晶圓廠
    山東籌劃6座12寸晶圓廠 發表於 2019-06-16 10:57:57 日前,山東省發改委公布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二批優選項目名單。其中十幾個項目和半導體相關。
  • 臺積電預計5nm晶片四季度出貨量將超過15萬片晶圓
    據國外媒體報導,臺積電的5nm工藝,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大規模投產,為相關客戶代工的晶片在三季度大規模出貨,5nm工藝在三季度為臺積電帶來了9.7億美元的營收,在他們該季營收中所佔的比例為8%。
  • 國內首臺生產12寸矽晶圓設備試產成功
    眾所周知,下半年以來,關於全球半導體晶圓缺貨的消息就不絕於耳,尤其是8寸晶圓,用行業人士的話來說,是缺得不可想像,最高漲價50%,按片賣了。為何8寸晶圓缺貨這麼嚴重?自然是因為8寸晶圓主要用於28nm以上晶片生產,而28nm以下的晶片,已經採用12寸晶圓了,這些年廠商們為了發展先進工藝,不斷的減少8寸產能,改成12寸晶圓產能,所以導致8寸缺貨了。當然,按照業內人士預測,明年下半年左右,8寸晶圓缺貨情況會緩解,畢竟現在的主流還是12寸晶圓,畢竟80%的出貨量已經是12寸晶圓了,且隨著先進工藝不斷發展,這個比例會更大,大家投產的也多是12寸晶圓。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強的晶片代工廠,贏得了世界晶片代工廠訂單的55%+。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華虹無錫集成電路研發和製造基地項目佔地約700畝,總投資100億美元,一期項目總投資約25億美元,新建一條工藝等級90-65/55納米、月產能約4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支持5G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 昇陽國際與中砂已獲得臺積電5nm等先進位程工藝再生晶圓服務訂單
    【TechWeb】10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臺積電的5nm工藝,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大規模投產,隨著產能的提升,臺積電對這一製程工藝相關配套服務的需求也在增加。外媒最新援引消息人士的透露報導稱,提供再生晶圓服務的昇陽國際半導體和中砂公司,都已獲得了臺積電5nm及其他先進晶片製程工藝的再生晶圓訂單。這一產業鏈人士還透露,在晶圓薄化訂單下降的情況下,昇陽國際已經提高了晶圓廠的再生晶圓出貨量,主要是針對臺積電的再生晶圓出貨量。從消息人士透露的情況來看,昇陽國際預計他們在明年,將獲得來自臺積電的穩定的再生晶圓服務訂單。
  • 臺積電5nm代工價曝光:一片晶圓比7nm幾乎貴了一倍
    隨著蘋果A14處理器的推出,臺積電的5nm產線已經滿載,正馬不停蹄地趕工中,畢竟除了iPad Air 4,後續還有iPhone 12系列,年底前甚至還有5nm Apple Silicon(A14X?)。下面來探討一個趣味問題,找臺積電代工5nm,需要多少錢?
  • 市場形勢變了,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
    打開APP 市場形勢變了,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 中國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0-11-19 15:22:50 然而最近市場形勢變了,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除了臺積電明確不漲價之外,聯電等公司紛紛上調晶片代工價格。 據報導,最近一段時間,雖然華為被制裁、中芯國際也被傳上了美國黑名單,但是這種波動反而加速了業界備貨,再加上5G、Wi-Fi、車載電子等市場升溫,這些晶片並不需要最先進的12寸晶圓產能,所以8寸晶圓產能已經吃緊了。
  • 臺積電先進位程備貨曝光:各家都在搶單
    作為天字第一號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自從推出了7nm製程之後,似乎無時不刻都處於滿載的狀態,尤其是5nm製程推出之後,臺積電更是成為了香餑餑,各家都希望能夠第一時間使用到臺積電帶來的最新工藝,如今這麼多的廠商中,臺積電的產量究竟如何分配呢?
  • 8寸晶圓廠老兵不死,馬來西亞Silterra重現生機!
    電機電子業(E&E)是馬來西亞經濟的主要推手,2019年貢獻馬國出口38%,其中的52%是由半導體產品和解決方案所構成。隨著市場對8寸晶圓廠的需求捲土重來,讓馬國當地的半導體業者見到了成長的機會。諸如X-Fab以及Silterra等馬來西亞自家的晶圓廠以其現有的8寸晶圓產能,具備充分利用這一市場需求的優勢。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指出,202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估將成長5.1%至4,331億美元(2019年銷售為4,123億美元),2021年則將成長8.4%。
  • 臺積電生產「事故」:十萬片晶圓報廢,一季度營收減少5.5億美元
    它就是臺積電,就連一直在晶片行業佔據主導地位的三星,對於臺積電的存在也會有所「顧忌」。有人說臺積電可以影響到蘋果公司的市值,因為臺積電是蘋果手機CPU的主要代工廠商。當然蘋果也是臺積電的重要客戶。所以如果臺積電的業績下滑,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蘋果業務下滑導致的。至於說臺積電能夠影響蘋果市值的,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簡單點來說可以通過觀察臺積電的業績,來大致推算出蘋果公司的業績。
  • 一文讀懂晶圓與矽
    有壞的晶圓就報廢,此為黑片;有一些測試沒過,但不影響使用的分為白片,可以流出;而全部通過測試的為正片。測算完畢下一步包裝入盒發往封測,Die(裸片)經過封測,就成了我們電子數碼產品上的晶片。常見的200mmCMOS晶片的晶圓製造過程晶圓規格目前全球晶片市場上,使用最主流的晶圓有三種規格:6寸、8寸、12寸。
  •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