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和老方的中國畫寫生

2020-12-06 騰訊網

2020年12月9日15:30佛山新城佛山圖書館《筆隨心行——孫黎方聲濤國畫寫生展》隆重開幕。

孫黎和方聲濤兩位老兄,都是我省著名的油畫好手,早年在現代美術教育模式下,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功夫,對於描寫對象的忠實度,把握非常準確,然而他們又同時精於用筆墨寫生,以毛筆和國畫工具寫生,對於很多油畫出身的畫家而言,不但要求造型準,還要講究的是畫出來有「味道」,即符合中國畫的趣味。

——李勁堃

學術支持

梁基永

策 展 人

胡航

主辦單位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佛山市中國畫學會

佛山市潮汕商會

承辦單位

佛山市圖書館

佛山市尚雅藝術館

協辦單位

佛山市政協書畫院

佛山市佳榮塑料製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瀚逸軒書畫院

順德名門藝術培訓中心弘藝館

瑞哲軒藝術館

廣信美術館

禮堂有禮藝術工作室

展覽時間

2020年12月9日-12月22日

開幕時間

2020年12月9日15:30

展覽地址

佛山市圖書館展覽廳

展覽地址

佛山市佛山新城華康道11號

執行策展:孫淑興宣傳推廣:黃偉哲展覽統籌:薛芝戀

展覽編輯:蔡慶洪視覺設計:橘 子視頻製作:黃楚然

開幕時間

2020年12月9日15:30

歡迎您出席開幕式!

講座

《筆隨心行——我的寫生態度》

主講

孫黎

主辦單位

佛山市圖書館

講座時間

2020年12月12日14:30

講座地點

佛山圖書館報告廳

展標題寫:徐裡(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

前言撰寫:李勁堃(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

孫黎,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屆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屆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廣東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廣東高校美術與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和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曾在河南大學、廣東教育學院(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美術系工作,擔任系主任;受聘於江西師範大學、河南大學、鄭州輕工學院、嘉應學院美術學院兼職教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複評評審委員、「詩意大運河」全國油畫作品展複評評審委員、2020第九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評委。

方聲濤,祖籍廣東惠來,1958年12月生於汕頭市。二十世紀80年代,曾就職於汕頭市工藝美術研究所,任工藝美術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策劃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寫意油畫學會副主席,汕頭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油畫藝委會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汕頭油畫院院長。方聲濤系能在油畫、國畫、水彩、水粉中自在遊走不可多得的畫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廣東省各種美術作品展覽,20多件畫作被多家公立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前 言

李勁堃

「寫生」一詞,在我國的美術詞彙中,似乎屬於近代美術教育興起之後的新語,美術學院中流行寫生,人物,風景,花卉,對著生活中的情景畫畫,就是「寫生」。然而在我國古代,早就有這個詞語,說的是源自於生活,源自於對現實世界的忠實描繪而不是臨古人,即稱為「寫生」,例如五代黃荃的《寫生珍禽圖》,就是他寫生的素材稿本,可見我國古代就已經重視寫生。

孫黎和方聲濤兩位老兄,都是我省著名的油畫好手,早年在現代美術教育模式下,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功夫,對於描寫對象的忠實度,把握非常準確,然而他們又同時精於用筆墨寫生,以毛筆和國畫工具寫生,對於很多油畫出身的畫家而言,不但要求造型準,還要講究的是畫出來有「味道」,即符合中國畫的趣味。這次他們展出的作品,大部分為風景,顏色亮麗,筆墨味也很足。人物更加是兩位的拿手好戲,光線下人物肢體的質感,場面縱深感非常強烈,這有與傳統的人物「寫生」有所不同。更難得的是展出的一些花卉白描作品,顯示了油畫家們對於線條的控制,並不遜色於資深國畫家。展出之際,寫下幾句我的觀感,並祝展覽成功!

師造化 隨心行——觀孫黎方聲濤寫生作品隨筆

梁基永

歷史上許多寫生小品,其留存今日,比用心的大作,並不遑多讓,唐代大家黃荃,他一生留下的最著名作品,就是《寫生珍禽圖》,這是他平時積累的寫生素材畫稿,可以看出我國自古流傳的重視對物象寫生的傳統。

近代美術教育方法的輸入,對於眼前景物的即時描畫,成為入門必備教程,與古代的「寫胸中逸氣」不同,近代寫生概念,注重於物象的準確重現,而重現的目標,則是為後期之再創作提供素材基礎。這個要求畫家要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將眼前物象留下來,造型準確只是其中一方面,剎那間的感覺,才是最為重要的,這種感覺,是寫生作品的神髓。

孫黎方聲濤兩位都是廣東知名的油畫家,其作品完美造型能力都是無可置疑的。這次卻別出心裁地籌備了一場國畫的寫生小品展覽,筆者得以先睹了部分作品,也與兩位藝術家有過充分的交流。這批作品畫家自己挑選的過程已經很用心,看得出他們是想體現了國畫語言與寫生技巧的融合成績。

拿起中國的毛筆和水墨,自然逃不過「筆墨」這個框架,兩位藝術家對於線條的運用,無疑都是成竹在胸,孫黎的《祥鴿高飛》以蒼老的柏樹作主體,枝幹的線條將畫面的墨氣控制得妥妥帖帖。方聲濤畫中更多地用樹木作為前景,枝葉的線條張力經常支撐起畫面,如《三清山嶺樹》,《長潭垂釣》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筆墨既熟,我們不妨再看他們寫生作品中表現的瞬間靈感,以孫黎《一抹陽光》為例,這是廳堂中夕陽西下的一刻,斜陽從窗外投射,樹木的身影落在窗邊的牆上,窗外樹木縱橫穿插,細密有力,窗內的世界,卻是模糊中帶有虛幻,這場景既熟悉,又使人有意外驚喜,疏密,工寫的對比,使畫面充滿即視感。方聲濤的寫生則更多顯示出國畫中虛實的妙處,《三清山》畫面中,山水只佔了不到一半,留下了左方上方的空間,以小段自己的觀感文字補充完整,可見作者對於山水的情感是何等強烈。

師造化與師內心,這是前輩國畫家給我們留下的課題,內心指筆墨修養,還有畫外功夫,而造化,則是畫家要「師」的第一步。從兩位藝術家的展覽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描寫造化時,他們都能表現出自己對於「心」的重視,也就是藝術家眼中的自然,所謂筆隨心行,「心」才是藝術家的終極關懷所在。

作品欣賞

孫黎 樂園 70cm x 137cm

新冠淡去,人們重新走出家門,安逸地享受陽光的和煦。眼前這一切與蔣兆和的《流民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陽光真好!

方聲濤 鬱南同樂大山 50cm x 50cm

己亥年六月十六日於鬱南同樂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寫生。雜樹和藤蔓是最好的線條摹本。

孫黎 紅瑤阿婆 51cm x 51cm

純樸的笑容裡透出來實實的幸福,身邊的背簍裝過很多希望也裝過很多收穫。

方聲濤 佛羅倫斯城區 45cm x 60cm

二零一五年三月我和馬玲在佛羅倫斯議會大廈會展中心大樓的最頂層前瞻佛羅倫斯城的全貌把古老城區主要建築群用水墨寫生記錄下來。

孫黎 翠谷靜溪 70cm x 137cm

每看到這樣的村景我都會打開畫本貪婪的書寫,畫未畫成我都想融入畫中。心靈得到蕩滌,思緒平靜安寧。我的呼吸在畫中了。

方聲濤 佛羅倫斯議會中心旅館旁 45cm x 60cm

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七日早晨在議會中心旅館、穿過馬路、在村落旁邊寫生。左手託著陽光,右手拿著畫筆的感覺很暢快 。

孫黎 庭院閒話 68cm x 68cm

我渴望有一個院子,一個有著亭臺樓閣花草樹徑等中國傳統園林基本元素的院子,一個能滌洗心靈的院子。無奈現實中不可實現,只好借他院之景寄於筆墨慰己。

方聲濤 丹東寬甸青山溝 45cm x 90cm

飛瀑澗有聞名遐邇的遼寧省第一大瀑布,青山飛瀑。從三十二米高的斷層峭壁上飛流直下,狀如玉帶、銀河,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當年掩護楊靖宇將軍而犧牲的劉青山連長的墓碑尚存。戊戌年九月廿五日於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青山溝鎮寫生。

2020年12月9日-22日佛山新城佛山圖書館《筆隨心行——孫黎方聲濤國畫寫生展》隆重展出。

你若開心那就轉發!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開幕—新聞—科學網
    雨林美無限 筆墨盡芳華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開幕 「藝術和科學總在山腳分手,又在山峰相遇」,在現場200名觀眾的見證下,藝術家和科學家在面對面交流過程中碰撞出美妙的思想火花。本屆畫展展出了128幅畫作,這些作品是來自全國各地100餘名畫家以熱帶雨林為題材的代表作品。地湧金蓮、蘭花、木瓜榕、芭蕉、海芋、瓷玫瑰、小鳥蕉和孔雀等熱帶雨林裡的精靈在這些畫家的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預告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預告 2016-06-03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 勿使「寫生」模式化與套路化
    李可染 雨後漁村     勿庸置疑,中國畫的「寫生」時代已經到來。近來,工作室、導師、採風活動、寫生作品展、寫生大賽等主題詞頻頻出現報端。「寫生」似乎成為中國畫的學習的必備途徑,「寫生」類作品成為許多中國畫家的主打作品。其中不乏借「寫生」之名炒作的成份,不乏以「寫生」故弄玄虛的成份,不乏以「寫生」僵化國畫教學的成份。「寫生」的泛濫,帶來大量模式化與套路化的所謂「寫生」作品,千人一面,是對中國畫「寫生」概念與精神的曲解與誤讀。
  • 中國畫用了色彩,用了透視,只要線條有書寫性就不能不叫中國畫
    什麼是中國畫?卻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百科上給的定義是這樣的:「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意思是凡是用毛筆在絹和紙上畫的畫就叫中國畫。這麼說的話,中國畫似乎也太簡單了!
  • 於志學的馴鹿與中國畫的書寫性
    2013年於志學在敖魯古雅 盧平攝於志學的馴鹿與中國畫的書寫性中國畫之所以能自立於世界繪畫之林至今不衰,完全在於它具有的獨特性或民族性。中國畫與西洋畫最大的差別首先是中國畫的「書寫性」而不是西洋畫的描繪性。
  • 「藝海秋長」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開幕
    11月29日,秋長街道高嶺村的文化藝術創作中心熱鬧非凡,聚集了一批中國名畫家,「藝海秋長——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在這裡舉行。這是繼「大美秋長——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秋長寫生創作展」成功舉辦後,第二次與中國畫創作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畫展。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政府黨組成員徐巧玲、秋長街道相關負責人和美術愛好者們一同觀看了畫展。
  • 中國畫的基本特徵
    要概括出中國畫的基本特徵,實屬不易。傳統的中國畫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適應中國的文化土壤而生根開花,在立意、構圖、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現諸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一 立意為先、胸有成竹——中國畫的構思中國畫創作以立意為先,許多繪畫理論家都首先強調這一點,不管是畫山水、畫人物,還是畫花鳥。
  • 傅抱石:中國畫僵了,應該賦予新的生命
    傅抱石 撫琴觀瀑圖 一個有成就的中國山水畫家,必須心藏千山萬水,把寫生過的山山水水逐漸變成胸中丘壑"。中國畫令人看了睡覺,像一般的畫面,畫一個老頭子,拿了一根拐杖,逍遙自在,很少機會看到武士比武。所以中國畫比較不是積極的而是退隱的,不是前進的,而是聽天由命的。
  • 郭文偉: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科學含量
    對於同道們熟悉的中國畫載體、工具和顏料的科學含量暫不必說,本文單就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科學含量作以初步探討,為梳理中國畫整體的科學性脈絡略盡微薄之力。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方法在魏晉之前就已基本形成,只不過當時乃至後來歷代對這種透視方法並沒有統一定名,直到西畫「焦點透視」一詞傳入中國,為與其區別,方得其名。這一命名形象地體現了畫家移動視線進行全方位觀照的特點。
  • 美術研究|王來文:為中國畫的筆線注入生命與靈魂!
    白描往往適合一些帶有敘事性表現的畫面,新時期以來的一些歷史題材主題性美術創作,也時常出現白描作品,可見白描如今作為中國畫的一個獨立品種是有著獨樹一幟的藝術魅力的。另外在連環畫創作中,白描也是畫家經常選用的藝術語言。在福建畫壇,古有黃慎、官周、曾鯨、吳彬等白描大家,近有陳子奮、鄭乃珖等名家好手。陳、鄭兩位俱是當代白描大家,其中陳子奮是將金石引入白描,而鄭乃珖則是強調勾勒法寫生。
  • 美術研究|中國畫飽含著詩情畫意,但中國文化的根本意義是做人
    不看芥子園,那些成熟的東西你們不搞的話,搞那些不三不四的東西,中國畫好不起來了。雖然觀點保守了一點,但是我個人是很重視的。老老實實把前人的畫臨摹好,之後才有資格談創新。我看還是通過臨摹把握道,寫生的意義值得思考,因為中國畫不像西方,都是寥寥幾筆的意會。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畫大家羅建泉寫生藝術
    ,傅抱石把中國畫的寫生特點曾總結出「遊、記、悟、寫」四個步驟,黃賓虹山水畫的四個創作過程:一是「登山臨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後行」。畫家到自然中去寫生。因為如果一個畫家不去寫生,從嚴格意義上說,他的繪畫還不能稱之為作品。只有注重對現實自然山川的寫生,才能將傳統那種孤峭、寒荒、冷逸的特性,變為新鮮、直觀、親切、生動的體驗,才能上升到「形而上」,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是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
  • 禽鳥的觀察與寫生方法(實用教程)
    鳥類的觀察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區分為水禽與山禽兩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遊禽、猛禽、攀禽、鳴 禽、雉禽等類,各類的特徵與習性如下:鳥類除了結構複雜外,又活潑善動,要以真鳥直接寫生, 對初學者是一大挑戰。
  • 一幅小區寫生作品——惹人憐惜的芙蓉花(寫意中國畫)
    有畫說|本期作品蕭紅亮 寫生他走了,我這小幅寫生也完了。活動一下身骨,我慢慢地站了起來。看到眼前受劫零亂的芙蓉樹,我有了點憐惜之意。我圍樹轉了轉,在遠處也瞧了瞧,在雜亂的草叢中,低處殘存盛開的三朵芙蓉花,顯得特別的鮮亮和打眼,也特別的驕嬌。
  • 中國畫:因他而色彩斑斕——沁彩畫發明者王心元印象
    有一次到內蒙寫生,主人盛情安排進山。正值夏季,四望一片綠,色彩很少變化,主人哪知道,這是畫家寫生的死亡之地。心元犯了難,使用各種表達方式,研究了幾天之後,終於有了微妙的發現。他發現太陽透過葉隙的地方,樹葉泛著淡紫色的幽光;陽光照在地面,返照在樹上,色彩是那麼豐富……他想把觀察所得畫在紙上,卻無從措手。
  • 中國畫壇素描之路
    這位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中國畫壇極具影響力的畫家,安靜地立於角落,伴隨他的是一幅碳素墨水作品,畫面上以迅疾的線條捕捉到了當地農民在收割場上稱量包穀的情景。這是畫家在1978年帶美院學生到秦皇島寫生時的習作。 不得不說,吳冠中創作繪畫之時,正值西方現代抽象主義風潮盛行,其畫作嘗試告訴人們何為中國文化美學的抽象主義繪畫。
  • 黃山市人口最少的縣,人口不足10萬,卻是「中國畫裡鄉村」
    黃山市人口最少的縣,人口不足10萬,卻是「中國畫裡鄉村」 安徽地級市眾多,要說哪個市風景最好,黃山無疑會佔有一席之地。在黃山市境內除了黃山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景點,其中有一個小縣城,它是黃山市人口最少的縣,卻被譽為是「中國畫裡鄉村」,風景美如畫卷。
  • 美術研究|淺析吳冠中油畫對中國畫表現方法的借鑑!
    他將油畫的細膩生動與中國畫的傳統藝術完美融合,使其發展成獨特的寫意油畫無論是中國畫筆法的運用、留白空間的設計,還是東方獨有的觀察手法和寫意情趣都能被他酣暢淋漓地運用。其中尤以借鑑筆法的特點最具代表性。關鍵詞:油畫 中國畫 筆法 留白 意境油畫被引入中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 中國畫需要「大寫意」!寫意才是中國畫的靈魂!
    1、傳統的「寫意」說「寫意」、「大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畫法由來已久。「寫意」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策·趙策二》「忠可以寫意」,解釋為「公開地表達心意」。它是超越時空的創造,使中國畫保存並不斷加強和顯示著她「超以象外」的東方氣質。
  • 繪畫技法研究:中國畫墨法運用
    張一心作品文 / 張一心在寫意中國畫中,筆墨的概念有三個基本因素組成:一是富有特性的毛筆和宣紙;二是筆法和墨法;三是意境。本文就墨法而言之,略述其要。「墨即是色」、「 墨分五色」、「墨分六彩」,「水墨為上」……這是古人對純墨色價值的無以復加的高度認可。以極簡一色表現大千世界,沒有高超的技藝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