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小區寫生作品——惹人憐惜的芙蓉花(寫意中國畫)

2020-12-03 有畫說藝術

有畫說|本期作品

蕭紅亮 寫生 芙蓉

作品名稱:芙蓉花

畫家:蕭紅亮

創作年代:2012年

作品尺寸:35*74cm

有畫說|作品欣賞

蕭紅亮 芙蓉 局部1

蕭紅亮 芙蓉 局部2

蕭紅亮 芙蓉 局部3

蕭紅亮 芙蓉 局部4

蕭紅亮 芙蓉 局部5

《憐惜之外,我有了一絲慰藉》

「老師,你畫得真好?!寶寶,長大了跟爺爺學畫畫好不?!」小倆口帶著他們的小寶寶也停留在芙蓉樹下。

「今年的芙蓉花開得真好!……」一個年齡與我相仿的男人主動與我打招呼。

我笑了笑,隨口相呼:不錯,不錯,好花,好入畫」,沒有跟他拉近套的想法。我筆在不停地在描在畫。

好象這個人對畫沒有什麼興趣,在芙蓉樹下晃了晃,瞧了瞧,一會兒,從我身邊就走了。二十分鐘過後,這男人又來了。二話沒說,把樹上盛開的芙蓉花頭一個一個地摘進了塑膠袋中。

我有點驚訝:這……這……你,你,你幹什麼?!

「你還不知道,這花可以做菜!我摘了回家做菜吃!」他說得很肯定也堅決。

可食?!確實,我知道牡丹花可食、木槿花可食,南瓜花可食……但沒看過誰吃過芙蓉花。

這男人行動真快,一兩分鐘時間,就把樹上盛開的一二十朵能直接摘下的花幾乎全部摘下了。摘了後,他還在盯著高處。

老師,還要畫吧?趁我沒太注意,把我右邊高處的一朵也笑納了。

做事也好,做人也好,「度」就是一條邊界線。之前,你摘了就摘了,十朵也好、二十朵也好,我沒出聲……而他這一出格的主動,一瞬間就令我肚子有了一種無名之火。我認真地瞟了他一下,表情也完整地寫在我的臉上。我眼睛直直地盯著跟前的花,默不作聲地在描。這時,我自已也只聽到鋼筆在紙上沙沙的刻紙聲。

這個男子,也可能感覺到了自已的某些過分,又不好怎麼解釋,就在我身後來迴轉了兩下,想從我身後繞過去,但還是沒有跨過去。其實,在我左邊的低處,除我畫的這朵外,還有兩朵在盛開。

他走了,我這小幅寫生也完了。活動一下身骨,我慢慢地站了起來。

看到眼前受劫零亂的芙蓉樹,我有了點憐惜之意。我圍樹轉了轉,在遠處也瞧了瞧,在雜亂的草叢中,低處殘存盛開的三朵芙蓉花,顯得特別的鮮亮和打眼,也特別的驕嬌。

不知怎麼地,在憐惜之外,我突然有了一絲絲的慰藉,我有一種想把這一感覺保留下來衝動。換了個角度,我快速地留下了兩張白描稿。(文:蕭紅亮)

有畫說|不止有畫,還有藝術想說話......

畫家肖紅亮(蕭紅亮)(藝名曾用「蕭瀟」)、磊石軒主,湘潭人,1992-1993年進修於中國美院國畫系;2009年起隨周宗岱先生研習中國傳統山水畫。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長沙畫院畫家。

文字創作:有畫說 路過 原創(註:文末另有說明除外、文字內容不代表畫家個人觀點)作品圖文授權:有畫說所有推介的作品圖片和文字均獲藝術家本人授權

有畫說致力於推薦優秀藝術家及其作品,每期推送優秀國畫書法作品並配原創文字內容,歡迎書畫藝術愛好者交流,歡迎來稿。如對「有畫說」欄目推介的藝術作品感興趣的藏家,可關注溝通。

相關焦點

  • 老孫和老方的中國畫寫生
    孫黎和方聲濤兩位老兄,都是我省著名的油畫好手,早年在現代美術教育模式下,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功夫,對於描寫對象的忠實度,把握非常準確,然而他們又同時精於用筆墨寫生,以毛筆和國畫工具寫生,對於很多油畫出身的畫家而言,不但要求造型準,還要講究的是畫出來有「味道」,即符合中國畫的趣味。
  • 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開幕—新聞—科學網
    雨林美無限 筆墨盡芳華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開幕   2016年9月28日,首屆「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幕。 「藝術和科學總在山腳分手,又在山峰相遇」,在現場200名觀眾的見證下,藝術家和科學家在面對面交流過程中碰撞出美妙的思想火花。本屆畫展展出了128幅畫作,這些作品是來自全國各地100餘名畫家以熱帶雨林為題材的代表作品。地湧金蓮、蘭花、木瓜榕、芭蕉、海芋、瓷玫瑰、小鳥蕉和孔雀等熱帶雨林裡的精靈在這些畫家的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 靈魂就是中國畫「寫意」的本質
    肖大平作品中國畫之所以叫寫意畫,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中國畫藝術的中心思想以及發展的導向,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有靈就會產生魂,靈魂也恰恰就是「寫意」的本質。所以。才有寫意畫就是中國畫之說。工筆,是寫意的一種細緻表現,寫意實為中國畫的代名詞。也因此,出現了大寫意、小寫意之分。線描自身就是一種具象的寫意。
  •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預告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預告 2016-06-03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畫需要「大寫意」!寫意才是中國畫的靈魂!
    寫意是一切藝術最高的要求和最終的目的。1、傳統的「寫意」說「寫意」、「大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畫法由來已久。「寫意」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策·趙策二》「忠可以寫意」,解釋為「公開地表達心意」。它是超越時空的創造,使中國畫保存並不斷加強和顯示著她「超以象外」的東方氣質。
  • 勿使「寫生」模式化與套路化
    李可染 雨後漁村     勿庸置疑,中國畫的「寫生」時代已經到來。近來,工作室、導師、採風活動、寫生作品展、寫生大賽等主題詞頻頻出現報端。「寫生」似乎成為中國畫的學習的必備途徑,「寫生」類作品成為許多中國畫家的主打作品。其中不乏借「寫生」之名炒作的成份,不乏以「寫生」故弄玄虛的成份,不乏以「寫生」僵化國畫教學的成份。「寫生」的泛濫,帶來大量模式化與套路化的所謂「寫生」作品,千人一面,是對中國畫「寫生」概念與精神的曲解與誤讀。
  • 寫意精神——中國畫的內在表達
    他們可以畫的很寫實,但中國畫並不是靠寫實來說明問題,毛筆與宣紙這樣的材料本身就在突出光影以及寫實性的表達力上不如油畫材料。但西方人在發揮藝術張力的能力上比中國落後許多。薛磊 四川省詩書畫院書記、副院長中國畫注重藝術的寫意精神。
  • 人文書香|錢永根中國畫作品展「大美走基層·錢塘似錦繡——杭州...
    錢永根攜其作品走入大學生中去,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將為大學的校園文化增添一份絢麗的色彩。瓶花 34*68cm 2020年第一次看到他的花鳥畫作品,就被他作畫中大膽用水的成功而激動。墨融入水,變幻無窮;色融入水,流光異彩。正如我的導師陸抑非先生曾有教於後輩」水法通時百法通」。永根的花鳥畫善於在筆墨傳承的同時有心於用水的探索研究,想必是他學習中的體悟吧。
  • 美術研究|王來文:為中國畫的筆線注入生命與靈魂!
    白描往往適合一些帶有敘事性表現的畫面,新時期以來的一些歷史題材主題性美術創作,也時常出現白描作品,可見白描如今作為中國畫的一個獨立品種是有著獨樹一幟的藝術魅力的。另外在連環畫創作中,白描也是畫家經常選用的藝術語言。在福建畫壇,古有黃慎、官周、曾鯨、吳彬等白描大家,近有陳子奮、鄭乃珖等名家好手。陳、鄭兩位俱是當代白描大家,其中陳子奮是將金石引入白描,而鄭乃珖則是強調勾勒法寫生。
  • 於志學的馴鹿與中國畫的書寫性
    經過唐代的王維和五代南唐董源的水墨畫,中國畫的線條得到發展,又經宋代文人畫,重視書法、文學等修養及畫中意境之表達。到了元明清,更加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水墨寫意畫的「書寫性」成為主流,線條入畫的審美標準得到根深蒂固的確立。到了晚清,吳昌碩、黃慎和任伯年,更是在中國畫中將「書寫性」發揮到了極致。
  • 美術研究|淺析吳冠中油畫對中國畫表現方法的借鑑!
    他將油畫的細膩生動與中國畫的傳統藝術完美融合,使其發展成獨特的寫意油畫無論是中國畫筆法的運用、留白空間的設計,還是東方獨有的觀察手法和寫意情趣都能被他酣暢淋漓地運用。其中尤以借鑑筆法的特點最具代表性。關鍵詞:油畫 中國畫 筆法 留白 意境油畫被引入中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 中國畫用了色彩,用了透視,只要線條有書寫性就不能不叫中國畫
    什麼是中國畫?卻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百科上給的定義是這樣的:「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意思是凡是用毛筆在絹和紙上畫的畫就叫中國畫。這麼說的話,中國畫似乎也太簡單了!
  • 中國畫壇素描之路
    也許是他早期的作品世上已沒有留存的緣故。還好,可以見到與他同時期的潘玉良攜三件素描作品出現在展覽最靠前的部分,後面是一大批寫實主義的實踐者。 於是,要在展廳走上好久,才會遇到林風眠的傳人吳冠中的作品。這位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中國畫壇極具影響力的畫家,安靜地立於角落,伴隨他的是一幅碳素墨水作品,畫面上以迅疾的線條捕捉到了當地農民在收割場上稱量包穀的情景。
  • 懂了「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就明白中國畫
    中國畫的工筆畫與寫意畫如太極圖中的陰陽關係,需工中有寫,寫中有工。這個原理如《雪心賦》中所講的,「孤陰不長,獨陽不生」是一個道理。杜豔作品工筆畫中有寫,寫意畫中有工,就是陰和陽互存的道理是一樣。而看現代人畫工筆畫,了無生氣,原因就是裡面少了「寫意」。畫寫意的空而無力,原因是裡面缺少了工。而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今人書讀得少了,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得少了,加入了太多的西方繪畫思想。如果簡單地概括,就是近代的中國畫畫家都缺少了文化的自信。
  • 荷花畫法,寫意和工筆都有,看這篇就夠了!
    荷花寫生 畫荷花與畫其他花卉一樣,應該通過寫生觀察生活,並收集創作素材,這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寫生一般可用白描的形式,既可以是局部的描繪,同時做些文字記錄,也可以是比較完整性的;此外還可以用速寫的形式,記錄一些場景或特定的氛圍,以便創作時能幫助作者重新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 中國畫的20種分類
    中國畫: 簡稱「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體系。它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上作畫。在題材上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卉)畫、動物畫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各有蹊徑,互有特色。在人物畫方面,從晚周至漢、魏、六朝逐漸成熟。
  • 中國畫的吉祥寓意之芙蓉與月季
    今天,我們聊一聊芙蓉和月季的吉祥寓意。芙蓉古人也把荷花叫作芙蓉,因荷花生長在水中,所以荷花的這個芙蓉叫作「水芙蓉」。還有一種木本的芙蓉,叫作「木芙蓉」,今天我們說的芙蓉專指木芙蓉。木芙蓉的種類比較多,比如說白芙蓉、粉芙蓉還有紅芙蓉。宋代李迪的《紅白芙蓉圖》非常著是小品花卉,一個叫白芙蓉,一個叫紅芙蓉,這兩幅畫現在珍藏在日本的某博物館中。在芙蓉品類中,最珍貴的一個品種叫作「醉芙蓉」,它的特點是早上開花是白色的,中午就變成粉紅色,傍晚則變成深紅色,非常嬌豔、極其美麗。
  • 國畫教程——寫意魚的畫法
    中國畫寫意畫魚,有水墨和設色兩種,大寫意常用水墨一類,小寫意則慣用設色一法。加強對筆墨的研究和實踐是學習中國畫最基本的一環。 畫魚應先掌握其形體和動態,方法是勾厾相結合,有的先勾後厾,有的先厾後勾,其法隨不同的魚類而變化,有時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畫同一魚類。
  • 圖文教程:寫意菊花畫法解析
    此幅作品中上部位五株花朵成團狀與左邊一株菊花分置形成對比,主次關係顯而易見。 開合關係 創作一幅作品從開始到結束始終圍繞著開合關係來進行
  • 中國近現代花鳥畫的衍變|南潘北李:寫意花鳥畫的推陳出新
    1928年,國立藝術院(後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創立,蔡元培提攜倡導中西融合改造中國畫的林風眠為院長,聘請沒有受過系統西洋美術教育、堅定捍衛中國畫傳統的潘天壽為國畫系教授、主任。1930年,林風眠聘請同樣堅定捍衛中國畫傳統的李苦禪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國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