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地方國企資產8.27萬億 國企員工平均工資13.34萬

2020-11-30 同花順財經

今天舉行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審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報告匯報了2018年度本市四類國有資產的總體情況。2018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8.27萬億元,負債總額4.97萬億元。上海市地方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1.50萬億元,負債總額10.38萬億元。上海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10907.19億元,負債總額2720.19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3369.89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7537.3億元。

基於自然資源部下發的2017年度土地變更數據,2017年底,全市土地資源總面積為836974.67公頃。金山區張堰銅礦是上海轄區內唯一納入全國礦產資源儲量庫的金屬礦床,已查明資源儲量為12.19萬噸,2018年未開採,儲量無變化。2018年底,全市水資源水量為387000萬立方米;無居民海島數量為23個(均未劃撥或出讓);全市海洋功能區劃範圍面積1075459.73公頃。全市森林資源面積11.4萬公頃,溼地總面積為468564.75公頃(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09307.76公頃,佔全部溼地面積的87.35%)。

報告強調,今後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以國資管理創新帶動國企改革發展,持續激發國有經濟的活力和影響力;進一步理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機制,健全資產管理制度體系,推動資產共享共用和有效調劑,完善國有資產報告機制,努力實現「配置科學、使用有效、處置規範、監督到位」的全過程管理目標;根據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推動本市自然資源管理體系的逐步完善,健全自然資源資產保護和使用制度,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會議還審議了《2018年度上海市國有企業(非金融)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報告匯報了2018年度本市國資國企基本情況。2018年底,上海地方國有企業(不含金融)12941戶,資產總額8.27萬億元,負債總額4.97萬億,均同比增長7.4%。市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集團及下屬子企業共7610戶,資產總額5.85萬億元,負債總額3.51萬億元。2018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不含金融)實現營業收入2.95萬億元,同比增長8.7%;利潤總額2113.74億元,同比下降3.3%。其中,市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2萬億元,利潤總額1708.72億元。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不含金融)2018年度在崗職工840764人,平均工資(稅前)13.34萬元,較2017年度增長5.2%。2018年底,上海地方國有企業(不含金融)在境外獨立核算企業戶數合計586戶,佔比4.5%,境外國有企業資產總額6560.02億元,佔比4.6%。2018年,監管企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66個,投資額214.08億元。上汽集團、綠地集團進入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且排名均有提升;《財富》中國500強入圍門檻為營業收入138.64億元人民幣,上海地區共有40家企業入榜,其中,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入榜19家(不含5家金融企業)。

來源: 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待遇最好的十大國企,這些專業最受歡迎
    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1556億元,同比增長3.69%;上繳國家財政總額10000.8億元,同比增長3.37%;實現工業增加值7877億元,同比增長4.88%。菸草公司基本上比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待遇要高一些,中國菸草又有「金飯碗」之稱,一旦同學們被中國菸草錄取,所獲薪酬和福利都是較為可觀的。
  • 又一AAA級國企出事了,永煤控股債券爆雷背後:員工欠薪、子債父償
    多隻煤企、城投、地方國企境內外債券持續下跌。 相比於債券市場違約的「意外」,在永煤控股本部所在的河南永城,這個與城市發展早已融為一體的企業,已拖欠了員工數月工資。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員工欠薪、「子債父償」等徵兆發生前,永煤控股、豫能化集團的財務問題,其實早有端倪。
  • 待遇最好的國企, 別再只盯著公務員了! 考生家長必看
    —距離高考還有75DAY央企和國企的區別1、國企是全民國有制企業的簡稱,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央企一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
  • 前腳改革,後腳爆雷,欠薪五個月這家AAA級國企背後隱藏了什麼?
    多隻煤企、城投、地方國企境內外債券持續下跌。相比於債券市場違約的「意外」,在永煤控股本部所在的河南永城,這個與城市發展早已融為一體的企業,已拖欠了員工數月工資。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員工欠薪、「子債父償」等徵兆發生前,永煤控股、豫能化集團的財務問題,其實早有端倪。
  • 上海大國企躍出一批「輕卒銳兵」
    盤點上海國資領域,還有多家從大型國企中孵化出來的創新型企業在人工智慧、新材料、生物醫療等新興行業風口加速成長,正在成為機制靈活、發展動力強勁的行業獨角獸,個別企業已在衝刺登陸資本市場。 目前,上海市場競爭類和金融服務類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企業已佔總數的2/3以上,大多數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已是高度市場化、治理結構較完善的公眾公司。 然而改革並不止步於此。
  • 2019年國企招聘信息匯總(3月)
    發布日期 2019年3月北京國企招聘考試信息匯總 2月匯總 2019年北京國企招聘信息匯總(2月) 2019中國鐵塔校園招聘報名入口(國企校招) 3月18日 2019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校園招聘4人公告(國企校招) 3月18日 2019福建六建面向全國招聘預算員3人公告(國企社招)
  • 突破體制機制束縛 上海大國企躍出一批「輕卒銳兵」
    盤點上海國資領域,還有多家從大型國企中孵化出來的創新型企業在人工智慧、新材料、生物醫療等新興行業風口加速成長,正在成為機制靈活、發展動力強勁的行業獨角獸,個別企業已在衝刺登陸資本市場。目前,上海市場競爭類和金融服務類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企業已佔總數的2/3以上,大多數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已是高度市場化、治理結構較完善的公眾公司。然而改革並不止步於此。
  • 2020年12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月份中央層面及地方層面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進行了梳理。2017年11月,我國啟動國資劃轉試點,2019年9月全面推開,要求在中央層面,具備條件的企業於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有難度的企業可於2020年底前完成;在地方層面,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到2019年底,中央層面已經完成了1.3萬億元的劃轉。業內預測,劃轉完成後的總規模將在3萬億-5萬億元。
  • 回放|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
    2019年全區國有企業資產總額3.55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957億元,利潤總額229.89億元,其中自治區本級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66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857億元,利潤總額201.53億元。區直企業營業收入在全國省級國資系統中排第10位,增幅排全國第4位,利潤總額自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全部實現盈利。2020年10月末,全區國資委系統國有及國有控股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了3.86萬億元。
  • 北京:6大類15條措施全面加速國企科技創新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26日從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創新大會獲悉,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將進一步加大國企科技創新力度,通過模式創新、加大資金投入、創新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完善創新考核機制等6大類15條措施,推動北京市管國有企業強化高精尖產業發展。
  • 【廣發跨行業聯合報告】深化國改,混改突破——廣發宏觀策略及各行業對國企改革的觀點
    今年上半年,國企改革落地進度較為緩慢,國改主題表現平淡;下半年國改「風繼續吹」,投資者悲觀預期趨於修復,標誌性事件包括:1)7月4日,習李講話為下半年國改「定調」;2)8月18日,《員工持股試點意見》下發,標誌著國改開始邁向「深水區」;3)9月28日,劉鶴撰文強調混改,國改重心向「提質增效」轉移;4)10月中旬,央企混改「6+1」試點方案出臺,混改進入落地階段。
  • 解密國網工資有多少?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看看網友怎麼說?
    國家電網一直都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單位」,大家都很羨慕國家電網工資高,待遇好。可是國家電網的工資到底有多高,大家心裡可能真的沒有譜。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揭秘一下國家電網的工資情況,一起來看看國家電網的內部員工怎麼說的吧!
  • 老牌國企新華醫療,連賣幾年資產欲求翻身
    出品|每日財報作者|黃仲平作為一家有著77年歷史的老牌國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一馬當先,開足了馬力,全力保障戰「疫」物資持續供應。在大年初六,也就是1月30日,新華醫療就已經向疫區發送洗手消毒液24萬餘瓶,表面消毒溼巾50多萬片,空氣消毒器2450臺。關鍵時刻,新華醫療盡顯企業的責任擔當。
  • 中國的巨型國企規模有多大?在國際上處於什麼地位?
    2019年中國石化營業收入達到2.97萬億元,淨利潤576億元,單是營收就可以超過不少省份的GDP,而且目前中國石化的員工數量也非常龐大,集團旗下員工數量達到62萬。中國石化不僅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石油企業之一,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可以排上號的,目前在全球石油企業排名當中,中石化可以排進前10的位置。2、國家電網。
  • 國企和央企一些的員工,工資待遇實際並不高。可為什麼不離職?
    有網友問:「國企和央企一些的員工,工資待遇實際並不高。可為什麼不離職?」我在央企工作已有18年,就拿身邊人的事說起,來回答這個問題。幹得好時,工資遠遠高於在國企的收入;幹得不好時,不僅顆粒無收,而且負債纍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位同事辭職養豬,因不懂技術且不善經營,至今窮困潦倒。一位很有本事的同事先做大生意,賠了錢後,到南方種甘蔗,仍收入不行。留在國企和央企工作,有著穩定的收入,就可為三代人——老人、自己、孩子的生活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 華安國企 : 華安國企改革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
    王嘉先生,自2015年7月17日至2018年11月12日擔任華安國企改革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2018年末,集團資產規模23.2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4.96%。2018年度,集團實現淨利潤2,556.26億元,較上年增長4.93%;平均資產回報率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3%和14.04%;不良貸款率1.46%,保持穩中有降;資本充足率
  • 降槓桿承壓 國企加力衝刺收官目標
    2020年是國企降槓桿的收官之年,但在疫情等多種因素衝擊下,減負債的壓力有所上升。密集清理出售不良資產,混改上市提速加力、多地國資委表態要加強監管防控債務風險……臨近年末,國企衝刺,爭取完成目標。  而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國企改革發展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 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央企跑出「加速度」
    石油機械公司目前已累計有60多個團隊先後參與公司二、三級單位競聘,40多名不同級別員工進入經營管理層,2個團隊4名管理者因經營業績不達標先後被解聘。根據實施方案,中國石化到2022年各級子企業將全面開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及契約化管理。
  • 國企改革十項試點落地 六大重點整合行業迎新機
    基本面上,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9萬億元,同比下降19.05%;虧損645.34億元,半數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產量佔會員企業鋼產量的46.91%。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看,鋼企虧損的「悲壯」景象更為明顯。統計顯示,截至2月26日,共有44家上市鋼企發布2015年業績預告,其中23家預虧,僅10家預喜。
  • 國資報告:雙百企業要爭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尖子生」
    深化改革新任務:聚焦三大機制  自2018年8月啟動以來,「雙百企業」圍繞「五突破一加強」目標任務(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法人治理結構、市場化經營機制、激勵約束機制以及歷史遺留問題方面有所突破,加強黨的領導),綜合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