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報告:雙百企業要爭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尖子生」

2020-11-22 中安在線網站

  兩年多來,首次在基層廣泛展開的綜合改革——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取得重大進展,不少改革經驗開始在企業複製推廣,同時,一些改革舉措還要進一步深化完善,亟需更大力度的探索創新。

  近期部署開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出具體要求:凡是要求面上企業做到的,納入有關試點和專項工程的企業要成為樣板、率先實現。

  面對新的形勢任務,10月27日在廣州召開的「雙百行動」現場推進會提出,要縱深推進,評估問效,複製推廣,率先完成重點任務。

  要成為改革樣板,壓在「雙百企業」肩上的擔子不可謂不輕,責任不可謂不大。

  不過,總體來看,「雙百企業」有爭當改革「尖子生」的基礎、潛力和使命。

  作為第一次綜合運用新一輪國企改革政策開展的頂層設計的基層突圍,「雙百企業」的改革成績清晰可見,改革紅利已然釋放。目前,這些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超出央企平均水平50%以上,近三年符合增長率9.9%。

  同時,「雙百企業」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有的企業混改後經營機制轉換不到位,激勵手段過於單一等等。這些都有賴於聚焦問題,精準發力,以改革激發增長潛力。

  改革對「尖子生」的要求不只是完成規定動作,更希望其敢於探索、銳意創新,在重點改革任務上步子更大、舉措更實、效果更好。

  「尖子生」要有頂尖的治理機制,注重製度化、規範化。治理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基礎。市場瞬息萬變,稍有不慎,企業就有可能被拉開差距,因此權責對等、運轉高效的決策機制十分重要。

  目前,不少「雙百企業」已經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且外部董事佔多數。同時得到了控股股東的多項授權,建立起了權責對等、運轉高效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

  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要加快轉變監管理念和方式,絕不能在管控模式上搞「一刀切」,鼓勵探索對「雙百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模式,提高「雙百企業」經營決策效率。

  「尖子生」要有頂尖的人才隊伍,注重差異化、市場化。用人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關鍵環節。行業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崗位職責不同,對人才的選任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中國電研等5戶企業圍繞經營管理、科研創新等不同類別的關鍵核心人才,全面推行市場化機制,有效激活了「一池春水」。

  廣大「雙百企業」要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通過多軌制職業通道給予事業平臺,激發人才創新創造精神。要加快健全市場化用工制度,實現管理人員上下實績說話、員工進出能力說話、收入增減效益說話,使企業內部真正動起來、活起來。

  「尖子生」要有頂尖的活力效率,注重精準化、多樣化。激勵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動力源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讓員工有更多獲得感。中國電研等5戶企業有針對性地實施不同方式的中長期激勵,有效激發了人才隊伍活力。

  廣大「雙百企業」要使有限的激勵資源能夠「好鋼用在刀刃上」。要用好用足現行的股權、分紅權、員工持股等激勵政策,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中長期激勵機制。要引導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多增量價值,形成激勵機制有效發揮作用的良性循環。

  唯有以更堅強的決心、更堅定的意志、更大的力度縱深推進「雙百企業」綜合改革,才能用改革的新突破新成效,引領廣大國有企業主動改革創新,主動參與市場競爭,為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更大貢獻。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啟動兩年多以來,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培育出不少改革尖兵。對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新部署新要求,「雙百企業」如何勇立改革潮頭、爭當先鋒表率?

  10月2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廣州召開「雙百行動」現場推進會,總結交流改革優秀企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對進一步深化「雙百行動」進行再部署、再推進。

  深化改革新任務:聚焦三大機制

  自2018年8月啟動以來,「雙百企業」圍繞「五突破一加強」目標任務(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法人治理結構、市場化經營機制、激勵約束機制以及歷史遺留問題方面有所突破,加強黨的領導),綜合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如今,400餘戶「雙百企業」中,八成以上建立了董事會,實現外部董事佔多數;半數以上有序實施了混改,有些已經成功上市;近200戶「雙百企業」在本級開展了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或者推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覆蓋面遠高於其他國企;100餘戶「雙百企業」開展了股權、分紅權等不同方式的中長期激勵。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雙百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超出中央企業平均水平50.7%,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9.9%。大部分「雙百企業」已經釋放出改革的紅利、嘗到了改革的甜頭。

  在肯定「雙百企業」改革成績的同時,改革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比如,有的企業在混改後經營機制轉換還不到位,有的企業在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方面尚未實質性「破冰」,有的企業強化正向激勵的方式和手段過於單一等。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出,凡是要求面上企業做到的,納入有關試點和專項工程的企業要成為樣板、率先實現。這也意味著廣大「雙百企業」肩上的擔子不輕,除了高標準完成規定動作,還要大膽探索,實施更多行之有效的自選動作,切實發揮以點帶面的示範突破帶動作用。

  國資委部署中央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工作 ,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把國企改革抓到位見實效

  從「五突破一加強」到召開多次現場會,到推出「雙百九條」,再到推出操作指引,兩年多來,「雙百行動」在企業實操和政策細化完善中不斷走向深入。

  面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新任務新要求,「雙百行動」將聚焦在治理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三大機制」,實施更深層次的改革,真正有效提升企業的活力和效率。

  事實上,對於身處基層的「雙百企業」來說,解決機制問題是最能直接帶來活力和效率的辦法。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推進會上表示,「三大機制」既是現有有改革的基本經驗,又是進一步深化改革、轉換機制、增強活力的重要舉措。

  治理機制:制度化、規範化

  治理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基礎。不少「雙百企業」著力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明晰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持續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黨的領導有機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2019年,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上海醫藥將黨建工作要求與遵守執行滬港兩地資本市場關於公司治理的規定有機融合,規範細化「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下屬29家二級企業全部完成「黨建進章程」。

  上海醫藥與康希諾生物籤署戰略合作,攜手推進疫苗產業化及供應鏈服務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依託「一體三化」黨建要求(黨工團、全級次、黨建與經營一體,日常工作標準化、重點工作項目化、特色工作品牌化)貫穿各層級企業。

  董事會建設不斷加強,董事會職權有序落實。在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骨幹員工持股極大調動了各業務單元管理層的積極性,深化改革意願強烈。在符合國資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國機集團在經理層選聘與考核、工資總額管理、投融資審批等方面,賦予了中國電研董事會更多權限。

  被中國中車選樹為完善法人治理的首家試點單位後,中車株洲所實現了外部董事佔多數,獲得集團公司十項具體授權,有效落實董事會在經營層選任考核、工資總額、投融資等方面責權。

  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兩輪引戰,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混改後,公司授權董事會審批公司淨資產10%以內、約1.2億的各類經營事項。同時優化董事會構成,由外部股東派駐2名董事進入7人董事會,並擔任薪酬委員會主任,充分發揮外部股東的積極作用。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對標中國電信旗下中通服、號百控股等上市公司和「BATJ」等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充分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2018-2019年,董事會審批事項減少88%,極大提升了公司的決策審批效率。

  疫情期間,天翼云為平湖市提供了「公有雲+專屬網絡+運行維護」的解決方案,利用天翼雲快速開通,資源彈性的特點,實現了短時間的平臺上線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在推進會上要求,「雙百企業」要加快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配強,外部董事原則上佔多數。要鼓勵探索對「雙百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模式,提高經營決策效率。

  用人機制:差異化、市場化

  用人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關鍵環節。行業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崗位職責不同,對人才的選任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關鍵是要全面推行市場化機制,才有可能激活企業內部的「一池春水」。

  大力改革經理層選任和管理方式。中車株洲所實施總經理公開競聘及總經理組閣,本部經理層全部放棄中車幹部身份並籤訂任期責任狀,子企業6名經理層成員競聘連任失敗被轉入普通崗位。

  在子企業試點基礎上,2019年北方華創以市場化的方式完成集團高管層10名職業經理人的選聘工作,集團全部高管取消行政級別,人事檔案實現市場化管理。

  10月19日,北方華創第100臺立式爐設備順利交付

  著力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電信天翼按照「高、精、尖、缺」原則,實施「築巢引鳳」計劃,引入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的20餘名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的高端人才和行業專家。上海醫藥打造「雛雁」「菁雁」「鴻雁」「領雁」四大雁式學習型團隊,強化人才梯隊建設。

  去年底在科創板上市的中國電研通過輪崗考察加強年輕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打破崗位舒適圈,每年輪崗率達15%,並優先選拔經過不同崗位鍛鍊的優秀經營管理人才,促進複合型人才培養。

  疫情期間,中國電研響應國家需要,緊急研製轉產防疫關鍵緊缺的醫療防護服壓條機

  強化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獎優汰劣。中車株洲所對300餘名中層人員實施強制排序,近兩年12人被強制退出經理人序列,30餘人受到懲處,打破了「終身制」。

  電信天翼建立管理人員述能、述職制度,排名後15%的部門負責人,結合業績情況安排調整;綜合測評排名後50%的管理序列人員、後20%的專業序列人員,答辯不通過者予以降職,累計降、免職26人。

  翁傑明要求,「雙百企業」要加快實現管理人員上下實績說話、員工進出能力說話、收入增減效益說話,使企業內部真正動起來、活起來。要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建立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考核評價制度,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精神。

  激勵機制:精準化、多樣化

  激勵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動力源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讓員工有更多獲得感,「不用揚鞭自奮蹄」。如今,激勵「工具箱」中的品種已經非常豐富。

  以骨幹員工持股解決混改企業激勵問題。作為一家轉制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是企業第一資源。中國電研始終以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為目標,以創業心態開展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改革。要求持股員工拿出「真金白銀」「押上身家」,著眼於長期激勵,共同將「蛋糕」做大,共享增量收益,持股員工和非持股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電信天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160多名(約佔員工總數24%)核心骨幹員工獲得股權,投後出資比例約1.5%,充分調動了員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與公司長期利益的協同。

  以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解決上市公司激勵問題。北方華創、上海醫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政策,分期分步、分層分類實施股權激勵。

  2018年7月,北方華創以「2年鎖定期+3年行權期」的機制完成了首批核心人員至少5年的穩定和激勵。在此基礎上,2019年北方華創以同樣的機制實施了二期股權激勵,並通過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組合激勵方式突出了對受激勵人員的針對性和差異化,將集團高管團隊及所屬子公司高管、業務負責人納入激勵範圍,實現更具針對性和更強綁定的長效激勵。

  通過兩期股權激勵,北方華創共完成了近800名核心骨幹和管理團隊的激勵,核心人員主動離職率由15%以上降到2%以下。

  以股權、分紅權和跟投等方式解決科技型企業激勵問題。中車株洲所以公平、有效的正向激勵為牽引,著力發揮經理人「牛鼻子」和科技人才「核引擎」槓桿效應,讓得到激勵的人有感覺、得不到激勵的人也有感覺,達到傳導壓力、激發活力的效果。

  公司對不確定性較大的創新增量業務,建立成果作價入股獎勵機制,提取無形資產增值股權的30%用於獎勵。對從事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建立創新跟投機制,分享產業紅利。此外,株洲所率先在中車實施科技企業崗位分紅,2019年超額完成最高挑戰性利潤指標,分紅1330萬元,激勵300餘人,其中70%以上為技術骨幹。

  翁傑明強調,「雙百企業」要在內部分配上更多向科技人才、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等群體傾斜,使有限的激勵資源能夠「好鋼用在刀刃上」。

  「要讓改革之花鋪滿整個國資國企領域,每朵花都儘可能開得鮮豔動人。」翁傑明強調,總結400餘戶「雙百企業」的改革經驗,更為深遠的意義是為了複製推廣,引導企業之間相互對標學習,取長補短。

  翁傑明表示,要縱深推進「雙百企業」綜合改革,加強總結評估問效,率先完成重點任務,用「雙百企業」的新突破新成效,為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國資報告》記者 饒恆)

相關焦點

  • 回放|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
    很高興和媒體朋友們見面,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主要是介紹《廣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首先,我代表自治區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自治區國資委向各位記者朋友對《實施方案》的關注表示誠摯的感謝!按照自治區新聞辦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紹《實施方案》有關情況。
  • 2020年12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重點投向國企改革及反向混改項目;五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面臨的三方面障礙與困難;六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落實情況納入業績考核;七是加快推出中國版競爭中立體系,助力國企改革;八是深交所制定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從五方面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九是
  • 【國企改革】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1-01-12
    行業重點關注:家電、銀行、地產、醫藥、食品、電子等,主題建議關注區塊鏈、國企改革等。---基準日:2019-10-27 * 【國資委主任郝鵬: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吹響改革衝鋒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重在行動、重在效果。
  • 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央企跑出「加速度」
    小新說2020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2020年12月28日起,中央主流媒體開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欄,持續推出系列報導,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故事、深入的分析充分展示各地各部門以及廣大國有企業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點舉措、典型案例和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 實施「163」工程 山西國運部署2021年國資國企改革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國資運營公司將實施「163」工程:「1」是繼續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6「是實施產業賦能、創新賦能、資本賦能、管理賦能、考核賦能、風控賦能「六大賦能行動」;「3」是開展「騰籠換鳥」、止損挽損、管理增效「三大專項行動」。會上傳達了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1月12日到國資運營公司調研時的講話精神。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從中央到地方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混改項目批量湧現,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系列舉措推動國企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啟動。
  • 每經專訪國企改革專家李錦:國企改革更致力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行動方案》將明確國企改革時間表路線圖NBD:去年年末,《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進入公眾視野。在您看來,《行動方案》預計會在什麼時候正式出臺?主導方向將會是什麼?方案將關注哪些重點議題?
  • 廣西國企改革3年行動全面啟動 提出8個方面具體改革措施
    ,廣西認真落實國企改革「1+N」配套政策文件,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了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全覆蓋,在關鍵領域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有力提升了企業發展質量效益。
  • ...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訪本溪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白松
    保持戰略定力、增強行動自覺,把已經明確的各項改革舉措不折不扣落實落細,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就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育新機、開新局。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精神,聚焦『六穩』『六保』,把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監管和黨的建設工作抓出更大成效。」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白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佔比超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指標 多個央企跑出改革「加速度」
    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12月24日向媒體公布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總體工作進展情況顯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以來,各中央企業計劃在2020年底前完成的改革舉措總計2700餘項,不少企業在規定完成時間內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
  • "大國資"為福建國企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小、散、弱」的國有經濟稟賦,是福建國企改革面臨的突出問題。  底子薄絕不等靠要,這是福建國有經濟演變的一條鮮明印跡。以高質量發展衡量改革發展成效,福建國資監管方式轉換不夠快,國企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機制不足,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低,國有資本帶動力、影響力不夠等深層矛盾依舊待解。  正視差距、鞏固成效,新時代福建國企改革又一次走到突圍的緊要關頭。  「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關鍵就是要強化大國資意識、構建大國資生態。」福建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邵玉龍表示。
  • 統籌推進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抓好防災減災救災 確保秋季森林...
    統籌推進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抓好防災減災救災 確保秋季森林防火工作取得全勝 2020-09-18 0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證券報丨中國誠通掌門人解碼國資運營「巧手」「匠心」
    芳林新葉催陳葉——練就國資市場化運營「巧手」「中國誠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蛻變的,與國企改革進程同頻共振,實現了『傳統物資流通企業-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三大跨越。」朱碧新對中國誠通的涅槃新生感觸良多。
  • 科技日報:提出科研投入佔比超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指標 多個...
    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12月24日向媒體公布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總體工作進展情況顯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以來,各中央企業計劃在2020年底前完成的改革舉措總計2700餘項,不少企業在規定完成時間內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中國電子、中國電建等企業已提前完成全部
  • 國企混改中長期激勵「工具箱」
    文|張利國(中國人民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國際註冊管理諮詢師、知本諮詢執行董事)伴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部署和落實,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從大面積試點階段正式轉入全面深化落實階段。與此同時,作為「1+N」國企改革政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長期激勵政策體系也日趨完備。
  • ...馬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兩個探索」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就提出,「允許將部分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也進一步明確,要「探索完善優先股和國家特殊管理股方式。國有資本參股非國有企業或國有企業引入非國有資本時,允許將部分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
  • ...國資國企篇」市交投集團:以一流的現代化交通引領金華發展新未來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越是形勢嚴峻複雜,越是任務艱巨繁重,越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十四五期間,我們的國資國企將如何主動作為,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擔起主力軍的作用?1月7日起,無限金華客戶端推出特別策劃「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對話國資國企」系列。今天播出第二篇《市交投集團:以一流的現代化交通引領金華發展新未來》。
  • 「雙百企業」「科改示範企業」名單上新啦
    小新說2020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企改革再出發,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領域改革紮實推進,「
  • 尋求國企改革最大公約數
    會議指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機制制度創新,強化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和審計、紀檢巡視監督以及社會監督,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    由此次中央層面的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特別強調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其中釋放出重大信號,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正如有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國企國資改革要「保障先行」。
  • 【廣發跨行業聯合報告】深化國改,混改突破——廣發宏觀策略及各行業對國企改革的觀點
    特別是要把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科技創新、土地制度、對外開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環境保護、養老就業、醫藥衛生、黨建紀檢等領域具有牽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會議提出一些改革是「四梁八柱」,足見其重要性;會議又提出改革要排出優先序,重點推進,而國企改革是重點的11項改革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