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聞名的中國地圖,耗時長久精心修改,激起華夏兒女的民族自豪

2020-12-05 歷史莉姐

導讀:世界聞名的中國地圖,耗時長久精心修改,激起華夏兒女的民族自豪

眾所周知,上中學我們便會學習一門學科叫地理,地理書上見到最多的莫過於中國地圖,就算你沒有上過初中你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見到它,你會憧憬期待著某天去到地圖裡的某個點處遊玩或者學習,這樣看似普普通通的地圖,確實耗費當年許多人的心血和時間才得來的,那麼具體怎麼來的?十六世紀中葉地理的新發現,逐漸使託勒密傳統的地理學遭到冷落,現代的地理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第一部現代地圖集應該是在安特衛普由奧特利烏斯編纂出版的《世界概觀》。這部現代地圖集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較以往所有的地圖更為準確地介紹了亞洲,所以關於亞洲和中國的介紹成了當時西方地理學家極為熱衷的一項事業。《世界概觀》有很多版本,有二十七種是奧特利烏斯在世時就發行了。

澳門開埠以後,隨著越來越多的耶穌會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匯聚,向中國介紹世界地理與向歐洲介紹中國地理這一雙向地理傳播工作幾乎同時在澳門展開。傳教士在澳門早期傳播的西方地理學最早在澳門傳播西方地理學知識的人是誰,我們無十分確切的資料予以證明。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就出版了劉易斯·若爾熱·德·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雖然該圖對中國的地理資訊掌握得並不多,繪圖也非常幼稚,但《中國新圖》在隨後的半個世紀中一直是流行歐洲的標準中國地圖。

巴爾布達從未到過中國,他對中國的了解多來自其他航海家的描述。這裡要提出的問題是,在劉易斯·若爾熱·德·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出版之前,在中國的澳門就有西方傳教士完成了一部《中國地圖集》手稿。這個人就是羅明堅。羅明堅抵達澳門後,就十分關注搜集中地理方面的資料,特別是他進入肇慶以後,先後到廣西、湖北、浙江等地遊歷,更進一步獲得了中國地理方面的知識和資料據研究,在羅馬檔案館發現了澳門範禮安神父寄給總會長阿桂維瓦神父的地圖,而地圖的手稿上明確寫明:「中國地圖集。」

宋黎明先生根據手稿的筆記及紙張,判斷此圖為羅明堅所作。羅明堅即在澳門繪製了中國地圖,並由範禮安寄回歐洲,這應該是西方地理學家在中國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地圖,將比較準確的中國地理資訊介紹到了歐洲。羅明堅回歐洲後,他帶回歐洲的中國地圖與中國地理書籍極為豐富,據羅明堅自己說從中國返回羅馬途中,他抵達葡萄牙首都裡斯本獻給德奧地利大主教一冊漂亮的中國地圖集;隨後前往西班牙覲見國王菲利普二世時,他隨身攜帶了一冊中國地圖集;返回羅馬後,羅明堅展示了中國物品以及多種中國地圖集。羅明堅覲見教皇格裡戈裡奧十四世時,在拉丁文譯本《天主實錄》外,獻上一冊中國地圖集;六年之後羅明堅重返羅馬,給羅馬學院製作了一冊精美的中國地圖集法國漢學家巴篤裡稱,他親眼看到羅明堅攜帶到義大利的有關中國地理的著作,其中有中文印刷品以及西文手稿。

可以反映,羅明堅向歐洲介紹中國地理可謂不遺餘力,直到他去世之前,編纂完成《大明國圖志:羅明堅中國地圖集》。有學者評論,羅明堅的《中國地圖集》是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歐洲對中國進行完整描述的首部作品。羅明堅的《中國地圖集》雖然未採用近代歐洲製圖學流行的投影法,但它是從西方人的視角、西方人對中國地理的認識出發的。他沒有從北京和南京這兩個明王朝的首都開始,而是從南方沿海省份逐步展開,因為對當時的歐洲人而言,他們更關心與國際海上貿易的密切關係。這種看待中國的方式與那個時代葡萄牙人的方式完全相同,那些以貿易為主要目標的人們關心的「那個中國」則是南部和東南部沿海的邊界地區。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羅明堅這部《中國地圖集》的完成,主要是來源於他在中國澳門及中國內地搜集到的中國資料澳門對於羅明堅的中國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場地和資訊,而他的第一幅中國地圖也應該是在澳門完成的。

如果說羅明堅是西方地理學家向歐洲介紹中國地理知識的第一人,那利瑪竇則是西方地理學家中向中國介紹世界地理的第一人。利瑪竇在進入澳門的半年後,首先做的是向歐洲介紹了中國地圖,並將歐洲地圖與中地圖進行了比較。利瑪竇在澳門寫給耶穌會總會長的信中提到:中國對於他們自己的事情都很用心,他們把國地圖製成印版,就像我們西方的「託勒密」地圖印版一樣。中國人還頗匠心地把他們各地的特產編錄在一部書中,我就此已向視察員神父做了一個簡要的概述。在這封信中利瑪竇還提到:從新大陸到這裡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而從歐洲則要一年,因為要麼是處於無知,要麼是出於葡西兩國國王在疆域問題上的分歧,地圖上出現了極為嚴重的錯誤。利瑪竇當時在澳門已經用西方的眼光關注了中國繪製的地圖,並向他的上司做了匯報利瑪竇抵達肇慶後,即在他們居住的仙花寺內:寓所的大廳掛了一張世界地圖,上面注有我們西方的文字,中國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因為這是他們沒有見過,也是他們想像不到的。

這一張世界地圖非常清楚是從澳門帶進肇慶的,也是利瑪竇從歐洲帶進澳門的第一張世界地圖。所以,我們可以說,第一張歐洲繪製的世界地圖已經傳入澳門,並由澳門帶入肇慶。據黃時鑑、龔纓晏先生推測,這幅第一次被帶進澳門的大型世界地圖掛圖很可能是奧特裡烏斯繪製的《心形世界地圖》,或墨卡託用圓柱投影繪製的《世界地圖》。利瑪竇在肇慶繪製了第一幅中文版的《世界地圖》,而且將這幅《世界地圖》寄回了歐洲。這幅《世界地圖》的繪製,據利瑪竇自己說主要是以「所攜圖冊與其積歲札記」為依據而繪製成的。這裡面所帶的圖冊,就是指他從歐洲帶入澳門又帶入肇慶的那些西方書籍,因為這些西方書籍中有很多世界地圖的插圖。這又可以說明,利瑪竇在肇慶繪製的第一幅中文版《世界地圖》,其藍本是來自傳入澳門的西方書籍。利瑪竇到南昌後,他與建安王成為朋友他給建安王贈送了「按西方版式裝訂的兩部書」,其中一部為《世界概述》書後附有歐、亞、非、美洲和南半球的地圖,以及九重天、四大元素和其他天文學的示意圖。

小編總結:中國地大物博,如果沒有前人們的努力和辛苦,我們不可能了解到自己國家的全貌,不可能知道有那麼多的同胞在那麼多不一樣的美麗的地方,但是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努力,我們擁有了地圖,可以到各地去看看,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去結交更多不一樣的人。

相關焦點

  • 世界公認三大優秀民族是哪三個?他們有何特殊之處?
    歷史的拉鋸戰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勝利優秀的民族團體,這三大民族至今都是被世界公認的三大優秀民族,也是世人眼中無法替代的強者:日耳曼民族、猶太民族、華夏民族,他們的民族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熠熠生輝。那麼他們究竟優秀在哪裡呢?一.
  • 全球公認最聰明3大民族,華夏民族屈居第二,他們才是第一高智商
    提起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足以讓世人驚嘆,提起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也是赫赫有名。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的誕生幾千年的歷史,與其同時,世界各地誕生了各種各樣優秀的民族,那麼那些民族是全球公認的最聰明的民族呢?
  •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華夏,淺談華夏名字的由來
    中國人一直自稱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後一句好理解,因為中國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黃帝,那麼「華夏」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代指與象徵。首先來看看老外的解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裡,其中關於華夏一詞,是這麼解釋的: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一詞結合起來,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稱。華夏一詞最早應該是出現於《尚書·周書·武成》,書中描述: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而關於華夏一詞的由來與含義,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有3種說法最為典型。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作者:趙輝)龍作為華夏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創新、綜合、包容、進取、獨立的民族精神。龍的形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民族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人民最自豪的稱謂。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載體的龍形象,對於它的產生來源歷來眾說紛紛。
  • 中國:從文化認同,到民族認同,再到國家認同
    中國:從文化認同,到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在宋朝之前,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講究的是「文化認同」,凡是讀四書五經孔孟的都是一家人。 儒家活著,活在思想而非歷史中。文化認同 ,是人的社會屬性的表現形式。文化認同,一方面與族群相關,也與政治生活相關。
  • 中國到底有多強?聯合國為全球國家排名,中國位置讓人自豪!
    周總理說過「為了中華的崛起而讀書」,這句話也同樣深深地印在了中華兒女的骨灰上,確實在歷史上中國有過非常黑暗的經歷,但是經過一代人的歷練,中華兒女英勇戰鬥後,中華民族再次屹立在世界民族的林中,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科技和工業實力的發展更加引人注目,成功進入世界強國中,我國科技實力和各方面實力都不斷加強
  • 中國真的只有五十六個民族嗎,有些民族可能你也沒聽說過
    作為一名中華兒女,從小時候開始,老師和父母就教給我們唱愛我中華,在那首歌中我們清楚地記得歌中寫著中華民族總共五十六個民族。但是不知道大家思考過沒有,中華民族真的只有五十六個民族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其實不止有五十六個民組,除了這五十六個民組以外,還有許多存在著但還沒有被準確考證的民族,穿青族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 走進大荒 談天下貳地圖與現實地理位置
    九黎==雲南九黎地圖南面,從騰龍渡到孔雀坪,很濃鬱的苗族風格。苗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貴州地區。還有一個證據還有巴蜀的水域是天下貳地圖中最九曲十八彎的,有點像長江的意思。3中原地區==秦晉(山西,陝西)中原,在中國古語和漢語的史料和典籍中狹義上,指河南一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陶(今山東定陶縣)為天下中心的說法;隨著華夏族向周圍遷移,其活動範圍擴大,古代豫州被視為天下中心。《明實錄·永樂十四年》:「伏維北京,南俯中原。」
  •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從華夏族到漢族,再到中華民族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 長空萬裡 華夏柔情
    二月十一日,華夏G59008航班,臺塔已允許起飛。機艙轟鳴,窗外漆黑一片,本次航班乘務長李洪雙拿起廣播詞的那一刻明白此次起飛不同以往.......「能夠護送你們前往抗疫的最前線......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泣不成聲的話語,在空氣裡經過飛機廣播簡單的震動傳播。可以聽見乘務長李洪雙聲音裡帶著明顯的哭腔。她用右手小心翼翼的拭去阻礙視線的淚花,勉強打著精神繼續說,「也請你們在前線救助患者的同時,務必做好自我防護,照顧好自己。我們會在這裡一直為你們祝福,願你們早日完成這次任務歸來,平安回家。」
  • 世界地圖是怎麼產生的,中國又是何時被歐洲人納入世界地圖?
    航海的發現給世界各民族的融合帶來了跨越式的進步,雖然這種融合是由強者決定是和平還是戰爭,但是以世界發展和歷史進步方面來說這種融合是有積極意義的,雖然其中的過程放在某個歷史階段或者某兩個民族之間肯定會有種種悲歡離合,而且大多數是以暴力來強行融合,帶來毀滅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生,此間世界地圖的描繪也在逐步的完善
  •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貧油國,為何李四光卻說中國有大油田?
    後來,他們便對全世界宣布了中國是一個沒有石油的國家,世界各國的專家也都紛紛表示:如果中國不能開採出石油,是沒有什麼前景的,「貧油國」這個帽子是徹底給中國扣上了,甚至連很多國內的學者也認同了國外專家的觀點,對國家失去了希望。但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自尊自強的國家,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怎可能被小小的石油給難住。
  • 中國耗時12年分三步,中國奇蹟無法複製
    在衛星下看大中國:毛烏素沙漠變綠洲、長江三峽世界最大水電站工程、羅布泊硫酸鉀生產基地、港珠澳大橋、全球最大單體全自動碼頭洋山港、北大荒中國糧食基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 「睡獅」的醒來——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與民族覺醒
    1935年,日本製造所謂「華北五省自治運動」,激起了「一二九運動」的愛國救亡熱潮。 1937年,日本又蓄意製造「七七事變」,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盧溝橋畔的槍炮聲,徹底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睡獅」。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 把中國地圖切掉一半的美企作出修改 然而又少了藏南和臺灣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北美最大的租車品牌「企業租車」(Enterprise Rent-A-Car)竟直接將中國西藏、新疆、臺灣及南海地區從中國地圖中剔除,世界地圖中的中國部分也未覆蓋臺灣及藏南地區。一嗨租車也通過官方微博發表公告,稱向合作方介紹了中國地圖完整的重要性和不容侵犯,對方也委託該公司向廣大中國網友表達誠摯的歉意。
  • 何為華夏?史料皆假?從《華夏邊緣》再辯多元史觀
    日前書評人、專欄作家維舟與上海博物館副研究員、人類學家張經緯一起與讀者分享了他們閱讀這部著作的感受與啟發,探討了今日中國漢族與55個少數民族這一國族結構,是經歷了怎樣的「華夏」與「邊緣」的漫長共生與互動並最終形成的。王明珂在書中提醒我們重視不同族群歷史記憶的重要性,打破一元史觀,對解決當下的民族和國家身份認同爭端或有積極意義。維舟(左)與張經緯(右)在活動現場。
  • 從沒有斷過的民族,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從何時期算起
    從沒有斷過的民族,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從何時期算起。中國歷史悠久,都知道有著5000多年歷史,雖經歷許多磨難,她是唯一沒有斷過的文明。 從沒有斷過的民族,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從何時期算起。
  • 歐洲人創造了第一張世界地圖?中國人在先秦時代就有了.
    比如中國產品質量不好,就是因為中國人不行。而故意掩藏歐美軍事威懾下對中國民族工業的變態打壓。然而真相是,西方人,主要是歐美人,是天然的騙子民族,充滿狡詐,陰險,猥瑣。天然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上至教廷,下到平民百姓,都沉浸在騙局裡。
  • 泱泱華夏熠熠生輝
    漫步在校園,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映入我的眼帘,那一抹中國紅真美啊!我站在華夏大地,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要從心出發,用愛國的情懷,強國的志向,報國的行動,讓泱泱華夏熠熠生輝。熾熱的愛國之情,為國奉獻的責任與擔當,華夏兒女愛這土地愛得深沉。牛玉琴將青春奉獻給茫茫大漠,只為「不毛之地」變成「人造綠洲」;茅以升讓青春閃耀於橋梁之上,只為祖國培養大量的橋梁建設人才,讓距離不是問題;馮亞珂將青春定格在大山深處,只願盡綿薄之力,助脫貧富裕。
  • 世界歷史上最優秀的四大民族,猶太人僅排第四,第一毫無爭議
    在世界歷史上,有數以千計的民族出現和存在過,當然有的民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融合了、消失了,比如中國歷史上的匈奴族、契丹族,歐洲的埃蘭人、古羅馬人等。但是仍有許許多多優秀的民族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不僅仍屹立於世界強族之林,還完全配得上偉大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