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公認的貧油國,為何李四光卻說中國有大油田?

2020-12-04 小酒九說歷史

引言:石油,是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但也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能源枯竭,石油無法在短的時間內實現再生的。在上個世紀初期,因為技術和開採工具的落後,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是我國的石油卻是極其匱乏,很多自然資源都沒有得到開發。

後來西方的侵略者又踏上了中國這片土地,他們虎視眈眈地看著富饒而遼闊的疆域,打著援助的幌子到處進行勘測,企圖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但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終究也是一無所獲,便只好失望而歸。

但是這些西方國家並不死心,在幾年後又來到了中國,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尋找寶貴的石油資源,可是他們再次失望而歸,那些偽學者們還專門發表了一篇學術文章,聲稱中國沒有石油,中國是一個貧油國家,是不可能會有良好的石油資源存在的。

到了1938年的時候,美國石油公司的技術逐漸成熟,他們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再次踏上了這片土地,這次他們進行了多方位的檢測和勘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但是終究還是一無所獲,終於,他們徹底失望了,他們來了三次,三次都沒有看到一絲希望。

後來,他們便對全世界宣布了中國是一個沒有石油的國家,世界各國的專家也都紛紛表示:如果中國不能開採出石油,是沒有什麼前景的,「貧油國」這個帽子是徹底給中國扣上了,甚至連很多國內的學者也認同了國外專家的觀點,對國家失去了希望。

但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自尊自強的國家,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怎可能被小小的石油給難住。但是石油又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尤其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石油,而中國又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完全依靠石油進口的話,那顯然不是長久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原本在英國出席國際地質大會的李四光,迫切想要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回到祖國的懷抱,奈何那時情況特殊,想要回到自己的國家並不容易,後來李四光在朋友的幫助下才能從英國倫敦順利逃脫,幾經周折才得以回到祖國的懷抱。

雖然中國被扣上了「貧油國」的 帽子,但是李四光並不認為中國是一個石油匱乏的國家,他十分肯定地說道:「中國有大量的石油資源,分布廣泛,『中國貧油論』是無稽之談」。在外國嘲諷中國的時候,他們依舊熱愛著養育自己的土地,對華夏大地心懷信心,充滿了熱血和希望。

想要發展,想要強大,想要國際地位的提升,開採石油已是迫在眉睫。終於經過了李四光和先輩們不懈的努力,終於在1955年的時候,人們迎來了特大的喜訊——新疆克拉瑪依油田的發現。很快國家就派了專門的開採隊進行開採。終於,「貧油國」的帽子摘下了,這也給了西方國家狠狠的一耳光。

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中國地質學家又發現了大慶油田並進行了開採,這個消息公布之後,震驚了世界,因為西方國家經歷了三次的勘測失敗,是不相信中國會有石油的。中國搖身一變從「貧油國」變為了石油大國,國際地位也隨之上升,這是值得中國人民普天同慶的。

結語:隨著我國油田的陸續開採,也證實了李四光的理論是正確的。正是李世光和先輩們堅韌不屈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國才能摘下「貧油國」的帽子。是他們用生命和熱血為中國人民開闢了一條光明的道路,指引著華夏兒女向著希望出發,雖然前行之路艱難險阻,但是我們依舊不能放棄,樹立遠大的志向,為中華民族的富強和崛起而奉獻終身。

相關焦點

  • 李四光,從貧困孩子到愛國的地質學家
    稍微懂一些地理的人都知道的一位地質學家——李四光。對於李四光,之前一直流傳一句話:他早就預測到了中國有四個地方會發生地震,唐山、汶川、玉樹都應驗了。在抗戰期間,李四光因為聽父親說「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是因為造船術不如人」,就萌生了去日本學造船的想法。
  • 李四光: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李四光    [背景]    「中國貧油論」的迷霧是怎樣驅散的?     長期以來,在「中國貧油論」的影響下,中外不少地質學家對我國石油資源遠景抱著悲觀的看法。
  • 李四光逝世49年 他是如此隱秘而偉大
    1971年4月29日,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創立人李四光逝世。當時,李四光5歲。周遭的大人告訴他,甲午戰敗的原因是中國的船比較落後。於是,那一年,李四光的志向是,長大後能造出堅船利炮。
  • 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油田嗎
    可能大部分人除了大慶油田,並不知道其實國內還有很多其他的油田,甚至可能你家附近就有個油田嘞。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我國都有哪些油田。例如我國的大慶油田,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世界第一大油田),沙烏地阿拉伯的薩法尼亞油田(世界第一大海上油田)等。
  • 先找到石油後找到鈾礦,中國有今天,離不開地質學家李四光
    21世紀的今天,中國能有今天的成就來之不易。這些都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李四光。 而在李四光回國之前,新中國被西方扣上「貧油國」帽子。
  • 李四光 「中國貧油論」的顛覆者
    [導讀]按照李四光的理論,我國發現了大慶油田,並相繼發現了勝利、大港和江漢等油田。這些油田的發現和開採,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當時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地質力學理論的創立者地質力學是我國科學家創立的有重要影響的大地構造理論,是李四光一生心血的結晶。這一理論為尋找我國緊缺的重要礦產資源和解決國家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李四光提出地質力學理論的核心是構造體系。
  • 青春勵志故事——李四光:中國的「地質之光」
    但由於李四光親眼目睹了國民政府的腐敗和對科學的不重視,親眼看到愛國青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鎮壓,這些邀請都被他斷然拒絕了。抗戰期間,李四光在重慶曾兩次見到周恩來。周恩來向他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並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發展前景。從周恩來身上,李四光感到,「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 共和國的脊梁——中國地質力學之父李四光
    他為中國摘掉「貧油」帽子、堅持地震可以預測。他就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李四光。40年代初,李四光率先將力學引入地質構造的分析,發表了《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        地質力學是我國科學家創立的有重要影響的大地構造理論,是李四光一生心血的結晶。這一理論為尋找我國緊缺的重要礦產資源和解決國家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不少地質學家對中國石油資源的遠景抱有悲觀看法。
  • 趙文津院士:大慶油田發現真相,中國獨創理論不容抹殺
    然而,在這一重大科學發現面前,中國地質學界享有尊崇地位的李四光、黃汲清和謝家榮三位大家,到底誰的貢獻更大,多年來爭議不止。如今一種新的觀點認為,大慶油田並非中國人自主發現,匈牙利人起的作用很大,功績卻被抹殺。大慶油田發現的真相到底為何?匈牙利人的貢獻到底如何評說?
  • 大慶油田到底是誰發現的?李四光並不是第一個
    曾幾何時,以訛傳訛,大慶油田的發現,歸功於李四光的地質力學,但事實上是依據黃汲清的陸相生油和多期多層生儲油理論,中國才相繼找到大慶、勝利等高產油氣田。 不過,遙想1959年的9月,當松遼平原打出石油時,1963年12月,當周恩來總理宣告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時,誰會了解這位知識分子的閃光智慧呢?誰知道是怎樣的一個理論,導致了中國的石油大發現呢?
  • 數字油田專家預測:下個100年,中國油氣田什麼樣?
    例如,從1903年於彥彪等在延長研究石油與開發石油;到1921年翁文灝、張人鑑等科學家發現玉門油田與開發油田;再到1942年黃汲清、楊鍾健、程裕淇等一大批科學家發現了新疆獨山子油田,到1949年全國解放後,我國仍然戴著一頂「貧油國」的大帽子,而最終讓我們甩掉「貧油國」帽子的是1959年前後的石油大會戰,我們發現了松遼盆地的
  • 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李四光
    李四光以科學家、地質學家而享譽全球,而作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的創始會員之一,他是現代進步愛國知識分子的典範。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中國地質學會創始人之一。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生於湖北省黃岡縣,1904年留學日本,1905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創始會員之一。
  • 從湖北黃岡走出的李四光
    他擔任的職務還有: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主席。1958年,李四光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1年4月,李四光因左骼總動脈瘤破裂,搶救無效逝世。走完了他從同盟會員到共產黨人;從學者教授到地質部長;從前清進士到新中國科學界領導人的光輝一生。一盞「光被四表」的科學明燈熄滅了!
  • 李四光:用數十年時間打破中國「無油論」,臨終對工作仍念念不忘
    可是有一個人卻不僅不相信中國是貧油國家,反而用了10年時間成功勘探出了大量的油田,從而打破中國這個人就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他不僅是我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還為中國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中國摘去了貧油的帽子,讓中國再次揚名世界。
  • 李四光:用數十年時間打破中國「無油論」,臨終對工作仍念念不忘
    況且,當初一些帝國主義也曾經派出一批批專家和學者前往中國勘察礦產情況,卻都無功而返,因而他們更加堅信中國沒有石油資源。可是有一個人卻不僅不相信中國是貧油國家,反而用了10年時間成功勘探出了大量的油田,從而打破中國「無油論」。
  • 部編人教五上語文作業本第四單元《13少年中國說》答案參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1)讀選文第1自然段,用「______」畫出讚美少年中國的事物,並填空。我打算搜集地質學家李四光的故事讀一讀。地質學家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他從小就喜歡動腦筋,經常向別人請教問題。青年時期的李四光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科學技術才能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
  • 李四光在東北能找到石油,為何日本卻徒勞三年?日本學術界的笑話
    在上世紀中期,我國曾經有過一個「貧油」的帽子,即所謂的「中國貧油論」。這頂帽子事實上是當時的日本侵略都給我們扣上的,原因在於他們在東北及華北佔領區,費盡周折都沒有能找到石油,故爾得出結論:中國沒有石油。
  • 【尋找行業精神符號】李四光:追尋真理的光芒
    上世紀早期,我國理論界還沒有建立話語體系,有些外國專家在對中國的冰川進行考察後,曾斷言「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對此,從海外學成歸國工作的李四光卻不為所動,堅持提出「讓事實說話」。由於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質構造的重要依據,李四光對冰川的研究就成為他從理論轉向實踐的重要起步。
  • 《為了新中國》丨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四光和學生在一起學成回國的李四光,在北京大學任地質系教授。並在一次賑災義演上,意外邂逅了她以後的人生伴侶許淑彬。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再一次深情講述這一場世紀之戀。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李四光頂著所有的壓力,用他二十多年對中國地質的研究,堅信新華夏構造體系和中國陸相相油理論。
  • 著名科學家李四光
    很少有人知道,為中國和世界做出卓越貢獻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就誕生在這裡。從黃岡縣城往北走25公裡,有一個雲遮霧罩、丘陵環抱的小村子——張家灣,這就是李四光的家鄉。20世紀初,李四光還只是個十多歲的孩子,當時的名字叫李仲揆。12歲那年,仲揆向父母親提出想去省城讀書。李卓侯早就存心送他上學深造,只是憂慮家裡收入不寬裕,學費、路費,不好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