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量子: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2020-05-08 博科園

在日常生活中,宏觀物質的行為方式是可預測可預期的,如果你扔一個球,你假設它會朝某個方向移動,並有一個可預測相互作用力。更重要的是,施加在一個物體上的力,不會對另一個獨立的物體產生影響。但在量子力學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在單量子粒子、雙粒子和三粒子系統中,發生在這個地方的行為,可以強烈地影響遠處的另一個量子粒子。

控制量子: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了解這一點,但通過分析這些系統和更複雜系統的行為,科學家呢麼希望能找到破譯這些奇特現象的奧秘。衝繩科技研究生院(OIST)量子系統部的研究人員與都柏林大學學院和達勒姆大學合作者一起,模擬了其中一個系統,揭示了量子態是意想不到的(粒子在孤立系統中的排列方式)。其研究結果發表在《新物理學》期刊上,可以應用於量子技術。

控制量子: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研究小組的負責人託馬斯·布希教授解釋說:如果你把一塊石頭扔出船,由於動量守恆,石頭朝這邊扔,船就會在相反的另一邊受到反作用力。在量子力學中,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有更強的關聯性。這就好比如果你穿上一隻紅色襪子和一隻綠色襪子,那麼你從未見過的南極洲人也會這樣做,其研究發現了具有這些非常強關聯性的新狀態,而且這些關聯性可以很好地控制。

用兩個原子做實驗

當科學家研究宏觀系統時,他們傾向於觀察許多粒子(比如說1023個)。因為有太多的原子,不可能追隨每一個原子,必須做出假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這項研究中的研究人員使用了另一種選擇。第一作者Ayaka Usui說:我們模擬了一個只有兩個原子的系統。這為更大的系統提供了一個基石,但研究人員可以控制,準確地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且,為了進一步控制這個系統,還考慮了超冷原子。

控制量子: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在室溫下,粒子移動得非常快,天氣越熱,它們移動的速度就越快。通過使用雷射冷卻,這些原子可以被減速和冷卻,直到它們達到幾乎為零的速度,從而處於超冷狀態,這使得研究人員更容易在模擬中描述它們。在這樣的系統中,粒子能做的最簡單事情就是相互碰撞,這迫使它們四處移動並改變方向,但粒子有一種叫做自旋的東西。粒子的自旋向上或向下指向,並進一步影響它的運動方式(即一種稱為自旋)軌道耦合的效應。

控制量子: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當研究人員模擬具有兩個自旋-軌道耦合的超冷原子系統時,這些新狀態及其非常強的相關性被揭示出來。研究團隊的博士後學者託馬斯·福格蒂(Thomás Fogarty)博士說:系統有兩個粒子,在那裡會得到這些狀態,而在1023個粒子的系統中,不會得到這些狀態。沿著這一長串添加粒子的某個地方,這些新的狀態就消失了。除了新的狀態,研究還發現了準確描述這個系統的公式,所以現在,研究人員可以設計它了。

工程學上的進一步見解

通過找到這些公式,研究人員可以控制系統,現在研究人員計劃改變參數來觀察系統的動態。可以使用強關聯來幫助測量系統,如果在其中一個系統中發現一個原子,就知道另一個原子也在那個系統中,而不需要測量它,因為它們是緊密相關的。雖然這項研究只集中在量子力學能做的一小方面,但它有很多應用。量子技術需要這些關聯,這些新狀態具有已知的最強非經典相關性,從而可以設計它們。

控制量子: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有了這項研究,可以建造更強大的計算機,可以創造出測量大腦中重力或電脈衝微小差異的測量設備,有如此多的應用,還需要更加努力的去研究。

博科園|研究/來自: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研究發表期刊《新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意想不到的量子態!控制量子:揭示了量子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但在量子力學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在單量子粒子、雙粒子和三粒子系統中,發生在這個地方的行為,可以強烈地影響遠處的另一個量子粒子。衝繩科技研究生院(OIST)量子系統部的研究人員與都柏林大學學院和達勒姆大學合作者一起,模擬了其中一個系統,揭示了量子態是意想不到的(粒子在孤立系統中的排列方式)。其研究結果發表在《新物理學》期刊上,可以應用於量子技術。
  • 洞察量子世界:科學家用「光旋渦」觀察到看不見的電子量子態!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使用光的漩渦,能夠觀察到以前看不見的電子量子態。在原子中,量子粒子的空間膨脹,如電子,比光的波長小許多倍,這使得使用傳統光學顯微鏡成像是不可能的。然而,光可以攜帶相當數量的能量,當光子的能量強到足以激發材料中的一個電子時,它被稱為光電效應。這一效應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分光計可以檢測發射的光電子性質。光電子能譜是目前用於分析材料電子結構的主要工具,許多量子態不會被光子激發,因此仍然是看不見的。
  • 洞察量子世界:科學家用「光旋渦」觀察到看不見的電子量子態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使用光的漩渦,能夠觀察到以前看不見的電子量子態。光電子能譜是目前用於分析材料電子結構的主要工具,許多量子態不會被光子激發,因此仍然是看不見的。迫使光波進入具有角動量的螺旋路徑,當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時,電子被拋出,這種螺旋運動被傳輸。當這與光譜學相結合時,可以檢測到材料以前不可見的屬性。光電子如何以及是否與扭曲的光波相互作用並開始自轉,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材料的性質。
  • 量子力學揭示幽默的深層機制,語義衝突就像量子態疊加
    原標題:量子力學揭示幽默的深層機制,語義衝突就像量子態疊加 幽默感涉及的認知過程竟涉及量子現象。那麼,可以藉助量子力學來揭示幽默的深層機制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利亞納·加伯爾(Liane Gabora)和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柯爾斯蒂·基託(Kirsty Kitto)基於量子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幽默模型。他們已將這種模型應用於雙關語和卡通幽默的研究中。 對幽默的建模,基本問題在於:在同一時間,處理2個或以上的語義衝突。
  • 量子態遠程傳送的實驗實現
    值得慶幸的是, 量子物理學在否定上述經典方案的同時, 實際上也已給出了尋找實現遠程傳送可行方案的出路. 1993年, Bennett及其合作者指出, 至少量子態的遠程傳送, 即實現量子態從一個粒子到另一個粒子的轉換是可能的. 在文獻[2]中, Bennett等人利用EPR􀂕關聯對的非定域關聯特性, 給出了可用於實現量子態遠程傳送的方案.
  • 氣體在量子態和經典態之間轉換行為有何秘密?
    博科園-科學科普:先前的研究表明,如果玻爾茲曼氣體被充分冷卻,它將經歷一場劇烈的轉變,以至於只能用量子術語來描述。此外,如果組成氣體的粒子是費米子,結果可以用費米液體理論來描述。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可以朝任何一個方向發展。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來監測和測量氣體在量子態和經典態之間轉變時發生的變化。
  • AI控制的量子誤差校正系統,具有學習能力
    在這篇論文中,該團隊證明了具有alphago啟發架構的人工神經網絡能夠自行學習如何執行一項對未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至關重要的任務:量子誤差修正。如果經過充分的訓練,這種方法甚至有可能超越其他的糾錯策略。要理解它所包含的內容,你需要看看量子計算機的工作方式。量子信息的基礎是量子比特,或稱量子位。
  • 中科大首次實現零磁場核磁共振的普適量子控制
    >   記者6月21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團隊彭新華教授課題組與德國亥姆霍茲研究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首次實現零磁場核自旋體系的普適量子控制,並發展了用於評估量子控制和量子態的方法,這一成果有望推動零磁場核磁共振在生物、醫學、化學及基礎物理領域中的應用。
  • 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實驗表明時間真的可以倒流
    物理學家發現,在一定條件下,熱量能由一個溫度低的量子態微粒自發地流向一個溫度較高的量子態微粒——實際上扭轉了「時間箭頭」。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一發現不意味著建造時間機器可能性的提高,但表明量子世界有著非常不同的運行規律。
  • 找到量子「最佳位置」:研究人員找到了原子量子位在矽中的最佳位置
    二量子位門——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構件,利用對量子位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執行量子運算。對於矽中的原子量子位元,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對於矽晶體中的某些位置,量子位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包含一個振蕩成分,這可能會減慢柵極操作,使之難以控制。 羅格教授說:「近二十年來,相互作用的潛在振蕩性質一直被預測為擴大規模的挑戰。」
  • 中國物理學家發現未知量子態,可通過外部磁場操控對稱性|獨家
    相似地,由量子漲落可造成量子相變。量子發生相變時,在量子多體系統中基態的性質也會隨著外部參數變化發生突然改變。但亞原子粒子較其他粒子並不具有明顯的特徵,它們是現階段現代物理學中物質的最小組成部分,其狀態在彼此間存在強相互作用時幾乎不可能被控制,但這一現狀隨著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取得進展而發生了改變。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四)
    前三期我們分享了Grover和Rudolph提出的製備量子態的方法[1]和Michele Mosca和Phillip Kaye在同期提出的製備量子態的量子線路研究[2]的背景及應用。本期繼續解讀文獻[2]中製備量子態的量子線路設計
  • 首次揭示量子中隱藏的烏龜圖案!
    2019年2月1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研究結果,提高了我們對量子動力學的理解,並為研究量子現象提供了一種創新方法。博科園-科學科普: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物理學教授程欽(Cheng Chin)說:在理解複雜的量子動力學時,我們開始受到直覺的限制,但機器學習可能是理解這類系統的一種新工具,程欽是利用超光速實驗研究構成最小粒子和宇宙行為基礎的量子現象的先驅。
  • 研究人員揭示了第一個完整的量子晶片架構
    據最近的一份報告,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建築結構,它解決了量子計算科學家面臨的一些穩定性問題。該報告對在月球上著陸的人的重要性進行了比較,新架構利用現有的處理器來組織每個「旋轉量子位」如何保持穩定並與周圍的人相互作用。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二)
    我們來看一看具有特定概率分布的量子態該如何製備?即我們事先已經有一個小比特(m比特)的量子態,一次迭代增加一個量子比特,直至得到我們想要的n比特量子態。【第二步】此時對式(2)所示的量子態增加一個量子比特,此時可以實現式(3)的演化。如果式(3)可以實現,這時可以產生一個新的m+1比特的量子態,如式(4)所示。
  • 如何正確理解量子糾纏對經典物理的衝擊?
    這也就是糾纏態的意義,相互作用的兩個不同的量子態是對應的。絕對時空就是說兩個狀態相互作用的量子具有絕對的空間上的距離,不相交。兩個量子或者多個量子具有作用,那麼他們之間的糾纏態也必然是空間上的位置或者空間上的距離。無間隙無距離,空間上具有絕對的距離量,每個距力量都沒有位置或者空間量。
  • 在接近絕對零度下,揭示分子的碰撞:量子力學規定分子是波動的!
    碰撞實驗為詳細了解單個粒子水平上的分子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方法,分子和材料研究所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在《科學》期刊上這項新研究,全面描述了溫度接近絕對零度(-273.15℃)的分子碰撞,揭示了支配分子碰撞內部運作的量子力學基本定律。
  • 中科大:實現兩量子比特和四量子比特糾纏態的可伸縮量子態驗證
    量子信息是將信息編碼成量子態的場,利用這些狀態的「量子性」,科學家可以比經典計算機進行更有效的計算和更安全的密碼學。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大學(USTC)郭光燦教授領導的一個團隊,在實驗上實現了非自適應局域測量對兩量子比特和四量子比特糾纏態的可伸縮量子態驗證,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將量子系統初始化為某種狀態是量子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 「量子糾纏」揭示的宇宙真相
    年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提出的一種波,其量子態表達式:其中x1,x2分別代表了兩個粒子的坐標,這樣一個量子態的基本特徵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寫成兩個子系統的量子態的直積的形式。量子糾纏在定義上描述複合系統(具有兩個以上的成員系統)之一類特殊的量子態,此量子態無法分解為成員系統各自量子態之張量積。在物理學中,量子糾纏是指存在這樣一些態:1、A,B,C,…,在t<時,這些態之間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2、當t>時,它們的狀態由Hilbert空間(希爾伯特空間)HA,HB,HC...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一:量子雙時空假說》
    相信物質本體是堅固實在的,相信物質實體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相信物體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是因果規律決定論的,相信實體物質之間相互作用是定域不超光速的。21世紀今天,我們正在突破愛因斯坦的哲學觀念局限性,正在建立新的科學信仰。70多年來,自然辯證法思想、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正在深入到每一個中國公民的頭腦中。量子力學哲學天生地與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