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態的製備方法(四)

2021-01-15 量子客

本期咱們繼續聊量子態的製備問題。



前三期我們分享了Grover和Rudolph提出的製備量子態的方法[1]和Michele Mosca和Phillip Kaye在同期提出的製備量子態的量子線路研究[2]的背景及應用。





本期繼續解讀文獻[2]中製備量子態的量子線路設計。




我們的目標是構建n量子比特的量子態|Ψ>,如下所示。



文獻[2]通過依次執行n個受控旋轉門實現,其中第k個旋轉門通過前k-1個量子比特來控制。


首先將量子態|Ψ>的基態寫成二進位的形式,其中每一位用x_k表示。擴展α_x的定義:即x的比特數為j,範圍在[1,n)區間。通過下圖所示,我們可以得到前k-1個比特為|x1x2...x(k-1)>,且第k個比特為|0>的條件概率。



此時,定義受控酉算子,如上圖底部的公式所示。


產生n比特量子態|Ψ>的量子算法可以通過下圖所示,需要n個受控旋轉操作。

圖片來源:文獻[1]的圖1


通過歸納法可知,執行了j個受控旋轉操作後,可以得到量子態:

則經過n個受控旋轉之後,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n比特量子態|Ψ>:


為了更清楚的表達受控旋轉操作是如何實現的,小編將文獻[2]中的圖1和圖2進行了合併,合併之後的線路如下圖所示。



首先假設有一個量子寄存器編碼了關於量子態|Ψ>的一些「經典」描述。這個量子態必須包含足夠的信息讓我們能夠有效的計算(或者上圖中所示的)。同樣我們採用了一個輔助量子寄存器(如上圖第二行所示的寄存器,初值為|0>,用來存儲中間結果),其量子比特數為O[log(1/ϵ)]。


此時,定義Uk算子如下:


其中,ωk滿足:


注意,這裡作者沒有給出Uk的實現方式,即並未給出ωk的計算方法,大家可以發散的思考,這個值應該怎麼來計算?


我們繼續看上圖。每一個藍色方框所標註的線路就是一個受控旋轉操作的具體實現線路。這裡定義:


一次受控旋轉操作的實現(即一個藍色方框所標註的線路實現)可以通過下圖的推導得到驗證:



除了上述推導過程,小編在這裡還設計了c-Sw的量子線路(作者僅說明該實現可參考文獻[3]中的方法,但未給出具體的實現方式),下圖是詳細的c-Sw的線路設計及相關推導過程。





這兩期小編主要解讀了Mosca關於製備量子態的線路實現,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展開討論,即給出了c-Sw的量子線路設計。該方法雖然並不能有效的用於製備所有的量子態,但是對一類量子態的製備是有效的,即我們能夠有效的計算出條件概率


下周一是12月31日

小編會奉上年終復盤

即公眾號開通以來的所有文章輯集

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 Grover, L., Rudolph, T. Creating superpositions that correspond to efficiently integrabl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2002), quant-ph/0208112.

[2] Michele Mosca, Phillip Kaye. Quantum Networks for Generating Arbitrary Quantum States[J]. 2004:28. http://cn.arxiv.org/abs/quant-ph/0407102.

[3] Richard Cleve, Artur Ekert, Chiara Macchiavello, Michele Mosca. 「Quantum Algorithms Revisited」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 454, 339-354, 1998. On the quant-ph archive, report no. 9708016.



您希望在這個領域中深造,歡迎加入我們

搜索QQ群:552304117

(請備註學校-專業-姓名)


相關焦點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二)
    上一期量子態的製備方法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一)
    ,根據輸出的量子態提取有效信息。本期開始我們先聊一聊第一個問題:量子態的製備。今天將解讀的是Lov Grover和Terry Rudolph的文章[1]。文獻[1]的研究即是如何利用量子計算機產生特定概率分布,製備相應量子態。
  • 量子態遠程傳送的實驗實現
    毫無疑問,為了在實驗上實現量子態的遠程傳送,我們需要進行EPR關聯對的製備與測量.理論上, 通過對單粒子施行􀂋Hadamard操作,對兩粒子間進行C-NOT操作,人們可以方便地進行􀂅Bell態的測量與製備.
  • 中科大:實現兩量子比特和四量子比特糾纏態的可伸縮量子態驗證
    量子信息是將信息編碼成量子態的場,利用這些狀態的「量子性」,科學家可以比經典計算機進行更有效的計算和更安全的密碼學。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大學(USTC)郭光燦教授領導的一個團隊,在實驗上實現了非自適應局域測量對兩量子比特和四量子比特糾纏態的可伸縮量子態驗證,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將量子系統初始化為某種狀態是量子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 20超導量子比特薛丁格貓態製備獲進展
    多量子比特GHZ和薛丁格貓態製備,一方面可用來進行量子力學基本問題探索,比如驗證量子態非定域性和互文性(contextuality, 指互不對易的兩種測量算子,對系統的測量結果依賴於兩個測量的先後順序)等原理,如貝爾不等式和Mermin不等式等;另一方面如果可以製備各種糾纏態如簇態,則通用量子計算可採用遵從特定時序的單量子比特測量來實現,即單向方式,
  • 量子態隱形傳輸創新紀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5日報導,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最遠距離——143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實驗向基於衛星的量子通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量子態隱形傳輸是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要素。
  • 量子態是什麼?
    它是這個量子系統的所有可能的量子態的集合,服從一定的運算規則。這些矢量的正交也有它的定義。在我們生活的空間裡,坐標的選擇是任意的。與之類似,對於一個量子態來說,選擇哪一套基矢態來展開或者分解也是任意的。但是為了計算某個測量的概率,選擇與這個測量對應的基矢態比較方便。
  • 四氧化三錳的製備方法有幾種
    製備方法:高溫燃燒法:通過在空氣或氧氣中於1000℃下燃燒氧化錳或鹽製成的。或者,通過在980-1000℃下焙燒高純度β-二氧化錳,然後冷卻並粉碎,來製備γ-三氧化三錳。當使用二氧化錳或錳礦石作為原料時,首先將其焙燒,然後在甲烷氣中進一步還原。
  • PRF製備方法研究進展
    PRF的製備方法有兩種,第一代的製備方法是抗凝管採集全血後高速離心分為3層,提取血漿層和富血小板層,加入到1個含有CaCl2的試管中離心15min,得到1個穩定的PRF膠。但是此種方法仍然添加了生物製劑,目前已很少使用。同時,Leitner等的研究認為該方法與常規凝血酶激發PRP產生PRG的方法釋放生長因子的能力沒有差別。第二代的製備方法就是目前臨床使用的方法,只需在術前收集患者的靜脈血於乾燥的未加入抗凝劑的離心管中進行低速離心。
  • 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
    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燃盡物加入法、發泡法、氣體發生法、冷凍乾燥法、凝膠注模法和多孔隔熱材料法等。其中,燃盡物加入法由於工藝簡單、孔結構可控和生產周期短等優點一直備受科研工作者和生產廠家的關注。
  • 耐火原料——氧化鋯的製備方法
    20世紀80年代以來,納米級氧化鋯粉體製備技術引發了中國外學術界廣泛關注,前後出現了水解法、沉澱法、水熱法、sol-gel法、噴霧熱解法、冷凍乾燥法及高能球磨法等多個製備方法。採取沉澱法製備ZrO2粉體,工藝簡單,輕易實現工業化生產,不過經化學沉澱法製備ZrO2粉體輕易形成十分有害團聚體。
  • 氧化鋁空心球的製備方法和製備機理
    1、空心球材料的製備方法迄今為止,關於空心球材料的製備方法越來越成熟了,研究出了多種方法製備空心球材料,在無機空心球材料中應用比較多的方法有硬模板法、軟模板法和非模板法等三種。該方法製備得到的樣品具有粒徑可控、球形均勻,且重複性好等優點。硬模板法製備空心球材料的機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圖1 神奇材料石墨烯的特點  3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  3.1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概述  目前有關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國內外有較多的文獻綜述[2],石墨烯的製備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物理方法通常是以廉價的石墨或膨脹石墨為原料,通過微機械剝離法、液相或氣相直接剝離法來製備單層或多層石墨烯,此法原料易得,操作相對簡單,合成的石墨烯的純度高、缺陷較少,但費時、產率低下,不適於大規模生產。目前實驗室用石墨烯主要多用化學方法來製備,該法最早以苯環或其它芳香體系為核,通過多步偶聯反應取代苯環或大芳香環上6個,循環往復,使芳香體系變大,得到一定尺寸的平面結構的石墨烯(化學合成法)[3]。
  • 南京大學製備新穎二維材料—新聞—科學網
    ;(d-g)不同晶向亞原子分辨結構表徵;(h)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材料中的豐富強關聯二維量子態展望   南京大學聶越峰教授課題組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對非層狀結構的氧化物鈣鈦礦材料進行單原子層精度的生長與轉移,結合王鵬教授課題組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分析,成功製備出基於氧化物鈣鈦礦體系的新穎二維材料。
  • 納米氧化鋁的製備方法
    納米氧化鋁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重視,其赳備方法可以分為固相法、液相法和氣相法,表1為納米Al2O3粉體的製備方法。表1納米Al2O3粉體的製備方法1、固相法採用固相法來製備納米材料指的是一種從固相到固相的變化過程,最終得到的粉體與最初的原料可以是同一種物質也可以是不同物質。
  • 當有特定性質的量子態的時候,粒子才有確定性
    當然,量子力學中理論解釋存在的不同溫度的量子態,與各個類型粒子存在相互作用的性質,存在的不同受限性質,這些性質是可以通過實驗觀測到的,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觀測量子態存在與否而獲得。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量子態都可以轉化為電荷守恆等標準力學性質(實際上,轉化依舊是隨機變化),有兩類特殊的量子態:一類是量子態演化後的結果,是不是轉化成粒子不確定性量子力學只討論這類不確定性量子態。
  • 氮化矽鐵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表1國內外廠家生產的氮化矽鐵產品的性能採用的合成方法不同,製備的氮化矽鐵物相組成、結構和性能有所不同。2氮化矽鐵的製備方法2.1直接氮化法直接氮化法是將矽鐵粉和矽粉在氮氣中高溫長時間氮化來製備氮化矽鐵粉末。如文獻中發明的「氮化矽鐵的製造方法」就是以矽粉、矽鐵粉為原料,在氮氣氣氛下,溫度為1000~1400℃,升溫速率高於10℃·h-1,長時間氮化生成氮化矽鐵。直接氮化法溫度高,時間長。
  • 銅基非晶合金的製備方法
    目前,已經研究出許多種製備銅基塊狀非晶的方法,常見的主要方法有電弧熔煉銅模吸鑄法、水淬法、壓鑄法、定向凝固法、甩帶法、射流成形法、感應加熱銅模澆鑄法、機械合金化法等。水淬法利用電弧爐將高純金屬在純淨氬氣的保護下熔化,然後將其鑄成圓柱形鑄錠,再用低熔點的氧化物(如B2O3)包裹起來或將合金直接封閉在真空石英管中感應加熱熔化,最後將真空石英管水淬就可以得到非晶試樣。
  •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2021-01-0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量子態隱形傳輸達到143公裡 創造最遠距離紀錄
    核心提示: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最遠距離——143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5日報導,維也納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最遠距離——143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實驗向基於衛星的量子通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量子態隱形傳輸是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