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澎列島發現造礁珊瑚群落

2021-01-10 i自然全媒體

本報訊(記者 盧 晨)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鄭新慶博士帶隊在廣東南澎海域開展了造礁珊瑚群落摸底調查,首次在南澎列島發現了呈斑塊狀分布的造礁珊瑚群落。

經調查,南澎列島區域造礁珊瑚種類豐富(此次發現有15種),遠高於目前造礁珊瑚分布的最北緣——東山-古雷區(5種),部分區域還發現了較大面積以鹿角珊瑚和薔薇珊瑚為主的珊瑚群落。

據鄭新慶介紹,南澎列島離大陸較遠,受人類活動幹擾較少,加之南澎列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到位,或為該區域存在大量造礁珊瑚的原因。相比之下,東山造礁珊瑚群落地處近岸區域,東山灣附近區域人類活動較頻繁,受幹擾較大。從種類組成上看,南澎列島的造礁珊瑚種類組成與東山造礁珊瑚種類組成有相似性。此次在南澎列島發現的霜鹿角珊瑚、橙黃濱珊瑚、斯式角孔珊瑚、盾形陀螺珊瑚等種類,在東山歷史上或近年來的調查中亦有發現。這表明東山和南澎列島的造礁珊瑚都屬於同一生物區系,其造礁珊瑚具有相同的來源,即在黑潮暖流影響下,造礁珊瑚幼體沿著華南沿岸逐漸擴散分布至造礁珊瑚可以存活的極限區域。

此次調查擴展了華南沿岸造礁珊瑚的所知分布範圍,表明在大亞灣—東山海域的區域,可能還存在其他造礁珊瑚分布區,但需要進一步深入調查,以徹底摸清造礁珊瑚在華南沿岸的實際分布範圍。

此次造礁珊瑚群落的發現充分證實了南澎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工作卓有成效。該區域規避了人類活動的幹擾,維持了優越的水體理化環境,較好地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與華南沿岸其他地處近岸或人類活動頻繁區域的造礁珊瑚分布區相比,該區域更適合作為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造礁珊瑚潛在的庇護所及理想的研究場所,具有深入調查研究的價值,以期為我國珊瑚礁(珊瑚群落)的修復、保護和管理提供支撐。

珊瑚礁生態系統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典型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我國的華南沿岸具有豐富的珊瑚礁資源,主要分布在徐聞珊瑚礁國家自然保護區、廣東大亞灣-大鵬灣區域、廣西潿洲島-斜陽島水域、香港水域,最北緣到福建漳州東山周邊海域。

大亞灣以北、東山以南的廣東南澎列島區域是黑潮暖流影響的核心區域,地處東山下緣,距東山造礁珊瑚分布區僅33公裡。從珊瑚幼體擴散及黑潮暖流的流經路徑看,理論上具備一定的造礁珊瑚分布條件,但此前未見有造礁珊瑚分布的記載。此次調查印證了該區域存在造礁珊瑚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在南澎列島發現至少15種造礁石珊瑚
    央視新聞11月9日消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在對南澎列島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調查中,首次在南澎列島位於北回歸線的海域中發現至少15種造礁石珊瑚,其中包括較大面積以鹿角珊瑚和薔薇珊瑚為主導的石珊瑚群落,種類數和分布面積均遠高於我國大陸沿海造礁珊瑚分布最北緣的東山海域(5種)。
  • 我國這片海域剛剛發現了造礁石珊瑚!
    快來圍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在最近對南澎列島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調查中發現,位於北回歸線的海域中分布著至少15種造礁石珊瑚。該發現豐富了我國珊瑚礁分布區、擴展了華南沿岸造礁珊瑚的分布範圍、填補了從大亞灣到我國珊瑚分布北緣東山海域之間的空白,證實我國大陸沿海從北回歸線往南均有珊瑚礁生態系統分布。
  • 廣東南澎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短刀偏文昌魚及4種巖礁魚類新...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粵農軒)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2019-2020年,廣東南澎列島海洋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並協同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南澎海域開展了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本底調查,在海洋物種多樣性方面有了兩項新的發現。
  • 人類已失去超世界半數的珊瑚礁,誰來拯救珊瑚?
    造礁珊瑚適宜生長溫度在20-30度之間,18度以下的低溫和30度以上的高溫對於絕大多數珊瑚來說都是不利的環境,會引起珊瑚白化或死亡。從全球水溫的分布來看,造礁珊瑚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5度之間的海域,並且以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海域生長最為繁盛。造礁珊瑚分布在水質清淨、流速中等的淺海,珊瑚幼蟲須附著在堅硬的底質上,如巖石、礁塊、珊瑚骨骼等。
  • 寶石珊瑚和造礁珊瑚的區別
    寶石珊瑚和造礁珊瑚的區別   一.造礁珊瑚 .廣泛分布於熱帶淺海海域,又稱海洋雨林。 .棲息深度約海平面下30公尺,須要進行光合作用,屬溫水珊瑚。 .密度硬度很低,骨骼及質地粗糙,多蜂窩孔洞,無法加工也不適合鑑賞。  二.寶石珊瑚 .生長於深海火山礁巖地帶。
  • 紅珊瑚之新手必看造礁珊瑚與紅珊瑚的區別
    在展售會上我們有遇到顧客這樣說;「我在海洋館見過珊瑚,是長在海裡,我上次潛泳時還見到了,想撿一塊作紀念,但是太硬了,掰不動。」沙丁項鍊此時,我們就可以斷定這位顧客還不完全了解紅珊瑚。淺海造礁珊瑚和貴重寶石珊瑚怎麼會一樣呢!但是,你真的了解造礁珊瑚嗎?
  • 珊瑚白化原因大揭秘
    4 海水鹽度鹽度是限制珊瑚分布的重要因素, 適合珊瑚生長的鹽度範圍為32~40 。造礁珊瑚是真正的海洋物種,對高鹽度海水錶現了較強的耐受性,在有些海區,如波斯灣,鹽度高達42,珊瑚可以很好的生長 。
  • 廣東汕頭海域出現數百頭海豚 當天海豚有好幾百頭(附圖)
    至誠網(news.zhicheng.com)6月11日訊  近日,有市民在廣東汕頭南澎列島附近海域偶遇一群海豚。藍天碧海中,這些海洋精靈們競相追逐、嬉戲玩耍,在廣闊的大海中激起一片片浪花,場面蔚為壯觀。
  • 珠海設首個珊瑚保護區 總面積超24平方公裡
    記者昨日(12日)由珠海市海洋漁業局獲悉,珠海首個珊瑚自然保護區——廟灣珊瑚市級自然保護區日前獲市政府批准正式設立。  保護區位於在北尖島、廟灣島和灣洲—平洲島沿岸離岸500米以內的水域,總面積24.346平方公裡。據稱,這標誌著佳蓬列島海域的珊瑚及其生態環境將得到有效保護。
  • 三沙海域發現珊瑚新物種 為世界已知最小直徑珊瑚
    圖為三沙海域發現的珊瑚新種。陳宏 攝    「這真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鑑定結果表明,我們2013年在三沙海域採集的珊瑚是一個新的珊瑚物種。」27日下午,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所長陳宏高興地告訴記者這一了不起的發現。
  • 溫暖、酸化的海洋與珊瑚滅絕
    根據一組科學家的研究,海洋溫度的變化對珊瑚和海葵的多樣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項新的研究,發表於8月31日的雜誌上。新的遺傳分析表明,珊瑚和海葵,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7.7億年。經歷了氣候的巨大變化、海洋化學環境的波動和幾次大規模生物滅絕。
  • 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了深海珊瑚群落的增長率
    夏威夷大學(UH)馬諾阿海洋與地球科學技術學院(SOEST),夏威夷太平洋大學(HPU)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首次合作深海珊瑚群落的時間增長率和各種物種的定殖模式該科研團隊使用UH Manoa夏威夷海底研究實驗室的潛水和遙控車輛檢查了夏威夷島背風側海底不同年齡的海底熔巖流上的珊瑚群落
  • 民間珊瑚保育站晉級科普基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連城 6月18日上午,大鵬新區海洋生態文明日活動在大鵬新區大澳灣珊瑚保育站舉行。啟動儀式上,「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在珊瑚保育站掛牌。 一個由珊瑚志願者建立的民間保育站,緣何一躍升格為全市的科普基地?沿著珊瑚保育志願者的足跡,記者探訪到,大鵬新區實施4年珊瑚保育計劃,已經讓5000株「珊瑚寶寶」回到大海的懷抱。
  • Science:珊瑚產卵不穩定可能會危及珊瑚物種的長期生存
    但由於氣候變化和其他人類壓力因素,通過排放式產卵繁殖的珊瑚可能面臨滅絕的威脅。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紅海Eilat/Aqaba灣某些造礁珊瑚的高度同步、標誌性的產卵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已完全改變,失去了重要的同步性,大大降低了成功受精的機會。
  • 中國有多少種造礁石珊瑚?中科院研究團隊給出了答案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物種中因為具有造礁功能而劃分出來的生態類群,隸屬於刺胞動物門珊瑚蟲綱六放珊瑚亞綱石珊瑚目。造礁石珊瑚作為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框架建造者,其通過鈣化作用產生的碳酸鈣外骨骼會對珊瑚礁的形成以及生境的構建產生巨大貢獻。
  • 珊瑚有自己的秘密花園!
    可是,在一片鹿角珊瑚四周,魚蟲聚集,盤踞珊瑚之上,等待一年一度的盛宴……那是珊瑚和大海的秘密,千萬年來從未爽約。 ▲ 每一個珊瑚水螅體都包含新生,蓄勢待發。 他們在等待大海的一聲召喚,新的生命便將從渺冥中驚醒,一發驚天,瞬間點亮生命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