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消息:剛剛把瘋長的菹草控制住,金魚藻、狐尾藻、野菱等六種多年未見的水生植物眼下又在玄武湖悄然出現,有的長勢還頗猛。加上目前正在緊急治理的藍藻,玄武湖的生態環境究竟怎麼了?昨天,晨報記者又趕到玄武湖現場。
六七種植物悄然出現「其實菹草已經打撈得差不多了,現在打撈的主要是金魚藻。」記者昨天繞著玄武湖走了一圈發現,湖裡的菹草已很少了,但不少地方都出現了一種像家裡養在魚缸裡的植物———金魚草,茸茸的葉子在水裡格外搖曳多姿。正在打撈的張師傅稱,這是金魚藻,現在他們打撈上來的主要是這種草,最近它的長勢也比較迅猛,每天撈上來的溼草有十多噸。
難道又會爆發「草災」?記者還發現,玄武湖面上竟然還漂浮著菱角的葉子,綠中泛著紫色,仔細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東西。「湖裡新長出六種植物」,玄武湖新成立的水務管理所負責人朱祝兵稱,今年玄武湖的水生植物的確多了,除了人工種植的
荷花,現在還有7種高等植物都是野生的,其中,野菱、金魚藻、狐尾藻以及不久前因為長勢過猛而引來爭議的菹草,都是已經多年沒有出現過的。而芡實,也就是南京人俗稱的雞頭米數量也比往年多。至於記者所看到的金魚草,又叫金魚藻,和狐尾藻同樣都是淨化水質的水草,而非低等藻類。
從上世紀末玄武湖大量養魚開始,這些水草就越來越少,以致絕跡,現在相繼出現,應該是件好事。對於這些新出現的植物,朱祝兵表示,只要不過分長,應該是好事。近日高溫已經讓玄武湖邊上出現了成片藍藻,而可以淨化水質的高等水生植物正是藍藻的「剋星」。
玄武湖藍藻變厲害了「玄武湖藍藻變厲害了。」記者昨天發現十幾天前肉眼還很難看見的藍藻,現在已經連成片漂在湖邊。在高溫的催生下,湖邊的水面上又出現了成片黏稠的「油漆」。雖然嗅覺上還沒有臭氣燻天,但記者從玄武門進去向北沿著環湖路走,沿途看到多處湖面上漂浮著一層油狀物質,黏糊糊的,顏色很鮮豔,在北湖的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成片藍藻,特別是火車站附近,已經相當明顯。
而據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最新的監測報告顯示,6月18日,西北湖北岸和平閘至火車站(即兩個生態補水口之間)有約1500米長、2米寬的顯性水華,東南湖北岸水色較湖區翠綠,藍藻水華出現面積有所擴大。6月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63.6,處富營養化水平,與去年同期持平。針對藍藻水華將再次爆發的實際情況,南京市
園林局與中科院海洋所聯繫,已及時啟動了藍藻治理應急預案。
但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不無擔憂地表示,「藍藻不是一下子就能根除的,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有把握將藍藻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今年的治理目標就是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爆發大面積的水華。」
近來玄武湖水透明度差這麼多新水草一下出現會不會爆發「草災」,除草和抑藍藻到底哪個先?朱祝兵認為,從目前狀況來看,「水草對湖水有很好的淨化作用,可以吸收營養鹽,從而抑制住賴以生存的藍藻。」不過,他擔心,它們會像不久前的菹草那樣瘋長,這就造成了兩難的局面,除掉水草無疑是放任了藍藻,但不除掉,剛剛消失的「草海」會不會再現。另外,記者從環境監測部門了解到,目前的玄武湖水質與前段時間相比,透明度差了很多,只有0.3米—0.4米,而在4月份菹草旺盛時,透明度高達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