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惺惺相「吸」,耐人尋「味」 ——淺談信息素

2020-12-07 澎湃新聞

原創 童夏靜、李乾等 細胞世界

德國著名導演湯姆·提克威拍攝的電影《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堪稱經典。觀眾仿佛跟隨著嗅覺異常靈敏的主角不斷感受他所探尋到的特殊氣味,步入了一個奇幻紛雜的世界。電影中提到,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體香,由此構成獨特的「二維碼」,發揮著類似信息素的作用。但生物體的信息素究竟是什麼?它如何發揮作用——我們人類真的存在信息素的交流嗎?

圖一:電影《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劇照。

01 信息素無處不在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信息素(pheromone,音譯為費洛蒙)。信息素是指由生物體分泌到體外,被同物種的其他個體感知並引起後者特定生理或行為反應的物質。它也被稱作外激素,以區別於生物體內部的化學信息物質——激素(hormone)。

對信息素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紀初。法國自然學家Jean-Henri Fabré發現,一隻雌性帝王蛾可以吸引幾十隻雄蛾,他只要不密封裝有雌蛾的箱子,雄蛾即使看不見雌蛾仍然會飛向雌蛾。雖然Jean-Henri Fabré並未聞到任何氣味,但他堅信一定是雌蛾釋放了某種氣溶性小分子從而吸引了雄蛾。19世紀50年代末,德國科學家Butenandt的實驗團隊成功提取了蠶蛾的信息素——蠶蛾醇。他們提取了30多萬隻雌性蠶蛾的信息素,獲得了5.3 mg蠶蛾醇。每隻雌蠶蛾只分泌出極微量的蠶蛾醇,卻足以吸引遠距離之外能嗅到蠶蛾醇的雄蠶蛾(圖二)。蠶蛾醇是人類首次分離出的一種信息素。

圖二:雌性蠶蛾分泌的性信息素能吸引雄性蠶蛾。

此後,科學家陸續發現信息素在很多動物(高等和低等)中廣泛存在。不同類型的信息素介導著動物方方面面的社會行為。按照其誘發的行為可將信息素分為性信息素、驅逐信息素、蹤跡信息素、分散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社會信息素、領地信息素以及示警信息素等。舉例來說,線蟲在飢餓等惡劣環境下會釋放滯育信息素,誘導線蟲進入滯育期來抵抗惡劣環境;未性成熟小鼠淚腺中含有未成年信息素,能抑制成年小鼠對其產生性行為;發情期的雌性倉鼠能分泌性信息素,可誘發適齡雄鼠的交配行為;公豬唾液中含有性信息素,可直接引誘發情期母豬做出交配姿勢;受傷或受威脅的大鼠會釋放應激信息素,引起其他大鼠的應激反應;母兔乳汁中的信息素能夠引導初生兔子尋找乳頭……不一而足。科學家們也已鑑定出了上述各個信息素的化學結構。

02 人類是否也存在信息素?

作為視覺動物的人類,是否像其它物種一樣也有信息素?

人類的氣味主要來源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在人體細菌的參與下生成很多有氣味的分子,使得每個個體擁有複雜的、各不相同的氣味(圖三)。人的氣味受性別、年齡、人種、疾病、藥物等因素影響。個體的氣味短時間內可能會因為出汗,發熱,使用發香日用品而改變;長期的體味變化大部分源於體表菌群的改變,也受人體代謝的影響。一對夫妻共同生活久了,體味會趨近。因此,人類的這些氣味是很可能成為信息素的。

據研究報導,女性腋窩汗液和眼淚的信息素會控制排卵、影響情緒,吸引異性伴侶。女性傷心的淚水也可能分泌出信息素,從而抑制男性的性衝動。另外,當女性生活在集體宿舍中,腋窩的氣味影響可以介導月經的同步。而新生兒對母親天然的親近則可能來自於母親乳汁或乳腺分泌的信息素。這些都是人類具有信息素的有力證據。不過到底是哪些具體的化學物質發揮上述信息素的功能,仍是未知的。

圖三:人類的皮膚擁有三種腺體,從左到右分別為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小汗腺(eccrine gland)和大汗腺(apocrine gland),個體的氣味就是由它們共同製造的。

此外,有兩種具體的類固醇物質被認為很可能是人類的性信息素,即雄甾二烯酮和雌甾四烯(圖四)。雄甾二烯酮主要存在於男性的精液、腋下的皮膚及毛髮上,可以提高女性的情緒狀態,降低負面情緒,對男性卻起相反的作用;雌甾四烯最初發現於女性的尿液中,可對男性的情緒產生正面作用,提升其情緒狀態。據研究報導,這兩種類固醇物質對於性別識別似乎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們可以有效地傳遞性別信息,從而影響信息素接收者的性別感知。其中,雄甾二烯酮作用於異性戀女性和同性戀男性,使他們將未知對象更多地判斷為男性;相反,雌甾四烯作用於異性戀男性和同性戀女性,使他們傾向於將未知對象判斷為女性;而對於雙性戀傾向的個體而言;這兩種物質則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傾向。

圖四:潛在的人類性信息素。

03 我們怎樣感知信息素

動物感知信息素有賴於嗅覺系統。大多數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動物都擁有主、副兩套嗅覺系統(圖五):以嗅上皮 (main epithelium, MOE)為感受器官的主嗅覺系統(包括主嗅球),和以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VNO)為感受器官的副嗅覺系統(包括副嗅球)。

圖五:小鼠的主嗅覺系統和副嗅覺系統。

生物學家們一度認為犁鼻器和嗅上皮的分工完全不同,即犁鼻器負責感知信息素,嗅上皮負責識別揮發性氣味。但最近的實驗證據顯示實際情況更為複雜也更為有趣,科學家們發現了由主嗅覺系統感知的信息素(如甲硫基甲硫醇、雄烯酮),證明在不同物種中兩套嗅覺系統均可感知信息素,而解剖學證據表明成年人類缺乏功能性犁鼻器和副嗅球系統。因此,人類很可能是通過嗅上皮探測信息素的(圖六)。

圖六:人類只有包括嗅上皮和主嗅球在內的主嗅覺系統。

目前,關於人類信息素的研究較少,尚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但無論如何,請相信你總在散發信息素,散發你獨特的個人魅力!

(圖片來自或改編自網絡)

作者簡介:

童夏靜博士,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助理教授、研究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六期WLLA學員,上海女科學家聯誼會會員,主要研究突觸平衡及可塑性的遺傳學基礎,以及受社交環境如信息素等的調控機制。

李乾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嗅覺系統發育和功能及相關疾病研究。

曾萬新、錢康英、郝越,上海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

1980-202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學普及】惺惺相「吸」,耐人尋「味」 ——淺談信息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純愛爽文|蕭諭,當即信息素失控:做我的王妃,想怎麼吃都可以~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純愛爽文|蕭諭,當即信息素失控:做我的王妃,想怎麼吃都可以~《金玉其外【星際】》作者:冉冉朝陽簡介:裴青雀是個進入大學之初就被人圈養起來的beta,畢業典禮剛結束,回到家便撞見了大金主把白月光恭恭敬敬地請進門
  • 信息素是否真存在,能不能增加對異性吸引力?
    信息素,不僅是傳言,還被很多商家利用。那到底人類會不會像動物界的精靈那樣,聞味識伴?在廣大單身網友攢足了勁準備喜迎七夕的節骨眼上,讓《關你房內》幫您把這事關約會的問題搞搞清楚吧。信息素是可以影響一些動物行為的化學物質,能對異生產生吸引,誘發交配,從而繁衍。對於人類是不是也有信息素,已經爭論了幾十年,其間,被認為具備候選資格的是男性汗液和生殖體液中的雄烯二烯酮,以及女性尿液中的雌四醇。
  • 心有Omega,細嗅信息素,你都聞到過哪些味道的信息素
    信息素的基本概念信息素的英文是pheromone,意譯是信息素,音譯就是費洛蒙。對人類來說,因為日常生活中很難意識到費洛蒙的存在,所以對這東西的實際作用多半都有點迷迷糊糊的。好像可以吸引異性?人類大眾對費洛蒙的印象基本就這樣。
  • 假如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非常好奇他們的信息素都會是什麼味道呢?
    信息素可以理解為某個人的體味,體香……,能體現性格實力,表達情緒,勾搭對象。信息素(費洛蒙)或外激素。每個人體內都能分泌一種激素(荷爾蒙),使其形成自己獨特的生理氣味,異性之間尤為明顯。畢竟信息素的種類繁多,非常好奇自己會有什麼樣的信息素呢……01朱一龍 紅酒味紅酒的味道,回味無窮,
  • 人真的有「第六感」?信息素能促進建立兩性間信任關係
    摘要:大家都知道人有五種感覺,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儘管犁鼻器在人類中已經退化,但是有實驗表明,信息素受體蛋白在人的嗅黏膜中有表達。心理學及醫學研究表明,信息素對於人的性心理學及性功能都有調解作用,可促進建立兩性之間的信任關係。
  • 信息素影響人類行為嗎?
    但最近的行為和內分泌方面的證據顯示實際情況要更為複雜也更為有趣: 依據物種的不同, 信息素和一般性的氣味可以分別由犁鼻器和嗅上皮編碼, 也可能同時由兩者編碼。上面舉的幾個例子中對信息素的編碼有的發生在副嗅覺系統, 有的則發生在主嗅覺系統。  ▌人有信息素嗎?
  • 你的男人味,真的能讓姑娘虎軀一震嗎?
    男人味,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經氣味學家測定,人的體味中,能夠檢測到的物質多達數百種。這些錯綜複雜的物質你增我減,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氣味指紋。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味道,主要由攝入飲食和自身分泌物兩部分所構成。我們常說,新疆人身上有股羊肉味、日本人身上有股米飯味、印度人身上有股咖喱味,實際上印證的都是飲食對體味的影響。
  • 信息素技術:破譯「通訊密碼」誘殺害蟲
    而在與紅脂大小蠹的博弈中,信息素技術功不可沒。孫江華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林業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專家諮詢組成員 林業病蟲害問題日趨嚴重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經濟全球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我國林業病蟲害以及外來生物入侵等問題日趨嚴重,嚴重威脅到人與自然
  • 什麼是信息素?動物為什麼要使用它們?
    就人類而言,行動電話、wifi、郵政服務和大量其他技術工具有助於交流,但大多數人認為,動物一般都沒有這些工具。在某些方面,它們有類似的工具,您將在本文中發現另一種很酷且相對不常見的方式,即動物在它們之間發出信號並進行交流——信息素!簡單地說,信息素是許多動物在體外分泌的化學物質。它們用於同一物種成員之間的信號和通信。大多數信息素是通過動物的嗅覺來檢測的。
  • ABO文,強推《特濃信息素》霸總相親,相到了一個比自己還霸的總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仙女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好看的小說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ABO文,強推《特濃信息素》霸總相親,相到了一個比自己還霸的總!喜歡這一類型小說的朋友們不容錯過哦!歡迎各位小夥伴來排雷!有什麼好看的小說可以在下方留言給小編安利!
  • 信息素廠家報價
    桔小實蠅在18、22、25、28、30℃下卵、幼蟲、蛹的發育歷期隨溫度的降低而延長,其發育的***適溫度為25℃~30℃;同時,桔小實蠅具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只要氣溫不低於5.24℃,幼蟲就可繼續生長發育。我國南方氣溫普遍較高,桔小實蠅一般無明顯越冬印象。
  • 貓咪身體各部位信息素分別有哪些意義?有時貓咪是在宣告你屬於它
    每隻貓咪都會分泌信息素,並且每隻貓咪都能接收到信息素,貓咪主要從肛周、肉墊、臉頰分泌信息素。1、貓咪肛周分泌的信息素。主要用於標記領土,比如成年公貓會在一些建築物留下尿液,尿液中就含有信息素,相當於貓咪的名片,包括它的一些信息,它的性格、戰鬥力、體型、配偶等情況;另外也是對其他貓咪發出的警告,表示這是它的領地,讓其他公貓退出它的地盤,同時也是向領地中的母貓發出配偶邀請。2、貓咪肉墊信息素。
  • 陰陽兩性相吸相斥的關係解析
    陰陽兩性,屬性相同時候關係為相斥,屬性不同時候雙方關係為相吸,而當陰陽屬性差不多的時候,則表現的為中和。如果只是單性,沒有對立的一面,就不可能存在上述的現象,一切的表現可能都只是簡單聚集和分散,堆在一起就不會有中和反應,不可能產生相斥相吸的變化,就不可能因陰陽變化而產生的萬千世界。因為在宇宙中,哪怕是最微小的原子中間,也存在陰陽對立的兩面,為了奪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陰陽中和被一次次的破壞之後,都可能產生新的組合也可以稱之為再一次的陰陽中和。
  • 主人應合理運用貓咪信息素,幫助幼貓適應新家,減少應激反應惡果
    (ps:貓味或者狗味?)因此儘管在外面很有流浪動物緣,但是在和一些女性朋友接觸的時候,有時候會被嫌棄~內心狂呼:我家有那麼多的小可愛,你居然嫌棄我???ps:本文重點信息已為大家標黑,便於閱讀。所以朋友就推薦說可以買一瓶香水,因為其中含有費洛蒙,而它能夠起到緩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好的促進彼此間的關係。而費洛蒙又被稱為信息素、外性激素,是所有動物都會分泌的吸引異性的一種激素。
  • 耐酸鹼自吸泵如何提升自吸能力?趕快收藏!
    耐酸鹼自吸泵提升自吸力一直是很多人苦惱的問題,正常情況下,自吸泵的自吸高度在3~5M,而在有的工藝上遠遠不夠,通常大家會通過加底閥來提升自吸能力,除了這點,還有哪些技巧呢?1、自吸汙水泵在水泵吸水管路上設置真空泵,水泵啟動前,真空泵先啟動,使水泵吸水管內先布滿水,保證水泵自動、迅速啟動。這種吸水方式需要有完善的自動控制系統以保證正常工作。2、自吸泵減少進水管道彎道、落差高度和水平間隔。3 、自吸泵設置泵前吸水罐。
  • 讓人「雲裡霧裡」的計算機科普——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與思考
    在新形勢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以提升科學素養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對研究人員產生了新的、對科普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提出了新問題:作為科研人員又該如何科普?對比物理知識科普,分析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或許能引發一些思考。
  • 科學普及
    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2年12月,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第三次全國科普工作會議上指出,科技普及與科技創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或缺。    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在中國被稱之為科學技術普及,簡稱科普。
  • Lavilin拉芬林專 利淨味,防止異味幹擾「信息素」,讓社交不受限
    和指紋一樣,我們每個人的氣味不同。它是由400多種成分組成,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苯、醛、酮類等。我們身上的氣味,是可以傳達信息的。這種擁有傳遞信息特質的分子,叫信息素。信息素可以傳達我們的情緒(喜怒哀樂)給周圍的人,還能散發吸引異性的信號!它是大自然賜予的秘密語言。氣味可以識別身份!目前警方可以通過警犬嗅出罪犯遺留下來的氣味來破案。氣味還是產生情愫的催化劑!
  • 信息素影響人類行為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但最近的行為和內分泌方面的證據顯示實際情況要更為複雜也更為有趣: 依據物種的不同, 信息素和一般性的氣味可以分別由犁鼻器和嗅上皮編碼, 也可能同時由兩者編碼。上面舉的幾個例子中對信息素的編碼有的發生在副嗅覺系統, 有的則發生在主嗅覺系統。  ▌人有信息素嗎? 信息素可以影響人類的行為嗎?
  • 視點 | 讓人「雲裡霧裡」的計算機科普——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與思考
    在新形勢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以提升科學素養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對研究人員產生了新的、對科普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提出了新問題:作為科研人員又該如何科普?對比物理知識科普,分析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或許能引發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