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育夢一步步落地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校長康永邦:兒童...

2020-12-06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潘波 楊曉蓓

「兒童健康是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2005年,康永邦在一次全國小學數學專題研討會示範課上第一次對外提出這個觀點。「我的能力雖有局限,但我願意大膽嘗試,把促進人的成長落實在每一個環節中。」他清晰的記得,他的這句話震撼了會場,也讓離開的教師紛紛回到了座位上。

緊接著,陸續發生了與康永邦和他工作的電子科大附小相關的幾件事情,震動了四川省乃至全國的基礎教育領域:把兒童健康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實施家長資格證考試制度;「走班制」教學;每天1節體育課和1小時陽光大課間……

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東方衛視、香港《大公報》、鳳凰網等眾多媒體來了,全國31個省市及英、美等國的教育考察團也來了。通過報導,很多人在了解電子科大附小的同時,也記住了校長的名字——康永邦。

康永邦和孩子們打桌球

兒童健康是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

從小鄉村到大都市,作為中國最後一批高中畢業後培養的「中師生」,芳華三十載,青絲染霜雪,山裡娃成了名校長。

他坦言,這背後,是他趕上兩次成華區教育的政策「紅利」——1995年,彼時康永邦從大山走進成都民辦體制,正陷入民辦教育局限的困惑時,成華區人才引進,使其「逆生長」回歸公辦,履新成華區教師進修校教研員;2002年,成華區銳意改革,開展校長競爭上崗,康永邦擔任猛追灣雙語學校校長(現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成為全區第一個當上中學校長的小學教師。

這簡單而又帶有一點兒傳奇色彩的經歷也不斷衝擊著康永邦對實現自己教育夢想的叩問。

十餘年來,他讓一所連招生都困難的子弟校脫胎換骨,家長青睞,孩子喜愛,聲名遠播,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首批正高級教師、校長康永邦講述了他和老師們這10餘年開啟「新學堂」改革的奮鬥之路、幸福之旅。

2006年,康永邦調任成都市成華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2007年8月起兼任電子科大附小校長。陳舊的廠房、逼仄的街道、坑坑窪窪的路面,彼時,電子科大附小不僅周邊環境差,辦學條件也不盡人意,學校沒有一位省市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中層處室僅一位同志「留守」,1000多名學生當中,半小時的開學典禮,竟有23人體力不支暈倒。怎麼讓孩子健康成長?怎樣把學校辦出特色?康永邦格外揪心。

「電子科大附小是由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政府和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共建,雙方均寄予厚望。成華區教育局黨組要求:落實素質教育,辦成一所名校。電子科技大學要求:傳承電子科大厚重文化,辦成一所與985大學相稱的學校。」據了解,當時,成華區教育局給了他特殊政策:為他保留區教師進修校黨支部書記職務;學校班子成員由他向組織推薦,看上誰選誰。電子科技大學領導還建議學校:走第二次創業之路,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健康、自信、快樂的成長。

「我花了半年時間,和班子溝通,和老師討論,和家長交流,徵求專家意見,最終達成共識,我們的改革就是要解決基礎教育三大頑疾,即兒童體質較差、情商較低、思維能力較弱。這三大問題就好比金字塔,體質是塔基,情商是塔腰,思維能力是塔尖,塔基、塔腰、塔尖任何一部分出問題,這個人都不可能成長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問題倒逼改革,讓每個孩子『身體好、情商高、學習能力強』就成為我們努力的目標。」康永邦說,自己現在所有的努力,就是讓一批批成華教育人的教育夢一步步落地。

學生大課間

「這樣弱不禁風的孩子,學習能力何來?持續發展何憑?能靠他們撐起民族的脊梁嗎?」當在開學典禮上看到那20幾個孩子體力不支時,康永邦就向全體行政提出:要拯救孩子的健康,必須從具有導向作用的評價機制入手,將其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而且要把兒童健康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

於是,「第一標準」的改革開始了:將學生是否「長得高、立得穩、跑得快、坐得住、看得遠、想得通、處得好」納入教師績效考核的第一項;成立師生體質健康工作室,負責對全校師生體質情況實時監控;全員喝開水、全員吃水果;學生人手一隻桌球拍,一根跳繩,四個校區73畝地裡的牆角下、大樹下、花壇旁,到處都精巧有序地安放著桌球臺,現今已達419張。《人民日報》記者許立群曾驚嘆「這是一個奇蹟,簡直可以申報吉尼斯世界記錄了!」

改革中,不同觀點碰撞得火花四濺:贊成的、抨擊的、質疑的、擔心的,有些家長認為運動時間長了,耽誤孩子學習,夏天怕孩子曬黑了,冬天怕孩子吹病了,運動強度稍大又怕孩子累了,康永邦堅持著,這份堅持也換來了這樣一份數據:以2017年畢業班學生為例,全校十個畢業班學生平均身高155.12cm,其中最高的班平均身高達到157.22釐米。全校小眼鏡、小胖墩學生很少。

數字是枯燥的,但它卻有力地證明,康永邦的健康教育夢開始實現了。

家長資格證考試答辯

一張「家長資格證」 把家長真正請進了學校

要實現教育夢,離不開「家校共育」。

康永邦曾對全校家長說:「有多少家教缺失的家庭,就有多少問題學生。教育與自我教育,學習與自我學習是每個現代人一生的必修課程。」

迄今為止,電子科大附小已經建立起家校共育10餘項制度。其中,「家長資格證考試制度」2010年還被一位人大代表寫入提交全國人大會議的建議案中。

什麼是「家長資格證考試制度」?按照電子科大附小的試行計劃,學校把家長按年級和班級分班,學校安排固定時間組織家長集中學習。每學年學校請一批各領域的專家對家長進行培訓,內容涉及兒童教育心理學、生理健康、家庭教育、行為習慣等多個方面。

經過一學年學習後,學校組織家長參加「家長資格證考試」。家長參加培訓的次數、筆試成績、面試表現都將列入考核成績當中。綜合成績達到60分,才能拿資格證。

而不合格的家長,學校還要再組織學習和補考。已經獲得證書的家長也不代表就解脫了,他們仍然要定期上課,每學年還要進行年審。

家長資格證考試

實施「家長資格證考試制度」以來,發生了很多故事。有一位電子科大老教授,曾經參加家長培訓的筆記給康永邦看,他說,你講的那些家教觀我記下了,我要說給我的博士生聽,對他們有用。特別是你指出的家庭教育的問題「物質滿足多、精神給予少、成績關心多、心理指導少」很有現實意義。掂量著沉沉的筆記本,老教授樸拙剛勁的字跡讓康永邦的眼眶溼潤了。

一張小小的「資格證」,把家長真正請進了學校,家校共育的夢想開始著陸。

「促進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課程上。」由此,繼走班制改革後,康永邦又拉開了「新學堂」改革的又一帷幕——構建成長課堂!隨著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康永邦的帶領下,電子科大附小的十三項改革不斷走向縱深:師生人人當幹部、師生養生保健、以學生人人有獎狀為突破口的評價改革、一年級、六年級和二至五年級分校區辦學、學生座位輪換、教師2—4年輪崗走班……

近幾年來,電子科大附小以紮實的課程改革和豐富的綜合性活動課程享譽業內外。然而,康永邦並不止步。他認為,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附小,唯有不斷深化改革,才能把這樣一所小學校變成更大氣、有大為的大學校。康永邦說,大氣體現在格局上,它不唯分數,更關注生命成長;不只關注學生成長,也關注教師、家長成長。大為,就是不僅要把本校建設成與985大學相稱的小學,還要為更多的學校探索素質教育提供實踐範例,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讓每個教師和諧成長,讓每個家長幸福成長。」這是電子科大附小的辦學目標。站在生機充盈的校園裡,康永邦一字一句地說:「實現教育夢,需要智慧,需要創新,更需要落地的策略和務實的作風。」他的身邊,孩子們奔跑、跳躍,晶瑩的汗珠,飄動的紅領巾,構成一幅最美的畫面。

(本文圖片由學校提供)

相關焦點

  • 成都規範校名命名背後:實驗校在做什麼實驗?外語校怎麼教外語?
    主要開展各種教育改革實踐創新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有「實驗學校」,一般而言,能夠冠以此名的學校大多都是以「教育教學實驗」為特色,在當地具有先鋒示範的效應,在家長眼中也多是「優質學校」的代名詞。而這些「實驗學校」都在做些什麼實驗呢?
  • 成都規範校名背後:實驗學校在做什麼實驗?外語學校怎麼教外語?
    記者從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了解到,該校成立於1999年,前身為雙楠路小學,2003年,雙楠中學成立,2004年,小學和中學合併,更名為雙楠實驗學校,是武侯區最早的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學制的探索和改革,可以說是該校「實驗」二字的主要由來。2009年,學校加盟成都石室教育集團,隨後更名為石室雙楠實驗學校。
  • [黃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
    [黃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研討展示時間:2020/12/1 15:13:49 來源: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第二屆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全國論壇舉行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5月25日上午,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孩子們《小雅·鹿鳴》的精彩誦讀中,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附屬小學聯合主辦的「古典詩詞與生命成長——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全國論壇暨『我愛讀古詩』北京市海澱區小學生詩詞大會」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拉開帷幕。
  •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申屠永慶: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一切教育問題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趙小倩 編輯 陳彩霞)申屠永慶,1986年6月畢業於杭師大政史系政教專業,哲學學士,教育領導學碩士,中共黨員,現擔任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專家,浙江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曾先後任杭十四中黨總支副書記,浙大附中黨總支書記,杭四中黨總支書記,杭州市源清中學校長。
  • 2017年度中國好教育盛典獲獎完全榜單發布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土門初級中學校長強新志 河北省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總校長蘇啟平 湖南省瀏陽市第六中學校長王 媛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實驗學校校長張玉芳 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北關中學校長鄒富清 河南省濮陽建業國際學校校長左伯華 江蘇省如皋中學校長
  • 海珠區請華東師大名教授當教育集團總校長,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
    海珠區請華東師大名教授當教育集團總校長,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立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18-12-26 金羊網訊 記者蔣雋、通訊員高芸報導:廣州再成立一個區屬教育集團
  • 陽信縣教體局局長劉兆忠到第三實驗小學及附屬幼兒園調研指導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秀利 見習記者 劉殿章 通訊員 崔志遠 從真 濱州報導  1月12日,陽信縣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縣教體局局長劉兆忠、副局長南風坡到第三實驗小及附屬幼兒園調研指導工作第三實驗小學校長、附屬幼兒園園長、班子成員參加了調研。
  • 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貴做求真教育——專訪二七區實驗小學張金雷校長
    鄭州市二七區實驗小學張金雷校長在我看來就屬後者,沒有太多繁文縟節,沒有大道理,又總能直擊要害一語中的。他直言不諱的說,「我不會,也真沒有很多過人的大道理,需要我做的是記下學校的角角落落,發掘出每位孩子身上的潛質,做本真教育,一切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貴,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
  • 探索「五育並舉」育人模式 省小學教育教學學術研討會啟動
    四川在線 張雨瑄 記者 李寰2020年12月4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主辦,《教育科學論壇》編輯部、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承辦的四川省第27屆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暨第3屆STEM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學術研討會在川大附小舉行
  •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候選名單
    電子科技大學:推進人才強校戰略打造電子信息領域海歸人才高原西安交通大學:「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推進區域合作發展陝西師範大學:陝西師大構建「四位一體」推動課改發展新模式西安郵電大學:推進黨建進學生公寓打造立德樹人新格局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校長案例60個,以姓氏筆畫為序)
  • 上海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學校正式籤約!
    1月6日,上海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學校籤約儀式在嘉定行政服務中心舉行。上海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學校是嘉定新城新一輪建設首批15個重大項目之一,由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代表學校籤約。上海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志芳出席籤約儀式。
  •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河北省兒童醫院揭牌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河北省兒童醫院揭牌發布時間: 2016-12-30 15:17:5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郭江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主任張紹廉、河北醫科大學校長崔慧先、北京兒童醫院集團理事長倪鑫、河北省兒童醫院院長石仲仁等領導出席並發表講話,參加揭牌儀式相關領導及全省參加培訓的兒科醫師、護理人員等700多人參加了會議。
  • 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省、部屬(30個)河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河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河北工程大學附屬學校河北省省直幼教管理中心河北經濟管理學校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控制工程學院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燕山大學信息技術中心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 關於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
    ,落實人才強國戰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已同意由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牽頭,聯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在線、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創新教育研究院、湖南師範大學測評研究中心、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成都市第七中學、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和中關村第一小學等單位共同發起並籌備成立
  • 深圳十佳校長、十佳青年教師和154名優秀班主任名單公布
    從深圳市教育局獲悉,深圳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根據《關於評選2019年深圳市教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通知》組織了今年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推薦評選工作,包括深圳教育改革先鋒人物、教書育人模範、年度教師、十佳校長、十佳師德標兵以及十佳青年教師等名單已經出爐,目前正在公示階段。快來看看有你認識的校長或老師嗎?
  • 【知株俠】長沙「四大名校」紛紛落地,將給株洲教育帶來什麼改變?
    這些名校的株洲分校建設進展如何,學校師資、理念、管理等如何落地?對株洲教育將會帶來怎樣的改變?針對這些市民關注的焦點,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採訪。小學部有4棟教學樓,還有食堂和兩棟午休樓。【師資】長郡中學為長郡雲龍實驗學校選派了校長李衍宏,副校長曾維成、羅順安三位校級領導。他們熟悉長郡教育理念,深諳長郡管理風格,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和合作辦學管理經驗。目前,「長郡雲龍」現任教師團隊共55人,其中研究生22人,骨幹教師26人。
  • 校長開課啦!開學第一天,江幹校長齊亮相,同上第一課
    2019學年,江幹區教育局推出了「校長開課啦」主題活動,各中小學校長將重點圍繞「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四大主題為學生每月開一課,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江幹校長齊齊亮相,共同上好「愛國主義教育」第一課。讓我們來看看校長們是如何上課的吧!
  • 風清氣正,從家出發——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吳樹超家庭
    2014年,為教育的執著追求與奉獻,吳樹超放下在湖北的累累頭銜,來到了杭州,擔任正在籌建的江幹區最偏遠學校——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校長。六年多來,他紮根丁蘭、深入一線,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在穩定中求發展,在創新中求突破。
  • 江幹區今年新增2所小學6所幼兒園 入學壓力仍大
    今年將新增兩所小學六所幼兒園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位於丁橋長睦區塊,36班規模。原杭師大附屬丁蘭實驗學校繞城以外部分劃至丁蕙小學學區,涉及社區為:沿山村、皋城村、三義苑社區(含錦塘)、白馬莊社區、楓景園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