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復活節島人類被毀滅的歷史文化(上)
大家好,小編今天帶你們去了解復活節島上居民的歷史,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前面我們講了復活節島上從第一批歐洲人到達,直到整個島的土著跟文化被毀滅的歷史。和之前的不同的是,這次我們使用的證據全部來自那段時間的文字記錄。你可以體會一下,傳統歷史研究使用的文字跟文物考據方法和使用科學技術做考據有什麼不同?
1722年第一批荷蘭人發現了復活節島,然後在島上考察了一周的時間,之後就把消息帶回歐洲了。實際上他們第一次登島就向原住民開火了,那次打死了12個人,而且酋長就是在這次戰鬥中犧牲的。歐洲人對這個消息並沒有太重視,畢竟一看開頭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富饒的島,而且上下左右距離任何大陸都太遠了,就說要販賣奴隸,這成本也挺高。所以下一次引起歐洲人的重視,還隔了真的不少年,就是50年後。西班牙航海家菲利普岡薩雷斯來到了復活節島上,按照殖民常見的做法,就逼迫這個島上的島民,承認這個島屬於西班牙,而且還逼著他們在一份文件上簽字。
可是那會兒的復活節島根本就沒有文字,所以菲利普船長就專門找了一些平整的木板,教當地人在上面刻上文字,就把這個就當做是主權聲明了。也正是這次強權,竟然意外的給復活節島帶來了高一截的文明。等到船長一走在之後,島上的居民根據自己語言的發音特點跟聲明文字上那些字母的形狀,竟然自己發明出一套新的文字出來,這條文字被當地人稱為是朗格朗格文。這種文字類似是一種象形文字,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因為他們實際已經見過了更為抽象複雜的拉丁文,但是真正的從自己的文化基礎上誕生出來的文字,還是免不了要從頭來過,還是得先出現象形的文字才可以。
這個跟大部分文明早期的情況都是類似的。自此之後的30年時間裡,每隔幾年就西班牙探險家或者是去殖民地的船隊,就把復活節島當做事中途的落腳點,船員的心態就是到上面找點兒樂子去。到了1805年,歐洲的船隻到這個島已經不只是找樂子了,奴隸販子們就會抓一些年輕力壯的把他們賣到南美洲去。1862年災難性的事件發生了。從東邊秘魯來的八艘海盜船抵達了復活節島,而且八艘船的目的非常明確,他們是全副武裝的把島上所有能當作奴隸的土著居民全都抓上了船。
大約有1000人,人家島上一共才2000多人,這次浩劫就抓走了所有的男人,包括酋長還有酋長的孩子們,全都沒能倖免。倖存下來的只有老幼病殘,就這些在奴隸販子眼中根本沒有價值的土著居民,這些才沒有被抓。這次浩劫除了人口上的損失之外,還有文化上的,因為所有精通朗格朗格文,所有通曉部族歷史的人全都被抓走了,傳統的拉帕努伊文化就這樣斷擋了。運走的奴隸經過快4000公裡的海上奔波,活著到達南美洲的只有200多人。當地的奴隸販子從海盜那買回土著,主要就是讓他們在秘魯開採鳥糞。
在大半年的時間裡投大量的體力勞動,惡劣的條件讓這剩下的200人,病的病,死的死。而1869年是一個什麼背景呢?他其實是對奴隸有利的,就是奴隸貿易,已經是一個岌岌可危的行業了。歐洲各國的大學是在179幾年到1807年就紛紛立法禁止奴隸貿易,1867年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洲國家的奴隸貿易也相繼的廢除了。而最終全球範圍禁止奴隸貿易是在189幾年,所以秘魯還敢這麼大規模的從復活節島買奴隸,就受到了美國跟周邊所有南美國家一致的譴責,後來秘魯政府不得不要求這些奴隸販子把抓了這些土著居民送回復活節島。
可是真到往回送的那天,活著的土著居民只剩下100出頭,這100多人還要經歷4000公裡的航程才能回家。但是他們在回程的時候,船上爆發了天花,土著居民一批批的死去,死了就直接扔到大海裡。最終只有15人活著回到復活節島。走的時候是1000出頭,幾年後回來就只剩15個人了,這已經夠不幸了,但遠不止於此。這15個人屬於是感染了天花之後倖存的,有些身上的還正在發病,于是之後的幾個月裡頭島上天花思念還剩了1000多,老幼病殘感染後死亡率極高。
第二年又一個法國傳教士登島的時候,他清點過人數,1865年整個復活節島上還剩下不到500人,這個法國傳教士登島之後,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島民皈依基督教,所以他當時下令把島上所有的朗格朗格紋木板全都給燒掉。當年也只有幾位老人偷偷的藏了幾塊兒,朗格朗格紋木板剩下所有的都被收回了,所以現存在世界上25塊,朗格朗格紋木板,就是幾位老人當年保留下來的,這上面的文字不久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認識了,直到1999年紐西蘭的語言學家才破譯了其中的大部分非常可惜,這25塊板子上記錄的內容大都是祭祀活動的時候的唱詞,只有少部分講述的是島上的傳說。
這位彪悍的傳教士也很快說服了島上所有的居民,信仰了基督教。因為就在這幾十年裡,島上的怪事實在太多了,得怪病的人死去的人也太多了,所以就算是酋長,大祭司也根本沒辦法用從前的文化解釋發生了什麼。
此篇文章為迷失的旅店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度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