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陸地珍稀動物:黃猄

2020-11-25 搜狐網

  海南島的深山密林,崇冊峻岭,丘陵草坡,處處都有黃猄活動的足跡。

轉自搜狐

  黃猄又稱為野羊,它的體型和家養的羊很相似,全身黃色,毛細光滑,頭上長有兩支角,角狀向上有分枝,四肢修長,體重可達20公斤左右,最大的有30多公斤,它的肉含脂肪極少,百分之九十為瘦肉,味道特別鮮美可口,多吃不厭,可以做成多種味道的菜餚。黃猄的皮剝離曬乾後,是海南出口較大宗的土特產品,可製成聞名遐邇的猄皮鼓,以及二胡等多種樂器。

轉自搜狐

  黃猄喜歡生活在山丘和丘陵地帶,經常活動在茅草坡和荊棘叢中,它主要食鮮草和嫩葉,是典型的草食性獸類。它喜歡單獨活動,從不群居,發情時發出響亮的鳴聲求偶,交配後分離,繁殖力較強,母猄每年產仔兩次 ,每次產仔2-4隻。黃猄生性喜愛乾燥的生活環境,每逢雨後立即跑出坡野尋食幼草,離開潮溼的山林。

轉自搜狐

  它能跑善跳,受驚或遇到險情時疾走如飛,幾米寬的距離或1米多高的障礙物可一躍而過。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海南陸地珍稀動物:四不象
    四不象,就是麋鹿,它是目前世界上最珍稀的鹿類,可與大熊貓媲美,被稱作國寶,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它體型很奇特,角似鹿非鹿,頸似駝非駝,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故稱「四不象」。《封神演義》中武王伐紂大軍元帥姜子牙的坐騎就叫「四不象」。轉自搜狐  四不象原是我國獨有的特產。
  • 海南題材童話圖書《海南動物鎮》出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5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吳桂涓)近日,海南題材童話圖書《海南動物鎮》出版面市,引起關注。作者柯漁系海南兒童文學作家、海南省「南海鄉土人才」。  據了解,《海南動物鎮》屬於科普幻想冒險童話,全書分為上下兩冊,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 一村民私藏槍枝射殺黃猄 偷獵珍貴野生動物獲刑
    一村民私藏槍枝射殺黃猄 偷獵珍貴野生動物獲刑   韶關市始興縣法院昨日向媒體通報,1名不法分子私藏槍枝,在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射殺黃猄、赤鷳、白鷳等珍稀野生動物。
  • 熱帶雨林探奇:黃猄蟻,你不曾見過的螞蟻
    在我剛參加工作時,曾經讀過德國動物行為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爾.馮.費裡施所著的科普著作《動物的建築藝術》。
  • 黃猄不是黃麂
    朋友說今天去打黃猄,說是候郊區就有。黃猄的照片我見過,和我熟悉的黃麂一個樣子。 郊外群山植被繁茂,與農田交界的山腳都是一些小山包,初來乍到感覺這些類似丘陵的小山包不像是麂子類動物呆的地方。在老家打麂子都是上大山。在這裡的城市近郊有麂子真的讓我感到有點吃驚。在老家我們打麂子通常都是用D5.2×30的鹿彈。
  • 視頻|捕捉黃猄被判刑, 「三有」動物抓不得
    視頻|捕捉黃猄被判刑, 「三有」動物抓不得 2020-07-29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蟻種│小小黃猄蟻,如何大能耐?
    在黃猄蟻火熱的背後有些蟻商從澳洲進口了一種名為「綠樹蟻」的螞蟻,實則是分布區域不同存在體色差異罷了。不同地域你還會看到顏色更深的黃猄,或者顏色更淺。黃猄蟻倒掛在玻璃上拉動自身高於100倍的重物雖說黃猄蟻在大自然算是一種強勢物種,但也有天敵,像樓下那位擬態蜘蛛就能模仿黃猄蟻的形態,並且模仿黃猄蟻氣味,從而達到捕食目的。
  • 龍川的黃猄,國家保護的三有動物.
    龍川有黃猄。我與黃猄有兩次面對面的對視。一次,是十幾年前。那時,我上山砍柴,放下柴休息時,看到它就在旁邊的山上站著。
  • 專家:是黃猄!
    對此,廣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那是黃猄,建議遊客遇到時不要靠近驚擾它。據於先生介紹,4月12日下午,他下班後從柯子嶺門崗進入,去白雲山爬山。他沿著白雲山上的小道行走時,走到半路發現一隻不知名的小動物在灌叢裡覓食。於先生將其拍攝下來,想知道到底是什麼物種。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第一季第三集:蟻界「魯班」的奇妙織巢
    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這些小傢伙叫黃猄蟻,是樹棲蟻種,喜歡在闊葉喬木向陽枝幹上築巢。黃猄蟻在築巢時,首先要解決的是將待利用的樹葉拉近合攏的問題,這一過程對於小小的黃猄蟻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黃猄蟻喜歡在向陽的樹冠織巢。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準備建造材料過程很精妙,連接的過程更精彩,他們會將自己的幼蟲叼在嘴裡,在需要粘接的地方刺激幼蟲吐絲,一絲一絲的連接,最後將樹葉完全粘接,嚴絲合縫。黃猄蟻。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蟻巢因依附的樹上枝條而成不規則狀,一般為圓球形,較大的蟻巢縱徑可達68釐米。
  • 海南鸚哥嶺12種動物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海南鸚哥嶺12種動物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中新社白沙8月27日電(記者 張茜翼)記者27日從海南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迄今該保護區已有12種珍稀兩棲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 海南周刊 | 海南大多數珍稀保護植物具有多種用途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單憬崗  所謂珍稀植物,一是珍奇而有用,二是稀有而獨特。海南的珍稀保護植物大多符合這些要求。  海南大學教授、博導楊小波介紹說,《海南珍稀保護植物圖鑑與分布特徵研究》(以下簡稱《海南珍稀保護植物》)所收錄的111種珍稀保護植物中,每一種植物都有一個「保護價值」的選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海南島植物組成種類不僅豐富且富於熱帶性,古老植物保存較多、又加上是典型的島嶼環境,因此珍稀瀕危植物種類眾多。  海南,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植物資源尤其令人嘆為觀止。古人云:「欲求名材香塊者,必於海之南也。」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梁淑雲認為,海南島植物組成種類不僅豐富且富於熱帶性,古老植物保存較多、又加上是典型的島嶼環境,因此珍稀瀕危植物種類眾多。
  • 俄賢嶺上聽到豪豬叫聲野生動物調查發現大量珍稀動物,但未發現海南...
    為期一周的海南俄賢嶺首次野生動物調查於今天結束。調查隊因為沒有聽到海南長臂猿的叫聲而遺憾,同時為這片神奇林地裡猖獗的盜獵行為深深擔憂。  獼猴在山尖採食石斛  3月19日到25日,來自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省林業局、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15人組成的俄賢嶺首次野生動物調查隊,對俄賢嶺地區的近2萬畝山林進行了調查,發現80多種鳥類,水鹿、獼猴等國家II級保護動物,多名隊員在24日凌晨4點聽到豪豬的叫聲。
  • 廣州白雲山重現野生黃猄 成居民家常客(圖)
    目擊者聲音  「我無數次看見過黃猄,它幾乎成為我家小院的常客」  「我把跑到馬路上的一隻黃猄趕到山上」  「柯子嶺附近的山上經常能聽到這種動物的類似牛一樣的叫聲」  「我們圈起一隻黃猄餵養了幾天」  文/記者何有貴  昨天,本報「白雲山重現黃猄」的報導,在市民中引起強烈的共鳴
  • 國寶大熊貓曾是七星巖「常住居民」,還有這些珍稀動物也是……
    除了大熊貓,還有過這些珍稀動物....大熊貓曾是七星巖「常住居民」我們把時間倒回20萬年前七星巖裡雖寥無人煙,但也不失熱鬧...體型龐大的東方劍齒象,腿短但靈活的犀牛兇猛的豹,神秘的巨獏,膽小謹慎的黃猄還有如今被列為國寶的大熊貓等
  • 絕處逢生的溼地「精靈」 探秘海南珍稀水生動植物
    海南珍稀水生動植物:  絕處逢生的溼地「精靈」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馬路邊的紫荊花還在綻放,綠化帶中三角梅鑽出了新的枝條,陽臺上的綠植盆栽晃著葉子,期待一場陽光的照耀——如果留心打量,你可以看見這些散布於城市裡的春日生機。  但春天遠不止這些。
  • 大自然巡禮 | 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海南...
    這些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我國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溼地。同時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條件,為環境的監測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 海南查獲大型非法運輸野生動物案 觸目驚心(圖)
    這是近兩年海南查獲最大非法運輸野生動物案  今天(8月24日)凌晨3時許,美蘭機場公安局在機場守候3個多小時,截獲從江西南昌非法運輸來的1700多隻野生動物,並當場抓獲一名涉嫌非法運輸野生動物的嫌疑人。本報兩名記者隨行參加行動,本報記者充當「偵察兵」,見證了美蘭機場公安局截獲非法運輸野生動物的全部過程。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